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1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至 数周。

2支气管语音:当有肺实变及肺组织受压而支气管通畅或肺内大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时,语音传导增强而响亮,字音清晰可变,称为支气管语音。

3肝颈静脉回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4锥体束征:当锥体束病变时失去了对其下位神经结构(如脑干、脊髓)的控制能力,因而进行反射检查时释放出原始反射现象称锥体束征,为病理反射。

但一岁半以下的健康幼婴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锥体束征可出现阳性现象,无病理意义。

常检查的锥体束征有:Babinski 征、Oppenheim 征、Chaddock 征、Gordon 征、Hoffmann 征等。

5肢体导联低电压:①左心室高电压的表现:V 5或V 6的R 波>2.5mV 或V 5的R 波+V 1的S 波>4.0mV(男)或>3.5mV(女)。

②QRS 总时间>0.10s,一般不超过0.11s 。

6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

7开瓣音:二尖瓣狭窄时的心室舒张早期,血液自左心房迅速流入左心室,房室瓣开放突然停止而产生振动,于是在S 2之后出现一个高调清脆的附加音,叫开瓣音,也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8昏睡:为昏迷前期,处于病理性昏睡状态,强刺激才能唤醒,但表情茫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一旦中止强刺激,又迅速进入昏睡状态。

9主诉:主诉是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10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有中等以上腹水时让病人取仰卧位,腹部两侧因腹水沉积而叩诊呈浊音,腹中部因肠管漂浮在液面上叩诊呈鼓音;让病人侧卧位时,因腹水积于下部,肠管上浮,故下部叩诊呈浊音,上侧腹部转为鼓音。

此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11二联律:期前收缩规律出现,每隔1个正常心搏之后出现1次期前收缩。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1、昏墨贼杀:昏是指“恶而掠美”,即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

墨是指“贪以败官”,贪得无厌,败坏官纪。

贼是指“XXX 无忌”,即肆无忌惮地XXX。

犯这三种罪之一的,就要被处以死刑。

2、圜土:周代监狱名称,一种用土墙围起来的圆形建造物,用以关押劳役刑徒的监狱。

3、亲亲尊尊: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XXX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当亲近的人,敬重应当敬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

“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相互爱惜团结,“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君臣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

4、质剂、傅别:西周时浮现的买卖契约,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傅别,西周时浮现的借贷契约。

称责指借贷,傅别即契约。

傅别的形式与质剂有所不同,傅别是在一片简犊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心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椟上的字为半文。

5、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诞生年代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打算缔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币。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手去女家迎娶。

6、七出三不去:七出是: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嫉妒,七上恶疾。

但是,无子是在妻子五十岁以后才有效,即过了生育期,而此时男方普通有妾生的子女,休妻很难浮现,况且还有三不去的限制条件。

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

嫉妒实际是指自己不生育又不许丈夫纳妾的那种嫉妒。

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疾病。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限制,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四名词解释: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

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

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

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录的关系是1对n。

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

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

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

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

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

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续写,修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

12.wait(s)原语wait(s) :BeginLock out interrupts;s = s – 1;If s < 0 then BeginStatus(q) = blocked;Insert(WL, q);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EndElse unlock interrupts;End13.链接文件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接洽。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口腔组织病理学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分章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一.牙体组织1.名词解释(1)釉板(2)绞釉(3)釉小皮(4)死区(5)继发性牙本质(6)透明牙本质(7)髓周牙本质(8)罩牙本质(9)修复性牙本质(10)托姆斯颗粒层(11)球间牙本质(12)横纹2.简述死区、透明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机制及联系。

3.釉质生长线与牙本质生长线有何异同?4.简述釉板、釉丛、釉梭、施雷格氏板、釉质生长线、球间牙本质、牙本质生长线、死区等结构的形成原因。

5.掌握釉质、釉牙本质界、牙本质、牙骨质、釉牙骨质界、牙髓等的组织学特征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6.简要叙述牙本质痛觉的感觉传递机制(三种学说)。

二.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及涎腺组织1.名词解释(1)龈谷(2)Malassez上皮剩余(3)Oxytalan纤维(4)穿通纤维(5)牙骨质小体2.牙龈与牙体是怎样结合的,龈牙结合部的防御机制有哪些临床意义?3.简述牙周膜各组主纤维束的位置,走行方向及各自的功能。

4.牙周膜内存在的上皮剩余有何临床意义?5.简述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6.口腔粘膜与皮肤在组织结构上有何异同?7.口腔粘膜分为几大类,组织学上有什么异同。

8.简述唇、腭及舌粘膜组织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9.简述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的位置、组织学特点和临床意义。

