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招远市10年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16例临床分析

招远市10年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16例临床分析

2 009 年 1 0 年招远市人民医院共收治手足 口病住院病 例 5 1 5 例, 其中重症 病例 1 1 6 例,
包括 5 例危 重病例死亡�现将这些重症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年� 2 00 8 年均 1 例, 2 00 9 年 4 例�2 0 07 年死亡的 1 例血小板在 5 0 0 1 09 /L 以上�( 2 ) 心肌酶检查: 2 0 00 年 1 2 8 例 住院患儿中 1 2 例肌酸激酶( C K ) 及其同工酶 � ( C KM B) 明显升高( C K 2 00 0 U /L, CKM B 60 0 U /L 以上) �2 0 01 2 00 9 年均无心 激酶明显增 高病例�( 3 ) 心电图检查: 2 00 0 年 2 5 例示 发室性早搏; 1 例 � � A VF 导联及胸导联 ST 段下移, T 波 低平或 倒立; 6 例频发房 性早搏; 2 例频 � � A VF 导 联 ST 段 上移 0. 5 cm , 呈 下壁心 肌梗死图 形; 1 例几乎 完全房 室分离; 896 例窦性 心动 过速�
2 0 02 年� 2 005 年� 2 00 6 年均有 1 例窦性心动过速 �2 0 07 年 1 例 V5 � V6 � � � A VF Q > 1 /4R, 5 例窦性心动过速�2 00 8 年 1 例 � � 窦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4 例窦性心动过速�2 00 9 年 4 例 窦性心动 过速�( 4 ) 脑脊 液检查: 2 00 0 年 1 4 例腰穿 � 脑脊液均无色透明, � 压力增高( 2 00 3 00 m m H 2 O) , 白细胞( 1 8 360 ) 1 0 6 /L, 单核 细胞 0. 7 0. 8 �2 0 07 年 1 例腰穿 脑脊液 无色透明, 压力低 40 m m H 2 O, 脑脊液细胞 90 1 06 /L , 单核 0. 7�( 5 ) 病原学检查: 2 00 7 年病原学检查 47 例临床标本, 其中 2 9 例为 C ox A 感染, 占 61 . 70 % , 1 8 例为 E V71 感染, 占 3 8. 3 0% ; 2 00 8 年病原学检查 75 例临床标本, 均为 C ox A 感染; 2 00 9 年病原 1 9 例为 C ox A 感染, 学检查 49 例临床标本, 其中 3 0 例为 E V71 感染, 占 61 . 2 2 % , 占 38. 78% �( 6 ) 其他检查 : 2 00 8 年 1 例 A LT 1 5 7 U /L, A ST 1 30 U /L� 3 . 并发症 � : 病毒性心肌炎: 2 0 00 年病毒性心肌炎 1 2 例, 男 7 例, 女 5 例, 年龄 1 2 . 5 岁�其中 4 例暴发型心肌炎, 均有高 热� 疱疹史 2 3d, 后迅速出现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1 例下壁心肌梗死图形; 1 例听诊典型奔马律, 心电图示完全房室分离; 1 例心率 > 2 00 次 /m i n; 1 例频发室性早搏 � �均于 入院后 1 2 d 内死 亡�2 007 年疑似 心肌炎 1 例, 表现 为发热 7 8 d , 疱疹 2 d, V6 � � � A VF Q > 1 /4R, M B 1 3 2 U /L� 心电图 V5 � 心肌酶 C K 病毒性脑炎: 2 00 0 年 1 4 例, 表现为手足疱疹消退后仍低热� 嗜睡� 呕吐 8 例, 头痛 1 例, 双下肢无力 5 例�1 4 例脑 压均高, 脑脊液细胞数( 1 8 3 60 ) 1 0 6 /L, 2 004 年� 2 0 09 年各 1 例, 糖氯正常�2 002 年� 均 表现为头痛� 呕吐�2 0 07 年 2 例�1 例脑干 脑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患儿为 8 个月小婴儿, 高热� 疱疹 1 d , 呕吐频繁, 入院 4 h 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死

