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

合集下载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

管 成 像 处 理 ,仔 细观 察其 CT特 征 。结 果 :15例 主 动 脉 夹 层 按 DaBaKey分 型 ,其 中 I型 7例 ,m 型 8例 。CT 表现 有 如 卜特 点 :(1)
病 变 主动 脉 增 宽 ;(2)主 动 脉 腔 内有 稍 弯 曲 的低 密度 线 状 内膜 片影 ;(3)撕 裂 的 内膜 片 将 主 动 脉 分 为 真 /假 两 腔 ,其 内 CT 值 卡fj刷
K ey words Aortic dissection;X——ray com puted;Tom ography;CT angiography
主动 脉夹层 是 一种 少见 的 主动 脉疾 病 .发病 率 约为 0.5~2.95/10万 ,近 年来 随着 高血 压 患者 的逐 年 增 多 而发 病率 有所 上升 ,临床上 本病 一 旦发 作 ,死 亡 风险 高 。早期 影像 诊断 ,及 时正 确治疗 对 预后有 十分 重要 意义 。作 者 收集 了近年 来 已明确诊 断 的 l5例 主 动脉 夹 层 临床 及 CT资 料 ,并 结 合 相关 文 献 进行 讨 论 ,以期提 高对 本病 的认 识 。
或 不 相 同 ;(4)多 数 假 腔 大 ,真 腔 小 。 结 论 :增 强 CT 可 快捷 精确 地 明 确 主 动 脉 夹 层 的诊 断 ,CT血 管 成 像 f清 晰 直 观 地 显 示 士 动
脉 夹 层 的形 态 与 范 围 ,CT 检 查 对 确 定 本病 的 治疗 方 案 及 疗 效 观 察 有 十分 重 要 指 导 意 义 。
hanced scan of spiral CT were performed in 1 5 cases of aortic dissection.Results:According to DaBakey classi— f ication,1 5 cases of aortic dissection include I rfvpe 7 cases, llI TVpe 8 cas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aortic dissec— tion included:enlarged aorta .true and false lumen divided by intimal flaps inside the aortic lumen iU enhanced scan .CT value of the true and false lumen different or the sames.the true lumen larger and the talse lumen smaller in most cases.Conclusion:CT offers a useful and rapid method to diagnose aor tic dissection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dem onstrates aortic dissection directly and briefly.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主动脉夹层CT诊疗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1/112
概述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ction AD)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是指各种病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
维层病变,血液进入内膜下之中膜内,造成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双腔 主动脉,称主动脉夹层。 发病率 AD平均年发病率为 0.5~1万/10万人口,在美国每年最少发病 例 AD最常发生在 50~7 0岁男性,男女性别比约 3∶1, 40岁以下比较罕见 。 40岁以下AD患者 50%发生于妊娠妇女 。
• 慢性夹层,假腔壁可上皮化、钙化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40/112
区分真假腔
• Beak sign (鸟嘴征)
• 横断面上,内 膜片与假腔壁 所夹之锐角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41/112
区分真假腔
• Aortic cobweb(主动脉蜘蛛膜)
• 很可能是夹层形成过程中自主动脉壁不
完全剪切下来纤维组织带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2/112
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 , 任何破坏中层弹性或肌肉成份完整性疾病进程或其 它条件都能使主动脉发生夹层分离。 主要易患原因
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约占 70%~ 9 0% 主动脉中层病变:Marfan综合征、Tuner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 内膜撕裂: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狭窄、主动脉狭窄 壁内血肿蔓延 妊娠 主动脉炎:梅毒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 创伤:医源性、非医源性
外伤后胸痛,造影示B型AD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6/112
夹层示意图
主动脉夹层CT诊断与鉴别
7/112
病理分型
分类方法 对受累主动脉部位及范围进行定义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血管疾病,由于其病情发展快、可致死性高和诊断困难,目前在临床上备受关注。

而CT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

主动脉夹层的概念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血液侵入主动脉夹层引起的一种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可分为Stanford分类、DeBakey分类和Shumacker分类三类。