10.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皮和龈谷上皮在组织结构上的异同点。

三.口腔颌面部及牙齿发育1.名词解释(1)拉特克囊(Rathke pouch)(2)上皮隔(3)面突的联合(4)Serre’s上皮剩余(5)缩余釉上皮2.简述牙板的发生、发展、结局及临床意义。

3.成釉器、牙乳头及牙囊各形成牙体-牙周组织的哪些部分?4.简述牙体硬组织的发生经过。

5.牙源性上皮残余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6.简述口腔颌面部畸形与其发育的关系。

7.简述牙萌出移动的机制。

8.以下颌乳中切牙为例叙述它发育的全过程。

四.龋病、牙髓病1.名词解释(1)牙髓网状萎缩(2)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2.阐述釉质平滑面早期龋中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及表层的形成机理。

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外套膜:是由身体背侧皮肤褶状扩张,并向下伸展而成的一个或一对膜,常包裹整个内脏团。

•渐变态:直翅目、螳螂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等类群的昆虫,它们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也一样,只是幼虫期翅和生殖器官没有发育完全。

每经脱皮后,翅和生殖器官逐步发育生长。

这种不完全变态称渐变态。

•半变态:幼虫不仅在形态上与成虫差别大,生活习性也不相同。

•马氏管:从中肠和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盲管,直接浸浴在血腔中收集代谢产物,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

•咀嚼式口器:是昆虫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口器类型。

包括上唇、大颚、小颚、下唇及舌,大颚可以研磨,咀嚼食物,小颚须有嗅觉和味觉作用,舌有味觉功能。

如蝗虫具有这种口器。

•刺吸式口器:是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物质的一种口器。

它的上唇、大颚、小颚及舌变成了六条口针,藏于下唇形成的喙状沟槽中,使于穿刺及吸食。

如蚜虫、雌蚊的口器。

•舐吸式口器:为蝇类所具有的口器。

大、小颚退化,但留有小颚须,下唇延长形成喙,喙背面的槽上盖有舌及上唇,并形成食物道。

•后口动物: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胚胎发育时期的原口成为幼虫的肛门,与原口相反的一端,内外胚层穿孔成为幼虫的口,这种在发育过程中胚体另行形成的口称为后口,凡以此法形成的动物,都称后口动物。

•原肾管: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仅有单一开口的排泄管。

是低等三胚层动物(如扁形动物、纽形动物、原腔动物等)的排泄器官。

•原体腔: 又称假体腔或初生体腔。

是胚胎发育时囊胚腔变化来的腔。

原体腔在体壁中胚层与中肠内胚层之间,无体腔膜。

见于蛔虫和轮虫等。

•真体腔: 是中胚层的体壁层和脏壁层分离后共同包围的腔。

如蚯蚓的体腔。

因为比来源于囊胚腔的原体腔出现得迟,故又称“次生体腔”。

•混合体腔: 原体腔与真体腔之间的间隔部分消失后,两种体腔相互混合。

如节肢动物的混合体腔。

•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前端两节及末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在形态上基本相同,称同律分节。

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

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

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经济变量2.解释变量3.被解释变量4.内生变量5.外生变量 6.滞后变量7.前定变量8.控制变量9.计量经济模型10.函数关系11.相关关系 12.最小二乘法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14.总变量(总离差平方和)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 16.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17.估计标准误差 18.样本决定系数 19.点预测 20.拟合优度21.残差 22.显著性检验23.回归变差 24.剩余变差 25.多重决定系数26.调整后的决定系数27.偏相关系数28.异方差性29.格德菲尔特-匡特检验30.怀特检验 31.戈里瑟检验和帕克检验32.序列相关性 33.虚假序列相关34.差分法 35.广义差分法 36.自回归模型 37.广义最小二乘法检验 39.科克伦-奥克特跌代法两步法41.相关系数42.多重共线性43.方差膨胀因子44.虚拟变量45.模型设定误差46.工具变量47.工具变量法48.变参数模型49.分段线性回归模型50.分布滞后模型51.有限分布滞后模型52.无限分布滞后模型 53.几何分布滞后模型54.联立方程模型 55.结构式模型 56.简化式模型 57.结构式参数 58.简化式参数59.识别60.不可识别61.识别的阶条件62.识别的秩条件63.间接最小二乘法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的关系。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4.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5.计量经济学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7.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什么8.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9.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10.在满足古典假定条件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有哪些统计性质 11.简述BLUE 的含义。

生化问答题和名词解释重点

生化问答题和名词解释重点

1.核酸杂交: 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

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

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2分)2.P/O比值:每消耗1mol氧原子时 ADP磷酸化成ATP所需消耗的无机磷的mol数。

3.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因,称为一碳单位。

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CH3)、甲烯基(—CH2—)、甲炔基(—CH==)、甲酰基(—CHO)、亚氨甲基(—CH==NH)等。

(2分)4.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2分)5.遗传密码: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

