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主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

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

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概述在电力系统中,整流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一种过程。

而可控整流电路则是一种能够通过控制元件去控制整流电路输出电流的电路。

本文将围绕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展开讨论,介绍其原理、设计步骤以及实验结果。

原理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原理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可控整流电路,它由一个可控硅和一个二极管组成。

可控硅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流通过的半导体器件,其通态电压和可控性使其成为可控整流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输入交流电压为正半周时,可控硅被触发,并导通电流;2.此时,二极管呈反向偏置,不导通电流;3.当输入交流电压为负半周时,可控硅不导通电流;4.此时,二极管呈正向偏置,导通电流。

通过控制可控硅的触发角,可以调节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

可控硅触发电路原理可控硅触发电路是用来触发可控硅的电路,实现对可控硅的控制。

常用的可控硅触发电路有脉冲变压器触发电路和电阻电容触发电路。

本设计将采用电阻电容触发电路。

电阻电容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输入交流电压为负半周时,C1充电;2.当输入交流电压为正半周时,C1放电,C2充电;3.当C2充电至一定电压时,触发可控硅导通。

设计步骤参数设计1.确定所需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2.根据所给输入电压的频率,选取合适的电容值。

电路设计1.按照所给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参数要求,选择合适的可控硅和二极管型号;2.根据所选器件的额定参数,计算电路中所需元件的取值,如电容、电阻等。

电路实现1.按照设计得到的电路参数,进行电路的布线;2.将所选的器件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电路测试1.使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检查是否符合要求;2.测试不同触发角度下的输出电流,验证可控性能。

实验结果根据以上设计步骤,我们完成了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测试。

以下是其中的一组实验结果:触发角度输出电流(A)0°030° 260° 490° 6120°8150°10180°12210°14240°16270°18触发角度输出电流(A)300°20330°22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触发角度的增大,输出电流也随之增大,验证了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具有可控性的特点。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解读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解读

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功能要求及设计方案介绍1.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方案1.1.1 设计方案图1设计方案1.1.2 整流电路的设计主电路原理图及其工作波形图2 主电路原理图及工作波形主电路原理说明:(1)在u2正半波的(0~α)区间,晶闸管VT1、VT4承受正向电压,但无触发脉冲,晶闸管VT2、VT3承受反向电压。

因此在0~α区间,4个晶闸管都不导通。

(2)在u2正半波的(α~π)区间,在ωt=α时刻,触发晶闸管VT1、VT4使其导通。

(3)在u2负半波的(π~π+α)区间,在π~π+α间,晶闸管VT2、VT3承受正向电压,因无触发脉冲而处于关断状态,晶闸管VT1、VT4承受反向电压也不导通。

(4)在u2负半波的(π+α~2π)区间,在ωt=π+α时刻,触发晶闸管VT2、VT3使其元件导通,负载电流沿b→VT3→R→VT2→α→T的二次绕组→b流通,电源电压沿正半周期的方向施加到负载电阻上,负载上有输出电压(ud=-u2)和电流,且波形相位相同。

2 触发电路的设计2.1 晶闸管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在变流装置中所起的基本作用是向晶闸管提供门极电压和门极电流,使晶闸管在需要导通的时刻可靠导通。

根据控制要求决定晶闸管的导通时刻,对变流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

触发电路是变流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流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与触发电路有直接关系,因此,正确合理地选择设计触发电路及其各项技术指标是保证晶闸管变流装置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

,开始启动A/D转换;在A/D转换期间,START应保持低电平。

2.1.1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晶闸管触发主要有移相触发、过零触发和脉冲列调制触发等。

触发电路对其产生的触发脉冲要求:(1)触发信号可为直流、交流或脉冲电压。

(2)触发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触发电压和触发电流)。

(3)触发脉冲应有一定的宽度,脉冲的前沿尽可能陡,以使元件在触发导通后,阳极电流能迅速上升超过掣住电流而维持导通。

课程设计单相半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设计(阻感负载)

课程设计单相半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设计(阻感负载)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题目:单相半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设计(阻感负载)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年 1 月 10日~ 1月 11 日收集资料,计算所需参数并选定元器件;1月12日~ 1月13日完成主电路、控制电路设计;绘出波形图;1月14日~ 月日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下午答辩。

系主任审查意见:签字:2011年 1 月 9日一、工作原理1、单相半控桥式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无续流二极管)图1-1 阻感性负载(无续流二极管)的主电路假设负载电流因电感足够大而平直,当电源u正半波,在tω=∂时触发,VT12后VT1、VT2导通,电流通路为A- VT1-L-R- VT2-B,电流由电源提供;当tω=π后,经零变负,但由于电感电势的作用,电流仍将继续,电感通过R-VD1-VT1电源电压u2回路放电。

