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抬腿试验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

合集下载

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摘要】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可以有效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

实验结果显示,在使用该方法进行液体复苏后,患者的循环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有所提升。

数据分析表明,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液体需求量,避免了过度或不足液体复苏的风险。

在讨论部分,我们探讨了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优势,并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改进之处。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得出结论: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具有显著效果。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该方法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广泛应用,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大的益处。

【关键词】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 讨论, 临床应用, 结论总结, 展望未来, 重症超声, 被动抬腿试验, 休克患者, 液体复苏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休克是重症医学领域中极为常见且危急的病情之一,通常表现为血液循环不足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是休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液体复苏的效果并不总是理想的。

近年来,重症超声技术逐渐被引入到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中,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和心脏功能。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影响。

通过比较应用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液体复苏和传统液体复苏两种方法的效果,评估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在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策略,提高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为提高医疗水平和救治患者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是关于研究设计、实验对象、实验步骤和数据收集方法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在本研究中,我们招募了100名重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容量负荷试验与被动抬腿实验

容量负荷试验与被动抬腿实验
异常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心功能不全或 液体潴留,需要进一步治疗。
02
被动抬腿实验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被动抬腿实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实验,通过观察患者下肢静 脉压的变化来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
目的
被动抬腿实验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容量负荷状态,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指 导治疗和护理。
结果解读
01
02
03
结果一
若患者在抬高下肢后出现 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 且下肢静脉压升高,提示 患者容量负荷过重。
结果二
若患者在抬高下肢后出现 头晕、心慌等症状,且下 肢静脉压降低,提示患者 容量不足。
结果三
若患者在抬高下肢后无明 显不适,且下肢静脉压无 明显变化,提示患者容量 状态良好。
03
实验步骤
01
02
03
04
步骤一
患者平卧,下肢伸直并拢,放 松腹部和下肢肌肉。
步骤二
检查者将患者的下肢抬高约 60°,保持1分钟,观察患者下
肢静脉压的变化。
步骤三
在抬高下肢的过程中,注意观 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短、
心慌等症状,并记录。
步骤四
实验结束后,将患者下肢平放 回原位,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 晕、心慌等症状,并记录。
选择与应用
选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果需要 评估心功能和循环血量,容量负荷试验可能更合适;如果需 要评估血管功能和体位性低血压,被动抬腿实验可能更合适 。
应用
容量负荷试验和被动抬腿实验在临床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医生可以通过这两种实验方法来了解患者的循环血量和心 肺功能,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被动抬腿试验在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动抬腿试验在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动抬腿试验在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陈势;陶铮;杨坤;潘景业【摘要】目的:探讨容量反应性评估中被动抬腿试验(PLR)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7年9月于某院行补液治疗的患者54例,对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变异(SVV)、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并行PLR实验,试验后Picco测得CO上升10%为容量有反应组(28例),反之则为无反应组(26例).结果 :有反应组患者在PLR后CI、SVV、CO均高于PLR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在PLR前后及无反应组患者在PLR前后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LR前SVV、CO、CVP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将PLR用于容量反应性评估中,能够较好地预测机体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可将其作为指导容量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9(032)006【总页数】3页(P810-812)【关键词】容量反应性;被动抬腿试验;评估【作者】陈势;陶铮;杨坤;潘景业【作者单位】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患者预后与液体复苏密切相关,但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来说,仅50%左右对液体复苏有反应[1]。

若液体复苏过量可引发机体水肿与肺水肿,同时对机体氧合、细胞氧供产生不利影响,极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故准确判断容量反应性为临床治疗的关键。

经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容量反应性进行评估可较好地避免液体过负荷,从而降低补液风险等[2]。

为此,本研究将PLR用于容量反应性评估中,以探讨其对机体容量反应的预测效果。

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重症超声是一种以超声技术为基础的快速无创检查方法,可以及时观察到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组织灌注情况。

被动抬腿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手段,通过抬高患者下肢来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将重症超声和被动抬腿试验结合起来,有望提高液体复苏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本文旨在探讨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在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重症医学领域液体复苏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液体复苏指导,提高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目前,液体复苏是休克患者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但液体复苏存在着过度和不足的风险,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指导液体复苏的过程。

