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规仪器校验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量规仪器校正与管理程序

量规仪器校正与管理程序

量规仪器校正与管理程序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之检验,量测与试验之设备等,保持准确度与精密度,避免因仪器量具之误差而影响产品品质及环境检测。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检验,量测与试验的设备和仪器。

3.定义:3.1外部校验仪器:需送至厂外具有合格校验设备之实验室,进行校验仪器量具设备。

3.2 内部校验仪器:由公司内部仪器校验单位执行校验之仪器量具设备。

3.3 免校验:凡不用于产品检测用直尺,卷尺等量具,非特殊制程的生产设备上的仪表,不具重复性的一次性测试或破坏性测试用品,限度样品,样板等均可列入免校验范围,并记录于<仪器量具一览表>。

4.权责:4.1 外部校验仪器:品管单位依规定将受校仪器量具设备送外校验。

4.2 内部校验:品管单位负责校验。

5.作业程序:5.1 新品仪器量具校验流程图(附件一);5.2 使用中仪器与量具定期校验流程图(附件二);5.3 申请:各单位依实际使用需求填写<申购单>,由部门主管审核交经理级以上批准后,才可进行采购。

5.4 采购:厂商交货时可附上最近合格校验单位之校验报告,则于交货时转交仪校单位判定是否合格。

5.5 验收:5.5.1 经仪校单位验收判定不合格时,则退回总务采购处理。

5.5.2 经仪校单位验收合格时,则登记在<仪器量具一览表>中,外对贵重量规仪器必要时登记在<仪器量具履历表>中管制。

5.6 校验通知:5.6.1 校验周期:校验单位依<仪器量具一览表>规定的校正周期,实施送校外校仪器量具及内校仪器量具。

5.6.2 仪校单位在仪器设备校验到期的前一个月,依<仪器量具一览表>上之相关资料如仪器名称、编号、使用单位、校验周期等,必要时发出<校验通知单>通知使用单位按时送验。

5.6.3 强制召回:若未按时送校者经发出<校验通知单>后仍未送校者应由仪校单位强制取回校验。

5.7 校验准备:5.7.1 仪校单位可事先联络厂外校验机购,确认校验时间。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引言检验仪器是保证产品质量合规性的重要设备之一。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准确性,提高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的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仪器量规校正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保证量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对量规进行校正的单位和人员。

校正管理流程校正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计划校正:根据检验仪器量规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校正周期,并制定校正计划。

2.校正标准选择: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选择适用于检验仪器量规的校正标准。

3.校正实施:根据校正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仪器量规的校正工作。

校正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

4.校正记录与报告:校正过程中,应编制详细的校正记录,记录校正的具体步骤和结果。

校正结束后,应编制校正报告,包括校正结果和建议。

5.校正结果评价:根据校正报告,对检验仪器量规的校正结果进行评价。

如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校正追踪与管理:建立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的追踪和管理体系,保证校正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有效管理。

校正措施和方法校正措施和方法是确保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关键。

以下是常用的校正措施和方法:•校正标准器:使用具备较高准确度和稳定性的校正标准器进行校正。

•校正样品:使用已知准确度和稳定性的校正样品,与校正标准器进行对比。

•校正环境:校正工作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温湿度等因素对校正结果的影响。

•校正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检验仪器量规,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如比较法、权重法、交换法等。

校正结果评价和控制校正结果评价和控制是校正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评价和控制校正结果,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校正结果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误差和不确定度:评估校正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度,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量规仪器校验管理程序

量规仪器校验管理程序

1、目的确保量规仪器具有所需之精度以达检测精度的保证。

2.范围:凡公司内用于检验量规的仪器,无论是公司自有、借用,均属本程序范围。

3.定义:3.1校正:为一种比较过程,将量测设备的量测参数准确值,藉已知且更准确的量测系统,得以确定或修定并可追溯至国家标准。

3.2 内校:由本公司校正实验室执行量具/仪器之校正者为内校。

3.3 外校:量具/仪器或校正母机之校正,无法在厂内更精密之标准件作校正,而需经国家认可之校正室做校正。

3.4量测仪器验收时准确度及精密度需求的查验:3.4.1量测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至少应较产品的规格公差或制程变异的1/10以下以满足测量需求。

3.4.2量测仪器验收时,应有校验合格证明文件,若无此文件至少应符合校验标准以及校验要求。

4.作业内容:4.1新购量规仪器4.1.1使用部门依需要提出[请购单]并签呈经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统一由质管部请购;购买后由供货单位校准,且记录实际读值及外观功能是否正常,使用时填写[计量设备台帐]方可领用。