重症手足口病25例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25例分析

临床 表现 :发病 时间 2~6 ,平 均 3 d d . 。住 院 6 时问 1 3 。≤7 ,1 ~1d d 5例 ,占 6 %。体温 3 ℃ ~ 0 7
3 . ̄ 94C,平 均 3 -c 。全 部 病例 均 见手 足 、手 口 、 83【 =
吸 、立 即给 予气 管 插 管机 械 通 气 ,吸 出 大量 粉红 色泡 沫痰 ,人 院后 1h出现血 压下降 ,2h出现心 9 2
静脉 注射 ;0例 予 苯 巴 比妥 钠 ( 1 5~1 ) g k - 次 0 m ・g ・
治疗 。
龄 4月 半 ( V 1阳性 ) E7 ;本 组 病 例 中 除发 热 、皮 疹 表 现 外 ,最 主要 的 临 床 表 现 是 神 经 系统 损 害 ,
6 .改 善 微 循 环 :3 5例 出现 汗 多 、指 端 凉 症 状 ,予盐 酸山莨宕 碱 ( .~05 m ・g ・ 03 .) g k 次 治疗 。 7 .呼 吸机 辅 助 通气 :5例 使 用 有 创 呼吸 机 辅 助 呼 吸 ,最 长 带 机 时 间 5 ;8例 使 用无 创 呼 吸 机 d
5 .控 制 惊厥 :1 2例予 地 西泮 03 g k 次 .m ・g ・
在本 组病 例 中 1 ~3岁婴 幼儿 为 重症 手 足 口病 高 发年 龄段 ,约 占发 病数 的 6 . % ,其 次 为 3 76 7 ~5
岁 者 ,占 2 % ,1 以下 者仅 占 5 ,最小 发病 年 0 岁 %
例均 为 3岁 以 内幼 儿 ,病 程 <3 ,诊 断 明 确 至 死 d 亡时 间最 长 间 隔 2 h 9 ,4例死 亡病 例 临 终前 均 表 现
神经 源性肺 水肿 。
断病 毒进一 步损 害 、颅脑形 态学 改变 不严重有 关 。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足口病好发3岁以下的患儿,占70.9%,多于发病后1至5天内出现病情恶化;主要合并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

本组36例患儿合并颅内感染5例,合并心肌炎15例,合并肺水肿2例。

所有患儿均对症采取抗病毒、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除1例死亡外,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尽可能阻止疾病向危重症方向进展,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是由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有死亡病例报道[1]。

病毒通过口腔由人传播到人,儿童好发。

大多数病例恢复良好,然而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病情进展极快,短期内死亡[2]。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5月半,最大10岁9月,5岁2例(5.6%)。

全部于发病后1至5天内出现病情恶化。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断依据:(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异常、脑电图、磁共振、胸部线、心电图检查可有异常。

