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灾害

合集下载

《常见的海洋灾害》 讲义

《常见的海洋灾害》 讲义

《常见的海洋灾害》讲义一、海洋灾害的概述海洋,这一广阔而神秘的领域,既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无尽的机遇,也隐藏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和危险。

海洋灾害,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海洋灾害通常是指由于海洋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如强烈的风暴、海浪、海冰、海啸、赤潮等,或者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事件。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给沿海地区的居民、渔业、航运、旅游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了解常见的海洋灾害,对于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常见的海洋灾害类型1、风暴潮风暴潮是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当风暴移向陆地时,由于其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导致海水向海岸堆积,潮位迅速升高,甚至超过警戒水位,淹没沿海地区。

风暴潮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巨浪,对沿海的港口、码头、海堤、房屋等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沿海地区都有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到台风的影响,风暴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相对较高。

2、海浪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水波动现象。

正常情况下,海浪的波高和波长相对较小,不会对海洋活动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在强风、气旋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海浪会变得汹涌澎湃,波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巨浪可以掀翻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破坏沿岸的建筑物和海滨浴场,给海上航行、渔业捕捞和沿海旅游等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长时间的海浪冲击还可能导致海岸线的侵蚀和后退,改变沿海的地形地貌。

3、海冰海冰是指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冰。

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海面会大面积结冰,形成海冰。

海冰的存在会对航运、渔业和海洋石油开采等活动造成阻碍。

当海冰迅速形成或大面积堆积时,可能会挤压和损坏船舶、海上平台等设施。

第5章 海洋灾害

第5章 海洋灾害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 终于在奥帆赛正式开始之前,清除了浒苔,
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3 海洋生物灾害 • 外来物种入侵 • 外来物种到达新地区后,在新栖息地暴发
性生长并失去控制。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生物入侵途径
自然入侵
人为活动入侵
无意引进
有意引进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 大米草 • 原产于欧洲,20世纪60~80年代分别从英、
砂、滩涂围垦、海岸工程不合理、海滩植 被破坏等。
79 ~ 80
2 海洋地质灾害 • 海南省文昌市由于过度采挖珊瑚礁,造成
海岸侵蚀严重,仅10年时间,海水向内陆 推进230米。
80
2 海洋地质灾害
• 预防手段 • 建立海岸带监测网络、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修筑沿海堤坝和种植水生植物等。
海堤护岸
生态护岸
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 态现象。
82
3 海洋生物灾害 • 2008年6月中旬,青岛沿海出现了大量浒
苔,覆盖了奥帆赛的场地,严重影响运动 员的海上训练。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 浒苔爆发后,青岛举全市之力应对浒苔灾
害。众多解放军、志愿者,以及各个单位 的人员,展开了对浒苔的围追堵截。
因恶劣能见度而造成的海难事故,占事故总 数的首位,达33%。
78
1 海洋气候灾害
• 1993年4月11日,我国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6” 号,航行在济州岛附近,因海雾弥漫,能见度极 差,与塞浦路斯油轮“银角”号相撞。
78
1 海洋气候灾害
• “向阳红16”号被拦腰撞穿一个大洞,海水大量 涌入。这次海难造成3人死亡和无法估量的国家财 产和资料损失。

海洋灾害应对策略

海洋灾害应对策略

海洋灾害应对策略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然而,海洋在为我们带来无尽福祉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其中海洋灾害便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海洋灾害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还会给沿海地区的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冲击。

因此,深入研究海洋灾害的应对策略,提高我们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见的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海浪等。

风暴潮通常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导致海平面异常升高,淹没沿海地区。

海啸则大多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等引发,其传播速度快,能量巨大,能够瞬间摧毁沿海的一切。

海冰在寒冷的季节可能会大面积形成,阻碍海上交通和渔业活动。

赤潮是由于海水富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导致的海水变色现象,它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渔业资源。

海浪虽然是海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当海浪过大时,也可能会对海岸设施和船只造成破坏。

