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应用床旁超声技术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可行性研究

合集下载

钱传云:如何准确评估急重症患者的容量及其反应性?

钱传云:如何准确评估急重症患者的容量及其反应性?

钱传云:如何准确评估急重症患者的容量及其反应性?“在重症患者的循环支持中,准确地判断容量状态非常重要。

林林总总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应用到临床是否多多益善?可能并非如此。

尤其急诊科医生忙于抢救患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判断,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找到关键Jf生的容量及容量反应性的评估指标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2016协和急诊医学大会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医学部主任、急诊与危重病教研室主任钱传云教授分析了急重症患者的容量及其反应性的评估。

在急诊及ICU,我们面对的患者与其他科室的患者有很大不同,往往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及时治疗,而这些患者往往是在其他科室“复苏”治疗过的(很可能液体复苏并不恰当),这时给予扩容患者往往没有确定的容量反应;同时又存在潜在的肺水肿和(或)液体潴留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两难治疗困境,急诊科医生选择继续液体复苏,还是评估容量反应?钱传云教授表示,应该先做容量反应性评估。

给予液体治疗要有良好的反应性,否则就要停止补液。

根据教科书上的循环(血压)支持金三角理论,首先要有合适的循环血量,其次要有良好心脏泵功能,还要有恰当的循环阻力。

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结合临床治疗措施就是要使用扩容、强心和血管活性药物。

容量反应性指标,谁更有指导性?急诊科医生希望得到能直接预测液体治疗反应性的指标,最好是可逆性的,但实际上液体治疗不可逆,容量过负荷易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疾病。

我们对容量评估曾寄予希望的有两大指标,一是压力指标: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阻断压(PAOP)、肺小动脉楔压(PC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二是容积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等。

如何评估前负荷依赖和由此产生的容量反应?通过估测心脏前负荷的指标来预测容量反应,CVP(中心静脉压)经常用于评估心脏的充盈情况,是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但实际上它给我们提供的临床参考价值相当有限,不能用来判断容量指导扩容。

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在ICU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在ICU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6护理管理创新项目汇编中国护理管理 2020年11月30日 第20卷 增刊超声技术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的特点,可以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评估,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随着重症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开始关注重症超声在ICU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且ICU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的特点,将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管理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视化的工具,可以定性、定量地评估护理指标,发现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解决现有重症患者管理中的难题,而护理方向的重症超声在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在护理工作中超声可用于重症患者呼吸及人工气道管理,血管通路建立,血栓筛查,胃肠道功能评估等,通过目标导向性的重症护理超声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重症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护理学术的发展。

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在ICU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曹岚 岳丽青 周阳 田盾 孙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重症医学科案例背景:作者简介:曹岚,硕士,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E-mail:****************模式介绍1 建立团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6年组建重症护理超声小组,是国内最先成立的重症护理超声小组之一。

目前团队成员有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委员1名,超声护理培训师3名,15名护士获得了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重症超声规范化培训项目”合格证书。

2 界定范畴界定重症护理超声用于常规开展超声肺部评估、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置管、超声监测胃残余量、超声引导空肠管置入、超声膀胱评估、超声颅脑评估、超声血栓筛查。

3 规范流程制定重症护理超声各项技术操作标准化,在重症病房中实施流程化的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并定期开展重症护理超声相关培训。

4 规范应用目前重症护理超声应用科室有重症医学科、胸外ICU、呼吸ICU、神内ICU、神外ICU,在临床实施超声引导穿刺的5P 流程、肺部护理超声的改良BLUE 流程(表1)、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的四步法流程等重症护理超声技术300人次,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同时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将护理超声技术应用于武汉协和西院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团队成员在三级防护状态下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16次、超声肺部评估28次、超声监测胃残余量27次,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机,解决了患者穿刺困难、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体位治疗效果难以评价等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难题,并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ICU护理中的床旁超声技术应用

ICU护理中的床旁超声技术应用

ICU护理中的床旁超声技术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床旁超声技术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它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快速、准确的诊断手段,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指导,以改善ICU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ICU护理中床旁超声技术的应用与优势。

1. 床旁超声技术概述床旁超声技术,又称移动超声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来获取图像和相关数据的诊断工具。