(4)确诊依据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桂林地区重症手足口病135例临床分析

桂林地区重症手足口病135例临床分析
王 鹰 。 凤芝 边
( 桂林 市人 民 医院 , 广西桂 林 5 1 0 ) 4 0 2
摘要 : 目的
探讨 2 1 00年广西桂林地 区重症手足 口病 的临床特点及 治疗方法 。方 法
对我 院 15例重症 手足 3
口病患儿 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病原 学检测肠道病 毒 7 1型( V 1 病 毒核 酸阳性 6 E 7) 1例 , 他肠 道病 其
[ 5]顾洪生 , 李振宇 , 肖建德 , 腰椎退行性滑脱与小关节形态之间 等. 关系的临床研究 [ ] 中 国临床解剖 学杂 志 ,0 7,5 3 3 1 J. 20 2 ( ):4 —
3 . 43
等 认 为腰 椎 关 节 突关 节 退 变 程 度 及 其 方 向 的 变
化 对退行 性腰 椎滑 脱具 有病 因学意义 。 总 之 , 弓根 钉 固定后 椎 体 的 稳定 性 得 到 一定 椎 的改善 , 但是其 对 临 近椎 体 的活 动 必 定 造成 一定 的
[ ]杨贤玉 , 6 王吉兴 .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 向和退变程度对退行性腰
椎滑脱 的影响[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09,9 1 :25 . J. 2 0 1 ( ) 5 -5
( 稿 日期 :0 91 —7 收 2 0 —21 )
桂 林 地 区重 症 手 足 口病 15例 临床 分 析 3
[ ]Y r t 1 oi s E,C iaK,T ymaY,e a.L n- r ucme o miu hb oa t 1 ogt m oto s f e
sa d r ic c o o u a ic h r ito tn a d d s e tmy frl mb rd s e n a in:a f l w— p su y r L w R,Sna t ol T,e a.R dooi l ses n n J acka gu r t 1 a i g a ass t l c me

86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86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胸 闷 乏 力 者 多 于 2周 内症 状 消 失 , 电 图 异 常 者 多 于 2周 内 心
时 间 均 长 于 大 环 内酯 类 药 物 敏 感 者 , 者 换 药 率 较 高 。MP耐 前 药 性 问 题 仍 急 需 加 强 研 究 。如 果 合 并 细 菌 感 染 可 加 用 头 孢 类 药 物 , 症 者 短 期使 用糖 皮 质 激 素 及 免 疫 球 蛋 白 , 强 对 症 支 重 加 持治疗 。
125 泌 尿 系 统 : 常 规 显 示 2 .. 尿 6例 白 细 胞 升 高 , 下 血 尿 1 镜 8 例, 轻度蛋 白尿 5 , 例 8例一过性尿蛋 白( ++)5例一过 ± , 性 尿 红 细 胞 ( 一 + +) B N、r 正 常 范 围 。 + ,U C 均 12 6 神 经 系 统 : 经 系 统 症 状 有 8 , 现 为 头 痛 伴 呕 吐 , .. 神 例 表
损害 。
击 疗 法 (0 5m /g 。免 疫 力 低 的 患 者 酌 情 使 用 静 脉 丙 种 1 —1 gk )
球蛋 白。
3 讨 论
肺 炎 支 原 体 是 引 起 呼 吸 道 感 染 常 见 的 病 原 体 , 般 多 见 一 于儿 童 和青 少 年 , 年 四 季 均 可 发 病 , 散 发 或 小 流 行 , 密 一 可 如 切 接 触 或 人 群 密 集 处 易 暴 发 流 行 。 临 床 表 现 多 种 多 样 , 重 轻 不 一 , 乏 特 异 性 , 了 咳 嗽 等 肺 部 表 现 外 , 外 表 现 越 来 越 缺 除 肺

63 2第 3 第 2 O月 3卷 9期
手 足 口病 ( F D 是 由肠 道 病 毒 引 起 的急 性 传 染 病 , HM ) 主要 由肠 道 病毒 7 型 ( V 1和 柯 萨 奇病 毒 ( osci i sA组 1 l E 7) Cxake r ) vu 6 型 ( o .1 ) 染 引 起 … , 发 生 于 学 龄 前 儿 童 , 典 型 临 床 Cx A 6感 多 其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迟缓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静 脉 丙 种 球 蛋 白等 治 疗 , 可 减 少 HF MD 导 致 的并 发 症 及 后 遗 症 。 【 关 键 词 】 手 足 口病 ; 重症 ; 急 性 迟 缓性 瘫 痪 ; 临床 特 点 ; 病 原 学
Cl i ni c a l Fe a t ur e s a nd Et i o l o g y o f 3 2 Se v e r e Ha nd - F oo t a nd Mo ut h Di s e a s e Chi l d r e n W i t h Ac ut e Fl a c c i d Pa r a l y s i s
中华妇幼临床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杂志( 电子版) 2 0 1 3年 1 O月 第 9卷 第 5期
・5 3 3 ・

