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语文句型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句型(超全面概念+分析+例题)

小学语文句型(超全面概念+分析+例题)

小学语文句型解析一、常见句式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①今天下雨了.②我还没有吃饭。

2、疑问句:对事物表示疑问的句子。

①他是个老师吗?②今天下雨了吗?3、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请求或命令的句子,一般用句号。

当语气比较强烈时,用感叹号。

①请你把窗户打开一下。

②油库重地,请勿吸烟!4、感叹句: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①今天下雨了啊!②你真聪明啊!5、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

①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②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6、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①数学难吗?其实不难.②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①你是一个好孩子。

②你不是不会做作业.二、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主语+动作(谓语)+动作对象(宾语部分)把字句:主语+把+动作对象(宾语部分)+动作(谓语部分)被字句:动作对象(宾语)+被+主语+动作(谓语部分)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谁是主语谁是宾语。

例如: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包住了.被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

练习: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

孙民找到了这本书.指导员交给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宽广美丽的大草原陶醉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美丽的西双版纳迷住了中外游客.诸葛亮的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万魏兵。

在最后关头,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碉堡.把字句变被字句1、首先将”把“前面主语放在“把"的后面,“把”后面的宾语放在“把"的前面。

2、然后将“把”换成“被"例如: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这幅画被我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练习:1、我把作业做完了。

(完整版)语文句型

(完整版)语文句型

(完整版)语文句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语文句型一、基本句型二、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三、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四、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五、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六、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七、二、句式变换八、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

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九、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

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

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十、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

”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

”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

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

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十一、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

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初中语文基本句型结构

初中语文基本句型结构

初中语文基本句型结构
1.主语+谓语:如“小明走了。


2.主语+谓语+宾语:如“小明喜欢打篮球。


3.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如“他们选他为队长。


4.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如“他们把篮球踢扁了。


5.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体态补语:如“她把书放在桌子上。


6.主语+谓语+表语:如“我是一个学生。


7.主语+谓语+同位语:如“他这个小学生已经读了两本中学课文。


8.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如“我见过那些大山。


9.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如“他爱心地帮助了我。


10.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如“小猫只有两斤重。

”。

语文句式整理大全

语文句式整理大全

语文句式整理大全
整理语文句式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技能。

语文句式多种多样,灵活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句式大全整理,供参考:
1.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平行结构的分句组成,用逗号、分号或连词连接。

2.例:他喜欢音乐,她热爱绘画。

3.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4.例:虽然天空乌云密布,但心情依然愉悦。

5.短语的呼应:使用相似的短语结构强调某种感觉。

6.例:风轻轻地吹,雨淅淅沥沥。

7.排比句:通过排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型,形成韵律感。

8.例:奋斗的时候要奋斗,休息的时候要休息。

9.省略句:在句中省略掉一些成分,使语言更简练。

10.例: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日本也是(发展迅猛)。

11.反问句:通过反问表达说话人的疑虑、不解或强调感情色彩。

12.例: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13.比喻句:利用比喻手法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突显某种特点。

14.例:她的微笑如同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15.设问句:通过提问引起读者思考,增强表达的说服力。

16.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17.修辞句:利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夸张等,使语言更具艺术感。

18.例:风吹草低见牛羊,雨打芭蕉无需愁。

19.倒装句:改变语序,强调句子中的某一成分。

20.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只是语文句式大全中的一小部分,语言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写作需要创造更多的句式。

在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完整版)小学语文基本句型大全

(完整版)小学语文基本句型大全

疑问句用陈述句的语序,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感情色彩。

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

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

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词语表达最常见的问句。

汉语中,一般对疑问句有以下四种分类方式:是非问句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

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

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

特指问句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

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升调,也可以使用降调。

特指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吧”。

选择问句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

选择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有格式。

使用疑问词时,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吧”。

正反问句正反问句使用肯定和否定叠和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肯定和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的疑问句。

正反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

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吧”。

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反问句,疑问句四种当中的一种,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陈述句、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感叹句、拟人句、比喻句。

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

例如:(1)今天下雨了。

(2)我还没有吃饭。

(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2、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否定含义,否定反问句表肯定含义。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如:(1)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2)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3)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事不对的吗?——这样做事是不对的!3、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

(3)“究竟谁是最晚到的呢?答案是小强”4、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啦例:(1)他是个老师。

(陈述句)——他是个老师吗?(疑问句)(2)今天下雨了。

——今天下雨了吗?(3)我还没有吃饭。

——我还没有吃饭吗?(4)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吗?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是一个好孩子。

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1)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2)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8、把子句:含有把子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子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感叹句: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初中语文必考句型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必考句型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必考句型总结归纳初中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句型的使用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必考句型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句型。

一、陈述句型1.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陈述句型,由主语和谓语构成,表示一个陈述性的事实或信息。