在tω=π处,二极管VD2电流给VD1,电流i VD2及i2终止,在tω=π~(π+∂)区间电流由电感释放电能提供。

当tω=(π+∂)时触发VT2导通,由于VT2的导通才能使VT1经受反压而关断,其后的工作进程与前半周类似。

由此可见,VT1触发导通后,需VT2的触发导通才能关断。

因此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各占一半,其换流时刻由门极触发脉冲决定;而二极管VD一、VD2的导通与关断仅由电源电压的正负半波决定,在tω=nπ(n为正整数)处换流,因此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电感负载时各元件导通角均为1800,电源在∂区间内停止对负载供电。

半控桥式整流电路中的整流二极管VD一、VD2本身兼有续流二极管的作用,因此电路中不需另加续流二极管。

但如果是在工作中显现异样,比如VT2的触发脉冲消失,那么VT1由于电感续流作用将不能关断,等到下一个正半波到来时,VT1无需触发仍继续导通,结果是:一只晶闸管与两只二极管之间连番导电,其输出电压失去操纵,这种情形称之为“失控”。

失控时的的输出电压相当于单相半波不可控整流时的电压波形。

晶闸管整流电路

晶闸管整流电路
d
T u u
VT u id
VT
a)
1
2
u
d
R
u b) u
2
0
g
wt
1
p
2p
wt
wt
0 u VT

q
wt
如改变触发时刻:
在一个周期内,输出直流 电压脉动1次。
e)
0
wt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及波形
2.3.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基本数量关系
首先,引入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触发延迟角: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 冲止的电角度,用表示,也称触发角或控制角。 导通角: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用θ表示 。
引言
整流电路:
出现最早的电力电子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整流电路的分类:
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 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 按交流输入相数分为单相电路和多相电路。
按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方向是单向或双向,又分为
单拍电路和双拍电路。
2.1
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引言
Power Diode结构和原理简单,工作可靠,自 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获得应用。
2) 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
阻感负载的特点: VT处于断态时: 触发后VT开通:
c) u2 b) 0
wt 1
p
2p
wt
ug
id=0,VT关断承受反压
0 ud + d) 0 id e) 0 +
wt
负载直流平均电压下降
讨论负载阻抗角j、触发 角 a 、晶闸管导通角 θ 的 关系。

wt
q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设计~小杨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设计~小杨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指导老师:姓名:时间:目录摘要 (1)1 前言 (1)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思想................................................ -3 -3 整流电路的方案选择...................................... - 3 -4 主电路设计.............................................. -5 -4.1 总电路的原理和框图 ................................ - 5 -4.2 相控触发电路 ...................................... - 5 -4.3 保护电路 .......................................... - 6 -5 元件参数计算和选择...................................... - 7 -5.1变压器参数计算..................................... - 7 -5.2 晶闸管参数计算和选择 .............................. - 8 -5.3变压器二次侧熔断器的选择........................... - 8 -6 MATLAB仿真............................................ - 9 -心得体会................................................. - 12 -致谢..................................................... - 12 -参考文献................................................. - 12 -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纯电阻负载)电路的设计摘要本课程设计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知识,首先通过第2部分《设计目的》和第3部分《设计思想》对本课程设计进行了规划;通过第4部分《整流电路的方案选择》,把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方案和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方案进行了比较,确定选用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方案进行了整体设计;在第5部分《主电路设计》中,对电力电子器件所构成的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基本电路分主电路、触发电路、保护电路进行了描述;在第6部分《元件参数计算和选择》中,对电路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确定了元件型号;最后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进行了电气仿真,对所设计电路进行检验验证。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案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案

一、一、 教学课题学课题: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变换和传输的科学,其在电力、工业、交通、通信、航空航天等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力电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因此,因此,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领域综合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电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l 网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网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装置分析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装置分析和设计能力。

5、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 教师确定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立题目教师确定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立题目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① 所立题目必须是某一电力电子装置或电路的设计,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应在一周内完成,题目要结合工程实际。

学生也可以选择规定题目方向外的其他电力电子装置设计,如开关电源、调光灯、镇流器、如开关电源、调光灯、镇流器、UPS UPS 电源等,但不允许选择其他班题目方向的内容设计(复合变换除外)。

