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对比剂的安全管理(研究特选)
最新碘对比剂使用指南 (第二版)

最新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及分类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 (4)三、使用碘对比剂原则 (5)四、对比剂肾病五、碘对比剂血管外渗六、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 (8)七、使用碘对比剂禁忌证 (11)八、碘对比剂血管外使用 (12)附件1推荐“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内容参考文献 (24)编后语 (27)致谢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及分类1.1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1.1.1三碘苯环衍生物? 碘原子量大,吸收X线性能较强;? 碘与苯环键合,结构非常稳定;? 苯环结构具备多个有效侧链结合点,提供了不断改进整个分子结构,提高亲水性能和降低毒副作用的可能性。
①位为羧基碱金属或葡甲胺盐或酰胺基结构②、③即3,5位侧链为强亲水基团侧链,具有影响产品的亲水性和安全性等特性1.2 碘对比剂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单体和双体;?高渗、次高渗和等渗。
? 低渗对比剂(LOCM)是目前PCI常用对比剂。
渗透压仍然高达人体血液的两倍,其化学成分仍会对组织产生毒性作用。
? 等渗对比剂(IOCM)的渗透压与血液相同,常用于高危患者的PCI治疗。
备注:本次修订用“次高渗”对比剂概念替代“低渗”对比剂概念次高渗对比剂(原低渗对比剂)是相对高渗对比剂而言,而等渗对比剂是相对于血浆渗透压而言;事实上,次高渗对比剂的渗透压仍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数倍(表1)。
表1 常用对比剂的分类和理化性质分类结构通用名分子量(MW)碘含量(mg/ml)渗透压(mOsm/kg H2O)第一代(高渗对比剂)离子型单体泛影葡胺Ditriazoate 8093061530第二代(次高渗对比剂)非离子型单体碘海醇Iohexol821300350680830碘帕醇Iopamidol 777300370680800碘普罗胺Iopromide 791300370590770碘佛醇Ioversol 807320350710790碘美普尔Iomeprol777400726离子型二聚体碘克酸Ioxaglate1270320600第三代(等渗对比剂)非离子型二聚体碘克沙醇Iodixanol1550320290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2.1过敏试验? 无需碘过敏试验,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研究

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研究发布时间:2021-11-22T02:30:23.36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4期作者:龚理花[导读] 研究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研究。
龚理花(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江苏海门 226100)摘要: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研究。
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0年 12月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碘对比剂易引起的不良反应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
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综合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积极的预防及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做检查时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综合护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1]。
CT增强扫描期间,需给予受检者注射碘对比剂,但碘对比剂的使用容易导致部分受检者出现不良反应[2]。
随着碘对比剂的使用越来越多,不良反应成为CT 增强检查的新难题,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在临床工作中,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诊疗的顺利完成已经成为噬待解决的问题。
有许多资料显示,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3]。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分析,来探讨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 200 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
碘对比剂外渗管理流程

