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l六年级语文附加题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附加题

一、阅读理解(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的广袤土地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名叫桃花源。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村民们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相传,这里曾是古代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游客来到了桃花源。
他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决定在这里定居。
游客名叫小明,他来到村里,发现村民们热情好客,和睦相处。
小明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们一起劳作、一起欢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
有一天,小明得知一个消息:政府要在这里开发一个大型旅游项目,村民们的生活将面临巨大变化。
小明非常担忧,他决定离开桃花源,去寻找一个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让村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办法。
经过一番努力,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他向政府建议,将桃花源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区,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为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收入。
这个建议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桃花源开始了新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桃花源生态旅游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游客们也纷纷慕名而来,欣赏这里的美丽风光。
小明感慨万分,他深知,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2. 小明为何离开桃花源?他最终找到了什么解决办法?(6分)3. 文章通过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分)二、作文(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
2. 不少于4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 文章要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古诗文默写(20分)1. 请默写下列古诗词的名句。
(每句2分,共4分)(1)______,______。
(《登鹳雀楼》)(2)______,______。
(《望庐山瀑布》)2.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每词2分,共4分)(1)宁静()(2)和睦()四、综合实践(2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六年级语文上册附加题训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六年级语文附加题训练(一)1.填写首尾的成语精( )( )精神( )( )神痛( )( )痛贼( )( )贼举( )( )举为( )( )为2.找成语对对子?粗制滥造点石成金锦上添花? 笨嘴拙舌一丝不苟遗臭万年流芳百世()? 指鹿为马()? 精雕细刻()雪中送炭()? 伶牙利齿()精益求精()3.选词填空:自信深信守信笃信确信坚信诚信取信非常地相信叫()对自己怀有信心叫()坚决地相信叫()取得别人的信任叫()确实地相信叫()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忠实地信仰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千里马百灵鸟井底蛙应声虫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三、诗海拾贝1.填写古代诗人的名字。
“诗圣”是指????? ,“诗仙”是指?????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2.古诗增色(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 )山远,天寒(? )屋贫。
(2)(? )箬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 )雀桥边野草花,(? )衣巷口夕阳斜。
(4)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
(5)(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3.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
六年级语文上册附加题训练

六年级语文上册附加题训练六年级语文附加题训练(一)1.填写首尾的成语精()()精神()()神痛()()痛贼()()贼举()()举为()()为2.找成语对对子粗制滥造点XXX上添花笨嘴拙舌一丝不苟遗臭万年流芳百世()指鹿为马()精雕细刻()雪中送炭()伶牙利齿()精益求精()3.选词填空:自信深信守信笃信确信坚信诚信取信非常地相信叫()对自己怀有信心叫()坚决地相信叫()取得别人的信任叫()确实地相信叫()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忠实地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千里马百灵鸟井底蛙应声虫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三、XXX1.填写古代诗人的名字。
“诗圣”是指,“XXX”是指,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墨客是()。
2.古诗增色(给以下古诗填上透露表现色彩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4)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5)()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3.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4.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我们浪掷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XXX的诗句来教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旁观者清。
六年级语文附加题