6.DNA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即为DNA变性。

(2分)7. 糖异生: 由非糖化合物 (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2分)8. 底物水平磷酸化: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2分)9.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2分)10. 不对称转录: 转录模板DNA双链中,只有一股链可作为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能作为模板;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单链上,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可交叉分布在两股链上,这种选择性转录方式称为不对称转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翼点: 在颞窝的前部,由额、顶、颞、蝶四骨的连结处,多呈“H”形的缝,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通过。

“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颈动脉鞘:指颈筋膜向两侧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

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

其内容有颈内静脉及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分支、副神经及颈耀淋巴结一部分。

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结节,三角内主要结构为椎动脉、椎静脉、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等。

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的突起,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胸骨角是重要的体表标志:①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胁的标志;②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面;主动脉弓的起止平面;分气管为左、右主支气管平面;食管第二狭窄所在平面,胸导管由右转向左行平面等。

纵隔是胸腔内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呈矢状位,分隔左、右胸膜腔。

其边界是:前为胸骨和肋软骨内侧部,后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

纵隔内的器官主要包括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食管、胸导管、神经、胸腺和淋巴结等。

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左前方的一个三角区,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为手术时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腹股沟镰又称联合腱,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下缘均呈弓状,先越过精索的上内侧,在腹直肌外侧缘呈腱性融合而成。

腹股沟镰绕至腹股沟管内侧部精索的后方,止于耻骨梳韧带。

当腹壁肌肉收缩时,弓状下缘即接近腹股沟韧带,这种弓状结构有封闭腹股沟管的作用。

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胃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属腹膜腔的一部分。

网膜囊经其右侧的网膜孔与腹膜腔的主要部分相通。

网膜囊位置较深,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常积聚在囊内,给早期诊断增加难度。

胃床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McBurney点是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定位于脐至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阑尾炎时体表投影点常有明显压痛。

胆囊三角又称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所围成,其内有胆囊动脉通过,临床上该三角是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四边孔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的后方和小圆肌的前方之间穿过,形成2个肌间隙,外侧者称为四边孔,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外缘和肩关节囊,下界为大圆肌,内侧界是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是肱骨外科颈,内有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通过。

三边孔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的后方和小圆肌的前方之间穿过,形成2个肌间隙,其内侧为三边孔,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外缘和肩关节囊,下界为大圆肌。

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9条肌腱和1条神经通过,即4条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1条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1条正中神经通过。

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

腋鞘是包裹在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周围的深筋膜鞘,由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而成,亦称颈腋管。

肌腱袖是指肩带肌中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腱经过肩关节周围时,与关节囊愈着,围绕肩关节形成一近环形的腱板。

称肌腱袖也称肩袖。

肌腱袖加强了肩关节稳定性。

掌中间隙位于中间鞘内侧半的深方。

前界为中指、环指和小指屈肌腱、第2-4蚓状肌和手掌的血管、神经。

后界为掌中隔后部,第3、4掌骨,骨间肌及其前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内侧界为内侧肌间隔,外侧界为掌中隔的前部。

掌中间隙向远侧沿第2-4蚓状肌鞘与2-4指蹼间隙相通,进而可通向手背。

股管位于股三角内的股鞘内侧格及股静脉(中格)的内侧,为一个潜在性漏斗状筋膜间隙,长约1-2cm。

股管呈三棱形,前壁为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孔镰缘的上端且与阔筋膜融合,后壁是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耻骨肌筋膜,外侧壁为分隔股管与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其上口为股环,隔一层腹膜外结缔组织与腹腔相邻,并形成股凹。

下口是个盲端,正对着隐静脉裂孔的内上份,股管内容纳1-2个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腹腔内容物若顶着腹膜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则形成股疝。

股环股管的上口称股环,其直径为0.8-1.Ocm。

其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陷窝韧带(或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相邻。

股环被一层腹膜外结缔组织所覆盖。

股凹是—个腹膜凹陷,是股环的位置。

撕开腹膜才能暴露股环,腹壁下动脉发出异常闭孔动脉走在陷窝韧带的后面或上面,与闭孔动脉的耻骨支吻合。

如腹腔内容物经股环入股管,甚至自卵圆窝突出于皮下,则形成股疝。

女性骨盆较宽。

股环相应较大,再加其他因素(如妊娠、老年等)影响,故较易发生股疝,由于股环的内、前、后三面均为韧带结构,特别是内侧的陷窝韧带的边缘较坚锐,故股疝容易发生嵌顿。

股鞘股鞘是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并包绕在股动、静脉上段周围所形成的筋膜鞘。

呈漏斗形,长约3-4cm。

由两个纵行纤维隔将鞘腔分为外、中、内三个腔隙。

外侧腔容纳股动脉,中间腔容纳股静脉,内侧腔即股管。

股鞘的下端与血管外膜融合。

股三角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一个三角形凹陷。

底边(上界)为腹股沟韧带。

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尖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相交处,此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