它通过手持式超声设备,将高频声波传感器应用于患者的不同部位,从而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实时图像。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需要移动患者到专用的超声室,而是能够在床旁进行检查和诊断,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2. ICU中的床旁超声技术应用2.1 心脏超声床旁超声技术在ICU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是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通过实时显示心脏的运动和血流,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

在ICU护理中,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床旁超声技术及时诊断和监测心脏功能,例如检测心脏射血分数、观察心室收缩与舒张、评估心腔大小和心脏壁运动等。

这些信息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至关重要。

2.2 肺部超声床旁超声技术在ICU中的另一个常见应用是肺部超声。

使用超声探头在患者胸部上方滑动,可以观察到肺部的图像,并帮助医务人员判断和评估肺部病变,如肺水肿、胸腔积液和肺栓塞等。

此外,床旁超声还可以帮助监测呼吸状态,评估呼吸机的调整和撤机时机,以及指导胸腔穿刺等操作。

2.3 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超声技术在ICU中还可以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床旁超声技术,医务人员可以实时观察血管的径向和速度,帮助评估血液流动情况,包括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血流速度以及心室和大血管的直径变化。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循环功能、监测液体治疗效果以及指导血管内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3. 床旁超声技术的优势3.1 非侵入性床旁超声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通过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身体的外部来获取图像和数据信息,不需要进行切口或穿刺等侵入性操作,降低了患者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超声在重症医学临床应用

超声在重症医学临床应用

引言概述:超声(Ultrasound)是一种通过利用高频声波来产生图像的医疗设备,近年来在重症医学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

超声具有无创、无辐射、便携等优点,能够提供实时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在重症医学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正文内容:1. 重症患者监测1.1 心脏功能监测:超声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例如测量心室功能,识别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

1.2 血流动力学监测:超声可以通过多普勒技术检测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评估循环状态,例如心排血量和容量反应性。

1.3 呼吸系统监测:超声可以通过肺部超声检查评估肺水肿、肺梗死和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疾病。

1.4 腹部器官监测:超声可以通过腹部超声检查评估肝脏、胆囊、脾脏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帮助早期发现腹腔感染和腹腔出血等重症患者的并发症。

2. 快速诊断与导引2.1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超声诊断:超声可以通过实时观察心脏、肺部和大血管的情况,指导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操作,提高成功率。

2.2 快速判断呼吸循环功能丧失:超声可以通过查看心脏和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循环功能丧失。

2.3 快速诊断内脏破裂和出血:超声可以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快速发现内脏破裂和出血等紧急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 导管置入与监测3.1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指导:超声可以通过插入导管前的超声导航,准确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的插入点,降低插管中的并发症风险。

3.2 动脉导管置入指导:超声可以通过插入导管前的超声导航,准确定位动脉导管的插入点,降低插管中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成功率。

3.3 尿道置管指导:超声可以通过指导尿道置管,避免尿道损伤,提高成功率。

3.4 食管置管指导:超声可以通过指导食管置管,准确定位食管位置,避免误吸导致的并发症。

4. 重症患者监测的进展4.1 超声造影剂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可以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血管充盈和心肌灌注情况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重症超声评估血流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

重症超声评估血流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

重症超声的概述
▪ 重症超声评估(CCUS)已经作为重症患者辅助诊断工具在临床 广泛应用,Wanhong Yin等学者提出基于CCUS的“七步法 PIEPEAR”流程,总结CCUS临床实践中累积的经验(图1)。
▪ 麻醉学科已转型成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麻醉科医师是围术 期医生,也是急危重症救治的主力和先锋,因此麻醉科医师熟悉 心-肺重症超声,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对保障麻醉质量与安全而言, 意义重大。
经典案例识别及诊断
▪ 病例摘要 ▪ 患者,男性,76岁,体重65kg ▪ 现病史:因“车祸外伤致小肠穿孔”,胃肠外科行“小肠穿孔修补术”,
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PACU)。 ▪ 既往史:胸廓畸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病史多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余年(既往资料缺)。
经典案例识别及诊断
▪ 初始监测 ▪ 临床评估: ①患者处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状态[吸入氧浓度(FiO2)40%,呼吸 频率12次/分,潮气量450ml,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 ②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9%; ③尿量20ml/h。
重症超声的概述
▪ Mengling Feng等学者于2018年发表在Intensive Care Med的研究 就探讨了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估对脓毒症患者进入ICU后 28天死亡率的影响。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是患者从进入ICU之日起 28天的死亡率。
▪ 次要结果包括:进入ICU后28天内机械通气天数与使用血管升压 药的天数;使用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的情况;静 脉输液总量;血清乳酸(Lac)和血清肌酐的降低程度。
图5 左心收缩功能评估流程
超声“六步法”血流动力学评估
图6 左室舒张功能评估流程
பைடு நூலகம்声“六步法”血流动力学评估

