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黄海浒苔绿潮ISSR标记溯源分析
浒苔绿潮的利与弊

浒苔绿潮的利与弊黄海浒苔绿潮与今年7月份在山东日照至青岛沿海登陆,部分海水浴场岸边呈现绿色“裙边”。
这是浒苔绿潮连续第五年到访山东沿海。
绿苔绿潮大面积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
浒苔属于石莼属藻类,丝状多分支,无毒,但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氧气,吸收阳光,威胁其他海洋动植物生存,并且在失去水分后会发出恶臭。
自2007年开始,形成于黄海南部的浒苔连年飘移至山东沿海,并有部分登陆。
2008年浒苔曾一度威胁青岛奥帆赛,当年青岛打捞浒苔100余万吨。
浒苔的形成到现在为止还没找到有说服性的原因,可是毋庸置疑的是,浒苔的爆发与人类的过度经济行为有必然联系。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把大量的氮氨磷元素排向大海,导致海水的富营养化。
而浒苔爆发的必须要的三个条件是:一,充足的氮,磷,氨氮二,合适的水温和充足的阳光三,浒苔物种的存在。
浒苔绿潮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对渔业,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阻塞航道。
浒苔在海面上大量的形成迅速地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导致海底下的动植物失去吸收阳光的机会而影响生长。
同时,当浒苔死亡后,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海底生物失去氧。
这样大大地影响了沿海城市的海鲜供应,甚至破坏海底的生物循环。
而且,浒苔分泌的化学物质对海洋生物也有极大的影响。
对于旅游业,浒苔也做出不少“贡献”。
像山东日照和青岛这样的沿海城市,海边自然是一个旅游的亮点,但是浒苔的大片形成,犹如一片绿色的地毯。
海上活动,例如冲浪,风帆,游泳都会收到严重的影响。
旅游业作为海边旅游城市来说是经济收益的一大来源,所以浒苔绿潮带来的经济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浒苔对航海活动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浒苔的丝状多分支並且很长,阻碍船只的正常航行,因为浒苔容易缠住船只的涡轮发动机,导致船进退两难。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捞剪出海面的浒苔,但是浒苔生命力顽强,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这对于航海运输行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但是,即使浒苔绿潮严重影响了大海环境和经济发展,浒苔本身却浑身是宝。
“为害一方”的宝贝绿藻——浒苔【含答案】

“为害一方”的宝贝绿藻——浒苔2008年夏天,在举世瞩目、华夏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的前夕,黄海中部突然出现大量绿藻浒苔,不断向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青岛近岸海域漂移,碧蓝的大海眼看着将变成翠绿的“草原”,即将举行的奥帆赛遭遇严重威胁。
浒苔,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陌生的词汇,一时间变得家喻户晓。
浒苔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出现?虽然名字中有个苔字,浒苔却不是苔藓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浒苔属于绿藻类,约有40种,中国约有11种。
中国常见种类有缘管浒苔、扁浒苔、条浒苔。
多数种类海产,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海洋中,有的种类在半咸水或江河中也可见到。
它的植物体非常纤细,肉眼看去呈绿色细丝状,但这样的大小已经足以让人们称之为“大型藻类”了,因为它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比起那些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单细胞藻类来说,完全算得上是“庞然大物”。
正因为浒苔是多细胞生物,它的繁殖速度要比单细胞的藻华生物慢,因此浒苔爆发是很少发生的,往往还没轮到它疯长,有害藻华就先行发生了。
但是,浒苔有一种本领,可以分泌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阻止藻华生物的繁殖。
如果此时正好是最适宜浒苔生长的温度20℃至25℃,盐度为24至28时,浒苔生长就会达到峰值,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增加1倍。
所以在碰巧的情况下,浒苔也可以先于藻华生物爆发——2008年夏天的青岛海边,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浒苔属植物其貌不扬,却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药用价值。
实验分析表明......,浒苔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脂肪和维生素。
其中,浒苔的纤维质有解毒烟碱的作用,对吸烟者有好处。
浒苔含碘较多,是沿海人民常采持食用或用作饲料的藻类,可以鲜食,也可晒干贮存也可以烹食。
还有人们把苔条拌入面粉中作苔条饼,既增色又具独特的清香味。
可以说浒苔是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营养食品的原料。
浒苔还可以作为药物。
2008年黄海浒苔绿潮ISSR标记溯源分析