股三角的前壁是阀筋膜,其后壁(三角底)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

股三角内从外到内为股神经、股动脉及分支、股静脉及属支、股管(容纳股深淋巴结、脂肪组织)等。

股三角内侧有股管,腹腔脏器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在其下口的盲端处突出。

形成股疝。

腰椎结核的冷脓肿也可以蔓延至股三角处,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股三角处,分深、浅两组,下肢及臀部、外生殖器和肛门的炎症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股三角处的股动脉及肌肉也可形成血管瘤及肌瘤等。

踝管踝管位于踝关节内侧,内踝、跟腱与跟骨之间,由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与内踝、跟骨内侧面之间共同构成踝管。

屈肌支持带向深部跟骨发出三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成四个骨纤维管。

其内容纳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有: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动脉,胫后静脉及胫神经、母长屈肌腱及其腱鞘等。

踝管内有疏松结缔组织,为小腿后区通向足底的重要通道,踝后区的外伤、出血或肿胀均可压迫踝管的内容物,引起踝管综合征。

血管腔隙血管腔隙为位于腹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的间隙,为腹、盆腔与股前区的重要通道,由髂耻弓分隔成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

共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

腔隙内有股动、静脉和生殖股神经股支,股管及股淋巴管通过。

隐股点大隐静脉在耻骨结节的外下穿隐静脉裂孔汇人股静脉,汇入处又称隐股点。

足弓足弓由跗骨与跖骨借韧带、关节连结而成的凸向上的弓,可分为足纵弓和足横弓,足纵弓又可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三块楔骨、内侧三块跖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外倜的两块跖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足横弓由骰骨、三块楔骨、全部跖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

足弓是人体直立、行走及负重时的装置,其弹性能缓冲地面对身体所产生的震荡,同时还有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作用。

当足弓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受损,可引起足弓塌陷,导致扁平足。

问答题颅底上面观可分为哪几部分? 与十二对脑神经相关的孔或裂分别在哪里?答:颅底上面观,可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三部分。

颅前窝有筛孔(Ⅰ),颅中窝有视神经孔(Ⅱ)、眶上裂(Ⅲ、Ⅳ、Ⅴ、Ⅵ)、圆孔(V)、卵圆孔(Ⅴ),颅后窝有内耳门(Ⅶ、Ⅷ)、颈静脉孔(Ⅸ、Ⅹ、Ⅺ)和舌下神经管(Ⅻ)。

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1)形态:甲状腺呈“H”形,分为峡部和两侧叶,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

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

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

(2)位置:甲状腺峡位于2~4气管软骨的前方。

两侧叶位予喉下部和气管颈部前外侧。

上极至甲状软骨中部,下极至第6气管软骨。

(3)毗邻:前面由浅人深有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形成的甲状腺假被膜。

两侧叶,后内侧邻接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等;甲状腺鞘内,两侧叶后方尚有甲状旁腺;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颈交感干相邻。

试述气管切开时需切开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请描述上纵隔内的结构排列概况上纵隔的器官由前向后大致分为三层。

前层(胸腺-静脉层)主要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中层(动脉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后层有气管、食管、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等。

简述从背部做腰椎穿刺,由浅入深要经过哪些层次?腰穿时在L4与L5棘突之间的中点垂直刺入,经过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再穿过硬脊膜和潜在的硬膜下隙,最后穿过脊髓蛛网膜而到达富含脑脊液的终池。

简述腹股沟浅淋巴结的收纳范围根据其所在部位可分为上、下两群,每群又可分内侧组和外侧组。

上群有2~6个,沿腹股沟韧带下方平行排列,以隐股点作一垂线为界,分为上内侧群和上外侧群。

脐以下腹前外侧壁、臀内侧1/3、会阴、外生殖器、肛门以及子宫底的部分淋巴管多注入上内侧群;腹后壁、臀外侧1/3以及肛管的部分淋巴管主要注人上外侧群。

下群沿大隐静脉末段两侧纵行排列。

以大隐静脉为界,也可分为下内、下外侧群。

来自下肢的浅淋巴管主要注入下外侧群,一部分注入下内侧群。

下内侧群还收纳会阴和外生殖器的部分淋巴,下群的输出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

简述股三角的境界如何确定?其内有哪些结构?股三角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

其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

股三角内由外到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

此外,股三角内还有股动脉、股静脉的分支、属支及沿股血管周围排列的和位于股管内的腹股沟深淋巴结。

股动脉居中,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论述题试述女性乳房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淋巴回流。

答:成年未授乳女性的乳房呈半球形,位于第2~6肋高度,胸骨旁线和腋中线之间,胸肌筋膜的浅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