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会设立社科技奖励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民政部•【公布日期】2020.11.26•【文号】科协发学字〔2020〕31号•【施行日期】2020.11.26•【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国科协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科协发学字〔2020〕31号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现将《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国科协民政部2020年11月26日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和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现就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学会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学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促进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优化科技治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还存在吸引力凝聚力不够、科技战略支撑力不强、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有的学会在自身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甚至突出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求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学会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问题导向和方向引领,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规范管理,构建面向现代化的学会发展新格局,不断促进学会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科技社团发展之路;要突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培育一流学会、一流科技期刊和一流学术品牌,深度融入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要提升科技战略支撑能力,持续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学术组织,不断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要更紧密地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汇聚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现状分析与探讨获奖科研报告

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现状分析与探讨获奖科研报告摘要: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基于各类相关政策文件与管理办法的内容,全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力量设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力量设奖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技奖励;社会力量;国家奖在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中,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始终是主体,享有最高的权威、地位和荣誉,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以下简称社会力量设奖)则是国家科技奖励的有益补充。
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按照《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经科技部批准登记并正在运行的的社会力量设奖至今已达298项。
社会力量设奖作为国家科技奖励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造热情,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社会力量设奖的政策背景社会力量设奖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或者自筹资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面向社会设立的经常性的科学技术奖项(以前也被称为“民间科技奖励”或者“非政府科技奖励我国社会力量设奖起步较晚。
改革开放前,我国仅有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无任何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奖。
80年代末期,只有少数几个社会团体设立荣誉性奖励,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并没有针对社会力量设奖的管理办法和条例,社会力量设奖基本处于“散养”状态。
199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颁布,从法律的角度对社会力量设奖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我国社会力量设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进行改革时,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中提出了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实行登记制度的要求。
同年12月科技部出台了配套规章《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简称3号令),有效加强了对社会力量设奖的支持、引导和规范管理,社会力量设奖工作真正进入了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时期。
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科研奖励级别认定办法

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科研奖励级别认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科研奖励级别的认定和审核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科研项目级别及认定第二条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社会科学类国家级项目和自然科学类国家级项目。
(一)社会科学类国家级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达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设立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基金课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设立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等。
(二)自然科学类国家级项目:主要是指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下达的科研项目。
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等。
第三条部省级科研项目是指由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根据既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开放申报、评审严格、管理规范,并以国家部委办局、省(直辖市、自治区)名义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公认的部省级科研项目。
主要包括:教育部、文化部等国家相关部委下达的科研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的教育部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中的文化部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社科联等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河北省省长委托项目等。
第四条市厅级科研项目是指由(本级政府)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根据既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开放申报、评审严格、管理规范,并以省各厅局部委或市主管科研部门名义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公认的厅级科研项目。
主要包括: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建设厅等有关厅局部委下达的科研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下达的项目;保定市科技局下达的科研项目;保定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下达的科研项目等。
第五条院校级科研项目是指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根据既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组织申报并实施管理的各类科研项目。
中国科技社团奖项的研究

全 国学会、协会 、研 究会设 立的科 学奖项 为例 ,深入探讨我 国科技 社 团奖励体 系的运行现状及经验 , 尝试为建立科 学、合理 、具有 中国特 色的科技社团评价体 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 关键词]社 团组织 科技评价体 系 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
科 技社 团奖 励 制 度 是 民 间科 技 奖 励 体 系 中的
士纪 念 奖金 、考 古 学奖 金 、爱迪 生纪 念 奖 金 、中
国科学社 研究 奖章 、何吟莒 教授物 理学 纪念 奖
金 、裘 氏 父 子 理 工 著 述 奖 金 、梁 绍 桐 纪 念 奖 金 、
史 悠 久 ,声 望 颇 高 。 如 美 国 科 学 促 进 会 及 所 属
范太夫人奖金等 ,在数十年间不仅评选 出一批重
金 奖 ,这些 奖 项 的社 会 影 响都 较 为 深 远 。 而我 国
立一般指科学家群体 内容 ,尤其是对 同一专业的
学 术 地 位 和声 誉 的认 同 。 目前 , 由中 国科 协 及 所
属 全 国学会 、协 会 、研 究 会 建 立 的科 学 奖 项 ,是
民间科 技奖励 体系起步较 晚 ,最早 可追溯 至 2 0
世 纪 初 ,一 些 近 代 科 技 社 团通 过 设 立 科 学 奖项 , 在 促 进 科学 活 动 开 展 的 同时 ,努力 提 升 科 学 领域
的影 响力 。
我 国科技 社 团奖 励体 系 的主 要 构成 ,在 激 发 我 国 科 技 人 员 的 积 极 性 和创 造 性 方 面具 有 深 远 的 影 响 , 因此对 其 进 行 深入 地 分 析 研究 具 有 十分 重 要
金 、丁文江先 生纪念 奖及许德估 先 生 、陈康 先 生 、马以思女士纪念奖 ;中国天文学会设立 了隐
科技部备案中国社会力量设奖清单

