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语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A. 语言的物理属性B. 语言的社会属性C. 语言的心理属性D. 所有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 语音学B. 语法学C. 语用学D. 化学答案:D3.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A. 音素B. 词C. 语素D. 句子答案:C4. 语言的任意性是指:A. 语言符号的发音与其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B. 语言符号的发音与其意义之间有必然联系C. 语言符号的书写与其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D. 语言符号的书写与其意义之间有必然联系答案:A5. 语言的线性特征是指:A. 语言只能逐个音素地表达B. 语言只能逐个词地表达C. 语言只能逐个句子地表达D. 语言只能逐个语素地表达答案:A6. 语言的层级结构包括:A. 音素、词、句子B. 语素、词、句子C. 词、短语、句子D. 所有选项答案:B7. 语言的变异性表现在:A. 语音的变化B. 词汇的变化C. 语法的变化D. 所有选项答案:D8. 语言的交际功能包括:A. 表达思想B. 传递信息C. 建立社会关系D. 所有选项答案:D9. 语言的符号性是指:A.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B. 语言符号具有线性特征C. 语言符号具有层级结构D. 语言符号具有变异性答案:A10. 语言的生成性是指:A. 语言能够产生无限多的句子B. 语言只能产生有限的句子C. 语言只能产生有限的词汇D. 语言只能产生有限的语法结构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 语言的结构B. 语言的功能C. 语言的起源D. 语言的发展答案:ABCD2. 语言的音位学研究包括:A. 音素的分类B. 音位的对比C. 音位的组合D. 音位的变异答案:ABCD3. 语言的语义学研究包括:A. 词义的构成B. 词义的变化C. 词义的分类D. 词义的关联答案:ABCD4. 语言的句法学研究包括:A. 句子的结构B. 句子的类型C. 句子的生成D. 句子的理解答案:ABCD5. 语言的语用学研究包括:A. 语境的影响B. 交际的目的C. 交际的策略D. 交际的规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语言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哪三个方面?A. 语音、语法、词汇B. 语音、语法、语义C. 语音、语义、语用D. 语法、语义、语用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 社会语言学B. 心理语言学C. 计算语言学D. 艺术语言学答案:D3. 语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语言的起源B. 语言的演变C. 语言的发音D. 语言的书写答案:C4. 语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书写C. 语言的规则D. 语言的意义答案:C5. 语义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书写C. 语言的意义D. 语言的规则答案:C6. 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书写C. 语言的使用D. 语言的意义答案:C7. 以下哪种语言现象不是词汇学研究的内容?A. 词义变化B. 词形变化C. 词序变化D. 词类变化答案:C8. 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比较法D. 所有以上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A. 语言的结构B. 语言的功能C. 语言的起源D. 语言的书写答案:D10. 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教育B. 翻译C. 计算机科学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音、语法、语义2.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3.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4. 语音学研究的是______。
答案:语言的发音5. 语法学研究的是______。
答案:语言的规则6. 语义学研究的是______。
答案:语言的意义7. 语用学研究的是______。
2014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

⽆忧考为⼴⼤考⽣整理了2014年⾃考语⾔学概论试题,供⼴⼤考⽣参考:第⼀章语⾔和语⾔学 ⼀、单项选择题 1.语⾔的客观存在形式⾸先表现为⼝语。
语⾔学是指研究语⾔的科学。
2.在个别情况下,当⼝语已经发⽣巨⼤变化⽽书⾯语长期保持古代语⾔的⾯貌不变时,就可能产⽣⾔⽂脱节的现象。
3.在我国,⽩话⽂代替⽂⾔⽂的时间是五四运动以后。
4.世界各国都把书⾯语的产⽣作为⽂明史的开端。
5.共同的历史⽂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确定⼀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6.语⾔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7.⼝语是语⾔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
8.书⾯语虽然在⼝语的基础上产⽣,但也影响⼝语的发展。
9.⼝语和书⾯语都有两个⽅⾯:⼀⽅⾯是表⽰⼀定意义的声⾳或图形,这是⼀种物理现象;另⼀⽅⾯则是由声⾳或图形表⽰的意义,那是⼀种⼼理现象。
10.⼈与⼈的⼝头交际过程是⾮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1.主张把语⾔和⾔语分开的代表⼈和集⼤成的学者是现代语⾔之⽗索绪尔,他的代表作是《普通语⾔学教程》。
12.语⾔符号的特点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线性。
13.索绪尔创⽴的语⾔学,使语⾔学成为现代意义的科学。
14.⾔语活动可以分为语⾔和⾔语两个分⽀,即索绪尔提出⼈类⾔语活动可分为语⾔和⾔语两个部分。
15.语⾔和⾔语:“语⾔”是⾔语活动中同⼀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成为系统的那⼀部分。
⾔语是个⼈“说话”的具体⾏为和结果,在每个⼈的发⾳、⽤词和使⽤的句⼦结构等⽅⾯体现出个⼈特⾊。
16.书⾯语和⼝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性的,后者是第-性的。
17.⼝语和书⾯语的所谓⼀致,是指基本的语⾔成分。
18.语⾔符号的物质实体(语⾳)和所表⽰的意义(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这说明,语⾔符号具有任意性。
19.语⾔符号是离散的,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
语⾔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符号有可能组合成⼤⼩不等的语⾔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答案 (3)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2. C3.C4.D5. D6.D7.B8.B9.C 10.A11.D 12.A 13.D 14.C 15.B 16.D 17.A 18.B 19.C 20.A21.B 22.D 23.C 24.D 25.C 26.B 27.B 28.B 29.B 3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ADE 32.AE 33.ADE 34.ABCD 35.BC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6.韵律特征①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②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语调。
③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
37.发音方法①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
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不振动的是清音。
③如[p]发音方法是:塞音、不送气音、清音。
38.预设①就话语本身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且句义乙是句子的背景信息,那么甲以乙为预设。