4.1.2本公司所有量规仪器均需登入[计量设备台帐],并于每次校验作业后,登录于[计量设备台帐]以利管理。

4.2 拟订校验计划:ME部于每年12月中旬拟定年度[计量设备检定计划表],呈ME部最高主管核准后依计划实施。

4.3校正环境要求:所有量具/仪器于校正过程中,必须管制校正实验室之校正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条件,其要求如下:(1)温度:20±5℃(2)湿度:80% 以下4.4 催校管理:为确保量规仪器之精度,依其使用频率、准确度、制造商的建议或旧有的记录订立校验计划周期。

4.5收件校验:量规仪器管理人员,依排定的校验计划于前月中旬发出「校验通知单」至各使用部门。

4.6 校正分类4.6.1量规仪器依其使用之对象、场所、特性,区分校验。

4.6.2校验又可分为内、外校,量规仪器入厂后由品保及工程人员一同判定仪器的内、外校校验方式。

4.6.3仪器校正周期参考:(1)国家标准(2)供货商建议周期(3)厂内使用现况而定4.6.4外校:4.6.4.1由使用单位将需外校之量测设备送至校正仪校室,再由量规仪器管理人员汇集厂内仪器送至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的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办法前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仪器和量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对于某些具有强制性标准的产品,例如汽车、飞机、医疗器械等,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检验仪器和量规进行校正。

本文旨在介绍检验仪器和量规的校正管理办法,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检验仪器和量规校正的概念检验仪器和量规是用于规定和测量产品属性的设备。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正,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正是指在已知标准下进行检验仪器和量规的调整,使其符合规定的精度和误差范围。

这有助于保证检验和测试结果的精度。

检验仪器和量规校正的重要性检验仪器和量规的准确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如果这些设备不正确校正,就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检验结果不准确2.检测过程过程出现错误3.产品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以上可能会导致产品退市,责任追究等问题。

因此,正确的校正管理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检验仪器和量规校正的管理办法校正计划的制定制定校正计划是检验仪器和量规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校正的重要部分。

计划应根据检验仪器和量规的类型,用途以及校正频率和要求等因素进行制定。

应根据校准需求,将检验仪器和量规分类进行制定校准周期,例行周期或是待校周期,应确保校准周期够经济合理并减少漏检现象。

建议制定校准历史记录表。

校正标准校正标准应该是可追溯性强的,如果可以证明有关检验仪器和量规校正的质量体系符合国际标准规范,使用ISO编号标记校准标准,这将有助于保证校正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校正记录校正记录应包括测量结果,校准日期,校准惯用标准标记和校准者签名等信息,这些信息应存储在相应的记录表中,以备用于分析和跟踪检验仪器和量规的性能。

校正资质对于进行检验仪器和量规校正的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通过特定的资质培训,培养检验仪器和量规校正人员的能力和技能,这将有助于确保检验仪器和量规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日常维护和管理在日常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应该记录检验仪器和量规的使用情况和问题。

量规仪器校准与管理

量规仪器校准与管理

量规仪器校准与管理
量规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量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校准与管理。

量规的校准是指对其进行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关联的标准器比对,以确定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误差。

校准可以通过专业的计量实验室或者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一般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量规的管理包括对其进行登记、编号、分类、存放、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管理。

首先需要对新购进的量规进行登记,确定其编号并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

在存放时要注意避免受潮、受热以及受到碰撞和挤压,要求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在使用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人为导致量规的损坏或误差。

在维护方面,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对于有损坏或失效的量规要及时修理或淘汰。

量规的校准和管理对于生产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

只有在严格执行校准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量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应高度重视量规的校准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量规在生产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一、引言在现代制造和检测工作中,检验仪器量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生产质量的控制以及产品的合格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检验仪器量规的测量准确度可能会发生偏差。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合理的检验仪器量规管理和校正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检验仪器量规的分类检验仪器量规包括各种量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千分表、塞尺等。

根据其测量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检验仪器量规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测量量规: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用于测量物体的线尺寸和外部尺寸。

2. 间接测量量规:如千分表、塞尺等,通过测量物体的其他尺寸间接得到所需测量值。

3. 专用量规:如螺纹量规、齿轮量规等,用于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测量。

三、检验仪器量规管理流程1. 设定目标和计划:确定需要管理的检验仪器量规的范围和数量,制定量规的管理计划,并设定目标和标准。

2. 量规的标识:为每一个检验仪器量规进行编号,并建立相应的标识牌,标明量规的编号、型号规格、有效期等信息,以便于管理、查找和追溯。

3. 检查和校验:定期进行检查和校验工作,包括外观检查、量程检查、刻度检查、零位检查等。

对于数量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规,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校正设备进行校正。

4. 校正记录和证明:对通过校正的量规进行记录,包括校正日期、校正结果、使用情况等信息,并出具相应的校正证明文件,以备查阅和证明。

5. 故障维修和淘汰更新:对于发现存在故障或者无法校正的量规,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量规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6. 培训和意识普及:对使用量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保养和管理要点等,提高其对量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四、校正的方法和要求1. 校正方法:根据量规的测量原理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

