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措施范本一:1. 引言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
本文档旨在介绍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2. 搅拌桩施工前的准备2.1 地质勘察: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勘测和分析,确定地层的物理性质、强度和稳定性。
2.2 设计参数: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确定搅拌桩的直径、长度和间距。
2.3 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和平整,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和障碍。
3. 搅拌桩施工过程3.1 输送设备准备:检查搅拌车、输送泵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维护情况。
3.2 材料准备:采购高质量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3.3 搅拌过程:将水泥、骨料和掺合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车进行充分搅拌。
3.4 注入过程:通过输送泵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基坑中,形成搅拌桩。
3.5 控制参数: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注入速度和注入压力,保证每根搅拌桩的质量一致。
3.6 搅拌桩间距: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情况,控制搅拌桩的间距,以确保承载力和稳定性。
4. 施工质量控制4.1 检测方法:采用超声波检测、钻孔取样等方法对搅拌桩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4.2 质量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搅拌桩的强度、密实度和垂直度等指标进行评判。
4.3 质量记录:记录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检测结果,建立质量档案。
5. 安全措施5.1 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5.2 施工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5.3 施工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附件:1. 水泥搅拌桩设计图纸2. 搅拌桩施工记录表3. 搅拌桩质量检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木工程:指土壤力学、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和结构工程等工程学科的综合应用。
2. 施工质量:指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程度。
3. 相关标准和规范:指与搅拌桩施工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技术规范。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三篇)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1、钉型水泥双向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
2、钉型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3、根据实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
操作人员应纪录每米下沉时间、提升时间、送浆时间、停浆时间等。
4、水泥浆液应严格按照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比进行拌制。
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时间过长(一般时间不超过2小时);浆液倒入储浆桶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
施工时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一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5、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
现场拌制浆液,应有专人纪录每根桩水泥用量,并记录送浆开始、结束时间。
6、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
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搅拌机下沉到停浆面以下1.0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上升,如因故停浆超过3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拆除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
7、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要求必须整桩复搅复喷,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
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
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
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8、大直径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扩大头以下1~2m范围内应适当降低搅拌机下沉和提升速度,以增加该桩段的喷浆量和搅拌次数,保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9、严格控制钉型深层双向搅拌桩的下钻深度以及喷浆高程和停浆面,确保水泥浆液喷入量和喷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10、扩大部分采用4搅2喷施工,下部桩基采用2搅1喷施工。
搅拌深度不大于12m时喷浆压力不小于0.6MPa。
11、本次设计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设置扩大头,扩大头长均为3米。
双向水泥搅拌桩上部扩大桩头直径为1.0米,水泥用量260kg/m;下部桩体桩径为0.6米,水泥用量94kg/m。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检查原材料的质保书并按规范做好复试,杜绝一切不合格的材料使用于本工程。
2.审核方案是否完整、正确、合理、可行,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完整。
3.钻机出厂合格证、年检资料、维护保养记录;压力表标定证书真空泵是否完好。
4.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配合比:水灰比为0.50、水泥掺量15%、掺0.2%和2%水泥用量的木质素磺酸钙和石膏粉。
5.水泥浆的搅拌时间不得小于3min。
6.桩位放线要准确,施工顺序的安排应尽贵减少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7.钻机机座应水平,机架应垂直,运转正常,且应配置流量计。
8.正式成桩前应进行试桩,以确定提升速度,喷浆量等施工参数。
9.下钻如有障碍,应跳开查明原因,清除障碍或采取其它措施施工,保证成桩深度。
10.为了保证泥浆不堵塞喷口,第一次钻杆钻进时桩顶上部空转部分要喷浆作业,水泥掺量为7.5%。
11.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12.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
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
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
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13.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
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
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
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14.对已完成桩,应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取芯试验。
水泥搅拌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搅拌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1)确保施工设备、工具、材料齐全,设备检测合格。
(2)检查桩周围地面是否平整,无杂物,并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
(3)确认桩的设计要求,包括直径、长度、桩的密度和间距等。