②预设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甲,乙依然成立。
③如“他哥哥来了”(甲)的预设是“他有个哥哥”(乙),否定了甲,“他哥哥没来”,预设仍是“他有个哥哥”。
39.义素①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②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③例如,“哥哥”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组组、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语言学概论》 期末检测试题3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期末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渡B.音素C.音位D.音节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A.语法B.语义C.语音D.词汇4.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 一词属于()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简缩词5.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6.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7.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8.“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9.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0.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1.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2.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13.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14.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15.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16.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1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18.社会语言学属于()A.理论语言学B.广义应用语言学C.普通语言学D.狭义应用语言学19.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A.异化B.类化C.新语法范畴的形成D.实词虚化20.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A.苗语B.越南语C.俄语D.日语二、多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舌位的高低,元音可分为()A.高兀音B.央元音C.半高元音D.半低元音E.低元音2.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多包含有辅音[飞]的有()A.男B.拉C.拿D.拦E.驴3.下列词中带有前缀的是(%1老鼠%1画家%1阿姨%1超越%1超现实主义4.下列词组叫,带双宾语的是()%1托你一件事%1托你办件事%1请你办这件事%1借你五元钱%1给你一本书5.下列语素中,属于枯着语素的是()%1宏%1伟%1大%1楼%1机6.卞列语言单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1律师%1鸟儿%1老婆%1苦头%1文学家7.下列词中,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是()%1桌子%1椅子%1沙发%1柜子%1鞋子8.下列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是()%1法语%1英语%1德语%1阿拉伯语%1维吾尔语9.汉语属于()%1汉藏语系%1汉语族%1屈折语%1孤立语%1粘着语10.下列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1汉字%1中美洲的马雅文字%1古埃及的圣书字%1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1古印度的法卢文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符号有视觉符号、听觉和触觉符号三种,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很棒哦~~今天最新增加了北语历年真题2000-2009,还有语言学、文字学专业复试完整版(04-07年),还有北大的真题,也可以作为练习和参考。
但是我要声明:里面的北语真题很全,但是电子版的资料是我在网上四处找到的,不是北语的资料,不能代替北语的笔记,只作为参考。
我这里有夏大的语概的练习题,宝贵之处是他有答案,而且题目出的也不错。
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但是不否认里面有一小部分题目和北语的笔记有点点出入,大家遇到这样的地方还要以北语笔记为准),有些题目的设置和答案做的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思考题部分和北语的试题比较接近。
这里先把第一、二章的内容给大家。
第1-2章:思考题部分1、汉人说的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注意!!!不正确。
语言不是说话,不管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属于言语的一部分内容,是具体的、个别的言语活动;而他们在说话时所遵循的确定的规则才是语言。
人们所说的话是使用语言的产物,即运用语言才产生的言语活动。
因此,我们不能把人们所说的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等同起来。
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语言是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说话就是对规则系统的运用,相同的规则生成不同的句子。
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而语言是有规则的,不自由的。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以及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而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
(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而语言是社会的。
(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而语言是抽象的、一般的。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语言学概论习题参考附标准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选择题第一章总论□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2×.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 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 [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 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 ×. [z]□ [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 [](血)中的[?]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 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 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课后答案网阳光大学生网4×. 弱化×. 脱落□ 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 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语言的哪一方面?A. 语言的起源B. 语言的结构C. 语言的演变D. 语言的运用答案:B2.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将语言分为哪两个平面?A. 