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一个人名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
为什么中国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一个人名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

为什么中国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一个人名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由于历史的上受汉文化影响,朝鲜族人名与汉族人名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在构成方式与选字原则上都是非常相似的。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确实不大容易区分华人的名字与朝鲜族的名字。
1.朝鲜族的姓氏不像日本的姓氏系统那么复杂,现在仍在使用的朝鲜族姓氏还不到300个。
按照大韩民国统计厅2000年的统计数据,韩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前四名占据了总人口的一半:金21.6%,李14.8%,朴8.5%,崔4.7%。
[1]所有的朝鲜族姓氏都是汉字姓氏(不考虑归化入籍的韩国人),并没有韩语固有词姓氏。
唯一特殊的姓氏是朴(박),是朝鲜族特有姓氏,但是仍然不是韩语固有词。
(所以我当年一直以为朴树是朝鲜族,迷上生物学之后我一直很恶意的觉得朴树一定不知道这字读pò)朝鲜族姓氏的分布与汉人姓氏的分布显著不同,2010年韩国排名前二十的姓氏为:[1]金,李,朴,崔,郑,姜,赵,尹,张,林,吴,韩,申,徐,权,黄,安,宋,柳,洪。
2010年中国排名前二十的姓氏为:[2]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
2.朝鲜族的名字朝鲜族名字的构成有四种类型。
A.韩语固有词名字80年代以后韩国政府展开韩文专用政策,纯韩语名字的数量有所增长。
但是近年来,纯韩语名字逐渐减少,有些人认为用纯韩语取名字显得不够严肃,年纪大了之后会比较尴尬。
此外在使用韩语名字的人群中,女性远大于男性。
纯韩语名字没有对应的汉字,只能是音译。
比如车范根是汉语名,但是他的儿子叫차두리(Cha Du-ri),是纯韩语名字,두리是“二人”的意思,音译为车杜里。
김하늘(Kim Ha-neul)的名字也是纯韩语名字,하늘是“天空”的意思,音译为金荷娜。
由于早期韩国没有规定名字的长度,所以曾经有一个号称韩国历史上最长(zhong)的(er)名字:박하늘별님구름햇님보다사랑스러우리。
除了姓氏朴(박)之外,使用了16个音节的固有词,含义是“比天空、星星、云彩、太阳更受喜爱”。
外国人怎样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

外国人怎样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2012年05月13日08:11一个喜欢中日文化的法国朋友对我说,如果走在巴黎街头,看到亚洲人,即使对方不说话,他也能猜出对方是中国大陆人还是日本人。
区分方法有三:一、注重穿着,注意形象,举止优雅的是日本人;出门只会穿西装,身形缺乏锻炼,随意懒散的是中国人。
日本人着装有无品牌,都极干净、得体,由于长期泡澡皮肤白皙,又很注重头型,走在街上一丝不苟,精神焕发。
中国人爱穿西装,由于缺乏锻炼,走路都看着累,架手架脚,不矫健,更不在意头型和装束,显得慵懒缺神。
二、礼貌得体,谦让有度,说话声音小的是日本人;随地坐卧,边走路边吐痰,说话声音像打雷又旁若无人的是中国人。
日本人走路时让路、过人,礼让谦虚,等红灯不急躁,有耐性,谨慎小心。
偶与日本人目光相对,神态亲近和善;中国人习惯抢路、挡路,缺乏礼让概念又浑然不知。
天热或走路累时,随地就卧,摘领带,挽裤腿,旁若无人,说话声音还大,好像世界只有他们存在。
目光相对,总是凶巴巴的,好像时刻防范着周围人。
三、景点前仔细欣赏艺术,低头拍照、尊重文化环境的是日本人;景点前比比划划、不在意艺术本身,照完像走人,只说不看的是中国人。
日本人懂得欣赏艺术,欣赏和拍照各得一章;中国人只在意“到此一游”,具体艺术本身价值如何,却不怎么关心。
朋友的话不无道理,西方很多旅游机构多次将日本人评为“最受欢迎的旅游者”,中国人好像至今榜上无名。
在西方人的眼里,一个国家公民形象等同国家和民族价值,形象实在太重要了。