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

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

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提供实时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监测病情。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床边超声检查成为一项重要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即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意义、应用和操作过程。

一、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意义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床边超声检查能够提供实时图像,医生可以立即观察患者内部情况,对急诊情况作出及时反应。

其次,超声检查对于ICU患者的心脏、肺部和血管等疾病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最后,ICU患者往往身体虚弱,无法进行传统的放射学检查,而超声检查无放射线,安全性较高,因此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二、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应用在ICU中,床边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诊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脏衰竭等疾病。

此外,心脏超声检查还能够监测心脏手术的效果,评估心脏的充盈状态以及判断心室功能等。

2. 肺部超声检查肺部超声检查在ICU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成像,医生能够观察到肺部的腔隙性积液、气胸、肺不张等病变情况,以及肺血流的情况。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肺栓塞等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肺部超声检查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3. 血管超声检查血管超声检查可用于观察血管的狭窄、扩张、血栓等病变情况。

特别是在ICU患者中,经常发生血管通路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等,通过床边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和风险。

三、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操作过程ICU患者床边超声检查的操作过程是相对简单的。

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医生需要准备好超声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前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获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重症超声在ICU的应用

重症超声在ICU的应用

评估病情:重 症超声可以评 估患者的病情 严重程度,为 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重 症超声可以指 导医生的治疗 方案,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
疗等。
重症超声在监测方面的应用
实时监测:重 症超声可以实 时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如 心率、血压、
呼吸等。
早期预警:重 症超声可以早 期发现患者的 病情变化,如 心律失常、呼
互联网医疗:重症超声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实现患者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医生提供 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人工智能:重症超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诊断和辅助诊断,提高诊断速度和准确性。
5G技术:重症超声可以通过5G技术,实现超高速数据传输,提高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效率 和稳定性。
重症超声在医学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前景
重症超声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诊断能力 重症超声在培训中的应用:为医生提供更直观、高效的培训方式 重症超声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重症超声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为医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XX,
汇报人:XX
无创操作:重 症超声是一种 无创操作,不 会对患者造成 额外的伤害。
快速诊断:重 症超声可以快 速诊断病情, 为治疗争取时
间。
重症超声在ICU应用的局限性
操作难度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 行操作
设备成本高:重症超声设备价格昂贵, 维护成本也较高
诊断准确性有限:重症超声的诊断 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操 作者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病情等
培训需求大:重症超声操作人员需要 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操作技能
重症超声在ICU应用的改进方向

超声下腔静脉预测容量反应性和容量状态的临床应用

超声下腔静脉预测容量反应性和容量状态的临床应用

第 44 卷第 5 期 2023 年 5 月安徽医学Anhui Medical Journal超声下腔静脉预测容量反应性和容量状态的临床应用林益钦 陈英勒 吴黄辉 李敏 陈国忠 李顺元[摘 要] 目的 观察超声下腔静脉(IVC )预测容量反应性和容量状态的能力。

方法 选取2017年2~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140例。

麻醉诱导前超声测量IVC 呼吸周期的最大直径(dIVC max )和塌陷指数(cIVC ),观察麻醉诱导后补液前后每搏输出量(SV )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容量反应性。