论 著 ・
重 症 手 足 口病合 并 迟 缓 性 瘫 痪 的 临床 特 点 及 病 原 学分 析
王 美 芬 陈 韬 杜 曾 庆 王 明 英
【 摘 要】 目的 方法 探讨重症 手足 口病 ( HF MD) 合 并急性 迟缓性瘫 痪 ( AF P ) 的临床 特点及 病原 学分 析。 选择 2 0 0 8年 4月 至 2 0 1 1年 7月 在 昆 明市 儿 童 医 院住 院 治疗 的 2 5 0 0例 重 症 HF MD 中合 并 AF P的
床症状 , 在病程 中患儿出现精神差 , 呕吐 , 抽搐 , 肢体 抖动 , 心率 、 呼 吸增快 等神经 系统症 状 , 脑 电 图 出 现 慢
波, C S F出 现 白细 胞 ( WB C ) 计 数 及 蛋 白升 高 , 血 常规 示 W B C计 数 及 中 性 粒 细 胞 明显 升 高 , 合并 脑炎 、 脑 脊 髓炎、 迟缓性麻 痹 、 肺水肿 、 循 环 衰 竭 等 临 床 症 状 。本 组 2例 患 儿 因 人 院 时 病 情 危 重 , 死 于 神 经 源 性 肺 水 肿 及 肺 出 血 。结 论 重 症 HF MD合 并 A F P多 发 生 于 < 3岁 幼 儿 , 病 原 体 主要 为 E V 7 1 。对 其 早 期 应 用 激 素 、

危重型手足口病59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

危重型手足口病59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

表 1 手足 口病 神 经 系 统 受 累期 ( 并发 脑 炎 ) 要 表 现 主
右 下肢瘫 痪 1例 . 右 膝 反 射 消 失 及 右 下 肢 肌 其 力 Ⅱ级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精 神 差 、 食 差 、 肢 凉 ; 饮 下 呼 吸增快 I4 m n 最 快 6 > 07 i . .  ̄/ 6次/ i ; 率增 快 ≥10 mn 心 5
【 关键 词】 危重型 , 手足 口病 ; 高血压; 神经源性肺水肿 ;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7 29 R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d i1 .99 ji n 10 — 30 2 1.5 0 1 o:0 36 /.s . 02 1 1.0 2 0 . 1 s

手足 口病 ( adf t n o t dsae F h n o a dm u i s ,H MD) o h e

下患儿 4 (30 % ) 9例 8.5 。男 3 , 2 。病人来 自 3例 女 6例 昆明市城镇 2 , 3例 农村 1 ; 6例 专州县城镇 5例 , 农村 1 3 例 ; 2例分别为北 京 、 另有 南京 旅游 者。全部 病例 均有 口腔黏膜疱疹 或溃疡 , 手心 、 可见斑丘疹 、 足心 疱疹 。同 时并有臀部 、 膝部斑丘疹 、 疱疹 1 ; 斑丘疹 、 3例 臀部 疱疹 6 : 例 膝部斑丘疹 、 疱疹 7例 。全 部患儿 均有发 热 , 体温
高 为 3 .5 g L 治疗后 复查 均 正常 。心 电 图检查 5 95m / , 8 例 均为心动 过 速 。5 均 做 了肝 、 9例 肾功能 、 肌酶 检 心 查 : 2例 A T C 除 S 、 K轻度 增 高 , 心 肌酶单 项轻 度增 3例
1 2月收治 的 5 9例危 重型 H MD病 例报 告如 下 。 F