一、填空。
(每空0.5分)1、“明知山有虎,”说的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中(谁)的英雄形象。
2、中国古代史上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写的《》“三结义”指的是、和三英雄的“结义”。
二、阅读短文,完成试题。
(每小题各2分)“示弱”对于男同学来说,过分的怯懦是一个明显的不足。
但是,也有这样的"弱"。
浩泉是个学习尖子。
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上总是稳坐第一把交椅。
两个月前,班里来了一个叫若文的同学。
他的成绩也很好,没多久,夺得了全班的冠军。
而且,他脾气随和,乐于助人,连原来经常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
浩泉因此对若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
他利用各种机会,对若文冷嘲热讽,想以此消除若文在同学们中间的影响。
若文对此只是()。
这天中午,若文在食堂里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
浩泉便乘机借题发挥,把一碗汤全拨到若文身上。
这下子可犯了众怒,在场的同学有的大声斥责浩泉,更有好事的,在一旁拼命鼓噪,怂恿着:"若文,揍他,揍他!"若文像大理石雕像那样站立着,一动不动。
有的同学失望了,反过来责怪若文:"嘿,没想到你那么懦弱,被人家欺负到头上也不敢吭声!"这时,老师走过来了,她问:"出什么事了?"一个同学附在若文耳边:"别便宜了那小子。
"可是,若文却()地对老师说:"这事不怪浩泉,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他了。
"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涮"的浩泉,这时像碰见了外星人似的,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老师走后,他才嗫嚅地对若文说:"把脏衣服脱下来,我给你洗了吧!""噢,我自己洗就行了。
""不,不,我弄脏了你的……"结果,两人拿上水桶,高高兴兴地一道来到水池边……从此,浩泉和若文成了好朋友。
原来认为若文懦弱的同学也因此改变了看法。
前几天,若文还被同学一致选为班长。
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附加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阅读材料】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群雄壮的狮子,它们是草原上的霸主。
然而,狮子的统治地位并非一帆风顺,它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凶猛的捕食者以及来自其他狮群的竞争。
一天,一群狮子在草原上追逐一只羚羊。
羚羊奔跑得如风一般快,狮子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追上它。
就在羚羊即将被狮子们包围的时候,一只机智的猎豹突然从草丛中跃出,迅速将羚羊扑倒。
狮子们见状,立刻停止了追逐,它们知道,猎豹才是真正的猎手。
狮子们围在猎豹周围,用敬畏的眼神看着它。
猎豹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的力量!”狮子们纷纷低下头,默默地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优势。
只有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题目】1. 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2. 文章中提到的狮子和猎豹,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3分)3. 你认为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分)4. 请用你自己的话,将文章中的故事改编成一个寓言故事。
(10分)二、作文(共30分)题目:我心中的英雄要求:1. 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你心中的英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2. 描述这个英雄的形象特点,以及他(她)给你带来的启示。
3. 文章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题目:家乡的传统文化要求:1. 调查你家乡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
2. 选择其中一项,详细介绍其起源、发展、现状以及传承方式。
3. 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谈谈你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4. 字数不少于300字。
附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1. 这篇文章讲述了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和猎豹之间的竞争,以及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 狮子代表了力量和勇敢,猎豹代表了机智和速度。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优势。
六年级语文附加题

六年级语文附加题一、基础题1六年级语文附加题2六年级语文附加题《》《》《》《》。
2% 3、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看看你能让每一句生出几种诗情。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3%阳光大海黄昏村庄春天小鸭4、下面语句可以运用哪些人体部位的比喻义;请补充完整。
3%(1)这件事终于有了()。
(2)她是班里的文艺()。
(3)她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
5、按要求写句子(各一句)。
4%(1)表示学习方面的谚语:(2)你最喜欢的一句歇后语:(3)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4)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6、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A、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B、纳罕——惊奇;诧异。
C、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D、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7、《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2%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8、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双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
高兴的继续跟导游继续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2%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9、下面九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是()2%(1)每天吃过晚饭;她便开始抄书。
(2)他就上山砍柴;把柴卖了买文具;又用木柴代替灯油。
(3)他抄书的范围很大;历史、哲学、医学、化学各方面的书都抄。
(4)晋代人葛洪;从小热爱学习;但家里很穷;无书可读。
(5)后来;他终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在医学、化学方面也有贡献。
(6)可是;有时书借来后还来不及仔细读就要归还了。
六年级语文附加题

