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附加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附加题训练

六年级语文上册附加题训练六年级语文附加题训练(一)1.填写首尾的成语精()()精神()()神痛()()痛贼()()贼举()()举为()()为2.找成语对对子粗制滥造点XXX上添花笨嘴拙舌一丝不苟遗臭万年流芳百世()指鹿为马()精雕细刻()雪中送炭()伶牙利齿()精益求精()3.选词填空:自信深信守信笃信确信坚信诚信取信非常地相信叫()对自己怀有信心叫()坚决地相信叫()取得别人的信任叫()确实地相信叫()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忠实地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千里马百灵鸟井底蛙应声虫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三、XXX1.填写古代诗人的名字。
“诗圣”是指,“XXX”是指,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墨客是()。
2.古诗增色(给以下古诗填上透露表现色彩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4)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5)()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3.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4.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我们浪掷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XXX的诗句来教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旁观者清。
高考语文附加试题及答案

语文附加试题(12月17日)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长: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北宋诗推苏、黄两家,然其间自有优劣: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山谷则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
且坡使事处,随其意之所之,自有书卷供其驱驾,故无捃摭痕迹。
山谷则书卷比坡更多数倍,几于无一字无来历,然专以选材庀料为主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然专以选材庀料为主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
23.“山谷”指▲,为宋代▲诗派之首。
(2分)24.作者认为苏优于黄,具体表现在哪两点?(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A.三国时勇将辈出,太史慈曾在战场上霎时间“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被人称为“小霸王”;而曹操手下名将夏侯惇更是曾在战场上“拔剑啖睛”。
B.《药》是以1911年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的情况,发人深省地剖析了革命不成功的原因。
C.《老人与海》中的男孩马诺林是海明威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
他崇拜老人,但又给老人以鼓励和勇气,成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之一。
D.《茶馆》在艺术风格上,把悲剧和喜剧有机融合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合的特色,是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哀歌,是一个亦庄亦谐的旧社会葬礼。
E.《哈姆雷特》全剧共五幕二十场,最后一场全剧达到高潮:哈姆雷特中了毒剑,并用毒剑刺中了篡位的叔父,王后也误饮毒酒身亡。
26.简答题(10分)(1)贾雨村是《红楼梦》中一个贯穿全文的人物,他与贾府的联系体现在哪些重要情节上?(6分)▲▲▲(2)《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像饿虎扑向熟睡的儿童那样朝梳妆盒扑过来”,请简述小说中与这个“梳妆盒”相关的情节。
期末语文试卷附加题

一、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1. 请简要概括《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5分)2.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5分)3.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5分)4. 《红楼梦》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举例说明。
(5分)二、文学常识题(共20分)1. 请简述“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5分)2. 请简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5分)3. 请简述“唐诗宋词”的区别。
(5分)4. 请简述“明清小说”的特点。
(5分)三、作文题(共30分)题目:传承文化,从我做起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字数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题1. 《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2.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贾宝玉聪明、善良、多情,富有同情心;他追求自由,反对封建礼教;他才华横溢,却不愿追求功名利禄。
3. 我最喜欢的人物:林黛玉。
她聪明、美丽、才情出众,性格独立,勇于追求真爱。
她的悲剧命运让我深感同情。
4. 《红楼梦》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小说描绘了封建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诗词歌赋、建筑艺术等,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文学常识题1.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山居秋暝》、《春晓》等。
2. “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王昌龄、岑参、高适等。
代表作有《出塞》、《关山月》、《登鹳雀楼》等。
3. “唐诗宋词”的区别:唐诗以抒情为主,注重意境;宋词以婉约为主,注重情感。
4. “明清小说”的特点:以小说形式表现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特色。
语文附加题

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一一、文言文阅读(10分):长沮、桀溺(1)耦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3)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节选自《论语•微子》)【注释】(1)长沮、桀溺:两个隐者,与‚接舆‛一样以事命名,因在水边耕作,所以称‚沮‛,称‚溺‛。
(2)耦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
(3)耰: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
(5分)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这一章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愿望和思想?(5分)二、名著阅读(15分):1、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为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E.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2、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语文中考附加题训练

