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词语总结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知识归纳(全)《归去来兮辞》⽂⾔知识归纳⼀、通假字(1)曷不委⼼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景,通“影”,⽇光)⼆、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家庭有婚姻关系或⾎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话;今义:男⼥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今义:指⼥⼦⽂静⽽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6.征夫古义:⾏⼈;今义:出征的⼠兵7.扶⽼古义:⼿杖;今义:扶持⽼⼈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来⽐喻乱⼦9.⼈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作⼈员的录⽤、调配、奖惩等⼯作10.去留古义:指⽣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名词的活⽤1.名词作状语①园⽇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每天②时矫⾸⽽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迷途(⼆)动词的活⽤1.动词作名词①⽣⽣所资动作名,⽣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之⾏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得的⼼情②携幼⼊室形作名,幼⼉,⼉童2.形容词作状语⼼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词多义1.⾏Xíng①感吾⽣之⾏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
)③为吾⼦之将⾏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之⾏,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词类活用: 1、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2、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 怀)
3、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 的小屋)
4、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5、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6、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7、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 “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 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
“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 即“之何”,到哪里去)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归纳(教师版)一、重难点字词1、求之靡.途无,没有2、会.有四方之事恰巧,适逢3、心惮.远役畏难,害怕4、质性..自然本性5、于是怅然..慷慨失意的样子6、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7、归去来.兮助词,无意义8、觉今是.而昨非.正确;错误9、恨晨光之熹微..微明,天未大亮10、三径就.荒接近,近于1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满12、眄.庭柯以怡颜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13、时矫.首而遐.观举起,扬起;远14、景翳翳..以将入晦暗不明的样子15、抚孤松而盘桓..滞留不进的样子16、木欣欣..以向荣草木生长旺盛的样子17、泉涓涓..而始流细水慢流的样子18、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随心听任自然1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心神不安的样子20、或植.杖而耘耔立,树立二、一词多义1、策(1)策扶老以流憩拄(2)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苏轼《武昌九曲亭记》)拐杖(3)执策而临之竹制的马鞭(4)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鞭策(5)策勋十二转策书(君王封土受爵或免官,用策书为符信)(6)战国策一种文体2、或(1)或植杖而耘耔有时(2)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代词,有的人(3)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者,也许(4)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贾谊《论积贮疏》)语气助词3、聊(1)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暂且(2)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战国策·秦策一》)依赖,寄托4、去(1)彭泽去家百里距,距离(2)自免去职离开(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赴,前往(4)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左传·隐公六年》)除去,去掉5、稔(1)犹望一稔.谷物成熟(或“年”,因庄稼一年一熟,故以稔称年)(2)熟稔熟,熟悉6、期(1)帝乡不可期期望,要求(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规定的时日,期限(3)不期而遇约定时日7、胡(1)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8、奚(1)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2)乐天天命复奚疑什么9、乘(1)聊乘化以归尽趁,顺应(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3)乘风破浪乘着10、以动词(1)自以寿不得长动词,认为(2)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动词,率领介词(3)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介词,按照,依照(4)投以小石,琅然作声,如坠深穴介词,用(5)宁以新居,久不成寐介词,因为(6)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介词,凭借(7)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8)即以身家计介词,从(9)余以光绪己亥四月介词,在(……时候)(10)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介词,在(……地方)连词(13)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连词,用以,表目的(14)乐琴书以消忧连词,从而,表结果(15)请息交以绝遊连词,表并列(16)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顺承(17)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18)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淮南子·氾论训》)连词,表转折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和方位(19)数武以外助词,表方位通假字“已”(20)无以,则王乎!