三、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10 分)
一: 四: 七: 十: 二: 五: 八: 三: 六: 九:
L
附加题。(20 分)
一、填空。( 分) 1、我国有四位书法家被人们誉为“楷书四大家”,他们是 和 。 王羲之被人们称为 、 、 》 。
, 他的代表作是 《
2、 春秋时期, 诸侯纷争, 其中有五个国家势力最为强大, 历史上把当时五国君主合称为 “春 秋五霸”,他们是 、 、 、 和 。
二、下列成语和动物有关,请你补充完整。(9 分) ①名声( ④为( ⑦万( )藉 )作伥 )更新 ②指( ⑤( ⑧虎背( )为马 )死狐悲 )腰 ③对( ⑥如( ⑨( )弹琴 )得水 )急跳墙
附加题。(20 分)
一、数字猜成语。(4 分) 12345609 333 555 1256789 9 寸+1 寸=1 尺
一、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6 分)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把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附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附加题一、火眼金睛请你从方格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并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八条四字成语。
八个成语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搜肠刮肚先填空,组成成语,使所填的的相邻的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
甜言蜜_____ _____质彬彬见仁见____ ____害攸关死里逃_____ _____斟句酌无恶不_____ _____过饰非心心相____ ____日如年自怨自____ ____出于蓝气壮山_____ _____辕北辙生花妙_____ _____蛇添足擒贼擒____ ____妙维肖下里__ __人 ___碧辉煌万古长___ _ ____底捞月饱食终____ ____末倒置倚老卖____ ____己救人十全十____ ____计民主见多识____ ____山再起至高无____ ____枯石烂三、分门别类将上题中相所填邻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分类。
中国的省名:国家名:中国作家名:语文名词:四、古诗增色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 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 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5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6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7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8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9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五、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火眼金睛(请你从方格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并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八条四字成语。
)
八个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搜肠刮肚(先填空,组成成语,使所填的的相邻的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
)
甜言蜜__________质彬彬见仁见________害攸关死里逃_____ _____斟句酌
无恶不__________过饰非心心相________日如年自怨自____ ____出于蓝
气壮山__________辕北辙生花妙__________蛇添足擒贼擒____ ____妙维肖
下里____人___碧辉煌万古长________底捞月饱食终____ ____末倒置
倚老卖________己救人十全十________计民主见多识____ ____山再起
至高无________枯石烂
三、分门别类(将上题中相所填邻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分类。
)
中国的省名:
国家名:
中国作家名:
语文名词:
四、古诗增色(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5)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6)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7)()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8)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9)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五、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六、补歇后语
茶壶煮饺子——哑巴吃黄连——
竹篮打水——秋后的蚂蚱——
歪嘴和尚——隔着门缝看人——
六月天穿皮袍——马尾穿豆腐——
蜜蜂停在日历上——下雨天出日头——
七、动物聚会(写出动物的名称)。
()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扑火——自取灭亡
()哭()——假慈悲()屁股——摸不得
热锅上的()——团团转()过街——横行霸道
()尾巴——长不了()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上树——全靠一张嘴骑()看唱本——走着瞧
八、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形容说话轻薄()
形容能说会道()形容惊诧无言()形容不善辞令()形容随声附和()九、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表示差不多时用()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表示把握大时用(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表示距离远时用(十、宝塔诗如何读?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十一、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
))
”
《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万
国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掉
川川川川
十二、指点迷津(读谜面,猜名著人名,把上面的人名填在相应的谜面后面。
)
孔明
关羽 张飞 鲁智深 宋清 元春
袭人 迎春 时迁
凿壁偷光――(
) 花香扑鼻――( ) 粗中有细――( )
斗换星移――(
) 孔雀收屏――( ) 正月初一――( )
展翅凌空――(
) 爆竹除旧――(
)
元前明后――(
)
十三、博览群书(完成下面的填空。
)
1、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
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
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
文学样式吗?
唐诗
宋 元 明、清
2、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
_。
3、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 》,书中的
主要人物有、、等。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大闹、真假。
5、《水浒》主要人物有:行者,花和尚,黑旋风。
6、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第二名叫,第三名。
7、二十岁为之年,三十岁为之年,五十岁为之年,六十岁为之年,七十岁为之年,一百岁为之年。
8、四大美女“沉鱼”指,“落雁”指,“闭月”指,“羞花”指。
9、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
十四、猜猜岁数
以下两副寿联分别是苏轼和乾隆写给两位寿星的,猜一猜,这两位寿星分别是几岁?
1、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岁
2、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岁
十五、请将下面的惯用语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只填序号)
①门外汉②阶下囚③糊涂虫④智多星
⑤三脚猫⑥东道主⑦老油条⑧主心骨
2 4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5、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7、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8、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