第29卷第2期2011年4月海洋科学进展AD VA N CES IN M A RIN E SCIEN CEV o l.29 N o.2A pril,20112008年黄海浒苔绿潮ISSR标记溯源分析*刘晨临1,王秀良2,刘胜浩1,丛柏林1,黄晓航1,王宗灵1,林学政1,臧家业1(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中心,山东青岛26606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摘 要: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标记(ISSR),对2008年绿潮暴发期间我国黄海近海漂浮浒苔样品,以及青岛、大丰和温州等地对虾养殖池塘的浒苔样品进行种群间亲缘关系分析。
结果表明青岛海域的漂浮绿潮浒苔与南黄海海域的漂浮绿潮浒苔遗传相似度达到0.95,应属于同一个种;此外沿海养殖池塘间尽管存在地理间隔,ISSR标记分析表明其生长的浒苔亲缘关系很近,应属于同一种类;尽管养殖池塘生长的浒苔与暴发漂浮浒苔形态极其相似,但ISSR标记遗传分析显示两者遗传距离较远,应属于不同种类。
因此,认为暴发绿潮浒苔的最初来源不是对虾养殖池塘内生长的浒苔。
关键词:绿潮;浒苔;ISSR;分子标记溯源中图分类号:Q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647(2011)02 0235 062008年5月在黄海南部暴发、6月中旬开始在青岛沿海高密度聚集的浒苔绿潮是至今我国海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绿潮。
该次绿潮影响海域面积超过2 104km2,浒苔总生物量达100 104t,仅青岛近海就打捞超过79 104t,是一次世界少见的严重绿潮事件[1]。
丁兰平等根据该绿藻的形态等特征,鉴定其为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浒苔属的浒苔,学名为Enter omor p ha p rolif era[2]。
它属于广温、广盐、耐干露性强的大型海藻,为世界性藻类,生长于世界海洋、河口以及海陆结合部的咸淡水交汇生境中。
自然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海岸、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和欧洲沿岸等海域。
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近年来,青岛海域的浒苔大爆发一直是该地区海洋环境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然而,在2008年,青岛海域出现了特别严重的浒苔大爆发,给当地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的天气特征和成因,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浒苔大爆发的天气特征。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2008年青岛海域的浒苔大爆发在5月初就开始出现,并在6月末达到最高峰。
这一时期,青岛海域的气温升高,平均温度比往年同期高出1-2摄氏度。
同时,降雨量也明显增加,降雨频繁而且集中在夜晚和清晨,有一些强降雨天气系统经过了该海域。
然后,我们来分析浒苔大爆发的成因。
首先,气候变暖是浒苔大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温升高可以加速海水中营养盐的释放和海藻生长的速度,从而为浒苔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其次,降雨的增加也为浒苔的繁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降雨带来的淡水流进海洋,使得海水中的盐度下降,进而改变了海水的化学环境,有利于浒苔的繁衍和生长。
此外,长期以来,青岛附近海域的人类活动也对浒苔的大爆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过量的有机肥料和废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的营养盐含量增加,为浒苔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来源。
浒苔大爆发给青岛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浒苔的大量繁殖降低了海水的透明度,影响了浅海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其次,浒苔覆盖了海底岩石和珊瑚礁,破坏了其生活环境。
此外,浒苔在死亡和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有机物,导致海水中氧气含量减少,给海洋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对于渔业资源而言,浒苔大爆发使得海洋中的鱼类和贝类的生活环境恶化,数量和种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青岛海域的浒苔大爆发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浒苔大爆发的问题。
浒苔漂流聚集绿潮现象的初步分析