停止(《孟子·梁惠王上》)三、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小孩;形容词,不成熟2、既窈窕..以寻壑幽深的样子;美好文静的样子3、于是怅然慷慨..感慨,叹息;情绪激昂,奋发四、通假字乃瞻衡宇衡——横五、词类活用1、眄庭柯以怡.颜使动用法,使……愉快2、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喜悦3、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快乐4、或棹.孤舟名作动,用桨划船六、句式辨析(一)宾语前置句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乐天天命复奚疑(4、耕植不足以自给5、皆口腹自役)(二)介词结构后置句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七、固定词语1、遂见.用于.小邑被2、载.欣载.奔一边……一边3、诸侯以.惠爱为.德把……当作4、已矣乎...算了吧5、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八、文学常识陶渊明,是东晋(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归去来兮辞》字词积累

《归去来兮辞》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文言实词: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会有四方之事3、脱然有怀,求之靡途4、遂见用于小邑5、彭泽去家百里6、寻程氏妹丧于武昌7、悟已往之不谏8、觉今是而昨非9、恨晨光之熹微10、引壶觞以自酌11、审容膝之易安1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解释下列句划线词语词类活用的类型:1、眄庭柯以怡颜2、园日涉以成趣3、悦亲戚之情话4、乐琴书以消忧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6、善万物之得时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用法: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3、曷不委心任去留?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舟遥遥以轻飏6、家叔以余贫苦7、木欣欣以向荣8、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9、风飘飘而吹衣10、觉今是而昨非11、时矫首而遐观12、鸟倦飞而知还13、门虽设而常关14、恨晨光之熹微解释下列文言句式:1、问征夫以前路2、复驾言兮焉求?3、农人告余以春及4、乐夫天命复奚疑!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在横线上补充原句:1、,。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4、引壶觞以自酌,。
5、,风飘飘而吹衣。
6、,时矫首而遐观。
7、,。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8、悦亲戚之情话,。
9、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10、,。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注释

1.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
来,表趋向的语助词。
兮,语气词。
2.耕:耕田。
植:植桑。
以:来。
给:供给。
3.幼稚:指孩童。
盈:满。
4.缾(píng):同”瓶“,口小腹大的陶器皿。
粟:小米,泛指谷类。
5.生生:犹言维持生计。
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资:凭借。
6.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7.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
指小官。
8.脱然:轻快的样子。
有怀:有所思念(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9.靡途:没有门路。
10.会:适逢。
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11.诸侯:指州郡长官。
12.家叔:指陶夔,当时任太常卿。
以:因为。
13.见:被。
14.风波:指军阀混战。
静:平。
15.惮:害怕。
役:服役。
16.彭泽:县名。
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7.眷然:依恋的样子。
归欤(yú):归家的叹息。
《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欤,归欤!’”18.何:什么。
则:道理。
19.质性:本性。
矫:假。
厉:勉强。
20.切:迫切。
违己:违反自己本心。
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21.尝:曾经。
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
指做官。
22.口腹自役:为了糊口饱腹而役使自己。
23.怅然:失意。
24.犹:仍然。
望:期待。
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
稔,谷物成熟。
25.敛裳:收拾行装。
宵:星夜。
逝:离去。
26.寻:不久。
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27.情:吊丧的心情。
在:像。
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28.仲秋:农历八月。
29.事:辞官。
顺:顺遂。
心:心愿。
30.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31.胡:为何。
32.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
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
心,意愿。
形,形体,指身体。
役,奴役。
33.奚:为什么。
惆怅:失意的样子。
34.已往:过去。
谏:谏止,劝止。
35.来者:未来的事(指归隐)。
追:挽救,补救。
36.实:确实。
一说认识到。
迷途:做官。
其:大概。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三、一词多义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聊乘化以归尽(顺应)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游憩(拄着)退而论书策(竹简)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五、古今异义词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
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六、特殊句式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七、难句翻译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归去来兮辞》文言学问点总结《归去来兮辞》是一篇由南朝宋代文学家陶渊明所创作的辞文。
