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
专题05 文言文翻译(课件)-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新高考版)

2021新高考卷Ⅰ
课堂小练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 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 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 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 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 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留、补、删、换、调、贯
方法指导 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 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方法指导 留
年号
地名
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安石记。
方法指导 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 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例: ⒈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状语后置
方法指导 调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 ,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
(2)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 )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膃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莀1【督】①从目,叔声。
察看督促,监督。
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zǎn(督催赶行。
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
②率领,统率,指挥。
旋见一白囚督印度卒约百人。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莈2【毒】①憎恨,怨恨,痛恨。
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袈3【独】①岂,难道。
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②只,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
③偏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强”也有此义。
)袄4【笃】①重,沉重。
则刘病日笃。
②深厚,忠纯。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③坚定。
明辨之,笃行之。
莂5【堵】①墙。
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蒆6【杜】①堵,堵塞。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芇②制止,断绝。
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蚄7【遁】逃跑,逃离。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②隐蔽,隐藏。
遁隐。
腿8【顿】①叩,磕。
顿首。
②踏,跺。
顿足。
衿③抖动,整顿。
顿网探渊。
(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精品】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

【精品】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1【督】①从目,叔声。
察看督促,监督。
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zǎn (督催赶行。
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
②率领,统率,指挥。
旋见一白囚督印度卒约百人。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2【毒】①憎恨,怨恨,痛恨。
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独】①岂,难道。
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②只,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
③偏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强”也有此义。
)4【笃】①重,沉重。
则刘病日笃。
②深厚,忠纯。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③坚定。
明辨之,笃行之。
5【堵】①墙。
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6【杜】①堵,堵塞。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
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7【遁】逃跑,逃离。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②隐蔽,隐藏。
遁隐。
8【顿】①叩,磕。
顿首。
②踏,跺。
顿足。
③抖动,整顿。
顿网探渊。
(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
顿仆坐上。
(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
例1、就善水草顿舍。
(《史记·李将军列传》)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
(跟随太祖驻守新亭。
)⑦由“停顿”引申为“停宿的地方,住宿”。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文言文翻译重难点突破讲练(附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翻译重难点突破讲练(附答案及解析)一、突破翻译重难点的前提:全面把握语境1.必须强化语境意识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
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
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望文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
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
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2.把握语境的要点:外看段境,内看句境(1)外看段境文言文翻译所需的语境不像现代文那么大,大多数情况下只看译句所在的段落,尤其是译句的上下文。
这时,把握译句所在的段落语境的要点在于:如是记叙性段落,重点看:①事件经过,②人物身份、性格和人物间相互关系。
如是议论性段落,先要区分观点与材料,理清段内层次关系;再要注意前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并列、因果、转折、总分等。
必要时要与前或后的叙事结合起来。
(2)内看句境关注句子内部语境,要充分注意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内容是指句子的内涵意义,要抓住句子主干成分(主谓宾)来确定;形式指句子的形式特征,如前后词语的搭配、结构是否对称等等。
另外,特别关注从人物对话中抽取出的译句的语境。
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类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
高考文言文难点实词10年试题总结

高考文言文难点实词10年试题总结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三发布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分别为7:00、9:00。
❉*上方所列QQ群中可下载高清思维导图。
高考文言文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K【刊】删改,删除。
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每次喝醉了,就撰写诗文,不停地写,所写诗文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不曾删改和修饰润色。
采分点:“属辞”“可观”“刊”“饬”。
【堪】①胜任,能胜任。
例1.妾不堪驱使,何言复来还。
例2.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2006湖北卷)例3.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
(2012长春二模)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别人说你比我强,看来肯定不如我。
②可以,能够。
例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例2.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2008宁夏汉南卷)像你所说的,应该能够做丞相了,怎么能只做秘书郎呢?③经受得起,承受的住。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④忍受。
例1.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2006重庆卷)例2.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2009全国Ⅰ卷)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无法忍受。
【考】①老,长寿。
周王考寿。
②父亲。
百姓如丧老妣。
③拷,拷打。
考掠。