2003.09
84
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
中国创造学会
2003.09
85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奖
中国金属学会
2003.09
86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2003.09
87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制冷学会
2003.09
88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原名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2002.3
40
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航海学会
2002.3
4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002.3
42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黄金协会
2002.3
43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2.1
44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2002.1
45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德榜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10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11
青少年21世纪科学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少年21世纪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12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仪器仪表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4.1
104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004.12
105
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
科技部备案中国社会力量设奖清单

2001.3
2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01.3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22
邓稼先、于敏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九院邓稼先、于敏科技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23
毕升印刷技术奖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2002.3
24
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2001.3
6
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发展基金会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
2001.3
7
中国药学发展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
2001.3
8
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9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德榜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吴阶平基金会
2002.1
47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医药科学技术奖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
2002.1
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
48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科学技术奖
中国电子学会
2002.1
49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2002.1
50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
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
永龄(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董事长)
2002.1
56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通信学会
2002.1
57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社会力量奖名单

52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医药科学技术奖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
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
2002.10
53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科学技术奖
中国电子学会
2002.10
54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2002.10
55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
2003.09
95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原名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03.09
96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3.09
97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2003.09
98
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膜工业协会
2003.09
2004.10
104
梁希科学技术奖
中国林学会
2004.10
105
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中国包装总公司
2004.10
106
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营养学会
2004.10
107
CSIAM苏步青数学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2004.10
108
中国科技咨询会咨询项目创新奖
中国科技咨询会
2004.10
109
60
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
刘永龄(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董事长)
2002.10
61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通信学会
2002.10
6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科协发学字[2007]44号【发布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日期】2007.09.20【实施日期】2007.09.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团体规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的通知(科协发学字[2007]44号)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已经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二○○七年九月二十日附件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为规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业务主管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组织工作,促进全国学会组织发展,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全国学会是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
全国学会要团结和动员广大会员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会员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会员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全国学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四条全国学会的主要任务是:(一)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学会设立社会科技奖励
情况调查表
学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奖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O——年十二月
填表说明
1•本表旨在全面了解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设立社会科技奖励方面的情况。
2.调查范围仅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批登记的社会科技奖项,不包括学会内部自行组织的奖励、评比、表彰。
3.每个奖项填写一份表格,一个学会设立多个奖项的应填写相同数量的表格,一个奖项由多个学会或联合其他单位共同设立的,每个学会均须填一份表格。
4.表格内容解释:
(1)基本情况:
奖励日常工作机构设置情况:指在学会内部负责奖励工作的常设机构,须说明机构名称及与全国学会的隶属情况。
奖励规童制度情况:指专门针对奖励制定的规童制度名称、评审办法制度名称。
奖项分类和等级:指学会设立社会科技奖励中分设的类别和等级:如XX奖科学技术奖、XX奖成果发明奖、XX奖杰出贡献奖、XX 奖一等奖、XX奖二等奖等。
如奖励的某个类别下再分等级,则每个等级均按照不同类别填报。
如XX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XX奖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2 )详细情况:
学会表彰后获国家奖情况:指获奖者在获得学会奖励后,通过各种渠道申报国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获奖的情况。
包括所获国家奖的项数、名称、等次等
情况。
如学会所颁奖项中,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X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X等奖X项,国家科技进步X等奖X项。
全国学会设立社会科技奖励情况调查表
类别7:类别& (请填写全部奖
项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