这篇文章以自然景色描写和人生哲理思考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体悟和对于归隐田园的诗意憧憬。
下面将以文言学问点为主线,对《归去来兮辞》进行总结。
一、辞体辨析《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文,辞是一种古文体裁,它是比较短小而且格律较为松散的散文。
辞在形式上可有平仄、对仗、章、句、字等要求,以达到音乐节奏的美感。
《归去来兮辞》虽然没有明显的韵律和背景故事,但在句式运用和词语选取上,也体现了辞文的特点。
二、描写自然景色《归去来兮辞》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既反映了陶渊明退隐田园的愿望,也传达了对于人生的独立追求。
文章开篇即以“归去来兮”描写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于归隐山水的憧憬之情。
接着以“念彼天之生矣”、“念彼人之聪矣”等开头,描绘了山川河流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呈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
三、人生哲理思考《归去来兮辞》在描写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层次的人生哲理思考。
文章中提到“岁亦晏其所穫”的观点,表达了对于平淡生活的认可和追求。
同时,通过描写人们追求名利、功成名就的艰辛和污浊,以及“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虚名之过,表达了作者对于虚荣和名利崇拜的批判。
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追求的真谛有着独特的见解,主见以淡泊、简朴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四、动态静态结合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归去来兮辞》在句式运用上,恰当地运用了动态静态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节奏感。
在描写田园风光时,作者运用了较为平仄的句式,如“庶几尔俗,使我不能”、“知得失之所在矣”。
这些平仄的句子形成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节奏,给人以韵律感。
而在表达人生哲理时,作者运用了较为平缓的句式,如“培育淳风,茂陵竟日”、“馀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些平缓的句子形成了静谧而悠长的节奏感,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五、修辞手法运用《归去来兮辞》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有肯定的特点。
归去来兮辞重点字词和注释

归去来兮辞重点字词和注释《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赋,也是⼀篇脱离仕途回归⽥园的宣⾔。
这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活情趣和内⼼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的思索,表达了他洁⾝⾃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归去来兮辞重点字词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景,通“影”,⽇光)(实为古今字)曷不委⼼任去留(曷,通“何”)词类活⽤①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棹:桨,这⾥⽤作动词,⽤桨划)策扶⽼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②名词作状语:园⽇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作状语,在晚上)③形容词作名词: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得的情怀)携幼⼊室(幼:形容词⽤作名词,⼉童、⼩孩)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作名词,⼉童、⼩孩)④动词作名词:瓶⽆储粟,⽣⽣所资(⽣⽣:前“⽣”,维持;后“⽣”,动词⽤作名词,⽣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屋)⑤使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法,愉快,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法,使……安适)⑥意动⽤法: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法,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法,以……为愉快)⑦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归去来兮辞注释(1)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
来,助词,⽆义。
兮,语⽓词。
(2)⽥园将芜胡不归:⽥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芜,⽥地荒废。
胡,同“何”,为什么。
(3)既⾃以⼼为形役:让⼼神为形体所役使。
意思是本⼼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
⼼,意愿。
形,形体,指⾝体。
役,奴役。
既,表⽰动作、⾏为已经完成,此处可做“曾经”解。
(4)奚惆怅⽽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
奚,何,为什么。
惆怅,失意的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 左传》 驾、乘车 公与之乘 公与之乘, 《左传》 战于长勺 利用、 乘虚而入 成语 利用、凭借 归去来兮辞》 顺着 聊乘化以 《归去来兮辞》 归尽 涉江》 登上、 登上、升 乘鄂渚而 《涉江》 反顾兮,秋 反顾兮, 科之绪风
乘: 登泰山记》 冒着、 自京师乘 自京师乘 《登泰山记》 冒着、顶着 风雪 (shèng) ng)辆 乃请宾客, 乃请宾客, 《信陵君窃符 (sh ng)辆,量 救赵》 词 约车骑百 救赵》 余乘
兮: 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 “呀”,如“归去来兮”“大 风起兮云飞扬”
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 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 请找出来加以解释。 请找出来加以解释。
眄庭柯以怡 眄庭柯以怡颜 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 (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 策扶老以流憩 名词动用,拄着) (名词动用,拄着) 琴书以消忧 乐琴书以消忧 名词动用,弹琴,读书) (名词动用,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 船桨,这里用作动词, (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 悦亲戚之情话 感到喜悦) (感到喜悦)
2、“以、而、之、兮、来”五个文言 虚词用法归纳。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例句,分析。
