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课件

推荐项目公示内容
申报类型
进步奖
项目名称
基于锚固复合承载体特性及围岩脆弱性评估的巷道精准支护技术
推荐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采矿工程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煤矿巷道支护与围岩控制方面,同时也可应用于非煤矿井巷道、公(铁)路隧道等岩土工程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方面。
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名称
中献:
1、实施完成了项目“相同介质围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可操作性设计方法研究”、“古城矿井地应力测试研究”和“古城矿井采区巷道掘进期间控制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
2、建立了巷道围岩脆弱性评估系统。引入围岩完整性(RQD)、顶板围岩强度、埋深、最大水平主应力、地质构造、巷道断面尺寸、采掘扰动等13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巷道围岩脆弱性进行预评估。
(3)形成了“巷道精准支护”技术体系:根据巷道围岩及地应力状况,通过对巷道围岩脆弱性预评估,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能力及其稳定性判据分析,提出若干合适的支护方案,建立模糊可拓综合评价模型,从支护效果及经济层面优化选择最佳方案,以实现巷道精准支护。
(4)项目研究成果经过潞安矿区三个大型矿井多年的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果在潞安集团古城矿、王庄矿及司马矿的5条巷道实施了工业性试验,并先后在潞安矿区的20余条巷道得到了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本项目提出的锚固复合承载体理论和巷道精准支护体系为矿井巷道支护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在保障巷道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提高巷道了掘进速度,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近三年的推广应用共获得经济效益10404.75万元)。
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
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合作开发城市污水循环利用优化配置技术
四、主要完成单位(含排序)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五、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 产权 (标 准) 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 具体名称
国家 (地 区)
授权号(标 准编号)
授权 (标准 发布)
日期
证书编号 (标准批 准发布部
人,成果依托项目负责人,主要合作开发城市生态水系
关键节点低碳控制与循环利用的生态链技术
2 蔡宴朋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创新点1、3的贡献者,代表性成果1、4的合作完成人,
主要合作开发水资源梯级供应技术
3 章北平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创新点2、3的贡献者,代表性成果2、7的合作完成人,
and the water Produ constraints: a case ction in Dalian, China
论文
Application of a heat pump system
using untreated urban sewage as a
heat source
Appli ed Ther mal
究员
与水系水生态保质提升技术研究
9 陈磊 博士后 广东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创新点1的贡献者,代表性成果1、9的合作完成人,参
与开发城市生态水系关键节点低碳控制技术
10 姚伟君 教授级高 大连葆光节能 大连葆光节能空创新点2的贡献者,代表性成果6的合作完成人,主要参与
级工程师 空调设备厂 调设备厂
知识 产权 (标 准) 类别
名称
期刊
年
卷
期
页码
作者
是否 SCI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高应力煤体水力冲钻成孔的方法
中国 ZL201010231227.9 2013-02-13
发明专利权授予
煤层瓦斯参数实时监测方法
中国 ZL201110154143.4 2014-05-14
发明专利权授予
围岩应力场分布测试装置及方法
发明专利权授予
实用新型专利权 授予
实用新型专利权 授予
实用新型专利权 授予
本人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本人对本项目创新点 1 中的第 1、2 条,创新点 3 中的第 1 条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旁证材 料:附件 1-9;4-19。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工作单位
陈鹏 华北科技学院
排名 技术职称
5 副教授
完成单位 华北科技学院
曾获科技 奖励情况
/
本人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本人对本项目创新点 3 中的第 1~3 条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旁证材料:附件 1-7,1-10,1-12; 4-17,4-20,4-32。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国家 (地区)
授权或申请号
授权日期
发明专利权授予 一种煤层水力压裂效果时空评价方法
发明专利权授予
瓦斯水力压裂裂隙场时空监测装置及 方法
发明专利权授予
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测试装置及 方法
发明专利权授予
一种分布式煤岩动力灾害电位实时监 测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权授予 多点煤岩体应力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额
2000.00
年份 2014 年
新增利润 (万元)
568.06
2015 年
5519.16
2016 年
6744.81
推荐202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具体要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学研究工作委员会(简称高教学会科研委)开展的一个表彰项目,旨在鼓励和奖励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中的杰出成果,推动学术与科研水平的提升。
以下是推荐202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具体要求:
一、参评条件
1.申请单位/团队需为中国高校,申请成果应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
2.申请成果应在2024年度内公开发表,且发表的期刊/会议需为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权威刊物/会议。
3.申请成果需要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科学技术先进性,对学科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表:包含申请单位/团队的信息、成果的基本信息和学术影响力等,需如实填写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2.成果简介:对申请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提名推荐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提名推荐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02•【字号】教办科技〔2022〕90号•【施行日期】2022.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提名推荐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教科信厅函〔2022〕12 号),现将我省高校候选项目提名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名方式我省高校的各类研究成果由所在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组织,报省教育厅统一提名推荐。
请各高校对拟推荐成果严格把关,重视质量,控制数量。
拟采取专家或组织提名方式推荐的项目,请按照教育部通知(附件1)要求执行。
二、基本条件提名项目(人选)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要求,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提名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是我省高等学校。
2.提名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应当于2019年12月31日前公开发表,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应当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体技术应用。
3.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基金支持的项目,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通过后提名。
4.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提名项目的完成人。
5.巳获得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项目技术内容,不得提名2022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6.专用项目的相关内容应当在提名前巳定密,并需提供相应的定密文件。
三、提名程序(一)提名号发放各高校通过管理员账号和密码(沿用2020年度发放的账号和密码)登录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s://.en/kjpj,系统开放时间为工作日8:00—20:00,节假日8:00-18:00),在线生成提名号和校验码,发放给候选项目(人选)。
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