根据机械通气下补液前超声测量IVC 呼吸周期的最大直径(dIVC max )和扩张指数(dIVC ),以及同一时间的每搏变异度(SVV )值判定患者的容量状态。

若SVV>12%,250 mL 胶体液在15 min 内输注完毕,SV 增加≥10%,则归为容量反应性阳性组,反之为阴性组。

机械通气下补液前若SVV≤12%,归为容量状态充足组,反之为容量不足组。

记录患者于入手术室时(T1)、插管前即刻(T 2)、插管成功即刻(T 3)、插管后1 min (T 4)、补液前(T 5)、补液后(T 6)的SBP 、DBP 、HR ;记录T 2~T 6的SV 、SVV 。

采用受试者特征(ROC )曲线分析超声IVC 预测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的能力,以及运用灰色区域法来确定超声IVC 的可疑范围。

结果 容量反应性:容量反应性阳性组插管后1 min (T 4)、补液前(T 5)的SV 明显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容量反应阳性组和阴性组不同时间的SBP 、DBP 、HR 、SV 、SVV 存在时间效应(P <0.05);且两组不同时间点的SV 存在交互效应(P <0.05);cIVC 和dIVC max 的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0.86和0.71,最佳截止点分别为41%和1.8 cm ;灰色区域范围分别为38%~43%和1.7~1.9 c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应用床旁超声技术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陆亿李军黄忠仕陈成彩黄高尧国胜
来源:《右江医学》2018年第01期
【关键词】 ICU;床旁超声技术;容量反应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1.008
Study on feasibility of bedside ultrasound technique in evaluation in capacity responsiveness of ICU patients
LU Yi1,LI Jun,HUANG Zhongshi,CHEN Chengcai,HUANG Gao,YAO Guoshe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liminarily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measuring collapse index of inferior vena cava(IVC-CI) and cardiac output(CO) by bedside ultrasound technique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IVC-CI and CO in 30 adult patients who transferred to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ere respectively measured by ICU physicians and ultrasound physicians by bedside ultrasound
instrument.Meanwhile,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difference between operating time (T) and the measured IVC-CI and CO.
Results Difference of T,IVC-CI and CO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CU physicians in our hospital can independently measure the IVC-CI and the CO by bedside ultrasound technique,and can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asurement results.It has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ospect for the rapi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ICU.
【Key words】 ICU;bedside ultrasound technique;capacity responsiveness;feasibility
床旁超声具有便捷、可持续重复操作、无创、避免过度搬运患者、缩短检查时间和无需中断相关诊疗等技术优势,其在ICU患者的快速诊断、后续治疗评估和持续病情监测过程中发挥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2013年,国内发布了《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1],用于推广床旁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而次年,美国心脏超声协会公开发布床旁急诊心脏超声(FOCUS)专家共识[2],其特别指出,利用床旁超声技术的快速诊断,结合临床表现,以目标为导向,制定
和优化个体的治疗方案。

而2017年《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指出运用重症超声技术,可实时管理血流动力学治疗和呼吸治疗,进行问题导向的、多目标整合的动态评估,与其他监测手段共同获得重要监测和评估数据,为诊断与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15]。

目前已有众多国内研究表明,应用床旁超声技术动态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ollapse index of inferior vena cava,IVC-CI)和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达到滴定式治疗或精细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目标,最终提高ICU整体的诊治能力[9,12~13]。

故本课题初步探讨我院ICU医师独立应用床旁超声技术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和心输出量的可行性。

1.1 研究对象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从2017年5月至8月期间入住我院ICU病房的30例成年患者,本课题符合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时获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使用仪器
超声心动图仪器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EPIQ7C,探头型号S5-1,频率1~5 MHz,型号S3-8,频率3~8 MHz。

1.3 研究方法
整个研究过程均由本院参加过床旁超声专项技术培训班的ICU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和超声心动图科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分别各自对30例患者完成床旁超声检查操作。

患者入住ICU 后,在同一时段内由ICU医师和超声心动图科医师分别单独使用床旁超声仪测量IVC-CI和CO,不分前后操作,随机安排,并尽量缩短两位操作者的检查间隔时间。

超声检查过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

如有需要气管插管和呼吸机通气患者,要求两位操作者均在相同的呼吸机参数下完成测量。

最后分别记录两位操作者完成每位患者超声检查所需时间(T),IVC-CI和CO。

1.3.1 IVC-CI测量方法
患者空腹时,自第8肋间充分显示下腔静脉入右心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