碘对比剂外渗管理流程英文回答:Introduction:Iodinated contrast agents (ICAs) are commonly used in medical imaging procedures to enhance the visibility of certain tissues or blood vessels. While ICAs are generally safe, there is a risk of extravas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leakage of contrast agent from the blood vessels into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Proper management of extravasation is crucial to minimiz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and ensure patient safety.Management Process:1. Prevention:Prevention is always better than cure.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extravasation,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follow these preventive measures:Assess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identify any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extravasation, such as previous allergic reactions or compromised renal function.Use the smallest effective volume of contrast agent necessary for the procedure.Select an appropriate injection site, preferably with easy access to veins with good blood flow.Ensure proper positioning of the patient's limb during injection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extravasation.Inform the patient about the procedure, potential risks, and signs of extravasation to facilitate early detection.2. Early Detection:Prompt identification of extravasation is crucial to initiate timely management.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closely monitor the injection site for any signs of extravasation, such as swelling, pain, or blanching of the skin. Additionally, patients should be educated about the symptoms and encouraged to report any discomfort or changes at the injection site immediately.3. Intervention:If extravasation is suspected or confirmed, the following steps should be taken:Stop the injection immediately to prevent further leakage.Notify the radiologist or physician in charge for further evaluation and guidance.Assess the severity of extravasation based on the volume and type of contrast agent involved, as well as the patient's symptoms.Elevate the affected limb, if applicable, to reduceswelling.Apply cold compresses to the area to minimize inflammation and discomfort.Administer appropriate antidotes or medications as prescribed by the physician, if necessary.Consider consulting a plastic surgeon or wound care specialist for severe cases or if tissue damage is suspected.4. Documentation and Follow-up:Accurate documentation of the extravasation incident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reference and potential legal purpose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should be recorded:Date and time of extravasation.Volume and type of contrast agent involved.Symptoms and severity of extravasation.Actions taken and medications administered.Any follow-up instructions or referrals.Regular follow-up should be schedul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the extravasation site and ensure proper wound healing. Patients should also be educated on self-care measures, such as keeping the area clean and dry, avoiding excessive movement, and reporting any worsening symptoms.中文回答:简介:碘对比剂(ICAs)常用于医学影像检查中,以增强特定组织或血管的可见性。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

