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小于等于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自制).
幼儿园大班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数学教学课件

回顾幼儿表现:展示幼儿在 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总结教学成果:强调幼儿对大 于号和小于号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提升
06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定义及比较方法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定义:大于号(>) 和小于号(<)是数学中常用的符号, 用于表示数值的大小关系。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区别:大于号 和小于号在形状和方向上有所不 同,需要注意区分。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在数学 中的比较方法
能够正确运用大于号和小于 号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
能力目标
掌握大于号和小 于号的正确书写 方法
理解大于号和小 于号的意义和用 法
能够正确判断数 字的大小关系
培养幼儿的数学 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05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图片导入:展示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情境导入:创设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并体验 游戏导入:通过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讲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定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比较方法:通 过比较数值的大小来确定使用大 于号还是小于号。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使用规则:在使 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需要注意数 值的排列顺序和符号的正确使用。
难点: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在数学中的应用
定义:大于号和小于号是数学中表示大小关系的符号,用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练习比较大于号和小于号
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大于号和小于号卡片 示范比较:教师演示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每组拿两个数字卡片进行比较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课件 (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课件 (一)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课件一、前言数学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数学常识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商,还能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
本课件主要介绍“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内容,旨在帮助幼儿们认识不同的数学符号,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二、大纲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2.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基本使用方法3.练习题三、详细内容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幼儿应该先了解不同符号的名称和含义。
大于号表示“大于”,小于号表示“小于”,等于号表示“等于”。
老师可以拿出不同数字的卡片,让幼儿根据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辨别出正确的符号。
例如,数字5的卡片和数字3的卡片,幼儿应该辨别出“5>3”这个正确的运算符号是大于号,以此来掌握运算符号的基本含义。
2.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符号的含义后,就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
幼儿应该学会判断不同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选择正确的符号进行比较。
例如,如果给幼儿展示“8>5”的表达式,他们需要知道8比5大,所以应该用大于号。
老师可以拿出不同物品,让幼儿根据物品的数量、大小、重量等属性,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把正确的符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3.练习题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使用方法,老师可以结合一定的练习以加深幼儿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老师可以创设游戏环节,让幼儿猜测不同物体的大小关系,并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进行比较;或者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填空题,让幼儿根据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来填写符合条件的数值,从而巩固孩子的技能。
四、总结通过本课件,幼儿将学会掌握运算符号的含义,学会如何判断不同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技巧。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创设游戏环节,以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幼儿在错题中反思、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迅速掌握理解与运用字符的能力,使其打开数学之门,走向成功之路。
幼儿园大班数学《大于号小于号》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大于号小于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第三节《大于号小于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学会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能够熟练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大于号小于号卡片、数字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概念。
例如:小熊捡了5个苹果,小猴捡了3个苹果,小熊的苹果比小猴的多,我们用“大于号”表示;小猫捡了2个梨,小兔捡了4个梨,小猫的梨比小兔的少,我们用“小于号”表示。
2.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例题:比较5和3的大小。
(2)引导学生观察,说出5比3大。
(4)同理,展示例题:比较2和4的大小。
(5)引导学生观察,说出2比4小。
3. 随堂练习(1)出示PPT,展示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于号小于号2. 板书内容:(1)大于号的含义及用法(2)小于号的含义及用法(3)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5个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例子。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表示。
① 7和4② 3和6③ 9和8④ 2和22. 答案:(1)示例:5>3,7<10,4<6,9>2,8>5(2)① 7>4② 3<6③ 9>8④ 2=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PPT课件)

我们一起拍拍手
和老师拍的一样多; 比老师多拍两下; 比老师少拍一下。
比多少
……
……
……
(
) 比(
)多
(
)比(
)少
《认识“=” “>” “<”》
数一数,一共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分别有几个? 森林学校放假了,3只小猴子在草 数一数,摆一摆,每一只猴子都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地上玩耍。瞧,此时,它们正在共进午 餐呢 ! 3种水果, 3个桃子,4个梨,2根香蕉。
和
同样多
每一只猴子都能吃到一根香蕉吗?
比
多
每一只猴子都能吃到一个梨吗?
比
少
“= > <”的书写
= > <
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 两个兄弟来报到。 大口在前是大于号, 尖尖在前是小于号。 大于号小于号, 嘴巴朝着大数笑。
你会做吗?
2 =2
2 <3
5 >4
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 1
2
5 2 < 5
5 3 5 1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 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