(拷掠,掠笞、榜掠、楚掠等)【亢】平等。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2011江西卷)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奉”“亢礼”各1分,“与”省略“之”对待他。
1分,大意1分)。
)【科】①别,门类。
②法令,法律条文。
作奸犯科。
③审理狱讼,判刑。
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④赋税,苛捐杂税。
例1、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高考文言实词十年总结

高考文言实词十年总结【裁】①通“才”,刚刚,方才。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
②只,仅仅。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
(2004全国Ⅱ卷,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部分开周济亲族。
)练习: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
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
(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繁重。
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月后,住户增加到上千。
)【操】①拿着,握在手里。
操吴戈兮被犀甲。
②掌握,控制。
操生杀之柄。
③琴曲名。
如,“秦王操”。
【曹】①群,类。
哀鸣独叫求其曹。
(杜甫《曲江》)②辈,相当于“们”。
例1、尔曹身与名俱灭。
例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2010全国Ⅱ卷,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采分点: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
)③分科办事的官署。
例1、犹不失下曹从事。
例2、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2007重庆卷,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策】①鞭子。
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鞭打,鞭策。
策之不以其道。
③竹杖,拐杖。
夸父弃其策。
策扶老以流憩。
④成编的竹简,同“册”。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⑤册封或免官的文书。
晋侯受策以出。
【侪】①类,等,辈。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②一起,共同。
长幼侪居。
【觇】①看,观看。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蜿然尚在。
②窥探,侦查。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超】①跃上,跳上。
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②破格提拔。
超擢四品卿。
【彻】①通,通达,贯通。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头彻尾②尽,完。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六)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六)Y【雅】①平素,向来。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②交往,交情。
无一日之雅。
③高尚,不俗,美好。
雅望。
④正,正确的。
察纳雅言。
⑤很,甚。
雅善鼓琴。
【淹】滞留,迟疑。
例1、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例2、吾子久淹于敝邑。
【延】①引进,迎接。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②请,邀请,召请。
例1、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
(2009安徽卷,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
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
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
)例2、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2007江西卷,从前有个医生,他自我宣传說会医驼背,说:“驼背的像弓一样的人,驼背的像虾一样的人,驼背的像曲环一样的人,请我去医,我保证早上医,晚上直的像箭一样。
”)例3、.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2011全国大纲卷,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
)③延长,伸长,延续。
例1、延颈。
伸长脖子。
例2、延誉,传扬名声。
例3、延及孝文王。
【奄】①覆盖,完全。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②突然,忽然。
狼奄至。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③昏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①吃饱。
②满足。
贪得无厌。
【晏】①天晴,明朗。
于是天清日晏。
②晚,迟。
例1、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
例2、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
((大家)都因为游玩疲倦很晚才起床,没有写出一个字。
)晏驾(帝王死的委婉说法)③平静。
河清海晏。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十)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十)1【羸】瘦弱。
2【累】①连续,接连。
例1、连篇累牍。
例2、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2005福建卷,接连走十几天,仰头看不到山顶。
)例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屈原列传》)②屡次,多次。
例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传》)例6、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2006上海卷,(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③托付。
小女已累先生。
(《聊斋》)④牵连。
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3【类】①大多,大都。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②像,类似。
佛印绝类弥勒。
③事例,条例。
例1、举类迩而见义远。
例2、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④善。
余恐德之不善,兹(此)故不言。
(《国语》)4【离】①遭受。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2011湖北卷,从古到今,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然而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5【罹】①遭受。
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2008上海春招,天灾流行,百姓自然会遭受到祸害,与我有何关系呢?)②忧患,苦难,名词。
我生之后,遭此百罹。
6【莅】①本义:同视,走到近处察看。
引申为“到,来”。
例1、方叔莅止,其车三千。
(《诗·小雅·采芑》)莅任,官吏上任。
②统治。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③执掌,主管。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楚庄王莅政三年。
(《韩非子·喻老》莅政,掌管政事)④治理。
7【詈】骂,辱骂。
8【敛】①退缩,收缩。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2011新课标卷,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
)②9【聊】①依靠,依赖。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
②姑且,暂且。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1【督】①从目,叔声。
察看督促,监督。
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zǎn (督催赶行。
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
②率领,统率,指挥。
旋见一白囚督印度卒约百人。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2【毒】①憎恨,怨恨,痛恨。
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独】①岂,难道。
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②只,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
③偏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强”也有此义。
)4【笃】①重,沉重。
则刘病日笃。
②深厚,忠纯。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③坚定。
明辨之,笃行之。
5【堵】①墙。
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6【杜】①堵,堵塞。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
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7【遁】逃跑,逃离。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②隐蔽,隐藏。
