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4下第五单元 我们的家园
第五单元 我们的家园--地球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3.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5.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6.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zhengli 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待科学学习:喜欢大胆想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
2.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 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4.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科学知识目标:1、物质世界: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确定。
2、地球与宇宙: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和功用;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习惯培养目标:1.大胆提问,善于交流,学会倾听,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初步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观察到的现象会准确真实的记录。
4.认真准备,分工合作,养成较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地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地球表面分布着海洋与陆地,陆地上分布着山地、湖泊、盆地……但他们对地形地貌的认识却是肤浅的、片面的,仅限于有限的见闻,没有宏观的、整体的认识。
学生识读地图、地球仪能力较弱,一般少有相关经历,而此恰是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重要方法,此方面能力在有针对性的探究中,学生易于提高。
18、航海家的发现科学探究: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导言】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对地球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环保的重视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树立环保意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能力素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地球的大小、形状、结构、地理分布等。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公转、自转等。
3.环保知识和方法:节约用水、垃圾分类、保护植被、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地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发表对地球的感受和看法。
2.探究:呈现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引导学生探索地球的大小、形状、结构、地理分布等,并讨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验,如节约用水实验、垃圾分类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4.游戏:设计环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知识和方法,并加深对环保意识的认识。
5.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清理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器材:准备适当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进行环保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3.环保游戏:设计各种环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知识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环保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的家园》教学反思

(我们的家园)教学反思(我们的家园)是二年级下期的第—个综合探究单元,以野外生存夏令营故事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商量、调查、表达交流、设计制作等活动,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确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了解动物、植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构成了人工世界;了解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制造出来的。
(我们的家园)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它连续了上两课的故事。
夏令营结束后,参与着回到校园与小伙伴们对话的情景,引出有些物品是“自然形成的〞,有些物品是“人工制造的〞,为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两个概念打下来根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商量荒岛上的物品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引发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比拟。
2通过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自然形成的,哪些物品是人工制造的,总结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特点。
3 通过商量“能否将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这一问题,意识到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同时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瞧,这就是孩子们眼中的漂亮家园。
在孩子们眼里,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亮的河水,蓝蓝的海洋是漂亮的,即使有高楼大厦,也离不开花朵和绿树、小草的点缀。
漂亮的家园里,还有天空中飞翔的鸟儿,地上奔跑的小动物,小河里、大海里自由自在游动的鱼虾等,一幅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境,这就是孩子们心目中漂亮的家园,反映出孩子们对美好家园的渴望,期望我们生活的环境,处处是绿树,小草、鲜花,期望我们生活在一个漂亮的花园里。
二一班杨新博同学用剪贴画的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通过教学视频中出现的四个人类破坏自然的图片感触很深,并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我的家园我期望天空是蔚蓝的,不要被雾霾遮挡而看不见星空。
我期望河水是清亮的,不要被垃圾污染而散发出臭味。
我期望森林是广阔的,不要因砍伐过度而土地沙漠化。
小班科学教案我们的家园

小班科学教案我们的家园小班科学教案:我们的家园引言:我们的家园是地球,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作为小班科学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教育孩子们关于环境保护和地球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亲身观察和探索,帮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并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2. 培养孩子们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3. 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孩子们学习地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教学步骤和活动:1. 导入环节(10分钟):- 与孩子们一起观看地球的照片或视频,并引导他们说出地球的特点和形状。
- 引导孩子们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和植物以及其他自然资源。
2. 观察地球的不同部分(20分钟):- 让孩子们用手触摸并观察地球模型,引导他们认识地球的陆地、海洋和大气层。
- 通过地图和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不同的生物栖息地。
3. 地球环境的保护(30分钟):- 观看一段有关环境保护的动画视频,引起孩子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 给孩子们分发一份简单的环境保护小册子,可以包括一些简单的行动步骤,如节约能源、垃圾分类和保护水资源等。
- 鼓励孩子们在课后和家人一起实践环境保护的行动,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写在一张纸上。
4. 生态系统的探索(30分钟):- 带领孩子们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生态系统的观察和探索。
- 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的植物、昆虫和动物,并让他们感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鼓励孩子们提问和思考,比如:“我们该如何保护这里的植物和动物?”或者“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这里的环境?”等问题。
5. 小结和评价(10分钟):- 回到教室,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确保他们对地球和环境保护的理解。
-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在探索生态系统时的观察和体验,可以鼓励他们用绘画或手工制作分享。
教学资源准备:- 地球模型- 地球照片或视频- 地图和图片- 环境保护动画视频- 环境保护小册子- 纸和绘画/手工制作材料教学延伸:- 鼓励孩子们与家人一起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动物园,了解更多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知识。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

