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
2021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上)

2021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上)A【谙】①熟悉,知晚。
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例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
(《三 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②熟记,记诵。
虽复—览便谙。
(《南齐书•陆澄传》)【按】①查看,察看。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② 审查,核查。
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色巡查,巡行。
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_至袁。
(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 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2、我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明史•海瑞转》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 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④ 压抑,止住。
按强助弱。
⑤于是,就。
【案】①通”按" 传》) ②通 色通④ 通 例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目:“武 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 (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 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
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 杀我。
”)⑤ 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暗】①愚昧,糊涂。
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 传》)例2、刘璋暗弱。
(《三国忐•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
)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 悄悄地,默默地。
寻声暗问弹着谁?(《琵琶行》) 群书万卷常暗诵。
(杜甫何叹》) ③ 私下里,不公开的;隐蔽地,隐藏不露的。
例1、明察暗访 例2、龙门水尤湍急, 多暗石。
【媪】①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忒触龙说赵太后》)②泛指妇 女。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八)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八)1【亟】①赶紧,马上。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2006浙江卷,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
)②屡次。
余亟叹其技之妙。
练习:愿亟窜之远方。
(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2【洎】①至,到,到……时候。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②从。
其余略3【济】①过河,渡河。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②成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③救,救助,救济。
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
4【暨】①和,与。
命奴仆暨里中小儿辈,箕敛蜂巢,购以善价。
(08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让家中仆夫及邻里的小孩,将蜂巢取下来装在畚箕里,他用高价买下来。
)②到,至,等到。
暨于奏日,5【加】①超过。
例1、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2011湖南卷,。
)例2、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2009安徽卷,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②处罚。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006重庆卷,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③更。
6【嘉】①美好,美好的。
②赞许,嘉奖。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③感谢,感激。
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国语·叔向贺贫》)④欢乐,高兴。
上大嘉乐,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7【假】形声字。
从人,从叚( jiǎ),叚亦声。
“叚”意为“非原本的”、“借的”。
“人”与“叚”联合起来表示“借用的人员”。
本义:代理人。
引申义:代理,借用。
再引申义:非真。
不实。
说明:“假上将军”即“代理上将军”。
“假为天子”即“代理天子”。
(1)动词。
①代理,非正式。
假吏,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本纪》就和一起共同推举项羽做代理上将军。
)②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以书假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③租赁;雇佣。
久假不归。
假居,租屋而居;暂借居住。
高考文言文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3):E-F

导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E【俄】①顷刻,一会儿。
俄有武夫出没波间。
②突然,忽然。
俄见小虫跃起……直龁敌领。
③俄顷,俄而,不久,一会儿。
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而百千人大呼。
(《口技》)【恶】①丑,丑陋。
今子美而我恶。
(《韩非子》)②坏,不好。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贾谊《论积贮疏》)③憎恶,讨厌,不喜欢。
④哪里,怎么。
例1、彼且恶乎待哉?例2、“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2008山东卷,“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
”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⑤叹词。
恶,是何言也!(《孟子》)【而】如果。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2004全国I卷,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尔】①第二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这,这样;那,那样。
例1、君尔妾亦然。
例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③词尾助词,相当于“然”,可译为“的、地、着”。
例1、呼尔而与之。
例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④语气词,通“耳”,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⑤语气词,表示肯定。
非死则徙尔。
⑥通“迩”,近,浅近。
【迩】①近。
迩年。
既而敌行益迩。
(《冯婉贞》)②亲近,接近。
公正则不迩谗邪。
(同“狎”)③浅近。
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类,用类似的事物举例)【饵】给……吃。
(同“食、啖”)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2008山东卷,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
