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统计学实验报告新(实验三、实验四)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统计学实验报告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其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探索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和推断。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及结果的解释。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一组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研究某个问题或现象,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如何利用统计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了一组关于学生学习时间和成绩的数据。
我们选择了100名学生作为样本,并记录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期末成绩。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将探究学习时间和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数据收集:我们在实验开始前,制定了一份数据收集表格,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期末成绩。
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和调查表,我们获得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成绩数据。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隐私保护原则,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使用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计算了学习时间和成绩的平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然后,我们绘制了散点图来观察学习时间和成绩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学习时间和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强度和方向。
结果解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学习时间和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学习时间越长,成绩越好。
这一结论符合我们的直观认识,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2. 学习时间和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强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8。
这意味着学习时间对成绩的影响较为显著,但也存在其他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3. 数据的分布情况呈正态分布,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成绩集中在平均值附近,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成绩偏离较大。
讨论与展望: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学习时间对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统计学试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
姓名:田媛学号:20092771班级:营销0901成绩:
(二)直;图分析工具:
工具”一一数据分析”一一直方图”
单击菜单栏的工具”,再选择工具栏的数据分析,在分析工具中选择直方图,点击 确定。填入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点击确定。直方图就会出现。
2.统计图:
统计图有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单击菜单栏的插入”,选择图表,在图表类型 中选择所需的图。
实验三:统计数据的描述
2•数据的录入:
数据的录入是将搜集到的数据直接 输入到数据库文件中。数据录入既要讲究效率, 又要保证质量。
3•数据文件的导入:
Excel数据文件的导入是将别的软件形成的数据或数据 库文件,转换到Excel工作表 中。导入的方法有二,一是使用 文件-打开”菜单,二是使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菜单,两者都是打开导入向导,按向导一步步完成对数据文件的导入。
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也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 体的了解。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是 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中位数是将 数据按大小 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列数,居于数据中 间位置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 数。均值又叫算数平均数,是集中趋势测度中最重要的。例如:某厂星
期一的产量:110 150 170 210 120 150按大小排列后为:10 120 150 150 170 210该组数据中众数为150,中位数为150,平均数为155。
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如SPSS、Excel等。
3. 学习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方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4. 提高对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描述性统计2. 推断性统计3. 统计软件应用4. 数据分析和解释三、实验步骤1. 描述性统计(1)收集数据:本次实验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收集了某班级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样本数据。
(2)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3)计算描述性统计量:计算样本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等。
(4)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布情况。
2. 推断性统计(1)假设检验:假设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体均值等于60分,进行t检验。
(2)方差分析:将学生按性别分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异。
(3)回归分析: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因变量,其他相关因素(如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3. 统计软件应用(1)SPSS软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Excel软件:使用Excel软件绘制统计图表,如直方图、散点图、饼图等。
4. 数据分析和解释(1)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从样本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等指标可以看出,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水平较高,但成绩分布不均。
(2)推断性统计结果分析:假设检验结果显示,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体均值与60分无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学生在数学成绩上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时间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影响。
四、实验结果1. 描述性统计:样本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等指标。
2. 推断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
3. 统计图表:直方图、散点图、饼图等。
