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voc在线监测设备原理

voc在线监测设备原理

voc在线监测设备原理
在线监测设备的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检测和监测目标物理量的变化。

传感器负责将目标物理量转化成可测量的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则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监测平台或者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和分析。

在线监测设备通常包括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根据监测需求而定。

这些传感器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位置关系到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系统是在线监测设备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等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成数字信号。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是硬件设备,也可以是软件程序,它能够实时监测并记录目标物理量的变化。

监测平台或显示设备是在线监测设备的输出部分,它负责接收并显示数据采集系统传输过来的数据。

监测平台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云平台或者移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在线监测设备。

显示设备可以是液晶屏、LED屏幕、报警器等,
可以直观显示监测数据和状态。

在线监测设备的原理时刻监测和记录目标物理量的变化,可以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安全防护等领域。

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voc在线监测原理及验收标准

voc在线监测原理及验收标准

voc在线监测原理及验收标准VOC在线监测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技术。

它主要通过连续采集空气样品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获得即时的VOC浓度数据。

以下是关于它的原理及验收标准详细解释。

一、原理:采样:通过使用适当的采样系统,从环境空气中连续采集气体样品。

采样系统通常包括进样口、预处理器和采样管路等组件。

分析:采集到的样品被引入分析仪器中进行分析。

常见的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GC)和质谱法(MS)。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和定量不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数据处理:分析仪器会生成一个连续的数据流,显示环境中VOC的浓度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记录、分析和可视化。

二、验收标准:精确度和准确度:监测设备应具有足够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能够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

其精确度和准确度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监测标准或规范。

灵敏度:设备应具有足够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环境中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灵敏度通常以低可检测限(MDL)或低可测定限(LOD)来表示。

响应时间:监测设备应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能够提供近实时的数据。

响应时间是指从样品进入系统到设备生成测量结果所需的时间。

数据可靠性:监测设备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一致的性能表现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校准和质量控制: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校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符合相关的校准标准和程序。

综上所述,VOC在线监测通过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步骤实现对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实时监测。

验收标准涉及精确度、准确度、灵敏度、响应时间、数据可靠性以及校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满足确保了监测设备的可靠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从而帮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voc在线监测运维管理制度

voc在线监测运维管理制度

voc在线监测运维管理制度VOC在线监测运维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VOC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维管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使用的VOC在线监测系统。

三、主要职责1. 运维人员(1)负责系统日常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2)负责备份和恢复数据,确保数据安全可靠;(3)负责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4)负责编写相关文档和报告,记录系统运行情况。

2. 系统管理员(1)负责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和控制;(2)负责对系统进行安装、配置和升级;(3)负责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4)负责对软件程序进行更新和修复。

四、工作流程1. 日常巡检与维护:运维人员每天定期巡检系统,并记录巡检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处理完毕后填写处理结果报告。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及更换。

2. 数据备份与恢复:运维人员每周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需要及时恢复备份数据。

3. 系统升级与优化:系统管理员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升级和优化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测试,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确保升级和优化过程顺利完成。

4. 相关文档和报告:运维人员需要编写相关文档和报告,记录系统运行情况、巡检情况、问题处理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编写操作手册,为用户提供使用说明。

五、安全管理1. 系统安全(1)对于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安全威胁,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2)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漏洞;(3)加强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 数据安全(1)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2)对于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3)加强对数据的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六、制度执行本制度由系统管理员负责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voc在线监测原理

voc在线监测原理

voc在线监测原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空气中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因其易挥发,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

因此,VOC在线监测成为了环保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VOC在线监测使用的仪器通常称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

这种仪器可监测空气中VOCs的浓度,并根据预设的报警值实时报警。

VOC在线监测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样器VOC在线监测仪的采样器通常采用活性碳吸附剂,通过吸附空气中的VOCs来采集样品。

活性碳吸附剂具有大量孔隙和表面积,因此可以吸附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并能够轻松地释放吸附物质以进行分析。

采样过程中,活性碳吸附剂需要与空气接触,并在吸附的同时保持高速的气流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2. 气相色谱质谱组合仪(GC-MS)采样器采集的样品需要送到气相色谱质谱组合仪中进行分析。

GC-MS 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其原理是将混合物中的分子分离为单个组分,然后通过质量光谱对单个分子进行识别。

该技术可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3. 软件分析针对GC-MS所产生的数据,VOC在线监测仪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VOCs的浓度。

这些软件是使用被称为标准参考样品(SRS)的已知VOC浓度进行校准的。

校准后,软件将自动计算吸附剂中的样品浓度,然后将其转换为空气中的VOC浓度。

总之,VOC在线监测利用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VOC样品,然后送到GC-MS进行分析,最后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这种监测方式能够为我们提供空气中VOCs的实时数据,并可对VOCs污染进行有效地监控和管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VOC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的选址及监控点布设原则

VOC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的选址及监控点布设原则

现在环境污染的情况非常严峻,大气污染中工业废气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重点来源。