小儿急性重症手足口病39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重症手足口病39例临床分析
硬联 合 阻滞 麻 醉 C E , 察麻 醉 效果 , S A) 观 牵拉 反 应 , 以及 麻 醉后 5—1 O分钟 进 腹 探 查 时 , 牵拉 宫颈 B 、 P HR的 变化 。 结果 : 组 麻 醉 效 果 好 , I I 牵拉 反 应 轻 , 显 明 优 于 I ( 0 0 ) 麻 醉后 II组 的 B H 较 术前 均 有 所 下 降 ( 0 0 ) 麻 醉后 5分 钟 ,P的 I组 比 I 及 术 前 下 降 均较 明显 ( 0 0 ) 组 P< .5 , 、 I P、 R P< .5 , B I 组 P< .5 。结 论 : S A CE 用于子宫切除术具有起 效快、 麻醉效果好、 牵拉反应轻等优点 , 更适用于子宫切除术。 【 关键词】 一硬联合 ; 腰 硬膜外; 子宫切 除
I 出现的牵拉反应 明显高于 Ⅱ组 ( 0 0 , 组 P< .5) 防治牵拉反应效果 Ⅱ组 参 考 文 献 明显优于 I ( O 0 ) 见表 1 。 组 P( .5 ( ) [ ] 万 翠红. 硬 联合 麻醉 在 子宫 全切 术 中的 应用. 1 腰 临床 麻醉 学 杂志 , 两组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是 H R较术前 明显减慢( 0 0 ) 进 腹探查 P< .5 , 2 0 2 : 7 — 1 7 0 8, 1 6 7 . 时I 组比 I组 减慢 更明显 ( 0 0 ) 两组患者麻 醉后 S P D P I P< .5 , B 、 B 均有 所降 [ ] 刘 俊 杰 , 俊. 2 赵 现代 麻 醉 学 19 9 0年 4月 第 一版 第 3次 印刷 . 科 手 术 妇 低 , 组进腹探查是明显低于术前 ( < .5 , 组麻醉后 5 I P 0 0 )I I 分钟 较术前下降 麻 醉 特 点 ,6 7 1 70— 6 . 更明显 ( 0 0 ) 同时低于 I ( P< .5 , 组 P<00 。其 中 1 .5) 6例患者需 要麻黄素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13T16:19:12.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李霞邓燕艺甘宁
[导读]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以3岁以下为主要人群。

大部分为轻症,预后好。

李霞邓燕艺甘宁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537000)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不同病原学的临床表现。

方法:对2012年04月至1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组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现肢体震颤、眼球异常运动、易惊、嗜睡、呼吸节律改变、血压高等,易发展至危重症。

结论:我院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07-02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以3岁以下为主要人群。

大部分为轻症,预后好。

少部分为重症,可并发脑干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循环障碍,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现将我院2012年-04至2012年-11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学确诊的共78例。

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据2010年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或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

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眼球运动异常、烦躁不安、抽搐、头痛、无力或急性迟缓性麻痹、抽吸样呼吸。

呼吸系统受累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紫绀。

循环系统受累表现为:心率增快或减慢(与发热程度不相称)、面色苍白、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增高
1.2 纳入标准于2012年-04至2012年-11在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1.3 观察指标定义①高热(腋温):≥39℃,中热:~38.9℃,低热:<38℃;②心率增快:安静状态下心率达到窦性心动过速的标准,<1岁>140次/分,~6岁>120次/分,>6岁>100次/分;心率减慢:<1岁<100次/分,~6岁<80次/分,>6岁<60次/分;③血压升高:收缩压>(年龄×2)+100mmHg(1mmHg=0.133kPa);血压降低:收缩压<(年龄×2)+60mmHg;④呼吸频率增快:安静状态下超过同年龄段正常呼吸频率(新生儿40次/分,婴幼儿30次/分,儿童20次/分);⑤典型皮疹为手、足、口伴或不伴其他部位的皮疹。

1.5 资料提取①一般情况:年龄和性别等;②临床表现:发热、皮疹、神经、呼吸及循环系统的临床表现等;③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血糖、脑脊液、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④治疗及转归。

1.6 分组患儿按病情分为EV71感染组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研究期间收治符合《指南》入院条件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其中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学检测65例为EV71感染,13例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78例重症手足口病中男57例,女 21例,发病年龄9个月至11岁,其中<3岁63例,~5岁 11例,>5岁4例。

