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伤概讲义论创新
第一章 总论--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筋伤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综合历代中医文献记载,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所谓“筋”主要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凡因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的人体上述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伤”,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损伤范畴。
引起筋伤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内外因素综合的结果。
全身性的内在因素与局部筋伤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局部筋伤也可引起全身性的病理变化。
筋伤不一定伴有骨折、脱位,但是骨折、脱位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筋伤。
骨折愈合或脱位整复后仍遗留有各种筋伤症状的病例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这表明筋伤与骨折、脱位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外来暴力、强力扭转、牵拉压迫、跌扑闪挫或慢性劳损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均可导致筋伤,故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体育运动、军事训练或日常生活中筋伤的发病率较高,在骨伤科患者中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筋伤诊断治疗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是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之一。
祖国医学很早就对筋伤疾病有所认识,据古文字专家考证,出土于商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等病名记载,并有使用按摩、外敷药物治病的记录。
《吕氏春秋·古乐篇》介绍有:“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周礼·天官》载:“以酸养骨,以辛养筋……”等。
据史料考证:原始先民在劳动、生活和原始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在与虫蛇猛兽的搏斗中,各种创伤疾病在所难免。
古人通过用手抚摸、按压肿痛之处以祈减轻疼痛,用树叶、草茎等涂擦、包扎伤口或固定肢体以止血、消肿、止痛,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也是筋伤原始疗法的起源。
中医筋伤学教材

目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二、筋的概念三、筋伤的概念四、筋伤学发展简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一、筋伤的病因二、筋伤的病机第三节筋伤的分类一、古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第四节筋伤的辨证诊断一、临床表现二、辨证诊断三、筋伤的并发症第五节筋伤的治法一、筋伤的治疗原则二、筋伤的手法治疗三、固定疗法四、药物治疗五、练功疗法六、其他疗法第2章肩部筋伤第一节肩部扭挫伤第二节肩袖损伤第三节牵拉肩第四节肱二头肌腱断裂第五节冈上肌腱炎第六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肩峰下囊炎第3章肘部筋伤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第二节小儿桡骨头错缝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第五节旋前圆肌综合征第六节旋后肌综合征第七节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第八节尺骨鹰嘴滑膜囊炎第4章腕及手部筋伤第一节腕关节扭挫伤第二节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第四节腕管综合征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第六节腱鞘囊肿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八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5章髋及大腿部筋伤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第二节股内收肌群损伤第三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第四节弹响髋第五节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第6章膝关节及小腿部筋伤第一节膝关节胫、腓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第三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第四节髌腱断裂第五节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第六节腓肠肌损伤第七节髌前、髌下滑膜囊炎第八节髌骨软化症第九节髌下脂肪垫肥厚第十节腘窝囊肿第十一节伸膝装置粘连第7章踝及足部筋伤第一节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一、外侧副韧带损伤二、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第三节跟腱断裂第四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第五节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第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七节跟痛症一、痹证性跟痛症二、足底腱膜炎三、跟骨下脂肪垫炎四、肾虚性跟病症五、跟骨骨刺第八节跖痛症第九节〓外翻与〓囊炎第8章颌颈部筋伤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第二节颈部急性扭挫伤第四节落枕第五节颈椎病第六节肌性斜颈第9章胸背部筋伤第一节胸壁扭挫伤第二节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第三节项背筋膜炎第四节胸廓出口综合征第10章腰骶部筋伤第一节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肌筋膜扭挫伤二、急性腰部韧带损伤三、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第二节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五节腰椎椎管狭窄症第六节骶髂关节损伤第七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第八节腰臀部筋膜炎第九节臀肌挛缩症第十节梨状肌综合征第十一节坐骨结节滑膜囊炎第十二节骶尾部挫伤一、尾骨挫伤二、尾骨疼痛第11章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三、损伤原因及分类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第四节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二、桡神经损伤三、正中神经损伤四、尺神经损伤第五节下肢神经损伤一、坐骨神经损伤二、胫神经损伤三、腓总神经损伤第12章四肢血管损伤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第三节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方索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黄帝内经》论治筋伤探讨

