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之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之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之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考纲解读】2019年杭州中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析作品的思想内涵”。

主观题型之词句赏析和人物心理揣摩,除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最终得分点的关键所在。

考生应该熟悉阅读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阅读的方式,再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纵观这几年中考,词句赏析更偏重对人物心理的揣摩,难度适中,预计之后会略有提升,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考点分析】回顾最近六年的语文中考真题,每年都有考到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这类题型。

2014年《故乡红叶》中,第10题考查作者惆怅的原因,表面上是原因题,其实考查的是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只需按照人物心理分析的方法倒过来回答即可。

2015年考的《继父》,本篇文章第10题为加点词反映的人物心理,问法很明确,直接考查认为心理揣摩。

2016年《多彩陶碗》中,第9题为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从本质上来看,仍然可以按照赏析题的答题步骤来操作,但表面上不容易看出,以致解题思路不清晰,最终导致答题不规范。

2017年《回家》中,第9题为加点词反映的人物心理,和2015年问法一致,直接考查人物心理揣摩。

2018年《老木匠桑伯》第9题句子反映人物心理,第11题为品味句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第9题和2015和2017年问法相似,只不过把加点词改成了句子。

第11题为品味语句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问法比较新颖,涉及到语言特点,问法和高中相近,但答题方法还是按照句子赏析的角度来回答的。

2019年《鸡蛋小面包》第11题为赏析句子好在哪里。

问法另辟蹊径,没有直接问句子的好处,而是给出一个情景,借同学间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提问和作答,但本质还是在考察句子赏析。

备考过程中,在明确解题思路——第一步,赏析句子①看表现手法②抓关键词句③看结构效果;第二步,结合语境(上下文)暗示信息;第三步组织答案——的基础上,注意“一把抓”(五抓):抓关键词语,抓上下语境,抓表现手法,抓结构作用,抓内容情感。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应试技巧知识点10例题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应试技巧知识点10例题

专题九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应试技巧知识点10例题【例】看山老爹高深①太阳醒了。

看山老爹醒了。

②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

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的爽快.③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④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⑤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⑥温则为雨,寒则为雪。

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

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

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

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

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⑦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⑧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瘠与荒芜。

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

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⑨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

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

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⑩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

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

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

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衫揩净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里面沉甸甸地满装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 专题九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应试技巧知识点14例题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 专题九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应试技巧知识点14例题

专题九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应试技巧学问点14例题【例】高高的玉米[美]加里·卡特吉姆·卡尔顿坐在厨房的窗边,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

今年的庄稼长得特殊好,他家屋子的四周满眼都是高高的玉米。

他的妻子休伊站在水槽边,用凉水洗胡萝卜。

她时不时看一眼外面的天空。

她盼望着天上消灭云块,但还是烈日当空,看上去令人担忧。

已经二十七天没有下一滴雨了。

吉姆抬头瞧一眼不见一丝云彩的蓝天,叹一口气。

“旱得太久了,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方法。

”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忧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休伊是个壮实的女人,今年四十出头。

她把胡萝卜放入水槽,然后擦干双手,向她的丈夫走过去。

吉姆坐在轮椅里,一只脚往前伸着。

一个月前,他翻修谷仓的时候,不当心从高处摔到了地面上,造成腿部骨折。

X光检查显示他的脊椎骨也受到了损伤。

至于受损程度、吉姆以后是否还能行走,大夫当时还说不准。

休伊站在轮椅一侧,轻轻抚摩着吉姆的脖子。

“你说得有道理。

”她低头看着他说道,“的确,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她瞅着窗外自家的菜园。

他俩曾商量不去管园子里的蔬菜,让它们在烈日下自生自灭。

但他们家那三百英亩的玉米地,不管不行啊。

她弯腰吻了一下他的头。

“咱们会没事的。

”她安静地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地里的叶子开头发黄、卷曲。

一天,休伊刚从菜园干活回来。

吉姆告知她,他刚刚跟帕皮通过电话。

帕皮家的玉米不行了,几乎看不到穗子,连梗都被晒黄了。

“帕皮说,假如这个周末还不下雨的话,他要把地里的玉米全部犁掉。

”吉姆显得忧心忡忡。

“全部犁掉?”休伊看了吉姆一眼。

“他是那样打算的。

可能他过分操劳了。

我们家的玉米种子跟他家是一样的,又是同时种下去的。

可是我觉得我们家的玉米眼下还长得好好的。

”又过了几天,休伊从镇上办事回来。

吉姆听到她开门的声音,他没有像平常那样和她打招呼。

她走进屋里,目光中满是怀疑。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摄(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⑤②①③④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长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18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2.(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5.(2018•江西省中考)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2021整理)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整理)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6分)I.填补以下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1)烽火连三月,。