Stanford分类系统最为常用,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和B型两种类型。

A型:起始于升主动脉,包括冠状动脉内膜下分离、下降主动脉的上半段、甚至可以延伸至腹主动脉。

B型:不影响升主动脉,包括下降主动脉的下半段,腹主动脉和肾动脉。

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占90%以上,其中以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病因。

CT检查CT检查是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最佳检查手段之一,因其操作简便、对血管影像可见性好、可以直接显示裂隙位置及范围,因此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治疗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CT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有以下优点:1. 显示血管解剖详细清晰,可评估裂口位置和范围;2. 可以观察裂口的解剖方位、裂口及假腔的形态、分支血管是否受累;3. 在诊断主动脉夹层时,CT能与其他诊断手段(如MRI、普通X线)相比较,显示准确性较高。

CT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还有以下不足:1. CT检查曝射剂量大;2. CT对于组织分辨率不够高,不能显示微小的血管支配。

CT表现主动脉夹层的CT影像表现常见以下几种:1.直接征象:指裂隙的显像表现。

①真腔与假腔显示清晰,假腔内容物密度低于真腔,裂隙周围可见低密度环带;②裂隙呈线状、楔形或分叉形等,裂隙部分密度值与真腔相近,但通常低于假腔,两者之间可见密度断层线,也可有血肿或血浆漏出;③裂隙分布位置因病变的不同而呈多种形态,常见位置的裂隙如常见的心包隔膜以上、主动脉弓上的裂隙等。

64排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64排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itni rjcin( P, h d dsr c i ly(S ) mu iln eomai MP ) vlm vR, n Oo . m gn ne s ypoet MI )s a e u a eds a S D , hpa a rfr t n( R , ou e( )a dS n I a ig t o f p r o
f 键 词 1 4排 螺 旋 cT 扫 描 机 ; 动 脉 夹 层 ; A 关 6 主 DS
【 中图分 类 号】 8 44 R 1 .2
【 献标 识 码】B 文
[ 文章 编 号】 1 7 - 2 0 2 1 0 ( ) 0 9 0 6 3 7 1 ( 0 0) 5 a 一 8 — 2
(h T R o eFr fl tdH si l f atuMe ia olg. a t 0 4 1 。 hn ) T eC o m i t i t fi e opt oo dcl l e B oo nh sAi a aoB C e u 1 0 0 C ia
c n ce l h w te e t e a ri lo e s l. sicin b t e re e d h r e igo acu p a u n t el me a la ys o h ni ot b o d v ses Ditn t ewe n atr sa ad nn c im lq e i h u n r r c o i n f l
o o t s ae tf m v r oio , l- n l i a o sraino ac l v u t n sbe t m dc et n a f nr t gn,r eeyp s in mut a gevs l bevt vsua e a ai u jcs e ia t ameths c a o t i u o f r l o , l r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De Backey分型
根据病变范围和破口位置分3 型:
• I 型: 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病变累及升、 降和/或腹主动脉。
• II型: 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病变仅累及升 主动脉。
• III型: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 • IIIa型: 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 • IIIb型: 同时累及腹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 有 有 (反)D字形
2个 内膜片钙化
主动脉壁间血肿 主动脉瘤
无 无 (椭)圆形
1个 增厚的管壁呈 环形或新月形
无 无 瘤样(梭形) 扩张 1个 附壁血栓常见
小结
• 突发胸背痛、撕裂样疼痛、休克。 • 胸片: 主动脉增宽,外形不规则。 • CT平扫: • 管腔密度不均。 • 钙化内膜瓣内移。 • 胸腔积液。 • CT增强: • 分离、移位的主动脉内膜瓣。 • 鸟嘴征。 • 假腔延迟显影。
“鸟嘴征”