② 通过图书馆和Intel 网广泛检索和阅读自己要设计的题目方向的文献资料,确定适应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图1主电路原理图
2.2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1)晶闸管的选取
图2晶闸管的结构及符号
晶闸管是在晶体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它的出现使半导体器件由弱电领域扩展到强电领域。晶闸管也像半导体二极管那样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它的导通时间是可控的,主要用于整流、逆变、调压及开关等方面。
晶闸管是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 其结构及符号如图2所示。由于单相桥式半控整流带电感性负载主电路主要元件是晶闸管,所以选取元件时主要考虑晶闸管的参数及其选取原则。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冲电压的宽度,主要决定于电容器放大电的时间常数。R1或C太小,放电快,触发脉冲的宽度小,不能使晶闸管触发。因为晶闸管从阻断状态到完全导通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在10uf以下,所以触发脉冲的宽度必须在10uf以上。但是,若C值太大,由于充电时间常数(RP+R)C的最小值决定于最小控制角,则(RP+R)就必须很小,如上所述,这将引起单结晶体管的直通现象。如果R1太大,当单结晶体管尚未导通时,其漏电流就可能在R1上产生较大的电压,这个电压加在晶闸管的控制极上而导致误触发。一般规定,晶闸管的不触发电压为0.15~0.3V,所以上述电压不应大于这个数值。
3)晶闸管 提取路径:Simulink\SimpowerSystem\Power Electronics\Thyristor
(3)随着发射极电流ie不断上升,Ve不断下降,降到V点后,Ve不在降了,这点V称为谷点,与其对应的发射极电压和电流,称为谷点电压,Vv和谷点电流Iv。
(4)过了V点后,发射极与第一基极间半导体内的载流子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uc继续增加时,ie便缓慢地上升,显然Vv是维持单结晶体管导通的最小发射极电压,如果Ve<Vv,管子重新截止。

中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晶闸管整流)

中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晶闸管整流)
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反电势电阻负载20151205一课题选择11课题名称12设计条件13任务要求二方案设计21原理框图三主电路原理设计31主电路中各元件参数的计算32变压器的参数计算33闸管电路对电网及系统功率因数的影响四整流电路原理及设计41整流元件的选择42电流定额invt的计算五触发电路的选择原理及设计51相控触发芯片的选择52相控触发工作原理及电路原理图六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选择61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保护电路元器件的选择七matlab仿真实验71模型的建立72模型电路参数的设置73模型电路参数对系统的影响74模型电路的波形显示75波形分析八本次设计总结九参考文献十附录课题选择11课题名称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反电势电阻负载12设计条件
3.2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3.3闸管电路对电网及系统功率因数的影响
四、整流电路原理及设计
4.1整流元件的选择
4.2电流定额(INVT)的计算
五、触发电路的选择、原理及设计
5.1相控触发芯片的选择
5.2相控触发工作原理及电路原理图
六、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选择
6.1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6. 2保护电路元器件的选择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任课老师:杨建老师
课题名称: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反电势、电阻负载)
设计者:程壹涛
班级:电气试验1301
学号:**********
时间:2015-12-05
一、课题选择
1.1课题名称
1.2设计条件
1.3任务要求
二、方案设计
2.1原理框图
三、主电路原理设计
3.1主电路中各元件参数的计算
结构比较简单。一方面是方便我们对设计电路中变压器型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1)1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主电路设计 (2)1.1晶闸管的介绍 (2)1.1.1晶闸管的结构 (2)1.1.2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2)1.1.3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4)1.2总电路的设计 (5)1.2.1 总电路的原理框图 (5)1.2.2 主电路原理图 (6)1.3 相控触发电路设计 (7)1.3.1 相控触发电路工作原理 (7)1.3.2相控触发芯片的选择 (8)1.4保护电路设计 (9)2电路参数及元件选择 (10)2.1主电路电路参数计算 (10)2.2电路元件的选择 (11)2.2.1整流元件的选择 (11)2.2.2保护元件的选择 (11)3 MATLAB仿真 (12)3.1 MATLAB软件介绍 (12)3.2系统建模及电路仿真 (12)3.3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15)4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7)摘要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它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成的,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已成为一门专业基础性强且与生产紧密联系的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体现了弱电对强电的控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包括了晶闸管的结构和分类、晶闸管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方法、可控整流电路、晶闸管有源逆变电路、晶闸管无源逆变电路、PWM控制技术、交流调压、直流斩波以及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出现前的时期可称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史前期或黎明时期。