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每天砍一担柴。
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
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他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
)高考文言文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F【发】①兴起。
舜发于畎田之中。
②发作,抒发。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年试题总结(五)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督】①从目,叔声。
察看督促,监督。
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zǎn (督催赶行。
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
②率领,统率,指挥。
旋见一白囚督印度卒约百人。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2【毒】①憎恨,怨恨,痛恨。
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独】①岂,难道。
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②只,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
③偏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强”也有此义。
)4【笃】①重,沉重。
则刘病日笃。
②深厚,忠纯。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③坚定。
明辨之,笃行之。
5【堵】①墙。
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6【杜】①堵,堵塞。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
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7【遁】逃跑,逃离。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②隐蔽,隐藏。
遁隐。
8【顿】①叩,磕。
顿首。
②踏,跺。
顿足。
③抖动,整顿。
顿网探渊。
(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
顿仆坐上。
(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
例1、就善水草顿舍。
(《史记·李将军列传》)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十).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十1【羸】瘦小。
2【累】①连续 ,接连。
例 1、连篇累牍。
例 2、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2005 福建卷 ,接连走几十天 ,仰头看不到山顶。
例 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屈原传记》②屡次 ,多次。
例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召不该。
(《张衡传》例 6、累有相示 ,别令收贮 ,然未一披。
(2006 上海卷 ,(有人频频 (把他的文章给我看 ,(我此外让人珍藏起来 ,但没有读过。
③交托。
小女已累先生。
(《聊斋》④忧患 ,祸患。
⑤牵涉。
兄光霁坐累死 ,母以哭子死。
3【类】①大多 ,多数。
走卒类士服 ,农民蹑丝履。
②像 ,近似。
佛印绝类弥勒。
③案例 ,条例。
例 1、举类迩而见义远。
例 2、法不可以独立 ,类不可以自行。
④善。
余恐德之不善 ,兹 (此故不言。
(《国语》4【离】①遭到。
自古到现在 ,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 ,数年之间 ,外被项籍之灾 ,内离牧竖之祸。
(2011 湖北卷,古往今来,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但是几年之间, 外面遭到了项羽的燃烧的灾害 ,内部遭到了牧童失火的祸患5【罹】①遭到。
天祸流行 ,民自罹之 ,吾何预焉 ?(2008 上海春招 ,天灾流行 ,百姓自然会遭到到祸患 ,与我有何关系呢 ?②忧患 ,磨难 ,名词。
我生以后 ,遭此百罹。
6 【莅】①本意 :视,走到近处观察。
宿眂涤濯 ,莅玉鬯。
(《周礼·春官》引申为“到, 来”。
例 1、方叔莅止 ,其车三千。
(《诗·小雅·采芑》例 2、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
(《庄子·在宥》例 3、莅任 ,官吏上任。
②统治。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③执掌,主管。
余将告于莅事者 ,更若役 ,复若赋 ,则何如 ?(柳宗元《捕蛇者说》楚庄王莅政三年。
(《韩非子·喻老》莅政 ,掌管政事④治理。
7【詈】骂 ,谩骂。
8【敛】①退却 ,缩短。
灌迎高射之 ,发辄中 ,或著崖石皆没镞 ,敌惊认为神 ,逡巡敛去。
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总结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献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翻译文言文时,实词的翻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实词是构成文言文基本语义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
由于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表达、语法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实词的翻译难点尤为突出。
以下就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进行总结: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实词翻译中的一个常见难点。
同一实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意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如“走”字,在文言文中既可表示“行走”,如“走马观花”,又可表示“逃跑”,如“走为上计”。
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判断其实际意义。
二、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文中的实词,在古代与现代语境中,其意义发生了变化。
如“父母”一词,在古代语境中,既可指父亲,又可指母亲;而在现代语境中,则专指父亲和母亲。
翻译时,需注意古今异义现象,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三、词类活用文言文中的实词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这种活用现象使得实词在翻译时难以把握。
如“剑”字,在文言文中可作名词,表示“剑”,也可作动词,表示“挥剑”。
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其实际词性。
四、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特殊现象,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的存在使得实词翻译增加了难度。
如“莫”字,在文言文中可通假为“暮”,表示“晚上”。
翻译时,需辨别通假字,避免误解。
五、特殊用法文言文中的实词存在一些特殊用法,如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
这些特殊用法使得实词翻译更加复杂。
如“悲”字,在文言文中可表示“以……为悲”,如“悲秋”。
翻译时,需了解特殊用法,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六、隐含意义文言文中的实词往往蕴含丰富的隐含意义,如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
这些隐含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中的“山重水复”既可指自然景观,又可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