浒苔漂流聚集绿潮现象的初步分析梁宗英;林祥志;马牧;张静;闫晓波;刘涛【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8)004【摘要】由石莼科绿藻大量增殖形成的绿潮已成为全球常态发生的生态现象之一.中国近年来也发生的孔石莼、浒苔等大型海藻异常增殖和聚集的现象,与国外报道的发生生物种类、发生基本过程和方式完全不同,可以作为绿潮一类新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文中分析和探讨了漂流聚集浒苔绿潮发生的基本现象,浒苔因管状中空藻体内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增加了其浮力而进行漂浮生活,通过营养生殖的方式不断进行藻体的增殖,在适宜条件下日生长速率高达10%~37%,并在风场、流场以及潮汐的作用下不断聚集形成大规模的连片;漂浮聚集的浒苔会因藻体衰老死亡、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海水盐度降低以及水体泥沙等悬浮物附着使其聚集藻体浮力发生改变,而由海面表层沉降在水体表层以下.【总页数】4页(P601-604)【作者】梁宗英;林祥志;马牧;张静;闫晓波;刘涛【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胶州市环境保护局,山东,胶州,2663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21【相关文献】1.黄海绿潮(浒苔)暴发区温盐、溶解氧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绿潮发生的关系[J], 夏斌;马绍赛;崔毅;陈碧鹃;陈聚法;宋云利;毛玉泽;蒋增杰2.绿潮迁移过程中环境要素与浒苔藻体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J], 管晨;郝雅;侯承宗;唐学玺;王影3.南黄海浒苔绿潮暴发区氨基酸时空分布特征 [J], 高新芃;景玉婷;苏荣国;石晓勇4.浒苔绿潮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以2020年海阳浒苔绿潮水环境监测分析为例 [J], 王东亮;姜炜;李峰5.黄海绿潮漂移过程中浒苔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 [J], 赵莉娟;李崇翔;乔桥;王钰珺;曹轩;杨丽丽;张建恒;何培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黄海西部夏季环流及其对浒苔漂移影响的数值研究

南黄海西部夏季环流及其对浒苔漂移影响的数值研究自2008年夏季以来,黄海西南部连续三年夏季均出现了大面积的浒苔,其范围覆盖了整个南黄海西部海域。
浒苔在黄海南部形成以后,在偏南风引起的风海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北部漂移,在青岛、烟台、威海附近大量集中,对这里的海洋生态、渔业、旅游业均会造成影响。
尤其是2008年在青岛沿海聚集的大量浒苔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对当地旅游和海水养殖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模型对南黄海西部的潮流及夏季环流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浒苔漂移路径进行预报,为相关单位及时进行浒苔的拦截并采取捕捞等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首先建立南黄海西部海域潮汐与风生环流的数值模型,采用三维海洋数值模式FVCOM分别模拟该海域的M2分潮与2009年六月平均风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风生环流,得到该区域M2分潮的潮致欧拉余流和夏季风生环流。
然后综合考虑M2分潮和2009年六月平均风应力对南黄海西部夏季环流的共同作用,得到该海域夏季的潮致-风生环流,通过与实测流速资料以及环流资料的对比验证得出,模拟结果能较准确的反应出该区域的环流情况。
在以上模拟所得潮流与环流的基础上,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对南黄海西部2009年六月份的浒苔漂移路径进行预测,分别考虑了三种情况下浒苔的漂移路径:单纯潮流场的作用、潮和六月月平均风场的综合作用以及潮和六月逐日风场的综合作用。
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情况下浒苔漂移的轨迹路径认为:单纯潮的作用只能让粒子在很小的范围内随着潮水周期往返运动,最终整体去向取决于余流的方向;在潮与月平均风场的综合作用下,粒子整体上基本按照月平均风向偏右一定角度的方向运动,同时在潮的作用下周期性往返运动;而在潮与逐日风场的综合作用情况下,粒子的整体运动轨迹仍然是按照风向偏右一定角度的方向运动,同时在潮的作用下周期性往复运动,只是路径比较曲折,因为每日风场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
最后通过与实际浒苔漂移路径进行比较得出,采用潮与逐日风场条件下模拟的浒苔漂移轨迹更接近实际情况。
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一、引言青岛市作为中国的沿海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然而,在2008年夏季,青岛海域突然遭遇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浒苔大爆发事件。
这次事件给青岛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环境损失,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浒苔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的天气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天气特征1. 降水量异常:在浒苔大爆发期间,青岛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偏多。
整个爆发期间平均降水量为每天50毫米,是历史同期的2倍以上。
这种异常的降水量导致了海水淡化和养分的大量进入,为浒苔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海水温度升高:2008年夏季属于天气炎热期间,海水的温度明显高于平均值。
在浒苔大爆发期间,海水温度达到了30摄氏度以上,远远高于浒苔的适宜生长温度。
这种高温环境加速了浒苔的繁殖过程。