面对如此多样且危害巨大的海洋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全面、科学且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监测预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完善的海洋监测网络,利用卫星遥感、海洋浮标、沿岸观测站等多种手段,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海洋气象、海况等数据。

同时,运用先进的数值预报模式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例如,在台风来临前,准确预测风暴潮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也是必不可少的。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海洋灾害,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灾害发生时的人员疏散路线、避难场所的设置、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协调等方面。

并且,要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和修订,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再者,加强工程防护措施是抵御海洋灾害的重要手段。

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波堤、海堤、防潮闸等防护工程,可以有效地减轻海浪、风暴潮等灾害的影响。

海洋灾害包括哪些

海洋灾害包括哪些

海洋灾害包括哪些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海洋灾害包括哪些呢?据以下是详细介绍。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海洋本身就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

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

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自然灾害因受海洋影响都很严重。

例如,仅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称为飓风)引发的暴雨洪水、风暴潮、风暴巨浪,以及台风本身的大风灾害,就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生命损失的60%。

台风每年造成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为全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1/3。

所以,海洋是全球自然灾害的最主要的源泉。

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

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
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

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期待大家的到来。

海洋灾害的防治与管理

海洋灾害的防治与管理

海洋灾害的防治与管理海洋灾害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发生的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如海啸、飓风、台风、海洋污染等。

这些灾害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还对沿海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为了实现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防治和管理海洋灾害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洋灾害的防治与管理措施,以期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海洋灾害防治的迫切性海洋灾害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迫切性。

首先,海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海洋灾害如海啸、飓风等不仅对沿海地区的渔业、航运和旅游业等经济产业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连锁反应,给经济运行带来巨大不稳定性。

其次,海洋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海洋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海洋灾害发生时,污染物会进入海洋,破坏珊瑚礁、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长期不可逆的伤害。

最后,海洋灾害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许多沿海地区的居民生活和生计严重依赖海洋资源,当海洋灾害来临时,人们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海洋灾害的防治和管理迫在眉睫。

二、海洋灾害防治与管理的策略为了有效防治和管理海洋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涉及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的合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1. 提高海洋灾害的监测与预警能力。

完善海洋灾害监测系统,建立准确、及时的预警机制。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和卫星监测,提高海洋灾害监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2. 加强海洋灾害防护设施建设。

在沿海地区建立海洋灾害防护体系,修建防护墙、围堤等工程,以减轻海洋灾害对设施和人员的威胁。

同时,加强海岸带的保护和恢复,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对灾害的 bufferedの capacity7,提高防洪和防风的能力。

3.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研究,提高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

积极探索新的防治和管理技术,如海洋灾害预测和响应技术,以提高防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海洋灾害-赤潮

海洋灾害-赤潮
关于生物防治有人建议投放食植性海洋动物如贝类以预防或清除 赤潮,但有毒赤潮的毒素也可能因此而富集在食物链中并产生令 人担忧的后果。 而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的抑藻作用及其对赤潮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 使海洋环境保持长期的可靠的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赤潮的目 的,就可以避免这些缺陷,这也是细菌防治独特的优越性。
Chattonella,
Heterosigina
akashiwo 和 骨 条 藻
Skeletonema costatum 均 无 效 。 这 表 明 该 细 菌 对 Gymodinium nagaskiense的杀灭作用是专一的。
食菌蛭弧菌对赤潮消亡的作用
★ 蛭弧菌的分布自被发现后的大量研究表明它广泛分布于近海洋环 境,是以海洋微型生物为寄主的寄生菌,对水环境中的微型生物 寄主具有“高速碰撞、高速钻孔、高产量胞壁酸形成”等生物学 特性。
★Bratbak(1993)等研究表明:病毒在由海洋藻类Emiliania hualyi引 起的赤潮消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溶解细胞内和周围环 境发现游离态病毒颗粒和病毒类似颗粒的存在,同时,赤潮在消 退过程中伴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
★Nagasaki等也从日本Nomi海湾分离到一种病毒,这种病毒能够感 染赤潮引发种Heterosigma akashiwo,该病毒颗粒可以感染并裂 解两株H.akashiwo, 该病毒对H.akashiwo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不 会导致Chattonella antiqua, C.verruculosa, Fibrocapsa japonica 等 15 种 其 它 种 类 的 浮 游 植 物 细 胞 裂 解 。 而 且 , 三 株 从 日 本 Hiroshima 湾分离到的 Heterosigma akashiwo 具有对该病毒的抗 性,表明这种病毒并非种特异性而是具有株特异性。