西方无人关注日本民族优雅的外表之下,曾经给亚洲人民带来的那场血的灾难;无人深究日本人礼貌谦恭的背后,那一颗永不认错的心。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软实力综合起来就是中日两国人的形象,它深入人心。
所以我们中国人应该悉心研究一下,把自己良好的公民形象树立起来,如若以小节掩大义,那有多吃亏。
(作者:高远文章选自作者博客)。
外国人竟用这招区分中日韩人,中国人彻底无语了

外国人竟用这招区分中日韩人,中国人彻底无语了过去一位日本作家曾经说,“在全世界,不管去哪里的中国菜馆,对方不知何故总用中文跟我打招呼。
不管是在纽约还是巴黎,饭店的员工都为弄清我的国籍而感到苦恼,都会一动不动盯着我看一会儿。
在慢慢开口说话之后,却是说中文。
似乎我生来就长得像中国人”那位作家将这种情况讲给一位中国朋友之后,对方说“的确如此啊”。
“你确实长得像中国人。
有一种上海人的感觉”感觉在听说这种说法之后,每当去上海,那位作家就会在街头到处闲逛。
说到相貌,我总体来说也接近中国人的容貌。
中日韩人脸对比图(从左到右韩、中、日)在过去,每当到欧洲旅行,孩子们看到我之后总会说,“啊,中国人来啦!”。
而在更早的过去,一家人到香港和澳门旅游之际,想去赌场参观,结果被警察拦住了汽车。
警察完全不理睬我的家人,而是径直指着我,盘问说“你是中国人吧?”。
当时是在澳门回归之前,大陆中国人在澳门似乎被禁止到赌场参观。
日本人父母亲都感觉难以理解,“为什么只有这个女儿被认为是中国人?”,但我对中国的亲近感似乎从那时就开始萌发。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球不断走向全球化,在任何一个国家,欧美人和亚洲人都在默默地和平共处。
在中国也如出一辙。
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人们从全世界聚集而来。
或许是因为距离近,亚洲人尤其众多。
日本人自不必说,韩国人、印度人、越南人、新加坡、香港、泰国、缅甸、菲律宾……,人们从整个亚洲来到中国。
在这种环境中,判断那个人是○○人等,将其纳入一个框架毫无意义,但有时能制造彼此攀谈的契机,出身地的判断多少也有些意义。
在判断出身地方面,尤其具备卓越能力的或许是出租车驾驶员。
他们在大多数时候,仅仅凭借长相,就能猜中一个人来自亚洲的哪个国家。
当然不包括我。
“你是韩国人吧?”“我是日本人”“诶?真奇怪。
日本人也有个子高的女性啊”根据他的判断标准,日本女性特点是“个子矮、腿很粗”。
另一方面,韩国女性则是“个子高、化妆很浓”。
顺便补充一下,我化妆并不那么浓。
社交礼仪论文参考文献

社交礼仪论⽂参考⽂献社交礼仪论⽂参考⽂献 从古⾄今,礼仪都是我们不停讲究的⼀个重要内容,也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献,下⾯和⼩编⼀起来阅读⼀下吧。
《礼仪与⼈⽣》 ⼈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礼仪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礼者,敬⼈也,礼仪⾸先体现在对他⼈的尊敬,只有相互尊敬才有利于更进⼀步的交往。
我国是⼀个拥有悠久⽂明历史的“礼仪之邦”,学习和运⽤礼仪有着很重要的作⽤,礼仪也贯穿⼈的⼀⽣,体现在⼈⽣的各个⽅⾯,掌握礼仪重在知⾏合⼀,学以致⽤,⽤以促学。
关键词社交礼仪尊重规范⽂化知⾏合⼀礼仪⾸先体现在对对⽅的尊重古⼈云,礼者,理也。
礼者,敬⼈也。
礼,就是尊重,仪,是表达尊重的形式。
⼈际交往中的黄⾦法则即是,要想让别⼈尊重⾃⼰,⾃⼰⾸先要去尊重别⼈。
由此,我联想到⼀个有趣的事例,说美国的⼀个盲⼈⽼太太,她的⼉⼥离开家的时候,会给她在窗台上留⾜够多的零花钱,⽼太太经常会⼀个⼈出门买菜,当她出去的时候就在窗台上随便抓上⼀把,需要交易付钱的时候,她就把所有的钱都递上去,说如果不够的话,我再回去拿,要是多了就把多余的还给我。
有趣的是,时间久了,窗台上的钱并没有减少,反⽽多了。
这说明了正是⼈们都看到了⽼⼈的真诚与可信任,⾃然也留露出对她的尊重和关怀。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的祭祀活动,通过式⼀定的形,表达对⾃然或者对神的敬意。
后来逐渐发展到各个⽅⾯,体现在⼈与⼈之间的互相尊重上。
近些年也有⼀些中国⽼⼈随⼉⼥移民国外,他们根本不会外语,也不懂国外礼仪,但是最初也能与当地⼈做简单的交流,受到当地⼈的欢迎,这⾥⾯最通⽤的⽅式就是微笑,微笑是礼貌的表⽰,是友好的反映,是健康的表象,是交际的需要,微笑不仅体现出对对⽅的尊重⽽且也传递了⾃⼰的精神⾯貌。