常见
部位
与假腔相反
升主动脉前方, 降主动脉后方
与正常主动脉关系 与其走行相连
未与其相连
附壁血栓
• 附壁血栓: 附壁血栓范围相对小,密度较低,位于内膜 • (可有钙化)内侧,多数为慢性,内壁不规则。(主动
脉夹层: 假腔血栓密度相对高,管腔增宽)
主动脉夹层伴假腔血栓
主动脉附壁血栓
壁间血肿
• Stanford B型: 急性期夹层主动脉壁炎症水肿明显,缝 合困难,且急性期死亡率不高,常采用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夹层X线表现
• 胸片提示主动脉增宽, 外形不规则。
主动脉夹层CT表现
平扫: 钙化的内膜内移(钙化内膜与主动脉外缘间距大于5mm) 。
主动脉扩张、各段管腔大小不成比例、增宽的主动 脉、密度不同的真假腔、胸腔积液。 增强:

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
Ha i n a n Me d J ,Ap r .2 0 1 3 , Vo 1 .2 4 ,No .7
海南 医学 2 0 1 3年4月第2 4卷第 7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3 . 0 7 . 0 4 2 3
壁。动脉期强化特 点 : 真、 假腔 同步明显强化 2 3 例, 真腔强化程 度大于假腔 2 6 例 。静脉期 强化特点 : 假腔密度大
于真腔 4 6 例, 真、 假腔密 度相等 3 例, 5 例假 腔不强 化或小 片状强化 。4 9 例 可见 内膜 破 口, 5 例未显示 破 口, 破 口
显示率约 为 9 0 . 7 %。结论 6 4 排螺旋 C T可 以明确 主动脉夹层 的诊断 、 分型 、 区分真假腔 , 详细 评估受 累范 围、 脏
J u n - q i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R a d i o l o g y , Hu i z h o u C e n t r a l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H u i z h o u , H u & h o u 5 1 6 0 0 1 , G u a n g d o n g , C H I N A
d e n s i t y o f f a I s e l m e u n n i 6 p a t i e n s t a n d i n g r e s s i o n o f c a l c i ie f d p l a q u e i n 1 0 p a t i e n t s . Ou t e r wa l l c a l c i i f c a t i o n o f 6 c a s e s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作者:史福俊马丽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01期[摘要]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AD)患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确定主动脉夹层部位、范围及分支是否受累临床意义重大,因不同类型的AD的治疗原则不同,故及早明确AD的类型及其全面的形态变化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诊断;影像学[中图分类号] R543.1;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01-62-02主动脉夹层(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发生变性,主动脉扩张内膜撕裂而形成双管腔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主要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危重心血管病,死亡率高。

近年来,本病患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以前主动脉造影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被认为是AD诊断的金标准,随着影像无创技术如超声、CT、MRI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已在AD临床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在临床应用中有效选择检查方法对AD准确诊断与及时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1X线(心脏远达)平片AD一般可见主动脉局限或广泛性增宽,动态观察更好,胸主动脉增宽并伴有急性胸痛的应提高警惕,还有主动脉壁钙化内移1cm以上为诊断AD的重要间接征象,侧位片见此征象其诊断价值更大,以上异常征象仅提示AD,心脏远达片正常的并不能排除AD存在[2]。

2血管造影在新的无创影像技术发展以前血管造影一直是诊断AD的首选方法,然而随着超声、CT、MRI等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主动脉造影应用于AD诊断逐渐减少,通过造影可以直接或间接诊断AD,直接征象是显示撕脱的内膜片和真假腔,内膜片在切线位显示最清楚,当假腔被血栓完全闭塞或假腔显影较淡时,主动脉造影仅能显示真腔,不能显示内膜片和假腔,从而易造成假阴性,此时主要依靠一些间接征象提示诊断AD,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主动脉分支受累,部分主动脉壁龛影与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容易混淆,个别AD病例仅显示主动脉壁增厚,此征象并非特异性,亦可见主动脉瘤伴血栓形成和主动脉炎等,主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或少创性(指静脉DSA)方法,但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受累和AI 的显示均优于其他方法[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诊断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诊断