晶闸管由于其优越的电气性能和控制性能,使之很快就取代了水银整流器和旋转变流机组。

并且,其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

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础就是由于晶闸管及晶闸管变流技术的发展而确立的。

晶闸管是通过对门极的控制能够使其导通而不能使其关断的器件,属于半控型器件。

对晶闸管电路的控制方式主要是相位控制式,简称相控方式。

晶闸管的关断通常依靠电网电压等外部条件来实现。

整流电路按组成的器件不同,可分为不可控、半控与全控三种,利用晶闸管半导体器件构成的主要有半控和全控整流电路;按电路接线方式可分为桥式和零式整流电路;按交流输入相数又可分为单相、多相(主要是三相)整流电路。

正是因为整流电路有着如此广泛的应用,因此整流电路的研究无论在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科学研究角度上来讲都是很有价值的。

本设计正是结合了Matlab仿真软件对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在阻感负载下进行分析。

关键词:晶闸管,整流电路,Matlab,仿真,阻感负载,相控方式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阻感负载)1.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主电路设计1.1晶闸管的介绍1.1.1晶闸管的结构晶闸管是一种4层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3个PN结,其结构和电路符号如图1-1所示。

其中,最外层的P区和N区分别引出两个电极,称为阳极A和阴极K,中间的P区引出控制极(或称门极)。

图1-1 晶闸管的结构及电气符号1.1.2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晶闸管组成的实际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2 组成的实际电路图为了说明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可将其看成NPN和PNP两个三极管相连,用三极管的符号来表示晶闸管的等效电路,如图1-3所示。

图1-3 晶闸管双晶体管模型其工作过程如图1-4所示。

当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正向电压UZ而控制极K不加电压时,中间的PN结处于反向偏置,管子不导通,处于关断状态。

图1-4 晶闸管工作原理当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正向电压UA,且控制极G和阴极K之间也加正向电压UG时,外层靠下的PN结处于导通状态。

若V2管的基极电流为IB2,则集电极电流Ic2为β2IB2,V1管的基极电流IB1等于Vz管的集电极电流,因而V2的集电极电流Icl为βlβ2,该电流又作为V2管的基极电流,再一次进行上述的放大过程,形成正反馈。

在很短的时间(一般几微秒)两只二极管均进入饱和状态,使晶闸管完全导通。

当晶闸管完全导通后,控制极就失去了控制作用,管子依靠内部的正反馈始终维持导通状态。

此对管子压降很小,一般为0. 6~1.2 V,电源电压几乎全部加在负载电阻R上,晶闸管中有电流流过,可达几十至几千安。

要想关断晶闸管,必须将阳极电流减小到不能维持正反馈过程,当然也可以将阳极电源断开或者在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一反向电压。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1)晶闸管与硅整流二极管相似,都具有反向阻断能力,但晶闸管还具有正向阻断能力,即晶闸管正向导通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阳极加正向电压,同时控制极也加正向触发电压(实际工作中,控制极加正触发脉冲信号)。

2)晶闸管一旦导通,控制极即失去控制作用。

要使晶闸管重新关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之一:一是将阳极电流减小到小于维持电流IH;二是将阳极电压减小到零或使之反向。

1.1.3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晶闸管的导通和截止这两个工作状态是由阳极电压、阳极电流及控制极电流决定的,而这几个量又是互相有联系的,在实际应用上常用实验曲线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5所示,可分为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曲线两部分。

图1-5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1)晶闸管的正向特性当U>O时对应的特性曲线为正向特性。

由图1-5可知,晶闸管的正向特性分为关断状态OA段和导通状态BC段。

当控制极电流IG=0时,逐渐增加阳极电压U,观察阳极电流I的变他情况。

开始时,三个PN结只有一个导通,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只有很小的正向漏电流。

当电压增加到正向转折电压U=UBO时,晶闸管突然导通,进入伏安特性的BC段。

此时晶闸管可通过较大的电流,而管压降很小。

在晶闸管导通后,若减小正向电压,则正向电流就逐渐减小。

当电流小到某一数值时,晶闸管又从导通状态转为阻断状态,这时所对应的最小电流称为维持电流IH。

从图1-5的晶闸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可见,当阳极正向电压高于转折电压时,元件将导通。

但是这种导通方法很容易造成晶闸管的不可恢复性击穿而使元件损坏,在正常工作时是不采用的。

晶闸管的正常导通受控制极电流IG的控制,为了正确使用晶闸管,必须了解其控制极特性。

当控制极加正向电压时,控制极电路就有电流IG,晶闸管容易导通,其正向转折电压降低,特性曲线左移。

控制极电流越大,正向转折电压越低。

改变控制极电流IG,控制极电流越大(IGl>IG2>0),转折电压UBO就越低。

2)晶闸管的反向特性当U<O时对应的特性曲线为反向特性。

当晶闸管加反向电压时,三个PN结中有两个是反向偏置,只有很小的反向漏电流IR。

反向电压U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反向电流急剧增加,使晶闸管反向击穿,将这一电压值称为反向转折电压UBR。