重症超声在重症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时直观地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容量状态和循环动力学,而被动抬腿试验则可以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本研究旨在结合重症超声和被动抬腿试验,通过联合应用的方式,指导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探讨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液体复苏指导的影响,为休克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2. 正文2.1 患者选取患者选取是这项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患者选取:1. 年龄:18岁以上;2. 入院时间:在接受液体复苏前24小时内入院;3. 临床表现:存在明显的休克表现,如低血压、快速心率等;4. 排除标准:休克原因非感染性等其他原因。

经过筛选,我们最终纳入了100例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患者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有效地评估重症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液体复苏对休克患者的影响。

在患者选取方面,我们严格遵循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流程,保证了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EtCO2在被动抬腿实验(PLRT)中评估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EtCO2在被动抬腿实验(PLRT)中评估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在被动抬腿实验(PLRT)中评估容量反应性的价值何怀武刘大为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容量反应性的评估是重症患者中容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从心脏静态前负荷指标(CVP、PAWP、CREDVI、GEDVI等)到心脏动态前负荷指标(SPV、△down、PPV、SVV等)人们一直在寻找简单可靠并且敏感特异的指标或方法来预测容量反应性,进而减少扩容治疗的盲目性,提高扩容治疗的有效性。

其中在预测容量反应性方法上,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 Test,PLRT)具有可逆性、可重复性、操作简单及不需要额外增加容量等优点,并且不受自主呼吸和心律失常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实用性强。

近来Cavallaro等荟萃分析也支持PLRT作为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方法具有良好准确性和可靠性[1]。

但目前PLRT在具体临床应用推广时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近来有学者通过观察被动抬腿实验(PLRT)中呼末二氧化碳(EtCO2)的变化来评估容量反应性,进一步拓展了PLRT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PLRT评估容量反应性时存在的问题人为被动抬高患者下肢可起到类似自体输血的作用,可以快速地增加回心血量300mL ~500mL左右,曾作为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抢救手段之一。

抬高下肢,在重力作用下,静脉回流增加,可起到快速扩容的效果,同时监测循环系统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容量反应性。

被动抬腿试验相当于自体模拟的容量负荷试验,但由于受到自身神经系统的调节,其作用一般可维持10min左右,并且这种前负荷的扩增效应多在抬腿早期2-3min内最为明显[2]。

但目前PLRT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抬腿后观察什么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容量反应性?在理论上,被动抬腿增加心脏前负荷来检验心脏的储备能力,在此期间如能进行心输出量的直接观察和监测则最为理想,在监测技术上则要求能够实时同步监测心输出量或其替代指标的变化。

大量研究证实在被动抬腿期间,通过简单地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不能预测容量反应性。

被动抬腿联合无创心排量监测评估术后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

被动抬腿联合无创心排量监测评估术后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

被动抬腿联合无创心排量监测评估术后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吴桂新;田玲;周明明【摘要】目的:观察被动抬腿联合无创心排量监测评估术后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参考价值。

方法:对97例休克患者行被动抬腿试验,于被动抬腿试验前后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 CCO)和经胸连续多普勒(USCOM)测得每搏输出量(SV)和心排出量(CO)变化,以ΔSV〉13%为有容量反应性标准,比较有反应和无反应患者基本资料、试验前后指标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无创心排量监测所得结果与Pi CCO监测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有反应组、无反应组试验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比较以及无反应组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前相比,有反应组试验后HR下降,超声及Pi CCO测得SV、CO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V超声监测与Pi CCO监测相关系数r=0.851,P〈0.05,CO超声监测与Pi CCO监测相关系数r=0.882,P〈0.05,两种方法测得的SV、CO均正相关。

结论:应用无创心排量监测SV、CO变化结合被动抬腿试验能够为术后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仪器与医疗》【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3页(P84-85)【关键词】被动抬腿;无创心排量监测;休克;容量反应性【作者】吴桂新;田玲;周明明【作者单位】[1]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癌症中心)重症医学科,重庆404100;;[2]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癌症中心)肿瘤内科,重庆404100;;[1]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癌症中心)重症医学科,重庆40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术后休克可影响组织灌注并导致各组织器官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1]。