3. 青岛地区风向突变:浒苔大爆发期间,青岛地区风向经历了突变。
一开始的东南风渐渐转为西南风,并且风力逐渐加大。
这种风向突变导致了海洋中的养分向青岛海岸聚集,并为浒苔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营养。
三、成因分析1.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青岛地区的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加。
这种气候变化为浒苔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
2. 海水污染: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青岛海域的污染加剧。
废水和化学物质的排放导致了海水中养分的大量积累,为浒苔的繁殖提供了养分来源。
3. 自然环境变化:青岛位于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受到洋流和气候的影响较大。
2008年夏季的自然环境变化可能引发了浒苔的繁殖,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四、解决方案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对于青岛海域的污染治理工作,减少废水和化学物质的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2. 定期清理浒苔:建立浒苔监测和清理机制,定期清理积聚在海岸线的浒苔,防止其危害沙滩和海岸带生态。
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于浒苔繁殖机制和预测方法的研究力度,掌握浒苔繁殖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烟台海域暴发浒苔ITS及5.8S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烟台海域暴发浒苔ITS及5.8S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宁璇璇;纪灵;王刚;刘艳;于道德;宋培高;唐海田;伯云台【摘要】以烟台海域引发"绿潮"的浒苔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扩增出浒苔的ITS-1、5.8S rDNA及ITS-2片段,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浒苔的ITS-1序列长度为195 bp,5.8S序列为155 bp,ITS-2序列为181 bp,该序列与浒苔属的多种物种ITS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在ITS-1区、5.8S rDNA区和ITS-2区仅存在4个转换/颠换位点.结合GenBank注册序列和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单纯依靠ITS序列并不能对浒苔属种类进行有效的分类鉴定.【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0(029)001【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浒苔;内转录间隔区(ITS);5.8S rDNA;序列分析【作者】宁璇璇;纪灵;王刚;刘艳;于道德;宋培高;唐海田;伯云台【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烟台,264006;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烟台,264006;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烟台,264006;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烟台,264006;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烟台,264006;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烟台,26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9.1;Q178.531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Muell.) J.Ag.隶属于绿藻门,绿藻纲,石莼目,浒苔属,是中国海洋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大型经济藻类,广泛分布于中、低潮区的砂砾、岩石潮滩或石沼中[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2期2011年4月海洋科学进展AD VA N CES IN M A RIN E SCIEN CEV o l.29 N o.2A pril,20112008年黄海浒苔绿潮ISSR标记溯源分析*刘晨临1,王秀良2,刘胜浩1,丛柏林1,黄晓航1,王宗灵1,林学政1,臧家业1(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中心,山东青岛26606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摘 要: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标记(ISSR),对2008年绿潮暴发期间我国黄海近海漂浮浒苔样品,以及青岛、大丰和温州等地对虾养殖池塘的浒苔样品进行种群间亲缘关系分析。
结果表明青岛海域的漂浮绿潮浒苔与南黄海海域的漂浮绿潮浒苔遗传相似度达到0.95,应属于同一个种;此外沿海养殖池塘间尽管存在地理间隔,ISSR标记分析表明其生长的浒苔亲缘关系很近,应属于同一种类;尽管养殖池塘生长的浒苔与暴发漂浮浒苔形态极其相似,但ISSR标记遗传分析显示两者遗传距离较远,应属于不同种类。
