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2)推荐文章大学生素质教育探讨论文热度: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热度:小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热度:网络教育有关探讨论文热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探讨论文热度: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篇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创造教育的启示》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涵盖了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教育思想。
他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要使教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创造性思维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一)生活教育的目的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因此,它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也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第二基本原理。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当大众没有被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最早提出的生活教育中的基本原理,还是他所办学校一直遵循的校训。
浅析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

浅析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以下内容由毕业论文栏目小编精心整理,欢迎浏览。
【浅析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手脑双全为目的,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合理可行的实践方法和途径。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现实意义Abstract: s One is the cre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pioneer and founder. Creative Education Thought of Tao to have both hands and brain for the purpose, is rich in content and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ways and means of practice. Tao Creative Education reflects the trend of modern educational theory, for our country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ducation, reform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ith inspir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Tao creat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Education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近代中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创造教育思想更是影响深远。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师范教育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毕生所思考、实践的事业。
陶行知先生曾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民族素质的高低。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篇一《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看教师教育》[摘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水平,教师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培养师资,兴办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建设,陶行知先生对教师教育的价值、师德教育、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做出了精辟的论断。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德;对象;内容;方法;价值师范教育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毕生所思考、实践的事业。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更需要知识自我的更新,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
教师继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形势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外语能力等迫切需要提高。
面临新形势,要正确地分析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各方面吸取优秀的教育思想、理念,调整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路,准确定位,明确主攻方向。
一、教师教育的价值陶行知先生曾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民族素质的高低。
他曾在《介绍一件大事》中从小学教师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作用。
他认为,“小而言之”,小学教员教出的学生之好坏,关系到“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关系到“国运”,“民运”。
他不仅仅注意到师范教育对发展教育事业本身的作用,而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师范教育放到挽救贫穷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的社会,创立新的国家的高度上去认识,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二、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根本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指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
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
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3篇)

第1篇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他的教学思想,以提高我国教育质量。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倡“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民族教育”,主张教育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培养具有生活能力和生活情趣的人。
2. 社会教育: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3. 民族教育: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关注民族,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人。
4. 教育即社会: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要与社会相结合,为社会服务。
二、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的途径1. 转变教育观念要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改革教学方式(1)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实践环节:陶行知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关键。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2)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和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4. 优化课程设置(1)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关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论文

关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论文推荐文章关于中国音乐教育论文热度:创造教育探析论文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锦集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大全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精选热度: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论文篇一《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及启示》摘要: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
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儿童教育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创造力六大解放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精华。
研究这一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陶行知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
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证实。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能表现其创造力。
例如,在成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泥巴、沙子等自然材料,到了儿童手里就可变成娃娃、椅子、小凳、杯子、山洞、城堡;几块积木,可以变成他们的手枪、篮子、公园和机器人……儿童的创造性还表现为其巨大的想象力。
他们可以想象自己和小花的对话“小花口渴了,我给她浇浇水”,还可以提出诸如“天空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呢?”等千奇百怪的问题。
陶行知幼儿教育论文

陶行知幼儿教育论文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领域。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理念为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
“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有限,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学会穿衣、吃饭、洗手等自理能力,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实际上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幼儿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还能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即学校”则打破了传统学校的围墙,将教育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
幼儿教育不应局限于幼儿园的课堂,而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幼儿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例如,带幼儿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场所,让他们感受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同时,鼓励幼儿与社会中的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幼儿动手实践,让幼儿在做中学。
例如,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让幼儿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从而理解科学原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幼儿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公平。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机会均等,让每个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当前社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幼儿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缩小教育差距。
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

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五四”以后基础教育的“中国化”探索中曾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陶行知主张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篇一《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认识》摘要:陶行知先生在学前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千千万万的孩子日后的教育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当今社会的孩子们能享有幸福、快乐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
他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身为师表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关键词:陶行知学前教育教育思想一、陶行知先生简介陶行知(1891―1946年),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陶行知小的时候,因家道中落,曾中秀才的父亲无力供他读书,但小行知自幼聪颖过人,被童蒙馆老师方庶咸发现,愿意免收学费为他启蒙。
七八岁时,其父携其到休宁万安镇谋生,外祖母喜其颖慧,决意着力培养陶行知,先伴读于蒙馆,后师从当地著名儒者、前清贡生王藻攻读四书五经,接受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
他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博入精深,他的教育思想熠熠生辉。
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
他的著作已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也大量涌现。
他的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
二、主要教育思想(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也就是说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是生活的三方面,并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有关陶行知理论爱的教育论文

有关陶行知理论爱的教育论文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教育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
”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
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
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
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
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
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
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
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启示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
践,不仅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且与新世纪的教育,特别是与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密切的逻辑关系。
陶行知独创的以生活教育学说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非凡的教育实践,是留给我们后来人的十分珍贵的财富。
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陶行知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创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
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曾创造了极大的奇迹,在21 世纪,他的科学教育思想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不久前颁布的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
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
活进行……”这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简直如出一辙。
因此,我们探讨和学习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于贯彻新《纲要》,推动新一轮包括幼儿科学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加速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陶行知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
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
的探索。
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
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
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儿
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
,,,他曾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
健康当作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提出:“培养健康的
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
”,,,他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
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
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
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
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
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
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在他看
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所以,陶行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强调“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
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
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
他指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
在科学的
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
去创造~”,,,为此,他还进一步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
我们要
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
” ,,,在他看来,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
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
早在1923 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治,很有密切关系。
”,,,
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
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
他认为幼儿教师要带领儿
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创造优雅的园内环境开始,建设一个“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的幼稚园,使幼稚园成为“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
,,,可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建设
和美化,是一件关系到幼儿人格陶冶的大事,马虎不得。
5.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
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
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
”在他创设的乡村幼
稚园里,还有因地制宜办的儿童小农场,让幼儿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
的事。
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
的的。
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
扫地上,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
的道德品质。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新审视:内容生活化和动手
“做”科学
陶行知主张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举,内容十
分广泛。
而如何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陶行知从生活教育学说出发,认为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生活是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过
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因而他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
应围绕儿童的生活环境,主张以宇宙为学校,以大自然为科学园,以
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和周围事物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
因此,陶
行知说科学不是“很高深很精微”的学问,而是“我们日常玩的,人人都会的”。
可见,幼儿科学不是高深的科学,而是浅显的、具有启蒙性
的科学,即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教育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必定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必定是能够满足幼儿好奇心的东西。
因此,当今的幼儿科学教育,不再追求使幼儿获得一大堆僵化且无法应用的
死知识,而是要让幼儿学会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并引导幼儿体验到生活中需要科学。
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不断感受到
学科学的乐趣,不断体验到运用科学的快乐,使幼儿真正理解科学的
意义,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是玩科学
的把戏和做科学小实验。
为此,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主张解放幼儿的大脑、双手、双眼、嘴、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探索感兴趣的科学现象。
可见,陶
行知十分重视感官的训练,让幼儿动手“做”科学。
教师应引导并和幼儿一起来玩科学的游戏,一起来谈,一起来想,并且独出心裁、大胆
探究。
幼儿园现行的科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孩子的手脚,孩子
运用感官的机会多了,但头脑尚未得到彻底的解放,陶行知提出的“六
大解放”,仍将对幼儿科学教师有重大启迪。
有了上述“六大解放”,幼儿就可以充分运用和训练各种感官,“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这样才能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感
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