遁隐。
8【顿】①叩,磕。
顿首。
②踏,跺。
顿足。
③抖动,整顿。
顿网探渊。
(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
顿仆坐上。
(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
例1、就善水草顿舍。
(《史记·李将军列传》)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
(跟随太祖驻守新亭。
)⑦由“停顿”引申为“停宿的地方,住宿”。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明史海瑞转》)⑧坏,废坏。
兵甲顿,士民病。
(兵甲,指武器。
)⑨立刻,马上。
沉疴顿愈。
例2、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训俭示康》)9【多】①称赞,赞美。
例1、故传天下不足多也。
例2、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2006全国Ⅰ卷,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
)例3、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
(2007上海卷,仲长统对高幹说:“您有雄伟的志向却没有雄才,爱好士却不会选择人,这是您应该注意的。
”高幹一向自觉不错,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仲长统于是离去。
)②常常,往往。
例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例2、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③只,仅仅。
练习:1、上多足下,故赦足下。
(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
)2、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
”吏治榜笞数千……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
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赵王确实不知。
”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岂不要轻视你的女儿了吗!”)10【夺】①强制。
明年春,崔立变。
群小请为立功德碑。
……奕辈不能夺。
(哈三中2010高三10月考)②强行改变。
例1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例2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2011江西卷,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③耽误,丧失。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④罢免。
夺官。
(其余略)11【堕】毁坏。
堕坏城郭(旧城墙)。
12【俄】①顷刻,一会儿。
俄有武夫出没波间。
②突然,忽然。
俄见小虫跃起……直龁敌领。
③俄顷,俄而,不久,一会儿。
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而百千人大呼。
(《口技》)13【恶】①丑,丑陋。
今子美而我恶。
(《韩非子》)②坏,不好。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贾谊《论积贮疏》)③憎恶,讨厌,不喜欢。
④哪里,怎么。
例1、彼且恶乎待哉?例2、“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2008山东卷,“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
”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⑤叹词。
恶,是何言也!(《孟子》)14【而】如果。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2004全国I卷,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15【尔】①第二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这,这样;那,那样。
例1、君尔妾亦然。
例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③词尾助词,相当于“然”,可译为“的、地、着”。
例1、呼尔而与之。
例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④语气词,通“耳”,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⑤语气词,表示肯定。
非死则徙尔。
⑥通“迩”,近,浅近。
16【迩】①,近。
迩年。
既而敌行益迩。
(《冯婉贞》)②亲近,接近。
公正则不迩谗邪。
(同“狎”)③浅近。
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类,用类似的事物举例)17【饵】给……吃。
(同“食、啖”)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2008山东卷,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
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每天砍一担柴。
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
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他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
)18【发】【依据搭配法解词】①兴起。
舜发于畎田之中。
②发作,抒发。
怀怒未发,休祲[jìn](不祥之气,妖氛)降于天。
③打开。
例1、涂有饿孚而不知发。
(开仓赈济)发图例2、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2005重庆卷,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重点词语:驰,骑马奔跑或直奔;发,打开;券,田契。
)④挖出。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2010天津卷,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
用一百斛珠同它一起藏起来,用金子做标记。
到了陀汗国有叛军反叛时,将挖掘出来用作军饷,结果一天夜里,被海潮所淹没。
)⑤动手,起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⑥传扬。
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2002上海卷,(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重点词:“盖”“焉”“何以”“发”)19【伐】①功劳,功业。
此五霸之伐也。
②夸耀,自夸。
例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例2、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2004天津卷,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20【蕃】【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茂盛。
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②多。
且硕茂,蚤实以蕃。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③繁殖,滋生。
五谷蕃息。
21【繁】①茂盛。
佳木秀而繁阴。
②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2【泛】①漂浮,漂行。
泛舟。
②倾覆,覆没。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23【犯】①冒着,顶着。
例1、触风雨,犯寒暑。
(同“被、乘”)例2、24【方】①比,相比。
例1、此人可方比干。
例2、董槐……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
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2006江苏卷,董槐……谈论时事慷慨激昂,常自比为诸葛亮、周瑜。
父亲董永对他要求很严格,听到他自比诸葛亮、周瑜的事后,非常生气……)例3、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2011浙江卷)②正直。
例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
例2、(韩)休直方不务进趋。
(2008天津卷,韩休做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
)③道理,礼仪。
例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例2、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侍坐》)④介词,当,在。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⑤副词,才,刚刚。
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2009江苏卷,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⑥副词,正,正在。
见有人方引婴欲投之江中。
⑦副词,将要,就要。
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⑧四周,周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25【访】①询问。
(同“质、谢”)例1、穆公访诸蹇叔。
例2、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科派重叠。
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
(2007重庆卷,臣在途中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赋税重叠。
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②拜访,看望。
径造庐访成。
(《促织》)③寻访,寻求。
须行即骑访名山。
访风景于崇阿。
④查访,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