因此,认为暴发绿潮浒苔的最初来源不是对虾养殖池塘内生长的浒苔。
关键词:绿潮;浒苔;ISSR;分子标记溯源中图分类号:Q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647(2011)02 0235 062008年5月在黄海南部暴发、6月中旬开始在青岛沿海高密度聚集的浒苔绿潮是至今我国海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绿潮。
该次绿潮影响海域面积超过2 104km2,浒苔总生物量达100 104t,仅青岛近海就打捞超过79 104t,是一次世界少见的严重绿潮事件[1]。
丁兰平等根据该绿藻的形态等特征,鉴定其为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浒苔属的浒苔,学名为Enter omor p ha p rolif era[2]。
它属于广温、广盐、耐干露性强的大型海藻,为世界性藻类,生长于世界海洋、河口以及海陆结合部的咸淡水交汇生境中。
自然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海岸、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和欧洲沿岸等海域。
我国各海区均有分布,属东海海域优势种,是青岛的习见种[3]。
此前,绿潮在我国因危害较少未受到重视,目前关于此次近海绿潮形成原因、暴发过程还不甚明确。
因此研究此次绿潮暴发时不同海域浒苔的地理亲缘关系,将有助于了解绿潮的起源,为以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帮助。
分子标记的手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海藻的群体遗传学、生物地理系统学、亲缘关系鉴定、杂种优势和种质鉴定等项研究中。
相对于其它分子标记手段,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标记(ISSR)的技术难度、可重复性以及成本都处于中等水平;ISSR利用人工合成的16~18个核苷酸重复序列作为引物,在引物的3 端或5 端加上2~4个随机选择但通常是简单的核苷酸,对简单重复序列之间的DNA序列进行PCR扩增;相比较其它DN A分子标记方法,ISSR的引物设计简单,不需知道所研究目标物种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即可用引物进行扩增,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藻类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地理种群变异的分析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研究[5]。
关于黄海绿潮暴发的最初种子来源有许多假设。
一些研究倾向于其来源于沿海分布的大量水产养殖池,这些养殖池通过排水和纳水闸门与外海相连,提供了绿潮暴发的营养盐等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很可能提供了绿潮种子来源[6]。
刘峰等通过IT S rDNA和r bc L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鉴定,认为从江苏沿海的养殖池塘中发现了与黄海绿潮优势种及其相近甚至完全一致的石莼属海藻,但他同时表示仍缺乏直接的证据以证*收稿日期:2010 04 14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2010CB428703);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 生物生态补充调查(908 01 CB23)作者简介:刘晨临(1974 ),女,山东滨州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藻类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高 峻 编辑)236海 洋 科 学 进 展29卷明黄海绿潮最初来源于水产养殖池[6]。
我们运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标记(ISSR)技术,对我国黄海近海漂浮绿潮浒苔样品,与其它几个沿海区域对虾养殖池溏的浒苔样品进行了遗传相似性研究,拟对2008年暴发的浒苔绿潮进行溯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实验所用材料为2008年绿潮暴发前后在不同地区采集的浒苔样品,样品信息详见表1。
样品现场采集后选取颜色鲜绿健康的藻株放入塑料袋中,青岛本地样品采集后立即带回实验室,外地样品采集后,置于加冰袋的保温箱中低温保存,然后送到实验室,所有样品置于-20 冰箱冻存。
表1 浒苔样品信息T able1 T he infor mation of E ntero mor p ha sp.samples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样品数量/株山东省青岛市沿岸样品(QD)青岛沿岸的栈桥、第一海水浴场、奥帆基地、石老人海水浴场以及大公岛沿岸海区的海上漂浮样品2008 07绿潮在青岛沿海大规模暴发时12山东省日照市沿岸样品(RZH)包括日照沿海海上漂浮样品(RZH1)和固着生长在岩石上的样品(RZH2)2008 06下旬,绿潮在日照海域还未严重暴发时13南黄海区域海上调查样品(LYG)大丰、连云港海域至胶南海域漂浮样品2008 07下旬16浙江省宁波市沿岸样品(NB)宁波市象山港漂浮样品2008 06下旬2山东省青岛市红岛虾池样品(QDS)红岛养虾池底沉或漂浮样品2008 07下旬8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虾池样品(DFS)大丰市养殖虾池漂浮样品2008 07中旬10浙江省温州市虾池样品温州地区虾池漂浮样品2008 06下旬71.2 DNA提取每份样品选取单株藻体置入灭菌平皿中,经无菌蒸馏水清洗后,吸水纸吸干,液氮研磨后,用植物基因组试剂盒(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基因组DNA。