此时,晶闸管的工作状态与控制极是否加触发电压无关。

但晶闸管一旦反向击穿就永久损坏,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出现这种状况。

1.2总电路的设计1.2.1 总电路的原理框图总电路原理图如1-6所示。

图1-6 总电路的原理框图该电路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电源,过电保护电路,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构成。

输入的信号经变压器变压后通过过电保护电路,保证电路出现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不至于伤害到晶闸管和负载。

在电路中还加了防雷击的保护电路。

然后将经变压和保护后的信号输入整流电路中。

在电路中,过电保护部分我们分别选择的快速熔断器做过流保护,而过压保护则采用RC电路。

整流部分电路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为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

该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利用晶闸管的开关特性实现将交流变为直流的功能。

单结晶体管直接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变化较大,而且由于是直接触发电路它的结构比较简单。

方便我们对设计电路中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1.2.2 主电路原理图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如图1-7所示。

图1-7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变压器T带抽头,在U2正半周,VT1工作,变压器二次绕组上半部分通过电流。

U2负半周,VT2工作,变压器二次绕组下半部分流过反向电流。

由上波形图知,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Ud波形与单相全控桥的一样,交流输入端电流波形一样,变压器也不存在直流磁化的问题。

当接其他负载时,也由相同的结论单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如图1-8所示。

图1-8 单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图因此,单相双半波与单相全控桥从直流输出端或从交流输入端看均是一致的。

二者区别在于:单相双半波中变压器结构较复杂,材料的消耗多。

单相双半波只用2个晶闸管,比单相全控桥少2个,相应的,门极驱动电路也少2个;但是晶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是单相全控桥的2倍。

单相双半波导电回路只含1个晶闸管,比单相桥少1个,因而也少了一次管压降。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阻感负载电路如图1-9所示。

图1-9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阻感负载电路图在电源电压正半周期间,晶闸管VT1承受正相电压,VT2承受反相电压。

若在ωt=a时触发,VT1导通,电流经VT1、阻感负载、和T二次侧中心抽头形成回路,但由于大电感的存在,电压过零变负时,电感上的感应电动势使VT1继续导通,直到VT2被触发时,VT1承受反向电压而截至。

在电源电压负半周期间,晶闸管VT2承受正向电压,在ωt=a+π时触发,VT2导通,VT1反向则截止,负载电流从VT1中换流至VT2中。

在ωt=2π时,电压过零,VT2因电感L中的感应电动势一直导通,直到下一个周期VT1导通时。

只有当a≤π/2时,负载电流才连续,当a>π/2时,负载电流不连续,而且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接近于零,因此这种电路控制角的移相范围是0~π/2。

1.3 相控触发电路设计1.3.1 相控触发电路工作原理晶闸管触发主要有移相触发、过零触发和脉冲列调制触发等。

触发电路对其产生的触发脉冲要求:1)触发信号可为直流、交流或脉冲电压。

2)触发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触发电压和触发电流)。

3)触发脉冲应有一定的宽度,脉冲的前沿尽可能陡,以使元件在触发导通后,阳极电流能迅速上升超过掣住电流而维持导通。

4) 触发脉冲必须与晶闸管的阳极电压同步,脉冲移相范围必须满足电路要求。

1.3.2相控触发芯片的选择相控触发电路芯片选择KJ004集成触发电路芯片构成的集成触发器KJ004可控硅移相电路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适用于单相、三相全控桥式供电装置中,作可控硅的双路脉冲移相触发。

器件输出两路相差180度的移相脉冲,可以方便地构成全控桥式触发器线路。

电路具有输出负载能力大、移相性能好、正负半周脉冲相位均衡性好、移相范围宽、对同步电压要求低,有脉冲列调制输出端等功能与特点。

触发器KJ004引脚图如图1-10所示。

图1-10 KJ004引脚图触发器KJ004管脚功能如表1-1所示。

表1-1 触发器KJ004管脚功能表 功 能 输出 空 锯齿波形成 -Vee(1k Ω) 空 地 同步输入 综合比较 空微分阻容 封锁调制 输出 +Vcc引线脚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由单结晶体管构成的触发电路具有简单、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温度补偿性能好,脉冲前沿徒等优点,在容量小的晶闸管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