翻译时,需挖掘隐含意义,使译文更具有感染力。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七)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七)1【顾】理睬。
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2011四川卷,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采分点: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2【管】钥匙。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3【乖】背离。
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
(2011辽宁卷,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
)4【归】①出嫁。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2010江苏卷,谢氏生于一个富贵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
)②通“馈”,赠送。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5【规】①谋求。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2009重庆卷,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
)6【贵】①重视,崇尚。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统(仲长统,人名)过干(高干,人名),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
)7【耗】①消息,音信。
长天苍苍,信耗莫通。
8【曷】疑问代词,何,什么,怎么,为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
9【盍】①何。
②兼词,何不。
例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例2、盍趣降? (2010宁夏海南卷)例3、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2006广东卷,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10【恨】①遗憾。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
)例2、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
【优质文档】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1【督】①从目,叔声。
察看督促,监督。
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zǎn (督催赶行。
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
②率领,统率,指挥。
旋见一白囚督印度卒约百人。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2【毒】①憎恨,怨恨,痛恨。
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独】①岂,难道。
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②只,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
③偏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强”也有此义。
)4【笃】①重,沉重。
则刘病日笃。
②深厚,忠纯。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③坚定。
明辨之,笃行之。
5【堵】①墙。
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6【杜】①堵,堵塞。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
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7【遁】逃跑,逃离。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②隐蔽,隐藏。
遁隐。
8【顿】①叩,磕。
顿首。
②踏,跺。
顿足。
③抖动,整顿。
顿网探渊。
(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
顿仆坐上。
(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
例1、就善水草顿舍。
(《史记·李将军列传》)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
(跟随太祖驻守新亭。
)住宿”。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⑦由“停顿”引申为“停宿的地方,兴。
(《明史海瑞转》)⑧坏,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1【督】①从目,叔声。
察看督促,监督。
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zǎn (督催赶行。
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
②率领,统率,指挥。
旋见一白囚督印度卒约百人。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2【毒】①憎恨,怨恨,痛恨。
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独】①岂,难道。
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②只,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
③偏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强”也有此义。
)4【笃】①重,沉重。
则刘病日笃。
②深厚,忠纯。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③坚定。
明辨之,笃行之。
5【堵】①墙。
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6【杜】①堵,堵塞。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
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7【遁】逃跑,逃离。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②隐蔽,隐藏。
遁隐。
8【顿】①叩,磕。
顿首。
②踏,跺。
顿足。
③抖动,整顿。
顿网探渊。
(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
顿仆坐上。
(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
例1、就善水草顿舍。
(《史记·李将军列传》)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
(跟随太祖驻守新亭。
)⑦由“停顿”引申为“停宿的地方,住宿”。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明史海瑞转》)⑧坏,废坏。
兵甲顿,士民病。
(兵甲,指武器。
)⑨立刻,马上。
沉疴顿愈。
例2、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训俭示康》)9【多】①称赞,赞美。
例1、故传天下不足多也。
例2、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2006全国Ⅰ卷,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
)例3、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
(2007上海卷,仲长统对高幹说:“您有雄伟的志向却没有雄才,爱好士却不会选择人,这是您应该注意的。
”高幹一向自觉不错,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仲长统于是离去。
)②常常,往往。
例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例2、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③只,仅仅。
练习:1、上多足下,故赦足下。
(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