脓毒血症患者BNP与被动抬腿试验评估容量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脓毒血症患者BNP与被动抬腿试验评估容量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2结 果
严 重脓 毒血 症 引起 的多器 官功 能 障碍综 合征 ( D )是重症 MO S 监 护 患者 的主要 死亡 原 因之一 ,严重 的脓毒 血症 患者 多合 并有心 功
两组被 动抬腿 前后心率 、C P V 、MA 、P 、S P P V、B 各 指标变 NP
能抑制 ,液体复苏是严重脓毒血症的重要环节,但不适当的液体复 ]
陈映 群
( 北京大学深圳医 院IU科 ,广东 深圳 5 8 0 ) C 1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被 动抬 腿 试验 预测 容量 反应性 价值 及 B NP与其预 测容量 反应 的相 关性 。方法 选择 20 06年 1月至 2 1 年 1月我 院 I U 01 C
住 院的 脓毒 血 症 患 者 5 6例 ,以 容量 符 合 实验后 的△ S V丌 E ≥ 1% 为容 量反 应 阳性 。△ s T E≥ 1% 为有 反应 组,a V T 5 V T 5 S T E< 1% 5
诊断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标准。患者中血源性感染6
例 、肺部感 染4例 、腹 腔感 染3 、胸腔 感染2 。人选 患者 中排除原 5 例 例 有急性或者慢性肺 心病 、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 1 . 2研究方法 患者 给予被 动抬 腿试验 ,其 中 以容 量符 合实验 后 的/S T E kV T ≥ 1%为容量 反应 阳性 。/S T E ̄1%为有反应 组 ,/S T E 5 5 kV T 5 k V T <1% 为无反 应组 。采用人 选者静息状 态下静脉血3 ,检测B P mL N 浓度 ,严
格按照说 明书操作 。 1 . 3评价指标
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多采用早期有效抗生素以及目标性液体复苏治疗为
主 ,早期液体复苏 能够很大程度降低 患者病 死率 ,但其复苏 中会对心 脏 负荷及新功能情 况产生影响 。因此 , 估其患者容量反 应性 显得尤 评 为重要。 容量反应性是 指快速 的补液后 ,S 或者心排血量 随之显著的增加 V 的现象 ,反应心脏 处于心功能 的上升 阶段 ,容量反应性评估 的研究发 展 较快 ,其观察指标 较多 。长期 以来 多采用 中心静 脉压 、肺动 脉楔 压 或心室舒 张末期等静态血流动力学 参数 用于对容量反应 性的判断 , 指导 液体治 疗 ,但有研 究表 明 ,传 统静 态指标 较难 以预 测容量 反应 性 ,临床上需要更为精确的指标 。 被动 抬腿试验 (L P R)是一种功 能性的血液 动力学监测参 数 ,是 通过 监测P R L 前后 的S V或者替 代指 标变化 来达到 预测机 体容量 反应 性的 目的 。操作相对简 单 ,下肢被动 性抬高4度 ,受到重力 影响下 5

如何进行被动抬腿试验

如何进行被动抬腿试验
• 应用时,容量变化指标优于压力指标 • 要标准化操作,注意腹内压等对结果的影响
感谢各位专家的聆听!谢谢!
禁忌症
▪ 严重心功能不全 ▪ 肺水肿 ▪ ARDS ▪ 颅内高压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高腹压 ▪升主动脉瘤
PLR如何操作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estimated by ETCO 2 after leg-raising test.Rev Med Hosp Gen Mex.2017;80(3):178-184. 7
24
指导CRRT的脱水
进行RRT前行PLR,发生低血容量的患者和未发 生低血容量的患者相比较,后者的PLR-CI高于 前者,具有显著意义。提示可以通过PLR预测 透析相关性低血容量的发生。
PLR-CI的变化率>9%为预测透析性 低血压的截断值,具有较高的诊 断价值。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ypotension associated with preload-dependence during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in critically
21
sepsis
在PLR容量反应性评估方面SV比CVP的 变化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2
sepsis
在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PLR引起的SV及CO变化能准确预测液体反应 性,而其引起的HR、MAP、SBP及PP的变化均不能有效预测液体反应性
司向,管向东等.被动抬腿试验对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9):729-733.
目前多采用上图中的B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头部抬高45° 位维持2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05.广州会体会


新内容:Pcv-aCO2、 ECMO、微循环血流监测
以往知识再强化:功能性血流动力学参数


热点问题保持热度:输液?限液?CRRT时机
伦理、发展 不被关注的知识点重新认识
被动抬腿试验对容量反 应性的评估
2011.5.广州会
背景


输液目的:改善心脏的前负荷及心排血量
心搏量呼吸变异度可能与容量状态无关


PLR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左、右心室都处于Frank-Starling曲线陡峭支,
即双室前负荷都有储备时,机械通气诱导的右室
前负荷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左室每搏量发生更大改
变,有自主呼吸或心律失常,则两者无关

