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

合集下载

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浅谈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回想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了我一些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

第一、给学生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更多的也是真情的回报。

二十几年来,我努力地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付出时,收获的必定是学生更多的爱!感受学生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小宋,有一次,不知吃了什么呕吐了,弄得满身都是,同学们都嫌脏,更有的学生用手把鼻子捂住,加上他平常经常欺负同学,因此没一个同学主动帮助他。

见到这种情况,我没有要求其他学生做什么,而是立刻放下教科书,走下讲台,帮他清洗干净,然后请其他老师上课,自己亲自把他送到医院找医生给他看病。

后来这位同学被我的做法感动了,上课也认真起来了。

喜欢捣乱的他,上课捣乱的现象在他身上慢慢减少了。

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道理。

班主任本身良好的行为就胜过千言万语,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效果。

我在对孩子们付出的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心回报。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次在学校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在返回途中,我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把脚摔伤了,同学们纷纷到医院来看我,有的撅起小嘴在我伤口处不停地吹着,嘴里不停地问:“朱老师,还疼吗?”“朱老师,好些了吗?”我笑着告诉孩子们:“老师没关系,不要紧。

”孩子们看到我的笑脸,似乎也放宽了心。

第二天,我一瘸一拐地走到教室,来到讲台前,我惊讶地看见讲台上放着许多学生给我写的卡片,我手捧着孩子们写的卡片,一张一张地读着:“老师,愿您早日康复!”“老师,原谅我们的无知,以前我们不知道惹您生过多少气,在这里给您说声:对不起”“您一定要坚强些,我给您讲个笑话,有一只大象……”祝福是那样的真挚,呼声是那样的真切,情感是那样的清纯我的心震撼了,我的视线模糊了。

这些虽然都只是些小事,但在师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很深的。

用爱打开学生心灵,用爱滋润学生心田

用爱打开学生心灵,用爱滋润学生心田

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摘要:班主任工作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我认为班主任要与学生相互沟通,走进学生心灵;爱心教育,塑造心灵基石;讲究策略,净化学生心灵;注重细节,完善学生心灵;善待学生,发挥心灵力量;评价激励,赢百倍信心,使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达成心灵的默契,展现素质教育的风采。

关键词:沟通爱心策略细节善待评价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75-01班主任是平时教学过程中跟学生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

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享有民主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1 相互沟通——走进学生心灵沟通师生情感是重要的。

无数实践证明:“情感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总以为沟通就是平时多和学生聊聊,多与学生谈话。

事实上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要想全面的了解学生,我们应该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比如家访、问卷等等。

除了了解学生,我们也要试着向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了解老师的相关情况。

这样才能让大家站在平等的位置,让学生感觉亲近了,了解学生就事半功倍了。

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最容易做到的是肯花时间与学生谈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该是沟通的艺术家。

”有了沟通的艺术,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化麻烦为简便,化困难为轻松,化冰山为河流。

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全身心地、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不同语言的点拨、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记得前些日子,有几位男生在给几位女生写情书,闹得班级沸沸扬扬的。

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采用极端的做法惩罚他们,而是找他们谈心,告诉他们喜欢女生是可以的,同学之间就要这样充满着爱,但不能理解为成人所谓的爱情,现在不懂这东西,而且更不能模仿着去谈这东西,等学好知识,成年了,会有更美好的爱情等着大家。

用爱滋润 用心教育

用爱滋润 用心教育

用爱滋润用心教育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力量,它能够温暖人心,激励人前行。

而教育,更是塑造未来的关键。

当爱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便能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无限可能。

用爱滋润,用心教育,这是我们对教育的最美好期许。

爱是无私的,教育也是如此。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不计较回报,只是默默地为孩子付出。

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这样,他们用心灌溉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努力让他们开出绚丽的花朵。

用爱滋润教育,就是要让教育充满温情和关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和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关爱。

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才能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度过他们的童年和青春期。

用爱滋润,就是要给予教育更多的关怀和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也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用爱滋润的教育,就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理解和尊重,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人翁。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

用心教育,就是要让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需要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用心教育,就要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应该为他们量身定制,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

多元化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用心教育,就是要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孩子们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用心教育,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在美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不仅仅要注重学业的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品质,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和成熟的青春。

身心健康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基石,只有健康成长的孩子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的育人故事”德育案例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我的育人故事”德育案例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我的育人故事”德育案例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高县实验一小:何敏最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教育是爱,爱就是教育。