《黄帝内经》论治筋伤探讨
叶朝辉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3(33)10
【摘要】筋伤的病因病机较多,治疗形式上相对多样。
推拿治疗筋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治疗手段多样纷繁,没有统一的说法。
推拿治疗筋伤虽发挥于《医宗金鉴》,但《黄帝内经》关于筋伤治疗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其天人合一、人体自身脏腑气血合一的整体观和其谨察病因、病性、病位的辨证观必须时刻牢记。
【总页数】4页(P1620-1623)
【关键词】《黄帝内经》;筋伤;针灸推拿
【作者】叶朝辉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颈肩腰腿痛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1
【相关文献】
1.骨折筋伤从脾胃论治 [J], 沈晓峰
2.手淫斫伤宗筋阳萎论治 [J], 郝艾虎;王济
3.基于筋的特性探讨推拿手法与筋伤的关系 [J], 苏波;段田田;仝乐;林彩霞
4.《黄帝内经》对“筋痹”的认识及针灸治疗探讨 [J], 宋雅兰;余阳;陈芷涵;何永
刚
5.石氏伤科论治老年骨筋伤特色 [J], 邱德华;李浩钢;石仰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骨”论“筋”之“筋伤”篇PPT课件

48小时
热敷
冰敷:急性损伤的早期,伤后48小时内,应间断性冰敷, 持续冰敷后机体长期低温状态下会激发自我保护反应,血管再次 反射性扩张。
热敷:急性损伤后期和慢性损伤,受伤48小时后,可用热毛 巾、热水袋、超短波治疗仪等。热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 血和渗液的吸收,并可以瘢痕软化等。
2019/11/12
2019/11/12
.-
22
Elevation
抬高患肢
目的: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减轻 肿胀,促进恢复
要抬多高呢?一般以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为宜!
2019/11/12
.-
23
关节扭伤常见认识误区答疑
疑问一:扭伤后需不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
答:肯定要,扭伤容易出现关节周围的撕脱骨折,严重 的肌腱、韧带损伤甚至需手术修补,如不到医院检查得不到 及时正确的处理,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谈“骨”论“筋”
之“筋伤”篇
西安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创伤关节病区 李延红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2019/11/12
.-
1
伤筋篇
筋伤病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 软组织损伤疾病。往往因为受伤后患者仍能够继续活动,认 为没有骨折,而不被重视,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或因错误 的处理而遗留后遗症。骨伤科门诊接诊的这类患者很多,作 为一个从事创伤骨科的医生,我们有义务进行这方面知识的 普及和健康教育。
RICE PRICE
POLICE
这两种原则在学术上尚有争议,且在临床上均有使用,实际上争议焦点就 在于是应当“休息(Rest)”还是“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
2019/11/12
.-
14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教学大纲《中医筋伤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BZ0403004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学分:4.5学分,总学时72,理论58,见习14。
一.课程简介《中医筋伤学》是骨伤教育的一门主干学科。
祖国医学所谓“筋”的概念,含盖了现代医学所指人体除内脏.大脑之外的所有软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膜.半月板.椎间盘.除中枢神经之外的神经.血管等。
《筋伤学》就是研究这些软组织疾病及创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一门学科。
本大纲是根据骨伤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与要求,供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五年制大学本科教学使用。
在教学进程中,应致力于筋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要适当介绍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的成果,也适当介绍国内外筋伤学的新进展。
要通过创新的多重教学手段及电子.多媒体教学等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性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中医筋伤学的特点,筋伤的辩证诊断.临床表现.辩证诊断方法.筋伤的治疗。
熟悉筋伤理论及知识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了解筋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筋伤的预防。
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筋伤常见疾病的手法操作技能。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
二.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筋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辩证诊断及治疗。
最新中医筋伤的治疗

手法治疗的原则:
适应症:
1、一切急慢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完 全断裂者。
2、错缝。 3、急性筋伤后治疗不当的关节位移者。 4、骨折脱位后期关节位僵直或肌萎缩者。 5、骨关节病及痹症所致肢体疼痛关节活
动不利者。
中医筋伤的治疗
手法治疗的原则:
禁忌证:
1、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症 状的患者。
* 筋伤---不一定伴有骨折、脱位、骨病。 * 骨折、脱位、骨病---不同程度的筋伤 * 骨折愈合后,脱位整复后---遗留筋的损
伤。
中医筋伤的治疗
第二节 筋伤的分类和病因病理
分类:
*筋断—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 *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伤后离开正常位
置; *筋柔--筋伤后关节松弛; *筋粗--筋伤后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
第四节 辩证诊断方法
一、 询问受伤情况
(一) 受伤时间。 (二) 受伤体位及外力情况
中医筋伤的治疗
辩证诊断方法
二、 筋伤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
(二) 肿胀 (三) 畸形 (四) 功能障碍 (五) 肌萎缩 1、 压痛点的检查 2、 肢体功能活动的检查
中医筋伤的治疗
第五节
一般治疗原则 一、 首重气血 二、 筋骨并重 三、标本兼治 四、内外结合
筋伤的治疗
中医筋伤的治疗
第五节 筋伤的治疗
急性筋伤……初期慎用手法 外敷、内服中药、包扎固定(消肿止痛) 功能练习(防止粘连、防止肌萎缩) 合理的手术(恢复解剖关系,有利于功
能恢复)
慢性筋伤……以手法、功能锻炼为主 外敷、内服中药、理疗、封闭术 牵引(温经通络舒筋)
中医筋伤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 筋伤 PPT课件