无论机械通气模式及有无心律失常,PLR预测价 值均高于本身预测价值较高的ABP


原理

PLR不仅能够调动腿部血流,也能调动内脏储存的血 流,从而显著增加实验的敏感性
CVP、MAP、CO、SV、SVV、ΔPp 比利时试验:30分钟500-1000ml晶体液或300-500ml 胶体液,控制CVP≤15mmHg,每10分钟监测一次,成 功率 50%,肺水肿、心衰风险增加,单以CVP作为液 体冲击治疗终点不可靠 与PLR结合共同预测
背景
每搏量和心脏前负荷的关系曲
线依赖于心室收缩功能 心室收缩功能(前负荷储备)
正常时,容量治疗增加前负荷
(A→B),每搏量明显增加 心室收缩功能(前负荷储备) 减弱时,容量治疗不增加每搏量 根据前负荷(A)的静态值预
Frank-Starling 曲线
测容量治疗效应不确实
原理

动态参数(功能性血流动力学参数)基于心肺相互
PLR在自主呼吸患者中的应用

自主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变化非常小,脉压变异
(ΔPp )及收缩压变异(SPV)等动态参数变化
也随之变小,PLR没有上述因素限制

Pottecher J等的一项研究证实PLR和容量扩张一 样能改善舌下微循环的灌注,表明PLR可能还有 治疗的作用
PLR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

腹压升高的患者,由于下肢静脉回流受限,应用
PLR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不准确

有研究显示实施PLR过程中会诱导肱动脉扩张,
相应增加血流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概 率,不建议在短时间内反复实施PLR,以免造成 血管损伤
谢谢!
作用和左心室每博量变异充分、个体化显示机械通 气患者的容量反应,但对于自主呼吸者精确度不高 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通过 抬高下肢快速、短暂、可逆地增加静脉回流,增加

右心前负荷,起到快速扩容作用,右心室排出和左
心室充盈增加,诱导每博量增加。
原理

自身输液冲击试验,相当于自体模拟快速补液, 具有可逆性、可重复性、无需额外增加血容量, 不受自主呼吸和心律失常等因素影响的优点。

PLR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多项研究证实,心搏量呼吸变异度代表前负荷储备 及容量状态,同动脉脉压、降主动脉血流量一样, 可靠预测容量反应性 但是,机械通气增加胸腹腔内压,降低心脏前后负 荷,送气时心搏增加;充血性心衰患者,送气时过 度充盈的毛细血管受挤压促进血液回流入左心室, 增加前负荷。


方法

正常体位(改良半卧位):头部抬高45°位至 少维持5分钟Biblioteka 经典平卧位
双下肢抬高45°维持3分钟,记录上述参数(取3 次平均值) 恢复正常体位 容量负荷试验(10分钟盐水250ml),记录
方法

观察主动脉血流(>12%)—法国(盐水500ml),没
有前负荷储备的心脏尤其是肺渗透性增加时风险较大 △SV>10%判断容量反应性的敏感为86%,特异性90% 吸气时右房压下降、Pcv-aCO2(6%) 为避免技术问题,选择外周动脉血管,桡动脉、肱动 脉、股动脉,其中肱动脉峰值血流速呼吸变化率预测 容量反应性,敏感度及特异度都达到90%以上

进行PLR的同时监测循环系统反应,判断容量状
态和预测容量反应性。
原理

PLR对容量反应性评估有效,但由于血流动力改 变短暂,测量心排也需选择快反应装置
PiCCO实时监测每搏输出量(SV)及脉压变化 (ΔPp )预测容量反应性、经胸廓超声、食道 超声监测主动脉血流流速变化、上下腔静脉直径 变异度 PLR过程中心输出量增加10%~12%
绝对或相对容量不足是导致急性循环衰竭或组织 灌注不足的常见原因。大约50%危重症患者没有 从输液治疗中获益,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评估 对危重患者的循环支持至关重要。
背景

近年来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发展,容量反应性评估 日益受到重视,传统容量评价指标如静态参数 (NIBP、PAWP、LEDV、BNP)和常规临床体征变 化易受胸腔内压、胸廓及肺顺应性、心率、心肌 顺应性、心脏瓣膜病及心室间相互作用等多因素 影响,较难反映重症患者容量状态,对患者容量 反应性的判断价值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