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我班上有一个男孩,父母离异多年又长期不在身边,这无疑使他从小缺少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以至性格叛逆、行为怪僻、性情执拗、多染坏习。

父亲曾言放弃,八旬高龄的爷爷奶奶更是束手无策。

可我没有放弃他,我相信,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一颗上进的心,多给这些学生笑脸和耐心,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安慰和希望!我多次在他饿肚子的时候给他买东西吃;在他偷了高年级同学的钱面对挨打时帮他化解;在他过生日时买书籍赠送给他;在他想念母亲落泪时给他安慰;在他遇到难题时耐心给他讲解……去年运动会上,他趁别的同学不在教室,偷偷拿走了别人的钱。

我知道后找他谈心,了解到其行为是由于其父母离异,缺乏关爱,身上没有零花钱,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可自身有没钱购买而造成的,我就对他说:“孩子,你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如果不改正长大以后再拿别人的东西就是违法行为了,那时要进监狱的。

不要这样做了,以后你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学习用品,就告诉肖老师,肖老师帮你。

”孩子听了以后,泪流满面。

天已傍晚,我把孩子送回家,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嗓音嘶哑,但我仍然坚持着。

也许是这一家人听着我嘶哑的嗓音真切感受到了我对孩子真心的关爱,孩子哭了,父亲哽咽了,爷爷奶奶也老泪纵横。

教师上课的心得体会(18篇)

教师上课的心得体会(18篇)

教师上课的心得体会(18篇)教师上课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教师上课的心得体会篇1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在我的工作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

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

工作四年以来,我接触过许多性格各异的学生,例如:学生本人很机灵聪明,接受能力强,能言善辩,懂得的道理也多,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该学生一直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行为习惯很差,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自己不听讲还干扰别人;老师、同学讲话时喜欢插嘴,有时上课会说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做错事儿时不能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批评,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就会情绪激动,在课堂上弄出更大的声响,甚至与老师对立。

在学习生活中,对老师、同学的错误抓住不放,甚至幸灾乐祸。

第一次上数学课,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想这样的课上起来肯定学生们都会很喜欢,可正当我和其他的学生兴趣十足的讨论问题时,他居然无视我的存在,随意的站起、离开座位走动,还随意地动周围同学的东西,找别人讲话,别人不搭理他时,他就动手打人家。

此时我甭提有多生气,毕竟是第一堂课要是不制止了,那以后的课堂还不知道会怎样呢?于是就把他“请”出了教室,但是突然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一样,就扑通一声坐回到了位置上,还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此时为了不耽误其他学生,我也就只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压住心头的怒火继续上课。

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灵

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灵

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灵霍城四中要卫霞班主任是一个人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主任”,他的人品、修养、学识渗透于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全部生活,乃至于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

可以这样说,班主任是学生的重要领路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敬重的人。

感想如下;一、用爱心做学生的慈母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是称职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1、以自己的品质来感召学生。

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模范。

教育学生不能只是靠说教,更主要的是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

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行端正的学生。

所以,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越强。

因此,在工作上,我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尽心尽职;在遵纪守法上,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要作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始终用一颗爱心感化着学生。

我曾经带过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她家里比较困难,买不起练习册,我就给垫钱买上,孩子说:老师你象朋友一样,我很喜欢你。

班里的毕兆旭同学因父亲年龄大,家庭收入少。

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穿。

记得班里有个叫艾吾扎的学生,因迷上了网吧游戏,而失学、逃课。

我就带上另外一名学生一起冒着雨一个网吧一个游戏厅的找,终于找到了他,并对他耐心的说服教育,不断的进行鼓励、表扬,而不是打骂、挖苦。

逐渐使他回心转意,使他对自己也有了信心。

他的父母也因此而非常感动。

平时班里的住校生缺钱了,都会从我那儿提前预支,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2、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

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用爱滋润学生心田

用爱滋润学生心田

用爱滋润学生心田有一句话平淡却真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三尺讲台无限爱”,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

用爱架起师生间的心桥,能及时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能使教师转变后进学生,促其健康成长。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坚信,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

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面就如何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教育学生成长,结合本人当班主任的经历和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谈谈体会。

一、关爱学生,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形象威严,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主观感受被忽略,情感的交流被抑制,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也影响了师生间沟通、交流,影响了教育质量。

而学生需要的不再是讲台上居高临下的教师,而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与他们融洽相处的朋友,他们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并能与他们平等相处。