工业废气的治理,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工业废气的污染,形成了vocs污染物,而vocs污染物,受到voc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和监督。

所以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工业废气,就需要多多发挥voc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实时的监测vocs 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监督和督促工业企业安装节能环保的装置设备,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净化工业废气,减少大气环境污染,需要voc在线监测系统。

然而,安装选址跟监控点布设都是有一定原则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1、具有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状况,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满足为公众提供环境空气状况健康指引的需求。

2、具有可比性:同类型监测点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具有整体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应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气象等综合环境因素,以及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等社会经济特点,在布局上应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从整体出发合理布局,监测点之间相互协调。

4、具有前瞻性:应结合城乡建设规划考虑监测点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能兼顾未来城乡空间格局变化趋势。

5、具有稳定性:监测点位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应变更,以保证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监控点布设原则1、设置在源的主导风向和第二主导风向(一般采用污染最重季节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内,以捕捉到最大污染特征为原则进行布设。

2、设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污染物高浓度区以及主要固定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的地区。

3、可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点位布设原则增设污染监控点,必要时在临近居民区和人群聚集区的厂界边缘设置特征污染物监测站。

voc在线监测仪对治理工业废气是有针对性作用的,利用好了voc在线监测系统,就能够对工业废气的质量和大气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VOCs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VOCs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VOCs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用于规范国控、省控及市控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日常运维工作。

一、编制依据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修订)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系统考核办法》(修订)3、《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规范》4、《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要求与监测方法》(HJ 76-2017)6、《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3-2018)7、《上海市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验收及运行技术要求(试行)》二、作业内容●每日运行维护工作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必须对所管理的片区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远程查看:1、查看数据是否正常上传:(国控和省控企业须同时上传省中心平台和市中心平台;,非国控企业上传区中心平台。

),查看后发现数据掉线,找企业负责人配合解决或到现场自行解决。

保证传输率在95%以上。

上传各污染因子数据是否在合理有效范围内;具体要求:(1)数据是否在合理的变换范围内跳动。

若长时间为一个数据,说明监控系统或数采仪死机等,及时与现场人员联系,做简单的故障处理,否则必须在24小时内及时到现场处理故障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2)数据是否超标;若数据超标及时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找出超标原因并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公司技术部和环保局。

(3)数据是否为0;若数据为0,及时与企业现场维护管理人员联系,找出原因。

若企业停产或设备故障超2小时数据不上传的,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技术部和环保局。

(4)上传数据的变化范围不能长时间的出现在小数点位上变化。

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严格的记录自己负责片区内各排污口设备的运行情况,若发现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处理,要及时上报分片区负责人;若重工问题,必须以书面形式汇报。

具体细则:1、发现故障当天不能及时到现场处理问题的必须上报。

(完整版)VOCs在线监测报警系统介绍

(完整版)VOCs在线监测报警系统介绍

VOCs在线监测报警系统介绍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细颗粒物(PM2.5)、臭氧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VOCs是pm2.5的关键前物体,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灰霾等复合大气污染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数VOCs有毒、能致癌,急需对其排放进行监控,研究表明:人为源中55%以上的VOCs来自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包括石油化工、电子、涂装、印刷等工业排放源。

山东恒美电子科技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为实现空气质量逐年改善,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手段,自主研发了《VOCs在线监测报警装置》。

VOCs全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一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一般都是有毒有害的。

由于VOCs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等有害物质,夏天烟雾的主要组分就是臭氧,是空气变差的元凶。

VOCs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除了形成臭氧,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刺激人的感官,像眼睛刺激鼻子等,会使人感到干燥,第二个是对粘膜的刺激和对人体其他系统的破坏,VOC很容易通过血液传输从而导致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受到抑制。

因此,不论是从改善空气质量还是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控制VOC的排放都是必行之道,VOCs监测也是对企业的监督,把责任落实,共同为VOCs治理出力。

2、执行标准本系统的设计、制造、验收规范主要按下列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2-2011)3、《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5、《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HJ/T293-2006)6、河北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光离子化检测器(PID)法技术要求7、上海市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及联网技术要求(试行)3、VOCs在线监测报警系统介绍本方案的建设目标是利用我公司成熟的气体监测仪,对VOCs气体进行实时监控。

vocs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系列标准解读

vocs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系列标准解读

vocs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系
列标准解读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线监测系统是用于监测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一种设备。

以下是关于VOCs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系列标准解读的内容:
1. 技术要求:
- 系统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能够准确测量不同类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系统应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保持准确度。

- 系统应具有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及时反馈监测数据并报警。

- 系统应具有远程监控功能,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 系统应具有自动校准和自动校验功能,能够自动调整参数和进行自检。

2. 检测方法:
- 系统采用吸附管采样技术,通过吸附管收集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样品。

- 系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定量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

- 系统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通过化学发光反应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

- 系统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通过红外光谱吸收特定波长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实现浓度检测。

总的来说,VOCs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高,检测方法多样,可
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监测。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VOCs在线监测系统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背景介绍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