2.搅拌桩的施工:(1)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使用质量合格的砂浆,在桩区域内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搅拌均匀。
(3)控制搅拌桩的深度和直径,通过计算和测量来确保桩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监督浇筑砂浆的质量,确保其流动性和可塑性。
3.监测和检测:(1)使用仪器检测桩的直径、深度和密度等参数,确保桩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监测桩的坍落度,以确保砂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监测桩周围地质情况,包括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及时处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桩的破损、偏斜等。
4.质量验收:(1)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验收,包括搅拌、浇筑、振捣等。
(2)对浇筑桩的砂浆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强度、流动性和可塑性等达到设计要求。
(3)对已完成的桩进行质量检验,如测量桩的直径、长度、倾斜度等。
5.施工记录和报告:(1)施工人员应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质量参数和场地情况,并保存好相关证据。
(2)检测和监测的数据及时整理和分析,形成书面报告,记录下施工的质量控制情况。
(3)保留施工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工程质量的证明。
6.施工安全:(1)确保工地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善,警示标志醒目,保证人员的安全。
(2)监督施工人员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
(3)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总结:水泥搅拌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搅拌桩的施工、监测和检测、质量验收、施工记录和报告以及施工安全。
通过控制关键节点、监测和检测关键参数、质量验收和施工记录,可以确保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施工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人员培训。
双轴水泥搅拌桩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

双轴水泥搅拌桩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1、与常规搅拌桩比较,要特殊注意桩的间距和垂直度,施工垂直度应不大于0.5%。
2、按相关要求进行试桩,确定实际采纳的水泥浆液水灰比,成桩工艺和施工步骤,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工艺应保证水泥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保持桩机底盘的水平与立柱导向架的垂直。
4、双轴搅拌桩搅拌下沉速度和提升速度应掌握在0.8m/min范围内,并保持匀速下沉和匀速提升,同时要避开搅拌桩提升时使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四周地基沉降。
详细选用的速度值应依据成桩工艺,水泥浆液协作比,注浆的工作流量计算确定,搅拌次数或搅拌时间应确定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5、严格按水泥浆液的设计协作比与搅拌机操作规定拌制水泥浆液,并通过滤网倒入具有搅拌装置的储浆桶或储浆池中以防离析。
因故搁置超过2小时以上的拌制浆液,作为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6、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应大于12小时,若因故超时,应作冷缝处理,补桩一幅。
搅拌桩施工中产生的涌土必需用挖机准时清理。
每日完工后,应向储浆桶或储浆池放入清水,开启注浆机,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液。
1、与常规搅拌桩比较,要特殊注意桩的间距和垂直度,施工垂直度应不大于0.5%。
2、按相关要求进行试桩,确定实际采纳的水泥浆液水灰比,成桩工艺和施工步骤,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工艺应保证水泥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保持桩机底盘的水平与立柱导向架的垂直。
4、双轴搅拌桩搅拌下沉速度和提升速度应掌握在0.8m/min范围内,并保持匀速下沉和匀速提升,同时要避开搅拌桩提升时使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四周地基沉降。
详细选用的速度值应依据成桩工艺,水泥浆液协作比,注浆的工作流量计算确定,搅拌次数或搅拌时间应确定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5、严格按水泥浆液的设计协作比与搅拌机操作规定拌制水泥浆液,并通过滤网倒入具有搅拌装置的储浆桶或储浆池中以防离析。
因故搁置超过2小时以上的拌制浆液,作为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

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搅拌桩是一种用于桥梁、港口等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其质量控制对于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搅拌桩质量控制的要点:1.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要求,确定搅拌桩的类型、数量和布置方案。
制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包括搅拌桩直径、长度、间距等。
2.原材料选择:搅拌桩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和水。
应选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确保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3.搅拌设备: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在使用前进行设备的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搅拌工艺控制:搅拌过程中,应控制好搅拌比例、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搅拌桩的质量。
要注意防止过度搅拌或不足搅拌,以免影响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5.现场施工控制:在搅拌桩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
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资质检查、现场监督和检查等。
要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和稳定,避免施工中出现意外事故和质量问题。
6.施工记录和验收:对搅拌桩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搅拌参数、施工监督等。
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检查搅拌桩的形状、尺寸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质量监控和检测:对已施工完成的搅拌桩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
包括对桩体的强度、密度、水分含量、质量变化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如有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8.防止质量问题和事故: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人员伤亡和质量问题。
采取措施,如设立警戒线、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证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等。
9.质量保证文件:制定搅拌桩质量保证文件,包括搅拌桩的设计文件、原材料检测报告、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
做好档案管理和保留,方便后期的追溯和评估。
10.制定质量控制方案: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制定搅拌桩的质量控制方案。
明确各项质量控制要点和责任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可控和可追溯。
总之,搅拌桩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设计要求、原材料选择、搅拌设备、搅拌工艺控制、现场施工控制、施工记录和验收、质量监控和检测、防止质量问题和事故,制定质量保证文件和质量控制方案。