这也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要逐步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建立这种师生间能互尊互重,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即“互相尊重,人格平等”,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以朋友的身份真诚的面对学生,给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朋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倾听,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要真心关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还记得2013年教六年级的时候,有个男学生在日记本上留言给我说:“杨老师,我很不开心!我恨爸爸,他总因为一点小事对我又打又骂。

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

”对!教育的源泉乃应为:“师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热爱儿童,不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就谈不上教育。

爱,是教育儿童最自然最直接的方法与手段,是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和精神生活上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远大志向和高尚行为的肥沃土壤。

我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对学生有一种自觉和纯真的、持久和普通的爱。

我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深厚的教育的爱,爱生如子,爱生胜子,能为人之师,作人之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一切都以爱为出发点。

因为我记得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所以,我时刻有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

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会用我的一生为教育事业贡献终身。

我要用我的汗水,我的聪明才智,用我这一颗跳动的火热的心!去面对一群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我要用我的爱去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在这17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诚挚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老师的心,老师的爱”昨天,梁巧智同学听方卉同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她就连夜自己制作一张生日卡送给我,我非常喜欢,也非常感谢她这么有心。

她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老师的心像妈妈的心,一样慈祥一样亲;老师的爱像妈妈的爱,一样温暖一样真------”这是我们音乐课本上的歌,名字叫《老师的心,老师的爱》。

我从这首歌的歌词想到我的班主任——王老师。

正如这首所唱的一样,老师的心像妈妈的心,又慈祥又亲,老师的爱像妈妈的爱,有温暖又真。

王老师对我也一样,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是您才让我爱上作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
【摘要】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爱滋润学生,让他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他们就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就会健康成长。

【关键词】师爱;平等;赞美;观察
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

师爱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师爱的特点。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学生碰到烦心的事,教师一味的指责,将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如果教师能从日常的细微处关爱学生,不管何时都让他们感受到爱,定能使学生带着希望和快乐轻松上路。

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呢?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从推行素质教育到实行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围绕着一个中心“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就是说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例如:在课堂提问时,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能回答,有的却不能;有的学生回答得好,有的却回答得不好。

倘若不分层提问大搞“一把抓”,“打哑枪”的学生不为鲜见,长
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部分学生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班级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此,必须层次分明,对准他们的“味口”,实行“分餐制”,既能让一般的学生“吃饱”,又能让优秀的学生“吃好”。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功率就高,师生感情会越来越好。

同时课堂上要多营造民主、平等、宽容、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的心态,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学生身心合一的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相反,严肃、紧张、呆板、乏味的氛围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因此,我们要在机会均等的前提各尽所能,给学生教育起点公平。

2. 善待学生的插嘴
我们总认为上课插嘴,是不尊重老师的一种表现。

其实,学生在上课插嘴,并不意味着他不尊重老师,至少我们知道,他会插嘴,代表着他正认真听你讲课;他会插嘴,代表他的思维很活跃,充分地运用着你传授的知识举一反三;他会插嘴,证明他的求知欲望强烈,对你的课堂知识极为感兴趣。

也许,他的“插嘴”内容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十万八千里,远离你的教学思路,但毕竟他的思维跳跃性是你望尘莫及。

所以,在课堂给学生插嘴的权利,适宜的问题给予解答,过
火的问题加以引导,用实际的例子告诉学生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才是“平起平坐”的尊重。

“平起平坐”很容易令人担心学生会把老师当作朋友,而纵容学生放肆的可能性,其实,“平起平坐”也有一个度,毕竟老师不是父母,不是兄弟姐妹,不是朋友,老师唯一的身份只有老师。

因而,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于细微处见真情,才是“平起平坐”的尊重。

3. 不吝于赞美
当我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却不适时地给予赞美,终将功亏一篑。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着意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教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

教师如果对学生表示厌恶或失望,学生心理就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

只有真正的爱学生,赞美才能真实而富有色彩。

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敬是人之常情,也是p“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普遍、持久而深厚的爱。

这种爱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情境,可以转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也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学生就要留心观察、关心他们。

小观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个同学,在生活上还不太会照顾自己。

有一次上晚活动时(我校是寄宿学校,有晚活动),我发现他的裤子烂了,便悄悄地对他说:“小观,下课后去我家,我帮你补裤子。

”他不好意思地点头说:“嗯。

”过后,他一见我就主动跟我打招呼,以
前那种害怕老师的心理已被消去,我还发现他变得很认真听课。

这让我我感到非常欣慰,学生从教师那里感觉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后,他就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并愉快地接受教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对学生由衷的关怀,就是教育的血和肉。

” 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爱滋润学生,让他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他们就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他们就会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