所以,礼仪⾸先体现出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赢得更进⼀步交往。
马克思说:“⼈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交礼仪的直接动因,是社交主体的交际需要。
⼈的⾏为来⾃内⼼的动机,⽽动机是从需要开始的。
看看你的屁股就知道你是不是正宗汉人

看看你的屁股就知道你是不是正宗汉人!!!河南人63.74%小脚指甲分瓣是血统纯正汉人标志?2011年11月09日08:55来源:大河网有人说,小脚指甲会泄露你的血统,你相信吗河南商报记者田仲煜/摄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专家说,因长期多民族融合,其实并没纯正汉人这一说不过,复旦大学课题研究组的研究表明,这跟山西移民有关河南商报记者卢艳艳实习生宋洁你的小脚指甲是分瓣的吗?有人说,那是血统纯正汉人的标志。
看看四周有人没有,偷偷脱鞋看看,你的小脚指甲是否分瓣——外侧小,内侧大,剪掉后,长出新的还是两瓣。
近日,新浪微博上疯传这个消息。
调查表明,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
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组研究证实这和山西移民有关。
微博小脚指甲分瓣是血统纯正汉人?调查七省调研: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其实,在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拿到了他们的学术论文。
论文显示,他们在晋、陕、豫、苏、浙等7个省7个社区共调查2122人,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89岁。
在河南,他们选择了禹州市浅井乡的一个村,全村共分3组,全部为调查对象。
342人中218人小脚指分瓣,占到了63.7%。
但是,和晋、陕、豫、苏、浙等其他省相比,河南并不是最突出的。
山西79. 51%的受访者中小脚指甲分瓣,陕西79.17%的人小脚指甲分瓣,然后是河南(6 3.74%)、浙江(62.54%)、江苏(62.45%)、福建(37.8%)、江西(36.84%)。
这些省份是怎样选出来的?郝卫国介绍说,这次调查以山西洪洞县为起点,一路向东南,经过几个历史上山西移民数量和次数最多的省份,直到历史记载中与山西移民无太大关系的福建省。
研究结果:跟山西移民迁移路线基本吻合这些调查表明了什么?蕴涵了怎样的意义?调查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南向北,越靠近山西、陕西地区,瓣状甲的概率就越大。
韩国人和中国人长相的区别

韩国人和中国人长相的区别是:
1、首先,在脸型上,韩国人和中国人对比就各有不同。
韩国人更偏向方脸和小脸,而中国人普遍脸型较圆。
韩国人无论男女,总是让人觉得长得很精致,主要是因为他们下颌线条明显,颧骨较高。
当然,还有整容的因素。
韩国人其实本来很多人单眼皮,全靠后天来补救。
2、从肤色上来讲,中国人肤色较深,韩国人肤色较浅,并且很白皙,不过在这一点上,除了天生基因,有很大一部分保养的元素。
3、从毛发上来说,中国人有直发,也有自来卷发。
但是,韩国人普遍都是直发。
中国人的眉毛也普遍“粗犷”,而韩国人的眉毛较为精致和整齐。
(听起来韩国人就是会化妆)而且,一些胡须的造型只会在韩国人中出现,中国男生基本没有胡须造型,较为干净整洁。
4、在自然脸庞的基础上,韩国女生和中国女生一样,妆容较自然,不浮夸(韩国女生尤其擅长裸妆)。
5、中国人和韩国人都是东亚黄种人,亲缘很近长得也很接近。
和中国北方的汉人更为接近。
脸型较长,扁方脸,俗称鞋底子脸。
由于长相一般。
所以兴起了整形手术高潮。
要把自己鼻子整高改变自己的脸型。
中国人绝大多数脸型比较圆。
南方人更为突出圆脸较多。
6、中国人和韩国人打扮的风格也是大有不同的。
中国人普遍戴眼镜多,戴隐形眼镜少。
但是,韩国人基本不戴眼镜,都是戴隐形,美瞳更是比中国人戴得多很多。
韩国男生也比中国男生更注意发型修整。
对于韩国人,甚至很多男生都花很多时间保养和化妆。
中国汉族人名字的特点

中国汉族人名字的特点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姓名也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