中考语文附加题训练一、选择题。
(30分)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B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2、文天详的《过零丁洋》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里的“零丁洋”指的是广东的( B )A、东江口外B、珠江口外C、北江口外 D韩江口外3、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 )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4、下列诗句中不含典故的是哪一项( D )A、怀旧空吟闻笛赋B、到乡翻似烂柯人C、山河破碎风飘絮D、纷纷暮雪下辕门5、《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B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7、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8、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C )A、浪淘沙B、水调歌头C、天净沙D、西江月9、《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 )A、海明威B、马克·吐温C、杰克·伦敦D、狄更斯10、“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C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1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B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 D )1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C )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E、淝水之战1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D )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E舞蹈15、"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 )A、晴雯 B、袭人 C、黛玉16、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 B )A、武侠B、言情C、战争D、伦理E、历史17、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A、东林书院(无锡)B、岳麓书院(湖南大学)C、石鼓书院(湖南衡州)D、白鹿书院E、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小学毕业语文附加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càn)B. 赫赫(hèhè)C. 纤尘(xiānchén)D. 惟妙惟肖(wéimiaowěi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热爱学习,他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
B.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今天已经读了一半。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是个优秀的运动员。
D. 因为下雨,所以我没有去上学。
3. 下列词语中,与“春风化雨”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雨过天晴B. 风和日丽C. 阳春白雪D. 金玉良言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声音像黄鹂一样动听。
C. 我看到他,心里很高兴。
D. 这座山高得像一座金字塔。
5. 下列词语中,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学无止境B. 一日千里C. 一丝不苟D. 举一反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 《小学生守则》中,要求我们“()”,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8.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出自哪部名著?()9. 下列词语中,属于四字成语的一项是()A. 雨后春笋B. 眼疾手快C. 一丝不苟D. 风和日丽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小河欢快地唱着歌,流向远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草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12. 请简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四、作文(30分)13. 请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附加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B5. A二、填空题6. 李白7. 诚实守信8. 《三国演义》9. A 10. B三、简答题11. 《草原》主要讲述了作者去草原旅游的经历,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生活。
四年级考试卷附加题语文

一、阅读理解(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田野》秋天来了,田野里的景色美极了。
一片片金黄的稻谷在微风中摇曳,像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稻田旁,一群群勤劳的农民正在收割稻谷。
天空湛蓝,白云飘荡,阳光明媚。
(1)请用“美极了”、“一片片”、“一群群”等词语扩写句子:“秋天来了,田野里的景色______。
”(2)文章中哪些词语体现了秋天的特点?(3)文章中农民在做什么?他们是在哪个季节?2.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境?(3)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有什么寓意?二、古诗词默写(共10分)1. 请默写下列诗句:(1)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
(2)__________,春眠不觉晓。
(3)__________,床前明月光。
2.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形容月亮的诗句:__________。
(2)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
(3)表达思念家乡的诗句:__________。
三、写作(共2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字数不少于300字,内容要具体、真实、感人。
四、综合应用(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人聪明的成语:__________。
(2)形容事物美好的成语:__________。
(3)形容时间过得快的成语:__________。
2.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歇后语。
(1)一石二鸟:__________。
(2)井底之蛙:__________。
(3)画蛇添足:__________。
答案:一、阅读理解1. (1)秋天来了,田野里的景色美极了。
(2)金黄的稻谷、勤劳的农民、湛蓝的天空、白云、阳光明媚。
(3)农民在收割稻谷,他们是在秋天。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附加题

一、作文(40分)题目:我的奇妙旅行要求:1. 以第一人称叙述,描述你在一个奇妙的地方旅行的经历。
2. 结合你的想象,描述这个奇妙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所见所闻。
3. 文中至少使用三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4. 字数不少于300字。
二、阅读理解(30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小刺猬的奇妙花园》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刺猬在森林里散步时,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花园。
花园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小刺猬被这片花园深深地吸引了,决定在这里住下来。
花园里的小动物们都非常友好,小刺猬很快就和它们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小兔子对刺猬说:“刺猬哥哥,你的刺太扎人了,我们一起帮你想办法去掉它吧!”小刺猬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小动物们开始行动起来。
小猴子摘来了一堆香蕉皮,小松鼠找来了许多柔软的松果,小刺猬用它们把刺包裹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刺猬的刺终于不见了。
可是,没有了刺,小刺猬发现自己无法保护自己了。
小动物们看到小刺猬苦恼的样子,纷纷表示要帮助他。
小兔子说:“刺猬哥哥,我们可以一起建造一个坚固的房子,保护你不受伤害。
”小松鼠、小猴子和小鸟也纷纷加入了建造房子的队伍。
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建成了。
小刺猬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问题:1. 小刺猬为什么决定在花园里住下来?2. 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帮助小刺猬去掉刺?3. 小刺猬为什么会苦恼?4. 小动物们是如何帮助小刺猬的?5. 你认为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综合性学习(20分)1. 请你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决心。
(10分)2.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列举出三种你最喜欢的语文学习方法,并简要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些方法。
(10分)四、附加题(20分)1. 请你用以下词语写一段话,要求内容丰富,语句通顺。
词语:奇幻、美景、憧憬、善良、智慧(10分)2.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别姓名学号
一、填空。
1.表示“看”的词语:盯瞧瞅眺
2.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
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二、读谜面,猜名著人名,把上面的人名填在相应的谜面后面。
孔明关羽张飞鲁智深宋清元春袭人迎春时迁
凿壁偷光――(孔明)花香扑鼻――(袭人)
粗中有细――(鲁智深)斗换星移――(时迁)
孔雀收屏――(关羽)正月初一――(元春)
展翅凌空――(张飞)爆竹除旧――(迎春)
元前明后――(宋清)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①(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③(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④(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⑤(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⑥(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⑦(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⑧(孔明)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四、成语之“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1、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2、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3、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4、最大的嘴——(口若悬河)
5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6、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五、根据意思填空。
替罪羊中山狼寄生虫孺子牛千里马
1、(孺子牛)比喻兢兢业业的人
2、(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3、(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4、(中山狼)比喻恩将仇报的人
5、(寄生虫)比喻依附别人的人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