语音和语义B. 语法和修辞C. 语言和言语D. 词汇和句法答案:C3. 语音学是研究语言声音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语音的生理机制B. 语音的物理属性C. 语音的感知和产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它主要探讨哪些内容?A. 词汇意义B. 句法意义C. 语境意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它主要分析哪些方面?A. 句子的语法结构B. 句子的语义结构C. 句子的语用结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6.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哪些问题?A. 语言与社会阶层的关系B.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C. 语言与性别的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心理过程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哪些内容?A. 语言的知觉和理解B. 语言的产生和使用C. 语言的学习和习得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计算语言学是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处理语言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哪些技术?A. 自然语言处理B. 机器翻译C. 语音识别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语言接触是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它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实现?A. 语言借用B. 语言融合C. 语言替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语言规划是指对语言使用和发展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它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语言的标准化B. 语言的规范化C. 语言的现代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A. 语音学B. 句法学C. 社会语言学D. 心理学答案:A, B, C2. 语言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哪两个方面?A. 形式的任意性B. 内容的任意性C. 形式与内容的任意性D. 形式与内容的固定性答案:C3. 语言的层级结构包括哪些层次?A. 音位层B. 词汇层C. 句法层D. 语义层答案:A, B, C, D4. 语言的变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地域变异B. 社会变异C. 个体变异D. 时间变异答案:A, B, C, D5. 语言的交际功能主要包括哪些?A. 信息传递B. 情感表达C. 社会互动D. 思维工具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语言学的定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北语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音素和音位表音素文字和表音位文字单纯词和合成词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同化和异化隐喻和换喻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1)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标志。
各种言语社团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自具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者语言变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方言。
例如:语言学,音位,音素等是从事语言研究者所常用的。
(2)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例如:北方方言,闽方言等。
2.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1)语义特征: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者说语义要素。
(2)语义指向: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
例如“只吃了一个面包”中“只”指向“一个”。
3.音素和音位(1)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例如:b、p、m(2)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p//p‘//m/ 4.表语素文字和表音位文字:(1)表语素文字:一个书写符号记录一个语素的文字,如汉语。
(2)表音位文字:表音文字的一种,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位,字母与音素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英语,法语。
5.单纯词和合成词:(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
例如:马、崎岖、橄榄、蝴蝶。
(2)合成词: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成为合成词。
其中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叫做复合词。
例如:人民、地震;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构成的词叫做派生词。
例如:初三、老师。
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使符号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有序性,反映了语言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法则,是以较小的单位组成较大的单位所必须遵循的。
例如:“红花”是由“红”和“花”组成的偏正关系的词语。
(2)聚合关系是对组合关系的具体运用,充分反映了语言规则的概括性,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例如:普通话中韵母的聚合有a, o, e等39个。
7.同化和异化:同化和异化是语流音变的两种现象。
(1)同化:语流中两个临近的原来不同或者不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受到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相同或者相近的现象。
例如:think 棉袍。
(2)异化:语流中两个临近的原来相同或者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音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相近的现象。
例如:上声+上声→阳平+上声8.隐喻和换喻(1)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相似的基础上。
例如:“习”的本义是“数飞”,从这个意义上派生出“反复练习、复习”的意思。
(2)换喻:两种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经常在人们的心目中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例如:“茅台”,用产地名命名酒名。
二、选择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D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B、音位、语素、词语C、音素、语素、词语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2、波浪理论提出者 AA、施密特B、葆朴C、D、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BA、文字B、文字、手势语、身势语C、手势语、身势语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4、语言规范最重要是指以下哪个方面 AA、书面语B、文字C、口语D、5、“臭”的词义由名词变成形容词,由“气味”变成“臭味”,发生了什么变化(B)A、扩大B、缩小和转移C、缩小D、转移6、现代语言学之父是AA、索绪尔B、洪堡特C、D、7、下面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DA、英语和芬兰语B、越南语和印尼语C、日语和苗语D、汉语和泰语8、下列都属于舌尖中音的一组是缺少选项。