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

为管理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

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2、建设依据2.1相关政策、规划和工作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13〕3号)《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20号)《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环发〔2011〕112号)《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环发〔2009〕156号)《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3〕10号)《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67号)《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2.2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总局令第28号)《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 373-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30-20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 477-2009)《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2007)《环境信息术语》(HJ/T 416-2007)《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HJ/T 417-2007)《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HJ/T 419-2007)建设方案系统概况最方便和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沸点来界定哪些物质属于VOC,而最普遍的共识认为VOC 是指那些沸点等于或低于250℃的化学物质。

所以沸点超过250℃的那些物质不归入VOC的范畴,往往被称为增塑剂(塑化剂)。

在室外,VOC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而在室内则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

室内VOC的来源包括以下方面:1.有机溶液,如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化妆品、洗涤剂、捻缝胶等;2.建筑材料,如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等;3.室内装饰材料,如壁纸、其他装饰品等;4.纤维材料,如地毯、挂毯和化纤窗帘;5.办公用品,如油墨、复印机、打印机等;6.设计和使用不当的通风系统等;7.家用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根据污染物来源建立工业园区的网格化监控系统,区域网格化监控系统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的方式,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理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网格化监控平台,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在全面掌握、分析污染源排放、气象因素的基础之上,采用基于高斯算法模型进行开发。

实时统计各厂区、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数据,并根据各监测点的排放情况及其气象条件,来分析与推测区域内整体的排放情况。

实现对VOCs排放区域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排放源解析等功能,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先进技术,整合、共享、开发,建立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控制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综合管理,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辅助管理决策。

功能特点2.1实时数据入库系统实时数据入库系统主要实现园区企业内所有VOCs监测点产生的测量数据实时存到监测平台数据存储中心。

2.2数据存储系统原始监测数据,将全部存储在监测平台分布式文件系统,用于存储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

为了满足和适应数据量、数据特征和查询处理的不同需求,部分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中。

2.3实时预警系统对监测指标设置对应的阀值,超过该值超过一分钟在第一时间通过邮件,App推送,或者短信等形式通知行政执法人员,给管理部门迅速出动,及时阻止破坏环境保护的行为。

2.4数据查询分析应用系统VOCs数据查询分析应用提供包括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总量核算、源解析及源强计算、区域排放监测与预警、污染源扩散预测及分析等,同时可查看历史记录和分析数据等功能。

VOCs历史数据查询处理时,由于数据量巨大,需要调度使用云计算技术管理多台服务器节点进行并行处理。

2.5数据管理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可能用户会对某一时间段或者类型的数据特别关心,就可以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查询并导出这部分数据以供使用。

2.6数据接口系统提供Web Service和Json格式数据接口,供外部系统调用系统数据,方便和第三方平台对接。

2.7监测设备自动校准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监测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监测设备的自动校准,降低设备运维费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布点方案根据区域内有毒有害气体分布及特性、环境敏感区分布、主导风向等因素,结合园区原有监测站的建设情况,识别出大气突发环境事件重点扩散途径,统筹园区VOCs及恶臭自动监测站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重要性,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的基础上,对所在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在网格的交点处或中心点设立监测点位,利用分布式冗余节点判断算法,去除传感器冗余节点,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通信开销及设备成本。

同时能够准确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能够绘制该区域不同时段污染物的扩散趋势,有利于对污染物控制进行科学决策。

系统优势标准的技术路线: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提供完整的配置系统;灵活的方案配置:可根据需求扩展出多种解决方案;优质的软件平台:通过中心端软件平台,实现多站点数据集成、分析、上报和发布。

科学的算法技术:采用高斯烟羽模型,分布式冗余节点判断算法实现对VOCs排放区域布点、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VOCs排放源解析等功能。

精确的监测数据:可同时监测多种污染气体,具有很高的时间、空间分辨能力和探测灵敏度;低廉的运行成本:可实时、连续、长期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先进的配套软件:采用数据采集、分析及可视化软件,大大提高监测效率。

多方位的监控方式:由“点源污染防治”向“点面区三位一体污染联防”转变,掌握各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园区整体空气质量及其它变化趋势项目效益5.1社会效益园区大气污染环境预警综合管理系统试点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化工园区的风险监控、快速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有效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园区实现安全、稳定、集约、高效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将产生良好的应用示范作用,为我国其它化工园区的大气污染综合管理预警体系建设提供经验。

因此,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5.2环境效益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产品的生产、研发基地,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园区将以本次典型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综合管理系统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日常污染源监控和突发事件快速预警响应工作,做好“平战结合”,努力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本项目的环境效益明显。

5.3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园区环境风险得到规避,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污染事故的有效控制将大幅减少园区可能的事故性损失,潜在的经济效益巨大。

此外,园区将进一步以其专业性、高规格、生态、安全、高效的定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与国内外同类型工业园区相比,将具备更强有力的竞争力,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扩大招商引资,吸引资金持续注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