经凝胶电泳检测合格后,用于ISSR扩增。
1.3 PCR扩增、条件优化和检测ISSR引物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从20条引物中筛选出3条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表2)。
扩增反应使用T aqmix(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25 L反应体系包括2 Taqm ix,12.5 L,随机引物1 L,模板DNA1 L(约20ng)和双蒸水10.5 L,PCR扩增温度循环:95 预变性5m in;94 变性45 s,48 (或52 )复性45s,72 延伸1min,循环40次;72 反应10min。
PCR扩增产物经质量浓度为1.5g/L琼脂糖电泳分离,EB染色后进行观察并拍照。
表2 选用的ISSR引物序列、扩增的条带数目及其退火温度T able2 ISSR selected primers,sequences,number s of polymor phic amplified lo ci,and their annealing temperature 引物名称序列(5't o3')扩增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条带数退火温度/ P1(gA)7gT13/1348P7(Ag)8C19/1952P8(Ag)8YC12/12522期刘晨临,等:2008年黄海浒苔绿潮ISSR标记溯源分析237 1.4 数据分析选择扩增清晰的电泳条带进行数据分析,同一引物、同一位点、根据扩增产物的有(1)无(0)得到二元资料,形成0,1矩阵。
Shanno n指数由软件POPGENE1.31[8]分析得出;用软件T FPGA[9]分析计算浒苔样品局群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并通过U PGM A(unw eig hted pair g roup methods using arithmetic mean)参数进行聚类,构建的系统树用Tr eeView1.6.6成像。
2 结 果2.1 ISSR PCR扩增结果从20条引物中筛选出3条引物对68份浒苔材料进行了ISSR多态性检测,3个引物共扩增出44条清晰条带,代表44个引物结合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了14.7条带,44个位点全部是多态性的,总的多态位点比率为100.00%(图1)。
图1 引物P8在浒苔藻体中的扩增结果F ig.1 T he amplificatio n r esults for E nter omor p ha with the P8primer2.2 浒苔样品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除来源于温州沿海虾池(WZH)的浒苔种群,种群内多态性位点数目(31;70.5%)及Shanno n指数(0.32)较高外,其它各种群的Shannon指数介于0.09~0.21,表明各种群的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不高,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各种群之间(表3)。
表3 浒苔样品种群内遗传多样性T able3 Genetic diver sities in Enter omor p ha sp.intr a po pulations样品采集地多态性位点数目/个多态性位点数的百分比/%S hannon指数山东青岛红岛虾池(QDS)2045.50.21江苏盐城大丰虾池(DFS)1227.20.14山东日照沿海漂浮样品(RZH1)715.90.09山东青岛沿海(QD)1329.60.17南黄海区域海上(LYG)1534.10.19浙江温州沿海(WZH)3170.50.32山东日照沿海岩石上样品(RZH2)818.180.10238 海 洋 科 学 进 展29卷根据样品的不同地理分布将68个个体分成7个居群。
7个居群间的聚类关系见图2。
7个种群分成了2组,青岛沿海的浒苔样品与应急采样的南黄海海域的浒苔样品,及部分日照海上漂浮样品聚成1组,青岛虾池、温州虾池和大丰虾池以及部分日照样品聚成1组。
图2 7个居群浒苔间N ei 的遗传距离聚类图Fig.2 N ei's genetic dist ance among t he 7po pulat ions of Enter omor p ha根据PCR 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按Nei 的方法计算出浒苔各种群的遗传相似度(I )和遗传距离(D )见表4。
表4 7个居群间的Nei 的遗传相似度(对角线上方)和遗传距离(对角线下方)T able 3 N ei's g enet ic identity (abo ve the diag onal)and g enetic distance (below the diago nal)amo ng the 7populatio ns青岛虾池(QDS)大丰虾池(DFS)日照1(RZH 1)青岛(QD)黄海南部(LYG)温州虾池(W ZH )日照2(RZH 2)青岛虾池(QDS)0.89530.88430.71450.76370.6506大丰虾池(DFS)0.11060.86830.66920.72730.6367日照1(RZH 1)0.12300.14120.71150.74520.88790.6863青岛(QD)0.40170.34040.7482黄海南部(L YG)0.26950.31840.29410.04590.81730.8900温州虾池(W ZH )0.06530.06260.11890.29010.20170.6980日照2(RZH2)0.42990.45140.37640.09570.11660.35953 讨 论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揭示了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反映了种内群体间或种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