12、.古英语单数、双数、复数→单数、复数,格形式等语法范畴的简化,属于DA语法化 B. C.组合规则的变化 D.聚合关系的变化14、.“浊音清化”规律缺少选项。
三、简答1.简要说明语言接触会引起语言社会的哪些变化语言的接触主要引起语言社会的变化有以下几类情况:(1)借词:也叫做外来词,指的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借词不仅引入了新的外来概念,而且还引入了外语的音义结合关系。
例如:扑克、啤酒。
(2)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①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
它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彼此不同。
②系统感染是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
(3)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者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也称为“语言替代”或者“语言换用”。
例如:我国北魏孝文帝跟汉族的融合。
(4)语言接触的特殊类型:洋泾浜和混合语洋泾浜又叫做皮钦语,是十七世纪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同外来殖民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是双方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中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
混合语:洋泾浜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克里奥尔语。
2.人类“语言”与“言语”区别的意义(1)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有两层意思。
一是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一种行为,叫做言语行为,又叫做言语活动;一是人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东西,叫做言语作品。
(3)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
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4)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是全民性的;言语是个人的,具有运动状态。
举例:毛主席是语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个“语言”是语言学术语,第二个“语言”是言语。
3.举例说明音位区位特征的理论的意义(1)区别特征:语言中的音位彼此对立,所以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
音位之间的对立,如果进一步分析,其实只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
例如北京话中辅音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区别特征。
(2)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每个音位也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区别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形成聚合群。
例如:/p/同时处在双唇聚合群和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中。
双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不送气、清、塞音/p/ /t/ /k/送气、清、塞音/ p‘//t‘//k‘/浊、鼻音/m/ /n/ / ŋ/4.例举说明义素分析法的价值(1)义素分析法是现代语义学中所使用的一种深入到词的内部,分析词的理性义构成的方法。
此方法借鉴了音位学上建立音位系统的方法,即通过对词的不同义位的比较,找出它们所包含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举例:①确定分析的对象:生日寿辰诞辰②通过对比提取出共同的、对立的语义特征。
生日人出生的那一天] 任何人活着或者逝世寿辰人出生的那一天老人活着诞辰人出生的那一天老人逝世③列出矩阵图。
生日 [+人出生的那一天] [±老人] [±活着]寿辰 [+人出生的那一天] [+老人] [+活着]诞辰 [+人出生的那一天] [+老人] [-活着](2)价值:①以少驭繁,使词义解释简洁明了。
②明确词语词之间的结合关系,明确词语的搭配组合条件,可以解释句法歧义现象,也明确了词之间的聚合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词义、区别词义。
③为词义分析的形式化和精密化提供科学的新方法,为计算机更好地处理自然语言展示新前景。
5.举例说明句式变化以及句式变化的价值(1)句式变换就是运用增加,删除,换位,变更结构格式等手段,把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以弄清句法意义,适应表达上的需要。
(2)例如:成分移位:吃苹果了吗?——苹果吃了吗?增添成分:看书呢!——我们看书呢!省略成分:你别说了!——别说了!替换成分:小明走了。
——他走了。
(3)价值:1.消除句法同义。
2.结构意义相同的句式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互沟通的关系。
3.破了孤立研究一个个句式的局限,开阔了研究句法的视野。
4.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学语言的人可以利用它扩大练习造句的范围,掌握成套的句式,语言使用者也便于在有变换关系的句式中挑选合适的句式。
四、分析题1、煮水饺、两个中学的老师、我上课去了指出这三个句子的歧义结构,并用2到3种方法消除歧义。
结构歧义:煮水饺两个中学的老师动宾偏正偏正偏正语义歧义:我上课去了句式变换分析:我讲课去了我听课去了。
2、“我们是一家人”可以说,“我们一家都是人?”也可以说,“坐出租车”可以说,但“出租车坐”却不可以,用符的任意性的角度去分析。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变表现,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内容是任意的。
(2)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音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之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我们是一家人”“坐出租车”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这些组合符合语法规则和搭配习惯。
语法结构“我们是一家人”“坐出租车”所具有的语法意义是有语法形式是体现出来的。
其中运用的语法手段是选词和词序。
3、给出了英语、德语、丹麦语、瑞典语、中horse、out、mouse的音标,用历史比较法分析1)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者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例如:汉语虽然有许多历史文献,但由于汉字读音具有超时间、超空间的特点,所以汉字文献只能反映中古音类分合关系,而通过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异比较就可以拟测出这些音类在古时候的音值。
2)语音对应关系:方言或者亲属语言之间同义或者意义上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
如北京话和上海话中双唇音的对应,上海话中的p对应北京话中的p。
3)根据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从当代语言学中谈一个你熟悉的语言学理论。
论述该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谈谈你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评价。
1.结构主义语言学又称为结构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
基本理论源自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