历史上,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一定程度影响了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国家,至今这些国家的人名依然明显保留着中国人姓名的痕迹。
中国人姓名的风格和特点与其他民族或国家迥然不同。
对比中西方姓名文化,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名字具有以下几大特征:1、前姓氏,后名字。
中国人的姓名历来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与西方国家名字在前,姓氏在后的姓名结构正好相反。
2、姓氏少而精。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14亿人口,但却是“姓氏池”最小的国家之一。
中国公安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仅有6000多个在用姓氏,且绝大部分人口(近86%)共用最常用的100个姓。
相比之下,美国人口不到中国的1/4,但该国2010年人口普查中统计的姓的数量达到630万个,且大部分人的名字没有重名。
中国人的姓氏少和大姓集中,是造成重名现象的主要原因。
3、音节短明。
汉字具有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的特点,所以中国人名简短明快,一目了然,易读易记,不像外国人名总是字符一大串。
4、取名方法多样。
中国人在长期的姓名文化创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有讲究的取名方法。
既有简单的民间起名习俗,又有专业的起名技术,在世界姓名文化中独占鳌头,堪称一枝独秀。
5、起名要求严格。
中国人在长期的起名实践中,总结了众多的基本原则及起名忌讳,既有规则制度,又有民间习俗,其中包括许多数术上繁杂的规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起名的重视有增无减,始终没有放弃追求起名的质量。
6、姓名文化内涵丰富。
由于汉字具有音、形、义三合一独特优势,中国人的姓名已经完全超越了符号功能的范围,可以在寥寥数字中承载极其丰富的内涵,这是中文人名最大的特征。
中国人的姓名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涵的父母厚爱、期盼及希望,还可以表现出来其主人的情调、志向、追求、文化层次。
7、中文名字功能神奇玄奥,超越时空。
汉字通易理,含五行,汉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由中文汉字构成的中文名字,不仅是个人的文字符号标志和文化情感体现,还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及宇宙时空进行明显隐暗的物质能量信息沟通交换的载体与中介,是个人命理信息的反映,也是影响个人命理的重要乃至关键信息因素,这是可以轻松的从中国三千年的姓名历史、姓名研究结论、起名习俗禁忌、无数精彩案例和故事传说等方方面面得到证明的结论。
中韩日姓氏的比较

中韩日姓氏的比较标签:姓氏;中韩日;汉字;姓氏起源1.引言从古到今,姓名对每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姓名作为人的符号,区别于他人。
其中,代表家族的姓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发展而来的。
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的特色,姓氏文化的形成也如此。
三国的姓氏都是由一字汉字或二字汉字形成,但各国的姓氏的起源及内涵又各不同。
本文通过对中韩日姓氏的比较,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
2.姓氏的起源与发展2.1中国姓氏的起源与发展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
姓与氏刚出现时,含义各不相同。
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共有符号、标志。
姓所标志的血缘关系,在当时是由女性来确定的。
所以,一些古老的姓如姬、姜、姚、姬、姒等,都是女字旁。
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姓分裂一些支派,这些支派就是氏。