海洋灾害 调研报告

海洋灾害 调研报告

海洋灾害调研报告海洋灾害是指发生在海洋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灾害,如海啸、飓风、洪水、海面上的油污等。

这些灾害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类和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灾害的发生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本次调研。

首先,我们对几类主要海洋灾害进行了调研。

海啸是海洋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它是由于地球地壳板块运动或者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

而飓风则是由海洋水面的温度上升和气候系统的变化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强度远远超过其他风暴。

此外,洪水、油污等也是常见的海洋灾害,它们分别由降雨量过大和海洋石油运输事故引起。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了这些海洋灾害的具体发生情况、历史案例以及造成的影响。

其次,我们对海洋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海洋灾害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例如,海啸会破坏沿岸生态系统,破坏珊瑚礁、湿地和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环境。

而飓风和洪水会引起水色变化,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另外,油污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并污染海洋水域。

这些海洋灾害的影响非常严重,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最后,我们还对海洋灾害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调研。

针对海啸,我们发现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水位和海洋地震等数据,及时向沿海居民发布预警,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飓风和洪水,我们认为加强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是关键。

例如,修建堤坝、加强排涝系统等,能够有效减轻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至于油污,我们认为应该加强海洋监测和紧急应急机制的建设,以及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海洋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海洋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海洋灾害,我们需要加强海洋监测系统的建设、完善预警机制、加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只有通过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海海洋灾害主要有什么

上海海洋灾害主要有什么

上海海洋灾害主要有什么
上海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五种。

海洋灾害主要威胁海上及海岸带,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扩展资料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

海冰指海洋上的一切冰,在冰情严重的区域或异常严寒的冬季往往出现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