暴力 病程
程度与 病理
筋断—全部或部分断裂 筋不断—是指伤后瘀血肿痛, 甚至失去原来的位置。即所谓的 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要点 并发症 辩证论治
筋伤
急性损伤: ① 外伤史 ②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③ 体征:压痛点(往往是病患处)、 活动功能及特殊检查法; ④ X线检查。 慢性损伤: 缺乏典型的受伤演变过程。 特点:疾病为慢性逐渐演变。
是指直接暴力,挫伤症
状以直接受伤部位为主
筋伤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要点 并发症 辩证论治
暴力 病程
程度与 病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伤筋 一般不超过二周 慢性伤筋 伤期超过二周
急性损伤失治或治疗不当
而转成慢性
慢性劳损
筋伤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要点 并发症 辩证论治
外因 内因
筋伤
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 劳损伤害:积累性 风寒湿侵袭
筋伤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要点 并发症 辩证论治
外因 内因
年龄 职业 体质 解剖特点
筋伤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要点 并发症 辩证论治
暴力 病程
程度与 病理
扭伤 间接暴力,多发生于 关节或关节周围的组织 挫伤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要点 并发症 辩证论治
手术: ① 肌腱、韧带断裂; ② 软骨盘损伤; ③ 肌腱疾病保守无效; ④ 伴有血管、神经损伤; ⑤ 椎间盘突出; ⑥关节内游离体; ⑦ 髌骨软化症等等。
筋伤
病因病机 分类 诊断要点 并发症 辩证论治
筋伤
⒈撕脱骨折; ⒉神经损伤; ⒊创伤性骨化(软组织内出现骨化); ⒋关节内游离体; ⒌骨关节炎: ①软骨损伤,关节面不平整。 ②断裂:关节不稳或力线改变。
中医筋伤学教材

目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二、筋的概念三、筋伤的概念四、筋伤学发展简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一、筋伤的病因二、筋伤的病机第三节筋伤的分类一、古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第四节筋伤的辨证诊断一、临床表现二、辨证诊断三、筋伤的并发症第五节筋伤的治法一、筋伤的治疗原则二、筋伤的手法治疗三、固定疗法四、药物治疗五、练功疗法六、其他疗法第2章肩部筋伤第一节肩部扭挫伤第二节肩袖损伤第三节牵拉肩第四节肱二头肌腱断裂第五节冈上肌腱炎第六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肩峰下囊炎第3章肘部筋伤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第二节小儿桡骨头错缝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第五节旋前圆肌综合征第六节旋后肌综合征第七节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第八节尺骨鹰嘴滑膜囊炎第4章腕及手部筋伤第一节腕关节扭挫伤第二节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第四节腕管综合征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第六节腱鞘囊肿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八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5章髋及大腿部筋伤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第二节股内收肌群损伤第三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第四节弹响髋第五节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第6章膝关节及小腿部筋伤第一节膝关节胫、腓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第三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第四节髌腱断裂第五节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第六节腓肠肌损伤第七节髌前、髌下滑膜囊炎第八节髌骨软化症第九节髌下脂肪垫肥厚第十节腘窝囊肿第十一节伸膝装置粘连第7章踝及足部筋伤第一节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一、外侧副韧带损伤二、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第三节跟腱断裂第四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第五节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第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七节跟痛症一、痹证性跟痛症二、足底腱膜炎三、跟骨下脂肪垫炎四、肾虚性跟病症五、跟骨骨刺第八节跖痛症第九节〓外翻与〓囊炎第8章颌颈部筋伤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第二节颈部急性扭挫伤第四节落枕第五节颈椎病第六节肌性斜颈第9章胸背部筋伤第一节胸壁扭挫伤第二节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第三节项背筋膜炎第四节胸廓出口综合征第10章腰骶部筋伤第一节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肌筋膜扭挫伤二、急性腰部韧带损伤三、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第二节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五节腰椎椎管狭窄症第六节骶髂关节损伤第七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第八节腰臀部筋膜炎第九节臀肌挛缩症第十节梨状肌综合征第十一节坐骨结节滑膜囊炎第十二节骶尾部挫伤一、尾骨挫伤二、尾骨疼痛第11章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三、损伤原因及分类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第四节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二、桡神经损伤三、正中神经损伤四、尺神经损伤第五节下肢神经损伤一、坐骨神经损伤二、胫神经损伤三、腓总神经损伤第12章四肢血管损伤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第三节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方索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