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公示项目名称:智能云端一体化学习关键技术与应用主要完成人:杨宗凯,刘三女牙,韩骏,杨非,李小文,刘拥纲,聂风华,李晟,张昭理,黄涛,吴砥,何秀玲,陈增照,刘海,陈矛,周东波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慕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项目简介:智能云端一体化学习关键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实现“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技术保障。
该项目开展了智能云端一体化学习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系统地提出了多场景融合的学习空间理论;攻克了云空间智能构建与赋能、基于边缘计算的教育场景感知与量化、泛义资源智能导学等关键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1项(已授权1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5项,发布国家标准5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高水平论文47篇。
主要创新如下:(1)云空间智能构建与学习赋能。
以学习赋能为核心,建立面向现代教育服务、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集用户学习与教师研训功能于一体的云空间智能化机制,含资源充分共享、网络学习、心得交流、教师教研、协同工作等子空间;在信息实时的目标下,实现多种网络学习空间形式的集成与一致通达。
(2)基于边缘计算的教育场景感知与量化。
针对当前教育场景中存在的学习主体可描述、学习过程可计算与学习服务可定制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量化学习理论,阐述了学习者多维状态描述及演化规律;攻克了学习者高维动态建模、面向云端一体化的教育场景感知技术与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势识别等关键技术。
突破了国际上教学过程数据量化的技术瓶颈。
(3)智能云端一体化学习关键技术创新实践。
集成上述关键技术和产品,牵头实施了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工程,建立了国家基础教育云服务体系。
2023年度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示

2023年度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示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鼓励和表彰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优秀成果的个人和团队,教育部每年都会举办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
2023年度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经过层层筛选和评审,现将获奖名单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获奖成果进行认真审阅和讨论。
一、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1. 科研项目类(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负责单位:北京大学刘教授团队)(2)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业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负责单位:清华大学王教授团队)2. 教材教法类(1)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负责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负责单位:复旦大学教育技术中心)3. 教育改革与政策类(1)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政策研究(负责单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2)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与政策研究(负责单位:武汉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二、获奖成果简介及评价1. 科研项目类(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团队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入手,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评价体系。
该体系考虑了学生不同个体差异的特点,结合各科目特点和学科间的关联性,制定了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该体系为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提供了客观、有效的参考,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
(2)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业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该项目团队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学生学业历史数据、行为数据等多维度信息,构建了一套高效的学生学业预警模型。
该模型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测学生可能出现学业问题的风险,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在校内实际应用中,该模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学校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教材教法类(1)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该项目团队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通过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合作,构建了一套符合当代教师培养需要的创新型模式。
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司,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西 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 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行环保股份
有限公司,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 苏)有限公司,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
进步奖
任公司
3
0003-408
基于车联网的汽车智能 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
杨殿阁,连小珉,张照生,王钊,柳宗 伟,江昆,张德兆,王学军,李晓飞,李 宏利,王肖,李兵,杨扬,严瑞东,宗树
进步奖
五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序号 推荐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奖种
建议授奖 等级
罐头生产节水及柑橘新 叶兴乾,陈士国,刘东红,丁甜,邓致 浙江大学,象山华宇食品有限公司,杭
30 0893-406 型果胶回收关键技术与 荣,洪基光,李言郡,高海峰,舒志成, 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络通生 进步奖
产品开发
邓福铭,贾晓鹏,马红安,田永平,刘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吉林大学,焦
平,刘永奇,邓雯丽,张相法,张建华, 作天宝桓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张燕青,许晨阳,方啸虎,刘嘉霖,杨雪 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南
峰,郭振海
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进步奖
11
城市复杂工程环境下沿 0663-412 海软土地质灾害防治关
术及工程应用
毅,徐帆,张波,涂孟夫,庞传军
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清华大学,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公
2
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 0003-407 关键技术及其在非电行
业应用
李俊华,郝吉明,叶恒棣,朱彤,彭悦, 姚群,赵谦,李海波,宋蔷,尹海滨,张 志刚,李怀珠,马永亮,魏进超,陈贵 福,刘怀平,费传军,王彬,刘立,王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
公示要求
公示项目包括:自然奖、发明奖(含专利类)、进步奖(含推广类、科普类)、自然奖-直报类、发明奖-直报类、进步奖-直报类:
自然奖、自然奖-直报类: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专家)、项目简介、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发明奖(含专利类)、发明奖-直报类: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专家)、项目简介、推广应用情况、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进步奖(含推广类、科普类)、进步奖-直报类: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专家)、项目简介、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推广应用情况、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注:1.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中公示姓名、排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2. 如主要完成人的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不一致,则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需公示。
2017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公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