科学道理我知道(10月21日)1.下列不可以作为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海B.人造卫星拍摄地球照片C.“孤帆远影碧空尽” D.“天圆地方”说2.在地球仪表面上,同赤道平行的圆形弧线叫()。
A.经线B.纬线3.经线和纬线可以指示方向,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位置。
()A.正确B.错误4.在地图上,蓝色表示(),黄色表示(),绿色表示()。
A.高地B.海洋C.平原5.在全球的卫星定位系统中,美国的是GPS,中国的是北斗。
()A.正确B.错误6.地球上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方向总是()。
A.竖直向下的B.朝向四面八方C.垂直向上的7.( )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引力。
A.爱迪生B.牛顿C.爱因斯坦8.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有很多,但是上升的氢气球不受到重力。
()。
A.正确B.错误9.用手提提包,感到很重,有一种()感觉。
A.向上B.向一边斜C.向下拉10.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首先要调零,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
()A.正确B.错误11.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
A.垂直B.相平C.平行12.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A.正确B.错误13.我们可以自制一个测力计,铁板可以用纸板代替,弹簧可以用()代替。
A.棉线B.橡皮筋C.尼龙绳。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__地球17航海家的发现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17 航海家的发现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知道地球是由小局部陆地和大局部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局部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2、提出问题: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外表有什么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活动二、地球外表有什么教师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学生观察,交流意见。
例如:发现有颜色上的差异,分别代表海洋、高地和平原。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上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活动五:总结1、总结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呢?学生交流展示。
2、教师出示观察星、思考星和合作星,你认为自己能得哪颗星?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三〕布置作业:〔任选其两项完成〕1、做个小小地球仪。
2、利用已有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3、继续搜集关于地球的资料,并将所获得的资料做成剪贴报。
板书设计:地球上有什么水海洋湖泊溪流瀑布……教后记:。
青岛四下科学基础训练自主学习《第五单元 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活动》参考答案(沂南李金刚整理)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400多年前,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经过近3年时间,绕地球一周,从而有力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3)地球上或者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用牛顿做单位,用测力计来测量。
4)地面接受太阳光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
2、小法官1)麦哲伦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
对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已经电磁学清楚,无需再研究了。
错3)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漫长而曲折。
对4)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对5)知道距离,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错6)航天飞机飞出地球,因为它克服了地球引力。
对7)在地球仪上,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错二、生活中的科学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时,总是船身先消失。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地球是圆的。
2、你在公园玩的时候,假如找不到家人,在电话里怎样向家人报告所在位置?答:找附近的一个特殊建筑作为参照物。
3、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地球引力?答:晾晒衣服,饮水机,一般容器,引水灌溉,部分高空作业(如起降机),施工定角,飞机正常航行4、在浩瀚的大海中,轮船突然遭遇危险,需紧急救援。
如果你是船长,该如何准确无误地将自己的位置报告给援救人员?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三、探究能力我们还想探究人类如何摆脱地球引力?四、反思回顾略。
我们的家园科学教案

我们的家园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学习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3.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1.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3.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4.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
1:引入话题,介绍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多样性。
3: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方式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包括《航海家的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我在哪里》、《苹果为什么落地》、《测量重力》五课内容。
引导学生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探究地球的知识。
使学生在了解地球的同时,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用科学的方式探究地球,揭示未知的奥秘。
《航海家的发现》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有什么》是在学生对地球总体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地球表面的构成做进一步的探究,并通过对地图、地球仪中有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在哪里》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采用语言和图画的形式,定型的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了解参照物的作用;《苹果为什么落地》主要探究由于地球引力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通过活动,认识到
重力形成的原因;《测量重力》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学情分析:
虽然小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地球的形状、大小、概貌、地球引力等新的知识领域的探究相对困难些,这也正是需要学习研究的课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究地球,揭示未知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能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信息源;能用
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
结果。
2、愿意合作交流;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图、地球仪的主要标志和功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
教学方法与媒体:
实验探究法、研讨推理法、观察法,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新授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