一般校正方法包括直线法、对比法、标准物块法等。

同时,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校正方法,提高校正的精确度和效率。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文(5篇)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文(5篇)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文以下是一个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的范本: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条例》3.《计量器具校准规程》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于检验工作的设备、仪器和量具。

第三条责任主体1.检验部门:负责设备、仪器和量具的校验和管理工作。

2.计量部门:负责设备、仪器和量具的校准和管理工作。

3.相关部门:各部门负责对自己使用的设备、仪器和量具进行定期检验和校准,并报告检验部门和计量部门。

第四条校验周期与方法1.设备、仪器和量具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验。

2.校验方法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标准样品、标准器具和仪器。

第五条校验记录与报告1.校验单位应对设备、仪器和量具的校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填写相关的报告。

2.校验记录和报告应保存至少五年,以备查证。

第六条设备、仪器和量具维护与保养1.设备、仪器和量具应由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并记录维护保养的时间和方法。

第七条设备、仪器和量具的淘汰与处置1.设备、仪器和量具应按照规定的寿命进行淘汰。

2.淘汰的设备、仪器和量具应经过专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第八条审查与审批1.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审批。

2.检验部门和计量部门对设备、仪器和量具的校验结果进行审查。

第九条违规处理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补充说明对于本管理制度未规定的事项,可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生效与修订本管理制度自XXX年XX月XX日起生效,如需修订,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审批。

以上为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的范本,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文(3)以下是一份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的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管理,提高校验工作质量,确保校验结果准确可靠,保证设备仪器量具的正常使用和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守则-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4.doc

质量管理守则-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4.doc

质量管理制度-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4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第一条目的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精准,防止因仪器量规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仪器量规的使用寿命。

第二条范围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检验仪器量规。

第三条实施单位质量管理单位及使用单位。

第四条实施要点(一)所有检验仪器量规均需建卡,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及校正。

(二)为使员工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排定课程讲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先行讲解。

(三)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四)有关维护保养方面1.由使用人负责实施。

2.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

3.维护保养周期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作记录。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宜定期插电开动。

6.一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特殊方法而无法自行实施时,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五)有关校正方面1.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2.定期校正:依校正周期,排定日程实施。

3.临时校正:(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现,或质量管理单位在巡回检验时发现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2)检验仪器、量规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时。

4.检验仪器、量规经校正后,若其精密度或准确度仍不符实施需要,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若因技术上或设备上的困难,而无法自行校正者,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代为校正,但须要求提供校正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规仪器校验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版本制(修)订单位
QAP06 A 品保部
发行日期修订日期发行编号
核准审查制(修)订
页次:1
窗体编号:BPP01-F03A1 规格:A4
窗体编号:BPP01-F04A1 规格:A4
窗体编号:BPP01-F04A1 规格:A4
窗体编号:BPP01-F04A1 规格:A4
窗体编号:BPP01-F04A1规格:A4
6.作业说明
6.1 校验需求
6.1.1 依年度校验计划之排定校验时程需求。

6.1.2 遭掉落之量规仪器,须接受再校验。

6.1.3 经故障维修后的量规仪器,需要再施予校验。

6.1.4 暂停使用之量规仪器再使用时,需要施予校验。

6.2 量规仪器管理单位
6.2.1 品保单位为量规仪器之管理单位,各使用单位均应按照本作业办法来配合执行。

6.3 校验计划
6.3.1 品保单位需将纳入校验周期管制的量规仪器,依照履历表所设定之周期,排定「年
度校验计划表」(附件1),据以实施校验作业。

6.4 催校
6.4.1 品保单位于每月初查核年度校验计划表,并将次月欲校正之量规仪器,登录于「催
校通知单」后(附件2),分发通知各使用单位。

6.4.2 小型量规检具之校验,使用单位接到「催校通知单」后,依指示之日期将量规检具
送至品保单位进行校验作业,必要时会同校验。

6.4.3 大型仪器之校验,使用单位接到通知后,需派指定人员,依指示之日期,会同品保
单位实施现场校验。

6.5 校验
6.5.1 标准器及无法内校之量规仪器,由品保单位办理外校,大型仪器请校验机构来厂游,
小型仪器则外送校验。

6.5.2 校验方法
6.5.2.1 外校或游校:依校验机构之校验方法
6.5.2.2 内校
量规仪器:依量规仪器校验操作规范执行内校,依量规仪器判定基准规格之内
容执行判定。

检具:依量规仪器履历表上之校验规格内所设定之规格及方式校验。

窗体编号:BPP01-F03A1 规格:A4
使用時機:待校正或損壞送修前時
使用
停止使用該設備時使用
顏色:紅色
窗体编号:BPP01-F03A1 规格:A4
窗体编号:BPP01-F03A1 规格:A4
量規儀器年度校驗計劃表
一式一聯:規章設(修)訂時附於表單後。

量規儀器催校通知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