秦汉以后,姓即是氏,氏即是姓,两者含义相同,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2.2韩国姓氏的起源与发展韩国人本来没有姓氏,分别在4世纪和6世纪开始使用姓氏。
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韩国人的姓氏同中国人的姓氏很相像,但大部分和中国的血缘没有关系,仅仅为借用。
韩国姓氏大部分由一个汉字组成,但也有不少二字复姓。
姓在前,名字中有一个字通常代表辈分。
2.3日本姓氏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日本人没有姓,只有名。
后来随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统治阶级中间首先出现了氏和姓。
氏是日本古代国家中的一种政治组织。
日本古代的“姓”是赐与氏的称号,以表示该氏的社会政治地位,各姓之间有等级区分。
后来出现的苗字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
要言之,古代日本人,只有贵族有姓,而且姓有氏、姓、苗字三个部分。
后来,氏、姓、苗字逐渐合为一体,统称为苗字。
在今天的日文中,苗字就是通常所说的姓的意思。
1870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于1875年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中国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一个人名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
由于历史的上受汉文化影响,朝鲜族人名与汉族人名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在构成方式与选字原则上都是非常相似的。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确实不大容易区分华人的名字与朝鲜族的名字。
1. 朝鲜族的姓氏
不像日本的姓氏系统那么复杂,现在仍在使用的朝鲜族姓氏还不到300个。
按照大韩民国统计厅2000年的统计数据,韩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前四名占据了总人口的一半:金21.6%,李14.8%,朴8.5%,崔 4.7%。
[1]
所有的朝鲜族姓氏都是汉字姓氏(不考虑归化入籍的韩国人),并没有韩语固有词姓氏。
唯一特殊的姓氏是朴(박),是朝鲜族特有姓氏,但是仍然不是韩语固有词。
(所以我当年一直以为朴树是朝鲜族,迷上生物学之后我一直很恶意的觉得朴树一定不知道这字读pò)
朝鲜族姓氏的分布与汉人姓氏的分布显著不同,2010年韩国排名前二十的姓氏为:[1]
金,李,朴,崔,郑,姜,赵,尹,张,林,吴,韩,申,徐,权,黄,安,宋,柳,洪。
2010年中国排名前二十的姓氏为:[2]
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
2. 朝鲜族的名字
朝鲜族名字的构成有四种类型。
A.韩语固有词名字
80年代以后韩国政府展开韩文专用政策,纯韩语名字的数量有所增长。
但是近年来,纯韩语名字逐渐减少,有些人认为用纯韩语取名字显得不够严肃,年纪大了之后会比较尴尬。
此外在使用韩语名字的人群中,女性远大于男性。
纯韩语名字没有对应的汉字,只能是音译。
比如车范根是汉语名,但是他的儿子叫차두리(Cha Du-ri),是纯韩语名字,두리是“二人”的意思,音译为车杜里。
김하늘(Kim Ha-neul)的名字也是纯韩语名字,하늘是“天空”的意思,音译为金荷娜。
由于早期韩国没有规定名字的长度,所以曾经有一个号称韩国历史上最长(zhong)的(er)名字:
박하늘별님구름햇님보다사랑스러우리。
除了姓氏朴(박)之外,使用了16个音节的固有词,含义是“比天空、星星、云彩、太阳更受喜爱”。
韩国随之修改了户籍法,要求名字不得超过5个音节。
B.汉语词名字
汉语词名字占据了朝鲜族名字的绝大部分。
单字的名字非常少,而双字的名字占据了绝大多数。
主要原因是因为同音字太多,单字名字不方便。
通常而言,双字为一个辈分用字加上一个特有字。
与华人的名字一
样,辈分用字可以在名字中间,也可以在名字结尾。
比如张根硕的父亲叫张浩英,显然是用五行的辈分字,浩是水行,根是木行,水生木。
通常而言,父母会翻查字典,选出心仪的汉字后,再判断组合出来的名字读音是否悦耳,无歧义之后,选用该名字。
比如权泰基(권태기),字面意思不错,中文读上去也还好,但是韩语的发音与冷淡期谐音,就没法用了。
与中国类似,韩国的汉语词名字受时代影响也非常严重。