主动脉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宽 9例 , 主动脉 夹层 并渗 漏 1例 , 1例在 急性 期 , 由于假
腔 内急 性 血 栓 形 成 , 平 扫 时 其 C 在 T值 增
8% 。③真假两腔 的显示 : 强后真假两 3 增
腔 叮同 时 显影 , 假 腔 的 增 强 与 排 空 比真 或
高, 而在 慢性 期其 C T值 下降。
型: 型, I 夹层 起 源 于 主 动 脉 近端 , 展 到 伸
化, 形成假腔的周围性钙化。本组 有 1例
显示假腔周 围性钙化 。少数病例 , 围性 周
钙 化 可 同 时 出 血 于 真 腔 和 假 腔 的 壁 而 被
关键 词
动 脉 瘤 主 动 脉 夹层 体 层 摄
影术
x 线 计 算机
论 著 ・临 床 辅 助 检 查
主 动脉 夹 层动 脉 瘤 的 C T诊 断
发 生 钙 化 , 成 假 腔 的 周 围性 钙 化 1 , 形 例 李 云 启 220 67 0山 东省 寿 光 市 中 医 医院 MR室
像上 , 内膜 片多 显 示为 弯 曲 的线 样负 性 影。本组 l 0例 显示 此征象 , 示率 约 占 显
变形 1 2例 , 栓 形 成 8例 , 示 内膜 破 口 血 显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不是一 个真 正 的 主动脉瘤 , 而是 主动 脉 内膜撕 裂后 , 血液 进入主 动脉 中膜 内形 成夹 层 血肿 所 致 。
常 见 的 撕 裂 部 位 即 入 口点 在 主 动 脉 瓣 上 方近端 主动 脉 4m 以 内或 主动 脉峡 部 。 c
结果 : 内膜 钙 化 内移 3例 , 示撕 裂 的 内 显
于主动脉瓣畸形 、 主动脉缩 窄等。此外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扫描并行 C T血管成像 : 重建层厚 1 m m, 扫描范 围为胸廓入 口
至骼总动脉分叉水平 。以最 大密 度投影技术( M I P ) 及容 积再现技
的, 内膜层 出现撕 裂 , 如果不 及 时的进行恰 当 的治疗 , 那么破 裂
的机会是非常大 的. 同时死亡率也非常的高 。 该 次研 究选取 2 0 1 0 年1 月一2 0 1 2年 l 2月 的 4 0例 主动脉夹层 患者 为研究对 象 . 为 了探究增 强扫描并 行 C T血管ຫໍສະໝຸດ 成像处 理方 法在主动 脉夹层 患者
影 像 与 检 验
C h i n a & F ・ 2 0 1 4 N O . 2 1 i o r e i g n Me d i c a T l r e a t me n t
口固 — — 誓 ■ 譬 ■ _
主 动脉夹层 的 C T诊 断及价值
陈建 国
江苏省宜兴市人 民医院影像科 , 江苏宜兴 2 1 4 2 0 0
【 摘要】目的 研究 分析 主主动脉夹层的 C T诊断以及价值 。方法 4 0例主动脉夹层 患者全部进行螺旋 C T平扫 以及增 强扫描
并行 c T 血 管成像处 理 , 认真观察其 c T的特征 。 结果 4 O 例 主动脉夹层按照 D a B a K e y 教授提 出的分 型 。 I 型有 1 2 例病患 。
将会 累及 到降主动脉或者是腹 主动 脉。这 3种形式 的分类 在如 今 国际上也是 比较 常用 的分类 。
2 结 果
腔脏器 缺血 的症状 。 比如 少尿 、 无力 、 脑 梗死 、 腹 部疼痛 、 脸 色苍 白、 截肢瘫 痪等情 况 ; 因为 主动脉供 血 的区域 比较广泛 , 夹 层 的 累积范围也不一样 . 症状的表现也不尽相 同的。
型( 又称为 I 型) 是 内膜撕裂在 升主动脉 的地 方 , 在其 扩展之后 ,
会对腹主动脉产生一定 的影响 。第 2种类型 ( 又称为 I I 型) 是 内 膜撕裂在 升主动脉的地方 ,但是其 扩展 也只是在升 主动脉 的地