)2、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
”吏治榜笞数千……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
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赵王确实不知。
”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岂不要轻视你的女儿了吗!”)10【夺】①强制。
明年春,崔立变。
群小请为立功德碑。
……奕辈不能夺。
(哈三中2010高三10月考)②强行改变。
例1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例2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2011江西卷,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③耽误,丧失。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④罢免。
夺官。
(其余略)11【堕】毁坏。
堕坏城郭(旧城墙)。
12【俄】①顷刻,一会儿。
俄有武夫出没波间。
②突然,忽然。
俄见小虫跃起……直龁敌领。
③俄顷,俄而,不久,一会儿。
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而百千人大呼。
(《口技》)13【恶】①丑,丑陋。
今子美而我恶。
(《韩非子》)②坏,不好。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贾谊《论积贮疏》)③憎恶,讨厌,不喜欢。
④哪里,怎么。
例1、彼且恶乎待哉?例2、“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2008山东卷,“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
”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⑤叹词。
恶,是何言也!(《孟子》)14【而】如果。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2004全国I卷,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15【尔】①第二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这,这样;那,那样。
例1、君尔妾亦然。
例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③词尾助词,相当于“然”,可译为“的、地、着”。
例1、呼尔而与之。
例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④语气词,通“耳”,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⑤语气词,表示肯定。
非死则徙尔。
⑥通“迩”,近,浅近。
16【迩】①,近。
迩年。
既而敌行益迩。
(《冯婉贞》)②亲近,接近。
公正则不迩谗邪。
(同“狎”)③浅近。
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类,用类似的事物举例)17【饵】给……吃。
(同“食、啖”)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2008山东卷,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
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每天砍一担柴。
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
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他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
)18【发】【依据搭配法解词】①兴起。
舜发于畎田之中。
②发作,抒发。
怀怒未发,休祲[jìn](不祥之气,妖氛)降于天。
③打开。
例1、涂有饿孚而不知发。
(开仓赈济)发图例2、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2005重庆卷,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重点词语:驰,骑马奔跑或直奔;发,打开;券,田契。
)④挖出。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2010天津卷,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
用一百斛珠同它一起藏起来,用金子做标记。
到了陀汗国有叛军反叛时,将挖掘出来用作军饷,结果一天夜里,被海潮所淹没。
)⑤动手,起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⑥传扬。
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2002上海卷,(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重点词:“盖”“焉”“何以”“发”)19【伐】①功劳,功业。
此五霸之伐也。
②夸耀,自夸。
例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例2、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2004天津卷,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20【蕃】【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茂盛。
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②多。
且硕茂,蚤实以蕃。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③繁殖,滋生。
五谷蕃息。
21【繁】①茂盛。
佳木秀而繁阴。
②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2【泛】①漂浮,漂行。
泛舟。
②倾覆,覆没。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23【犯】①冒着,顶着。
例1、触风雨,犯寒暑。
(同“被、乘”)例2、24【方】①比,相比。
例1、此人可方比干。
例2、董槐……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
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2006江苏卷,董槐……谈论时事慷慨激昂,常自比为诸葛亮、周瑜。
父亲董永对他要求很严格,听到他自比诸葛亮、周瑜的事后,非常生气……)例3、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2011浙江卷)②正直。
例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
例2、(韩)休直方不务进趋。
(2008天津卷,韩休做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
)③道理,礼仪。
例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例2、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侍坐》)④介词,当,在。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⑤副词,才,刚刚。
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2009江苏卷,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⑥副词,正,正在。
见有人方引婴欲投之江中。
⑦副词,将要,就要。
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⑧四周,周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25【访】①询问。
(同“质、谢”)例1、穆公访诸蹇叔。
例2、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科派重叠。
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
(2007重庆卷,臣在途中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赋税重叠。
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②拜访,看望。
径造庐访成。
(《促织》)③寻访,寻求。
须行即骑访名山。
访风景于崇阿。
④查访,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