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
β2受体激动剂定量吸入剂(深吸2-3次);
肾上腺素;
血压正常时:
肌肉注射:1:1000,0.1-0.3ml(0.1-0.3mg)〔对有冠状动脉疾病
的患者或老年患者使用较小的剂量〕
儿童患者:0.01mg/kg,最多不超过 0.3mg。
血压降低时:
肌肉注射:1:1000, 0.5ml(0.5mg)
目)
现在是22页\一共有39页\编辑于星期四
六、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
6.1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既往有使用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病史,
症状包括荨麻疹、支气管痉挛、明显的血压
降低、抽搐、肺水肿等;
哮喘;
与治疗现疾病有关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现在是23页\一共有39页\编辑于星期四
6.2使用对比剂检查室必须常备的抢救用品
2.5.1水化的可能机制
增加肾血流量;
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
降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剂相关的血液粘滞度和渗透性;
等渗性生理盐水可扩充血管内容积;
用碳酸氢钠可使肾小管内液体碱性化,可降低肾小管
损害。
现在是8页\一共有39页\编辑于星期四
2.5 水化
2.5.2水化的方法
动脉内用药者
备注:本次修订用“次高渗”对比剂概念替代“低渗”对
比剂概念
次高渗对比剂(原低渗对比剂)是相对高渗对比剂而
言,而等渗对比剂是相对于血浆渗透压而言;事实上,
次高渗对比剂的渗透压仍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数倍(表
1)。
现在是3页\一共有39页\编辑于星期四
碘对比剂的合理使用

四、使用碘对比剂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 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患者不能使用含碘对比剂。
慎用碘对比剂的情况:
• 肺及心脏疾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 •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副蛋白血症包括骨髓瘤等,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 • 高胱氨酸尿可引发高胱氨酸尿患者栓塞。
碘对比剂的临床合理使用
2019.11.13
目录
一、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解读 二、碘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一、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解读
一、碘对比剂分类
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
2.1 碘过敏试验:无需碘过敏试验 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
• 2.2 使用碘对比剂前:签署“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需要向患者或 其监护人告知对比剂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 项。
•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高龄(≥75岁);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 使用肾毒性药物,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大剂量使用碘对比剂; 不完 全水化。
• 最大对比剂用量公式:推荐最大对比剂用量=5ml×体质量(kg)/基 础血清肌酐(mg/dl)。
• 给药方式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经动脉途径给药比经静脉途径给药发 生CIN的危险更高;经肾动脉和腹主动脉注射对比剂,损伤肾脏可 能性更大。
《碘对比剂血管造影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2014.6
碘普罗胺、碘海醇、碘帕醇、 碘美普尔、碘佛醇、碘克酸、 碘克沙醇七种碘对比剂的安全 性比较。纳入了2009.6.242010.12.31韩国15个地区药物 警戒中心上报的不良事件报告 48261份,6524份(13.5%) 与使用IOCM有关。