(2) ,雪上空留马行处。

(3)夕阳西下,。

(4) ,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以“蓬〞、“雁〞白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6)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别离之情,而苏轼那么用“,〞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答复)2.以下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A.堕落(duò) 澄清(dēnɡ) 酝酿(niànɡ) 苦心孤诣B.腆着(tiǎn) 恣睢(zì) 蓬蒿(ɡāo) 荒草萋萋C.羼水(chàn) 荇藻(xìnɡ) 粗拙(zhuō) 心旷神怡D.诓骗(kuānɡ) 绽出(zhàn) 匀称(chèn) 猝不急防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奉献。

C.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项( )(2分)A.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科学开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随着社会的开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5.以下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假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三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三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三篇)附答案(一)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肖复兴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

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

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我和妻子都惊住了。

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

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

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

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

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

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

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醉翁亭记》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醉翁亭记》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醉翁亭记》【解析】注意“名”是名作动的词类活用。

①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

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③吾儿不能苟合于世,苟:苟且,随便。

我的儿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

④启处之有素矣,素:习惯。

我已经习惯这种日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乃记之.而去(小石谭记》)B.在乎.山水之间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C.自其.家少微时其.真无马邪(《马说)D.治其家以.俭约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答案】12,D【解析】A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B在/吗?C代词,他/表反问,难道;D都是介词,用。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考生在解答文言文实词题的时候,可以把题目中给出的词义代入到原文中。

如果是通顺的,就是正确的,如果不通顺,就是错误的。

对于考生来说答这类题型,最重要的就是分析字形,明确字义,只要掌握好这一点,那么,解题就会容易的多。

解答文言文虚词题的时候,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

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

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

13.选出画波浪线句子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1分①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②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答案】13,②【解析】划线句意思为:后来,我被贬夷陵,太夫人谈笑如常,说:所以停顿为: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黄河一掬余光中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

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

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

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

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

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

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

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

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

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

“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

”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

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

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

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

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

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

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

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

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

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

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

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

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

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

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

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

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

我存和幼珊都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

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

我默默,只觉得不忍。

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

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

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略有删减)13. 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

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 ① → ② →堤坝像瓦灰色堡墙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 ③ → ④ →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1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

15. 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13. ①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②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③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④流沙河吿诉“我”他读《黄河》的感概14.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细节分析:【示例一】“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

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这个细节表现了“我”触摸黄河水时紧张、激动又谨慎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示例二】“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滾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

”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示例三】“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常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这段文字描写了女儿认河后“我”流泪的细节,写出了“我”愿望实现后,既伤感又欣慰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示例四】“回到高雄,我才把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

”(这段文字描写了“我”刮泥土、珍藏泥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15. 文中画横线语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

(2018江西)廊·亭·桥陈从周廊“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

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

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

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

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

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

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

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

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

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

亭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

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

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

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月。

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

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

笠亭如盖,半枕山腰。

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

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桥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

“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

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

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

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

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山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

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

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着至此,往往留步。

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略有改动)16.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17. 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18. 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6. (1)作用: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桥将人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使风景区更具诗情画意。

共同特点: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2)廊的运用原則:因地制宜,考虑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亭之美的体现:造型美,以及与所处之景、所对之景和谐相融之美。

17. 【示例一】在介绍亭时,以北京景山五亭、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为例,具体说明了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的“点景”与“引景”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二】在介绍桥时,以苏州拙政园曲桥为例,具体说明“桥引人随”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 示例:如介绍廊时,用了“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等四字短语,准确地概括了廊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用语典雅,富有韵味。

(2018江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