2024年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2024年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与控制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各项施工参数的监控,而双向水泥搅拌桩作为地基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施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尤为关键。
在施工前,应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搅拌桩的施工参数,包括搅拌桩的长度、直径、搅拌间距、搅拌时间等。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地质实际情况及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参数,确保搅拌桩的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搅拌桩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搅拌桩的直径、长度、密实度等参数。
监测数据应即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不合格的搅拌桩,及时进行整改或重做,确保每根搅拌桩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意识。
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保证各项施工参数的执行。
施工结束后,应对搅拌桩的质量进行验收,并建立档案资料,为后续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科学的参数设置、实时监测、现场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搅拌桩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可控。
第 1 页共 1 页。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范本1: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基本要求1.1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应验收施工场地,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安全预案。
1.2 水泥搅拌桩施工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1.3 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勘察和试验,确定桩的位置、数量和尺寸。
二、施工材料2.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
2.2 石子: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筛选和备案,确保石子质量符合要求。
2.3 水:应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蒸馏水,杂质含量低于规定限度。
三、施工设备3.1 搅拌桩机:应具备合格的型号和规格,且正常工作。
3.2 桩头锤:应选用合适的桩头锤,保证桩头锤质量符合要求。
3.3 桩筒:应选用合格的桩筒,确保桩筒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工艺4.1 桩施工前,应做好桩基检查工作,确保桩孔无泥浆和杂物。
4.2 搅拌桩机进入施工场地后,应对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4.3 桩机就位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调整。
4.4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桩孔进行清理和修整,保证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
4.5 搅拌桩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搅拌,保证水泥石浆的浓度和均匀性。
4.6 在桩孔中浇注水泥石浆时,应控制浇注速度和混合时间。
五、质量控制5.1 桩孔深度: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测量和控制。
5.2 搅拌桩的直径: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测量和控制。
5.3 水泥石浆的配比: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材料配比和取土按比例投料。
5.4 搅拌桩的强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和强度检测。
附件:施工图纸、场地验收记录、桩孔检查记录、水泥质量证明、石子备案证明。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2. 施工规范:指定了施工要求和工艺的技术规范,用于指导施工行为。
3. 搅拌桩机:一种常用的桩施工设备,用于在桩孔中搅拌土体和水泥石浆,形成水泥搅拌桩。
4. 垂直度:指桩孔的垂直偏差,用于保证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1、钉型水泥双向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
2、钉型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3、根据实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
操作人员应纪录每米下沉时间、提升时间、送浆时间、停浆时间等。
4、水泥浆液应严格按照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比进行拌制。
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时间过长(一般时间不超过2小时);浆液倒入储浆桶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
施工时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一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5、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
现场拌制浆液,应有专人纪录每根桩水泥用量,并记录送浆开始、结束时间。
6、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
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搅拌机下沉到停浆面以下1.0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上升,如因故停浆超过3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拆除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
7、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要求必须整桩复搅复喷,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
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
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
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8、大直径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扩大头以下1~2m范围内应适当降低搅拌机下沉和提升速度,以增加该桩段的喷浆量和搅拌次数,保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9、严格控制钉型深层双向搅拌桩的下钻深度以及喷浆高程和停浆面,确保水泥浆液喷入量和喷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10、扩大部分采用4搅2喷施工,下部桩基采用2搅1喷施工。
搅拌深度不大于12m时喷浆压力不小于0.6MPa。
11、本次设计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设置扩大头,扩大头长均为3米。
双
向水泥搅拌桩上部扩大桩头直径为1.0米,水泥用量260kg/m;下部桩体桩径为0.6米,水泥用量94kg/m。
搅拌桩采用普硅42.5水泥,水灰比0.5-0.6。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按矩形布置,桩间距2.8米,桩长7-12米
钉型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设计值及施工段落
桩长(m)
矩形布置桩间距
(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施工段落
12
2.8
174
K9+454.0-K9+700.0 10
2.8
154
K9+700.0-K10+241.7
7
2.8
129
K10+424.6-K10+500
12、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喷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流量;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复搅深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