对比剂安全使用与不良反应管理(百度文库公开版)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在动脉给药前,eGFR小于60mL/min/1.73m2 在静脉给药前,eGFR小于45mL/min/1.73m2 特别是合并下述情况 • 糖尿病肾病 • 脱水 • 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3-4级)和低左心室射血分数 • 近期的心肌梗死(<24h)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 围手术期低血压 • 低血细胞比容水平 • 年龄大于70岁 • 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 已知或怀疑急性肾衰竭 对比剂经动脉给药 应用高渗性对比剂 对比剂的剂量大 几天内多次使用对比剂
孤立低血压
低血压
迷走神经反应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方案
1. 面罩吸氧(6-10L/min) 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气雾吸入(深吸2-3次) 3. 肾上腺素 血压正常者 肌注1:1,000肾上腺素0.1-0.3mL(0.1-0.3mg) [对冠状动脉疾病或老年患者,使用较小 剂量] 儿童患者:6-12岁儿童使用50%的成人剂量;年龄小于6岁者,使用25%的成人剂量。 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血压下降者 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mL(0.3mg);小 于6岁:肌注0.15mL(0.15mg)
荨麻疹
医学专题碘对比剂使用指南

如果无效:肌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 必
要时重复给药;
儿童患者:6-12岁:0.3ml(0.3mg)肌肉注射;6岁以
下: 0.15ml(0.15mg)肌肉注射。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迷走神经反应
(fǎnyì
ng)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抬高患者的双腿;
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
血压降低时:
肌肉注射:1:1000, 0.5ml(0.5mg)
儿童患者:6-12岁:0.3ml(0.3mg)肌肉注射;6岁以下:
0.15ml(0.15mg)肌肉注射。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喉头
(hóutóu)
水肿
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1000),成人
目录
(mùlù)
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及分类
二、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zhǔnbèi)工作
三、使用碘对比剂原则
四、对比剂肾病。
五、碘对比剂血管外渗
六、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
七、使用碘对比剂禁忌证
附件1推荐“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
内容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一、碘对比剂基本结构
(jiégòu)
有无脱水、充血性心衰现象。
第六页,共四十一页。
2.3.2需要高度关注
(guānzhù)
的相关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kàngjìn) :甲状腺功能亢进(kàngjìn)
尚未治愈者禁忌使用碘对比剂;
糖尿病肾病:使用碘对比剂需要咨询内分泌专
碘对比剂的安全管理(研究特选)

处理
沟通 回访 分析
行业实操
26
碘对比剂渗漏临床观察记录表
2.处理方法
对比剂使用指南
轻度外渗者大多损伤轻微,无需治疗,只
1
需嘱患者抬高患肢,局部给予普通冷敷、湿
敷
2
早期使用50%硫酸镁保湿冷敷,24小时后 改硫酸镁保湿热敷
黏多糖软膏等外敷;或者用0.05%的地塞米
3
松局部湿敷,严重者口服地塞米松,每次
5mg,1天3次,连用3天
其它的处理方法
1 中医外敷:如意金黄散+地塞米松湿敷
2
ESUR指南中提到:外渗1h后,皮下注射透明 质酸酶可使皮肤水肿快速消退
3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0%硫酸镁+地塞米松 浸湿纱布外敷肿胀
4
采用喜疗妥软膏治疗
行业实操
29
常用外敷制剂的配制方法
50%硫酸镁:先将50g硫酸镁粉 剂加入量杯中,再加入凉水至 100ml 0.05%地塞米松:1支地米5mg (0.05g),先将地米10支用注射器抽 入后注入量杯中,再加入凉水90ml 至100ml
行业实操
30
渗
பைடு நூலகம்
处理效果
漏
•渗漏后立即按压
后
5
分
10-15min
钟
•早期用地塞米松冷
渗
湿敷,24小时后热
漏 后
湿敷
2
小 时
行业实操
31
处理的注意事项
1、不建议切开, 因局部张力大, 水肿明显,切开 后伤口愈后困难, 可能会导致植皮
2、不建议封闭治 疗,注射封闭药 物后可能会导致 对比剂扩散困难, 使局部症状加重
宜春市人民医院 胡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事项
静脉压低,无回 血,带注射器回 抽
妥善固定,立即 安排检查,全程 跟踪
3、自带针选择
紫色PICC
外周静脉
普通PICC
行业实操
19
品牌
型号
贝朗 驼人
Duo HF 920
双腔
昊朗 欧力安
导管直径 导管内径
12F
11G
单腔最高 最大压力 流速
5ml/s 43.5psi
7F
16G
1.1ml/s 4.5psi
行业实操
7
1、注射工具的选择 满足CT增强检查注射工具的基本条件
满足高压输注需求,支持稳定流量的静脉通路
(耐受300PSI高压,具备导管弹性回复特性)
1
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疼痛感
2
当患者检查中出现ADR时便于抢救用药
3
建议使用耐高压留置针,避免使用钢针
行业实操
8