赤潮可杀死海洋动物,危害甚大。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

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为什么日本是世界上地震 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太 平 洋 1.海底地震震源浅,震级高 海啸最频发的国家? 2.有海底大面积垂直运动 3.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有一 日本及其东侧海区: 定的水深 (1000米以上)
①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带,多浅 源地震;沿海地质构造多断裂 层和断裂带 ②海底地壳有大面积的垂直运动 ③东侧临太平洋并且直抵深海沟, 水体很深
阅 读
抵御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入侵刻不容缓(P58) (1) 外来有害生物为什么在我国能很容 易找到适宜的栖息地并迅速扩散?
(4)危害:
海上 —— 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
海岸 —— 侵蚀海岸及破坏生态系统; 淹没城镇、村庄、耕地, 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 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陆上 —— 海水倒灌,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 土地盐碱化,
1、风暴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5)防御措施:
工 程 措 施:加固堤坝、修建防波堤 非工程措施: 营造沿海防护林体系,保护珊瑚礁;
日 本
2、海啸
(4) 危害 ——导致船只颠覆,港口设施摧毁, 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海洋灾害 3、赤潮
(1) 概念 ( 1)概念: ——特定环境下, 海水中某些浮游植 物、原生动物或细 菌爆发性增殖或高 度聚集而引起水体 变色的一种有害生 态现象。
3、赤潮
(2)成因:
自然原因: 海域封闭; 水温较高(适合赤潮生物生长);
加强监测预报,制定应急撤离计划;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印度洋海啸
阅 读
海啸是怎么回事(P20)
(1)什么是海 啸?说明海啸形 成的主要原因。 (2)找出海啸 的主要特征。 (3)海啸有哪 些危害?
海洋灾害
2、海啸
(1) 概念 ——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 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2) 成因 ——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 (3) 特征 ——距离远、速度快、波长长、岸波高
合作探究 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除气象因素外, 分析引起渤海湾风暴潮的其它原因。 ①渤海湾呈喇叭型, 又是浅海大陆架; ②西侧为滨海平原, 地势低平;
③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
降使风暴潮灾害加剧。
合作探究 风暴潮对当地造成哪些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
防御措施:
1、风暴潮 ——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4)防治:
①加强检测预报: a. 水质检测 b. 浮游生物检测
②保护海域环境:控制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
③改善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 a. 投放人工配合料; b. 少用化学药物
二、海洋灾害的防范
1、加强监视监测、预报 , 建立灾害预警和防御体系 2、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3、搞好海岸保护工程建设
海洋灾害
一、 概念和种类
概念: 因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
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
种类: 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赤潮等
海洋灾害
1、风暴潮 ——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概念
——— 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带来强风或 气压骤变等对海面的作用而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 象。
1、风暴潮 ——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海岸线较长,沿岸工业较发达,入海的废水污水较多, 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水温适宜赤潮繁殖。
阅 读
赤潮的危害(P21)
赤潮有哪些危害?
如何防御?
3、赤潮
(3)危害:
①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②严重影响海洋渔业 生产和水产资源,造成 渔业减产; ③危害人类健康,引起 人体中毒甚至死亡。
3、赤潮
人为原因: 生产、生活排放含磷、氮的污水,造成 海洋水体富营养化。
探究
赤潮又称红潮,是由赤潮藻在特定环境下暴发 性地增殖造成的。2008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 68次,累计面积约13.7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 失0.02亿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08年我国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东海 , 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树蛀干虫
阅 读 为什么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P58) 分析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的原因 。
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
(1)我国的虫灾 B、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的原因 气象因素
农作物
害虫天敌
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
(1)我国的虫灾 B、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的原因 气象因素 ——有适宜害虫繁殖的气候条件
病害
虫灾
草害
鼠害
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
危害 ——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 绝收,给农业、林业、牧业生产造成重大 损失。
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
(1)我国的虫灾 A、类型 农作物害虫 森林害虫
蝗虫
黏虫
农 作 物 害 虫
稻飞虱
水稻纵卷叶螟
松毛虫
森 林 害 虫
松 材 线 虫
泡桐大袋蛾
(3)成因与分布 阅 读 全球最容易遭受风暴潮的地区(P20)
—— 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
风暴潮的影响因素: ①天气系统(风力)、风向; ②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加; ③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④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情况。
A B
思考:A、B两地哪一处受热带风暴潮灾害 影响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
4、加强国际合作
——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
1、概念和种类
概念
——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 灾害,就是生物灾害。
种类
农林牧生物灾害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
概念 ——在农耕区、林区、牧区,由于 某种原因而导致在农作物、森林、牲畜等 生物中,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暴发或 流行的现象。
农作物 ——作物本身的抗虫性及栽培措施
害虫天敌 ——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天敌减少
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
(1)我国的虫灾 C、蝗虫灾害 ——危害最严重
活 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飞蝗:迁移的蝗虫(P60)
飞蝗是怎样 危害农作物的?
中国飞蝗的分布
滨湖蝗区:山东、 江苏、新疆和内蒙古 沿海蝗区:渤海和 黄海 内涝蝗区:河北保 定、邢台、邯郸,山 东聊城、德州等地区 河泛蝗区:黄河、 淮河和海河水系流域
(2)分类
热带风暴潮 温带风暴潮
简述甲、乙两个海湾风暴潮特点及其时空分布。
特点:甲:热带(台风)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 强度大、破坏力强。 乙: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平缓,增水高度 低于台风风暴潮。
分布:甲:常见于热带或副热带沿海地区——夏秋季节。 乙:常见于温带沿海地区——春秋季节。
1、风暴潮 ——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