1948年大韩民国刚成立的时候,统计名字中使用最多的字是“永”,其社会背景是高居不下的新生儿死亡率。
到了1968年,韩国经济急速增长,统计男孩名字使用频度最高的是“成”和“晟”、女孩子则是“美”和“银”。
80年代开始,人们关注教育问题,名字中大量出现“知”,“智”,“慧”等字。
2000年之后,男孩名字多使用“珉”,“峻”,“俊”、女孩名字多使用“瑞”,“珉”,“润”等等。
[3]
早先“善”是个颇受欢迎的名字,比如金喜善(김희선)。
但是80年代前后开始,“善”被理解成是愚蠢,傻瓜的同义词,现在已经不大看到韩国人起名用“善”字了。
必须要提到的就是神奇的민준(Min-jun,对应汉字“敏俊”, “旼君”等),从2008年到2015年,一直是男孩名字榜首。
[4]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何《来自星星的你》男主角叫“都敏俊”了。
韩国人汉名与华人汉名有一些显著的不同点:
第一,朝鲜族不用叠字。
华人叫娟娟,明明之类的,韩国人不会用这种名字。
第二,华人名字中常用颜色词,如红,青,蓝之类。
韩国人几乎不会用颜色词做名字。
第三,华人男性极少用“男”字,通常是女性使用。
韩国汉名则不区分,男女都可以用。
第四,韩国女名不会用:娘,妹,姑等字
第五,有些有着美好含义的汉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或不再使用,而在韩国却是常用字,常见于名字,如:镐,圭,洙,旼,玹,珉,璟,燮,懋,暎,嫄等等。
第六,以下男名,韩国人不会用,比如:安邦,治国,建业,耀祖,绍祖,耀庭,家兴,鹏飞,景贤,慕白,尚德,浩然,志坚,克强等等。
第七,以下女名,韩国人不会用,比如:秋菊,紫鹃,玉环,婉珍,玉簪,淑贞(韩国贞淑倒是非常多)等等。
(1-7见参考文献[5])
第八,韩国人的汉名可能会用“韩国国字”,即韩国人自创的汉字。
比如前一阵子和AlphaGo 对弈的李世乭(이세돌I Se-dol)。
这个乭字就是韩国人自创的汉字。
汉语圈常把他的名字翻译成李世石。
C.混合名字
混合名字通常是一个汉语词加上一个韩语固有词的命名方式,也比较少见。
比如韩国著名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이은별(I Eun-byul),其中은是个汉语词,是“银”或“恩”,별是个韩语固有词,是“星星”的意思。
她的名字被翻译为:李银别。
D.洋名
崇洋在东亚文化圈不算少见。
尤其韩国的基督教很发达,所以起教名的不少,用纯英文名字如Lucy之类的也有。
3. 韩国人名的常用字
据统计,韩国人名常用字如下。
[6]
男性:勋,成,东,承,正,永,奉,宇,在,元,浩,哲,贤,钟,民,俊,赫,镇,相,锡,佑,智,京,敏,龙,荣,熙,铉,旭,恩,焕,秀,基,明,奎,根,石,志
女性:美,英,恩,贞,智,贤,慧,珍,秀,姬,善,熙,真,妍,淑,慧,珠,娜,雅,兰,正,敏,喜,玉,孝,利,彬,晶,允,成,敬,志,丽,伊,珉,银,媛,儿
华人媒体在翻译韩国人的名字时,常常只按照音去翻译成一个韩国人名的常见字,而没有去核实资料,确定对方的真实汉字。
这种错误非常多,例如:宋慧教,误译为宋慧乔;李昭娟,误译为李素妍;崔志宇,误译为崔智友;孔晓振,误译为孔孝真。
是不是感觉其实这些误译的本名没那么韩国范?
回到一开始问的问题:姜喆,宋永吉,崔敏俊这三个名字中国人和韩国人都有。
李昭娟,孔晓振,崔志宇这三个,上面已经说了。
孙正义是SoftBank 的老大,韩裔日本人。
卢建平是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兄长。
4. 结论
除了朝鲜族特有的姓氏——朴姓,以及一些华人不大会用的人名用字,如:洙,镐之类的。
很难从名字上区分华人和朝鲜族人。
==============
参考文献:
[1] http://kosis.nso.go.kr/cgi-bin/sws_999.cgi?ID=DT_1INOOSB&IDTYPE=3
[2] 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前20大姓氏/14/0625/03/9VI9ARFQ00014Q4P.html
[3] 金殷嬉(韩) 2010 《韩国人名用汉字规范的历史考察》
[4] https:///wiki/List_of_the_most_popular_given_names_in_South_Korea
[5] 方香玉(中),李相雨(韩) 2011《中韩人名的比较考察》
[6] 高艳侠2010《当代人名用汉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