EV71感染65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3例,男12例,女1例。

2.2 症状和体征
2.2.1 发热 78例患儿均有发热,热程1-5天,其中高热27例,中热47例,低热4例。

2.2.2 皮疹 78例患儿均有皮疹表现,皮疹为椭圆形或圆形的斑丘疹或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少。

2.2.3 神经系统易惊71例(91%),精神差46例(58.9%),肢体震颤38例(48.7%),烦躁不安34例(26.5%),呕吐19例(24.3%),嗜睡9例(11.5%),眼球运动异常8例(10.2%),抽搐3例(
3.8%),抽吸样呼吸2例(2.5%),昏迷1例(1.2%)。

2.2.4 呼吸和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快19例,呼吸节律不齐2例,肺出血3例。

循环系统表现:心率增快71例,其中>200次/分4例,血压升高34例。

2.3 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白细胞>12×109/L 49例。

②血糖:正常32例,>6mmol/L33例,>9mmol/L 8例。

③16例行腰椎穿刺术。

脑脊液:压力升高9例,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升高8例,糖升高7例,蛋白升高1例,降低2例,氯化物升高4例,降低2例。

16例脑脊液培养均阴性。

2.4 影像学检查①胸片:肺纹理增粗26例。

②头颅CT:脑炎改变2例。

2.5 治疗常规治疗:①甲强龙10-15mg/kg/d,冲击3-4天;②丙种球蛋白1g/kg/d,共2天。

③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必要时予白蛋白、速尿和3%氯化钠合用脱水。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④米力农改善心功能。

⑤危重症予机械通气。

11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均为EV71组),其中肺水肿7例,肺出血3例,中枢性呼吸衰竭9例。

2.6 转归 2/78例死亡,均为EV71感染组。

2例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1例10天,1例39天)仍无自主呼吸,睁眼昏迷,家属放弃治疗。

74例治愈或好转出院。

住院天数4-16天。

3 讨论
本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均有发热,提示手足口病伴发热时需警惕发展为重症的可能。

病程以3-5天为高峰期,以6月-4岁为主要发病年龄。

神经系统症状以易惊(91%)发生率最高,依次为精神差(58.9%),肢体震颤(48.7%),烦躁(26.5%),呕吐(24.3%),眼球运动异常(10.2%)。

眼球运动异常均出现在EV71感染组,余神经系统症状在两组患儿中无明显差异。

临床中发现肢体震颤,眼球运动异常易进展至危重症。

2组病人在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差异。

治疗上均予甲强龙冲击,丙种球蛋白抑制免疫反应,米力农改善心功能,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等综合治疗。

治疗后13例其它肠道病毒感染组均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均治愈,且治疗疗程短,住院天数4-8天。

11/78例因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均为EV71感染组。

2例因无自主呼吸,睁眼昏迷,不能脱机,家属放弃治疗。

2例死亡。

上述4例均为EV71感染组。

临床分析表明肢体震颤及眼球运动异常提示脑干脑炎,易进展为危重症。

肢体震颤其病变部位及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眼球异常运动主要表现为目光茫然,双眼球左右来回游动或上翻,推测病变部位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即中脑、桥脑)附近[1]。

2012年我院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11例危重症均为EV71感染。

部分患儿到我院就诊时已是危重症,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综
合治疗仍难以抢救成功。

要求一线医生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几个方面: ①及时掌握发病情况,男女均可发病,以6月-5岁居多; ②患儿起病时症状常不典型,如出现肢体震颤和眼球异常运动(游动或上翻)等表现时应警惕脑干脑炎的可能。

③治疗上应及早使用呼吸机,并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药物治疗可选用甲泼尼龙和IV IG冲击治疗,同时给予必要的高级生命支持疗法。

参考文献
[1] Yang SD 杨思达,Lin HS。

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19例临床分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06.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