例:小明喜欢跳舞。

2.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宾语,表示主语对宾语进行的某种动作或行为。

例:她喝了一杯水。

3. 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宾补结构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宾语补足语,对宾语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

例:我认为他是一个好老师。

4. 主谓宾宾补结构主谓宾宾补结构在主谓宾补结构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宾语补足语,对宾语进行补充和说明,常见的宾语补足语有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等。

例: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

二、疑问句型1. 一般疑问句一般疑问句是用来询问陈述句的真实性或事实性的句型,以助动词或系动词开头,句末加问号。

例:你喜欢篮球吗?2. 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是用来询问特定信息的句型,以疑问词开头,句末加问号。

例:你在哪里买的这本书?三、祈使句型祈使句是用来表达命令、请求、建议等意思的句型,以动词开头,没有主语,句子的语气较为强烈。

例:请你帮我一个忙。

四、感叹句型感叹句是用来表达强烈情感或感叹的句型,常以“What”或“How”开头,句末加感叹号。

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五、比较句型1. 好像...一样好像...一样用来进行比较,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他的声音好像天使一样动听。

2. 不如.../比...更...不如.../比...更...用来进行比较,表示事物之间的不同或优劣。

例:他不如你擅长游泳。

六、条件句型1. 如果...就...如果...就...用于表示条件,并表示对应的结果。

例:如果下雨,我们就不去游泳。

2. 除非...否则...除非...否则...用于表示除非满足某个条件,否则将出现另一结果。

语文句型句式

语文句型句式

语文句型句式一、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并列在一起,中间没有转折、照应关系,这样的句子叫做并列句。

在并列句中,各个分句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从属关系。

各个分句之间可以用“也”、“又”、“还”、“另外”、“既……也”等关联词语表示并列关系。

例句:这个苹果又红又大。

他既会唱歌,也会跳舞。

二、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组成的句子叫做复合句。

在复合句中,主句是句子的主体,从句不能独立成句,但可以起到修饰、限制、补充的作用。

从句通常由引导词引导,包括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

例句:他不仅会唱歌,还会弹钢琴。

(并列复合句)他好像在房间里。

(主语+动词+表语)三、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例句:他今天上班了。

这本书是你的。

四、倒装句倒装句是为了强调、突出某个成分(通常是表语、宾语或状语)而把它们的顺序颠倒过来的一种句子。

倒装句分为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两种形式。

例句:我在教室里。

(完全倒装)他们在那儿吗?(部分倒装)五、省略句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情况下,句子中某些成分可以省略,这样的句子叫做省略句。

省略句可以是完整的主谓结构省略了某个或某些成分,也可以是句子的其他成分可以省略。

省略后不会引起语法和语义上的混乱。

例句:他喜欢游泳。

(主语省略)她一定会来。

(谓语省略)六、强调句为了强调某一部分,或者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可以使用强调句型。

强调句一般采用“It is/was…that…”的格式来表示强调的内容。

这种格式可以用于强调人、事物或行为等。

例句:It was he who saved the child.(强调主语)It was in the park that I saw her.(强调地点状语)七、反问句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反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意思。

反问句通常采用疑问词开头,后面接上一般疑问句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句型一、基本句型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二、句式变换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

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

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

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

”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

”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

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

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

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

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

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

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

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

”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

“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

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三、扩句和缩句缩句,是把句子中的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原来句子的主干,缩成一个简单完整的句子。

缩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句子;扩句恰好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是句子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和生动。

扩句和缩句都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基本成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四、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进行句子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修改病句,不仅可以提高我表达能力,减少病句,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分辨能力,发展思维。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词语氨基酸不当、重复啰嗦、词序颠倒、前后矛盾、分类不当、不合事理等等。

修改病句,首先要找出病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认真修改:最后要认真检查句子意思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完整。

要记住,修改病句必须遵循“不改变原意”这一原则。

五、关联句句子依据结构分类,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复句是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

复句内的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同一个复句里的分句,说是的是有关系的事,它们又是由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因此也称作关联句。

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既然……就2、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3、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哪怕……也即使……也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还5、并列关系: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选择关系:是……不是宁可……也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运用关联词语要注意以下几点:关联词语一般都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

(如“可是”、“而”、“因此”等)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句子成分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三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图解三大类句子1、常用语句2、兼语语句(前谓语为使令性动词)3、主观语句(谓语为感官心理方面的动词)注明主干成份——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份——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双横线”标注,谓语“__”标注,宾语“波浪线”标注;定语“()”标注,状语“【】”标注,补语“< >”标注。

下面我们进行一一分析: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谓词性宾语。

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

(复句形式作宾语)四、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

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例如:(弯弯曲曲)的小河。

青春气息。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例如:(晓风残月中)的长城。

(野生)动物。

(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

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

(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

(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

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

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

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

例如: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

例如: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

例如: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

例如:看了<几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