之: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他们,代江 我何面目见之 东父老 我 代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词 之二虫又何知 这、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这样的人, 孔子 这之有 助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 词 中心词与补语 川……有得,以其求 间,得 思之深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标志
策: 过秦论》 振长策 振长策而御宇 《过秦论》 竹制的马鞭 内 策扶老以游憩 《归去来 拄着 兮辞》 兮辞》 退而论书策 权书》 退而论书策 《权书》 写字用的竹简 过秦论》 计策、 惠文、 惠文、武、昭 《过秦论》 计策、策略 襄蒙故业、 襄蒙故业、因 遗策
行:
善万物之得时,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 感吾生之行休 琵琶行 琵琶行 《归去来兮 将要 辞》 古诗一种体裁
ng) 必能使行阵和睦, 出师表》 (h ng)行列 必能使行阵和睦, 《出师表》 (háng)行列 优劣得所
引:
引而不发 引壶殇以自酌 乃引匕首提秦 王 操引军从华容 道步走 成语 开弓、 开弓、拉弓
行:
三人行 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赵王畏秦, 赵王畏秦,欲毋 行 事无大小, 事无大小,悉以 咨之,然后施行 咨之,然后施行 其辱人贱行 其辱人贱行,视 五人之死, 五人之死,轻重 故何如哉 《论语》 论语》 行走
离开、 《廉颇蔺相 走、离开、前 如列传》 如列传》 往 出师表》 实行, 《出师表》 实行,做 行为, 《五人墓碑 行为,品行 记》
理解陶渊明: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 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 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 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 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 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评价陶渊明: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 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 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 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 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 中的一片净土。
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句式特征: 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句式特征 A. 寓形宇内复几时 寓形宇内复几时? B. 将有事于西畴 将有事于西畴. C. 复驾言兮焉求 复驾言兮焉求? 明确: 明确: A 省略句 “形”与“宇”之间省略介 省略句, 形 词“于”; B介宾结构后置 介宾结构后置; 介宾结构后置 C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中心词之 间,的 主谓间取消独 立性 宾语提前标志
音 节 久之 助 词
无实义
以: 介 既自以心为形役 让,把 词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用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带着
连 舟遥遥以轻飏 词 飘飘而吹衣 请息交以绝游
,风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 窗以寄傲
《归去来兮辞》端起 归去来兮辞》 《荆轲刺秦王》举 荆轲刺秦王》 《赤壁之战》 率领、导引 赤壁之战》 率领、
引:
乃一路奇景, 乃一路奇景, 不觉引 不觉引余独往 引赵使者相如 令查出引 令查出引入上 谕中 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 《游黄山记》 吸引 游黄山记》 《廉颇蔺相如 召引、 召引、召请 列传》 列传》 《谭嗣同》 谭嗣同》 诗题 引用、 引用、援引 乐府诗体名
同 “而” , 表修饰 同 “而” , 表并列 表目的,来 才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 因为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而: 代 而翁归,自与汝复 词 算耳 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 连 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 词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通“尔”, 你的 表假设,如 果 表转析 表并列 表修饰 表承接
来: 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如 “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 气词,相当于“咧”. 如《孟子. 离娄上》“盍归乎来!”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梳理本文叙事思路: 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 —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 生。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 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 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 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疑问代 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 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 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 倒装句 。 3.背诵全文。
文言知识总结
1、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 、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 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 田园将芜胡不归 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不回去呢? 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怅而独悲 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复驾言兮焉 复驾言兮焉求 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 干什么呢 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 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为乎遑欲何 胡为乎遑欲何之 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那样遑遑终日 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