临床推荐: 根据患者检查部位、要求、年龄、体重
离开
留观
CT扫描
准备间
建立静脉通路
评估通路状态
➢ 通过输液工具的改变,可提前进行输液通路的建立,节约检查时间 ➢ 通过处置间的设立,进行针对性一对一的宣教,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 15分钟留观时,留置针保留通道,如发生对比剂ADR,快速实施抢救用药
行业实操
12
2、注射部位的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窦、离心脏近的大 血管
3、充分试水:注射对比剂前充分手动高压试水,做到一看、 二摸、三感觉、四询问。技师在高压自动注水时护士应进检查 室观察,无异常方可进行检查
行业实操
4
3、碘对比剂外渗后肿胀为什么较其他药物渗漏明显?
➢物理反应:机械性压迫的程度与外渗量相关,小剂量外渗症状可在24 h 内消失 ,大剂量外渗时可产生机械性压迫引起缺血、缺氧,静脉外组织的 严重破环,可能导致患肢发生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细胞毒性反应:与对比剂理化性质和渗透压有关,离子型对比剂较非离子 型对比剂具有更大的组织毒性。前者可产生严重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引起 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还可以使皮下局部组织渗透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因 脱水引起局部血小板聚集,通过释放前列腺素 E1、E2 等炎性趋化因子导 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等炎性改变。而后者仅出现肿胀(1~ 2 d后消退)
行业实操
13
糖尿病患者渗漏后出现水泡
李伟,实用医学杂志 2012 , 28 ( 23 ):4015
渝北区人民医院
行业实操
14
颈外静脉穿刺高压注射CM技术
重视其 优势与 风险
颈外静脉穿刺的适应证
➢外周血管穿 刺特别困难者
➢心功能正常 或1-2级心功 能的患者
适应证
➢自动配合 ➢配合能力差
必须在镇静 状态下穿刺
➢呼吸功能正 常
颈外静脉穿刺相对禁忌证
➢肥胖,颈部粗短 ➢躁动,精神症状
相对 禁忌证
➢呼吸极度困难 ➢气管切开 ➢心功能3-4级
➢颈部损伤、骨折 ➢颈部手术 ➢高龄
➢颈部有淋巴结肿大、 颈部有肿块 ➢穿刺侧V回流障碍
颈外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穿刺部位:颈外V 上1/3~2/3处
颈部活动度大, 针管置入2/3以 上
成人注射流速与留置针选择
检查部位 常规胸腹 肾动脉、四肢CTA 头颈CTA
注射流率 3.0—4.0ml/s 3.5—4.5ml/s 4.5—5.5ml/s
留置针型号 20G 20G 18G
冠脉CTA
5.0—6.0ml/s
18G
行业实操
9
留置针选择的注意事项
➢ 成人首选18G,20G直型 / 儿童首选24G,22G直型 - <3ml/秒,建议选择22G - 3~5ml/秒,建议选择20G - >5ml /秒, 建议选择18G
注射护士
4、必要时颈外静脉穿刺,专人操作
5、健康教育:注射完毕交待注意事项 6、环节沟通:加强与体位护士与技师的沟通,风险标识 的应用
渗漏标识的应用
渗漏风险提示
颈外静脉穿刺 深静脉置管
行业实操
23
体位护士与技师
1、风险标识:对有高风险渗漏和特殊通道穿刺标识的患者应 认真评估 2、体位设计:手不宜弯曲,高压连结管保持通畅、避免打折, 连结管保证足够的长度、防止牵拉、导致留置针的滑出
7F
16G
5ml/s 300psi
耐高压深静脉置管
普通深静脉置管行业Fra bibliotek操20
4、护士的要求 注射护士
1、充分评估,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部位,大角度进针, 一次穿刺成功,妥善固定
2、禁止使用一般的PICC通道(可用紫色耐高压),慎 用临床带来的留置针(评价型号.时间)
3、必要时使用深静脉通路(如颈V.股V),但必须认真评估、 主动与临床沟通、抽回血、试水、封管
➢ 增强CT的对比剂输注无需双通路同时进行;Y型连接座不易固定;高压注 射过程中,肝素帽可能会因高压发生变形/脱落从而影响输注
➢ 建议将肝素帽取下,留置针通过鲁尔接口直接与高压注射延长管连接
行业实操
10
流程优化
诊疗
申请单
缴费
普通高压钢针
登记 预约
常规
急 诊
候诊
返回
离开
15分钟
留观
8-10分钟/人次 CT检查床上建立静脉
行业实操
5
前臂渗漏CT图片
颈部渗漏CT图片
行业实操
6
➢工具选择不当 ➢留置时间大于
24h
注射 工具
渗漏相关 因素
➢躁动
➢糖尿病
高风险
➢放疗、化疗 患者
➢静脉窦
➢外周血管性疾病
➢老年人
护理 因素
技术 因素
➢穿刺技术 ➢评估不充分 ➢盲目穿刺 ➢反复多穿 ➢与技师沟通差 ➢体位设计
➢高压注射 ➢注射速率 ➢注射剂量 ➢动态观察不够
通道后扫描
➢ 在检查间进行穿刺操作,评估不充分,渗漏发生率高,延长了单个患者的检查 时间,降低了CT的使用率,增加患者的候检时间 ➢ 留观期间如果发生对比剂ADR,需要新建立静脉通道,延误抢救时机
行业实操
11
诊疗
申请单
缴费 留置针
登预登预记约记约
常规
急 诊
候诊
返缴回费
15分钟
6分钟/人次
宣教,了解检查流程
宜春市人民医院 胡娜
1
行业实操
一、碘对比剂渗漏的预防
行业实操
2
1.定义
对比剂渗漏:指高压注入对比剂后血管破裂或留直针滑出等原因导致碘对 比剂溢入皮下血管间隙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行业实操
3
2.分类及临床表现
➢轻度渗漏:<20ml,轻度局部轻微的肿胀,12小时内消退 ➢中度渗漏:20~50ml,局部肿胀加重,皮肤有紧绷感,压 迫时轻微的疼痛,24小时消退,少数出现皮肤水泡、红斑 ➢重度渗漏: >50ml,肿胀明显,皮肤紧绷感,局部张力高, 疼痛感,早期皮肤苍白、轻度发绀,水泡、红斑。肿胀达到 高峰时间1.5-2h,肿胀平衡期时间2-6h,肿胀开始消退期时 间6-8h,肿胀完全消退时间24-48h,极少数出现骨筋膜间 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