急性 主动脉夹层患 者 大多数 表现为突发 的 、 剧 烈的 、 胸背 部、 撕裂一 样 的疼 痛 . 病情 严重 的患者还会 出现 晕厥 、 心衰 甚至
1 . 3 CT 扫 描 方 法
该次实验 过程 中 。 4 O例 主动 脉夹层按 照 D a B a K e y 教授 提 出 的分型, I 型有 1 2 例病患, 占到样本数量的 3 0 %, I I 型有 1 6 例病患 ,
【 关键词】 主动 脉夹层 ; C T血管成像 ; 诊 断与分析
【 中图分类号】R 7 3 2 . 2 +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O 1 4) O 7 ( c ) 一 O 1 9 1 — 0 2
( 型号 Aq u i l i o n 6 4 ) 。 扫描的参数是 1 2 0 k V 、 2 4 0 m A, 层厚是 0 . 6 mm,
中男 为 2 2例 , 女为 1 6例 , 患 者 的年 龄在 3 2 ~ 6 8岁之 间 , 平 均 的 年龄为 5 7 . 7 4岁。
1 . 2 患 者 的 临 床 症 状
按照主动脉夹层 内膜裂 口的位置以及夹层 累及的范 围酗, 1 9 6 5
年D e b a k e y 教授 提 出了将 主动脉夹层分 为 3 种类型 。 第 1 种类
入 口至骼总动脉分叉水平 。
1 . 4 统 计 方 法
采用 S P S S I 8 . 0软件 对数 据 进行 统 计学 分 析 , 计 数资 料 采
用 x 检验。 1 . 5 主 动 脉 夹层 的 分 类 情 况
选择 某医 院接受 的 4 O例 主动 脉夹层患 者作为研 究对象 , 其
突然死亡 的情 况 .并且大多数 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会同 时伴 有难
以控制 的高血压 , 这些都 是典型 的急性 主动脉夹层患 者的表现 ; 主动 脉分支 动脉 闭塞 可能会 导致相 对应 的大脑 、 肢体 、 肾脏 、 腹
方 。第 3 种类 型( 又称为 I I I 型) 是 内膜 撕裂在主 动脉的峡部 , 其
诊断过程 中的应用价值 . c T检查对确 定该病 的治 疗方案 以及疗 效观察有十分重要 的的指导意义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术( v R ) 分别进 行血 管重建 。造影 剂选 择使用优 维显 ( 国药准 字 H1 0 9 7 0 4 1 6 ) , 使用 的剂量是 7 0 mL , 造影剂 是在 主动脉 夹层 患者 的肘静脉进行团注的, 注射 的速度是 4 . 0 m i l s , 延迟的时间是 3 0 s 。 ②螺旋 C T平扫 : 采用层厚 7 ~ 1 0 mm连续 扫描 , 扫描范 围为 胸廓
占到样本数量的 3 0 %, I I 型有 1 6 例病 患 , 占到样本数量 的 4 0 %, I I I 型有 1 2例病 患 , 占到样本数量 的 3 0 %。 增强扫描并行 c T 血管成像 处理方法准确率为 9 5 . O %相 比单纯运用螺旋 c T平扫 的准确率 7 5 . 0 %, 有显著提高 ( P < 0 . 0 5 ) 。 结论 增强 c T有利于 快捷 精确地明确 主动 脉夹层的诊断 ; C T血管 成像 可 以清 晰直观 地显示主动夹层 的形 态和范围 : C T检查对确定该病 的治疗 方 案以及疗 效观察有十分重要 的的指导意义 。
动脉 夹层 是指 由于 内膜 局部产生撕 裂 .内膜受 到 了强 而有
力 的血液 冲击 , 逐渐剥离 并且扩展 , 在动脉里面形成 真 、 假两腔 , 从而导致 了一 系列包括如 同撕 裂一样的疼痛表现 。主动脉 是身 体的主干 血管 ,直接承受着 心脏 跳动的压力 ,血 流量是 十分大
在检查过程中, 从患者的颈部到。 肾 动脉水平进行 C T 扫描。①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