五、实验结论1. 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水平较高,但成绩分布不均。
统计学实验报告总结(共3篇)

篇一: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为期半个学期的统计学实验就要结束了,这段以来我们主要通过excl软件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比如抽样分析,方差分析等。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掌握了很多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真正地学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锻炼了操作能力,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我也有很多体会。
统计学是比较难的一个学科,作为工商专业的一名学生,统计学对于我们又是相当的重要。
因此,每次实验课我都坚持按时到实验室,试验期间认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操作,然后自己独立操作数遍,不懂的问题会请教老师和同学,有时也跟同学商量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几次实验课下来,我感觉我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可见统计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显得相当必要,为以后进入社会有更好的竞争力,也为多掌握一门学科,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
几次的实验课,我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个人是理科出来的,对这种数理类的课程本来就很感兴趣,经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的实践操作更加加深了我的兴趣。
每次做实验后回来,我还会不定时再独立操作几次为了不忘记操作方法,这样做可以加深我的记忆。
根据记忆曲线的理论,学而时习之才能保证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以及掌握更久的掌握。
就拿最近一次实验来说吧,我们做的是“平均发展速度”的问题,这是个比较容易的问题,但是放到软件上进行操作就会变得麻烦,书本上只是直接给我们列出了公式,但是对于其中的原理和意义我了解的还不够多,在做实验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多问题。
不奇怪的是这次试验好多人也都是不明白,操作不好,不像以前几次试验老师讲完我们就差不多掌握了,但是这次似乎遇到了大麻烦,因为内容比较多又是一些没接触过的东西。
统计学课内实验报告(详解+心得)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一)目的实验一:EXCEL的数据整理与显示1.了解EXCEL的基本命令与操作、熟悉EXCEL数据输入、输出与编辑方法;2.熟悉EXCEL用于预处理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3.熟悉EXCEL用于整理与显示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实验二:EXCEL的数据特征描述、抽样推断熟悉EXCEL用于数据描述统计、抽样推断实验三:时间序列分析掌握EXCEL用于移动平均、线性趋势分析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实验四: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掌握EXCEL用于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操作及命令。
(二)要求1、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任务中规定的所有练习;2、实验结束后要撰写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正文统一用小四号字,必须有页码;3、实验报告中的图表制作要规范,图表必须有名称和序号;4、实验结果分析既要简明扼要,又要能说明问题。
二、实验任务实验一根据下面的数据。
1.1用Excel制作一张组距式次数分布表,并绘制一张条形图(或柱状图),反映工人加工零件的人数分布情况。
从某企业中按随即抽样的原则抽出50名工人,以了解该企业工人生产状况(日加工零件数):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5091.2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1.3 假设日加工零件数大于等于130为优秀。
实验二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 295(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众数、中位数;(2)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极差、标准差;(3)计算日销售额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统计学 实验报告三范文

实验三:时间序列分析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一)目的掌握EXCEL用于移动平均、线性趋势分析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二)内容及要求综合运用统计学时间序列中的移动平均、季节指数运算、时间序列因素分解、图形展示等知识,并结合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最近几年各季度的销售额数据(见Book13)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绘制图形进行分析。
二、仪器用具硬件:计算机(安装Windows98 、Windows2000 或Windows XP或以上)软件:EXCEL三、实验原理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移动平均分析原理、季节指数原理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利用移动平均剔除法计算出季节指数,并绘制季节变动图。
第一步:将数据复制到年/季度这一列,在时间标号这一列的输入1,2,利用下拉的方式填充。
将数据复制到销售额这一列。
第二步: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出现数据分析对话框,在分析工具中选择移动平均。
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对话框,在输入区域输入$c$5:$c$44,在间隔输入4,在输出选项选择输出区域为$d$6。
单击确定按钮,得四步移动平均结果第三步: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出现数据分析对话框,在分析工具中选择移动平均。
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对话框,在输入区域输入$d$6:$d$42,在间隔输入2,在输出选项选择输出区域为$e$7。
单击确定按钮,得两步移正结果。
第四步:在f7这个单元格中输入=C7/E7,利用下拉方式得到全部比值。
结果如图所示销售额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及其被剔除后的比值年/季度时间标号销售额移动平均值中心化后的移动平均值比值1991/1 1 993.12 2 971.2 1542.9253 3 2264.1 1713.05 1627.9875 1.4 4 1943.3 1953.125 1833.0875 1.1992/1 5 1673.6 2369.05 2161.0875 0.2 6 1931.5 2653.125 2511.0875 0.3 7 3927.8 2820.325 2736.725 1.4 8 3079.6 2975.6 2897.9625 1.1993/1 9 2342.4 2930.525 2953.0625 0.2 10 2552.6 3278.825 3104.675 0.3 11 3747.5 3506.825 3392.825 1.4 12 4472.8 3929.975 3718.4 1.1994/1 13 3254.4 4480.875 4205.425 0.2 14 4245.2 4955.95 4718.4125 0.3 15 5951.1 5118.4 5037.175 1.4 16 6373.1 5333.575 5225.9875 1.1995/1 17 3904.2 5658.95 5496.2625 0.2 18 5105.9 6223.3 5941.125 0.3 19 7252.6 6618.05 6420.675 1.4 20 8630.5 6840.9 6729.475 1.1996/1 21 5483.2 7221.775 7031.3375 0.2 22 5997.3 7244.3 7233.0375 0.3 23 8776.1 7154.4 7199.35 1.4 24 8720.6 7167.825 7161.1125 1.1997/1 25 5123.6 7371.85 7269.8375 0.2 26 6051 7277 7324.425 0.3 27 9592.2 7231.7 7254.35 1.4 28 8341.2 7425.325 7328.5125 1.1998/1 29 4942.4 7252.3 7338.8125 0.2 30 6825.5 7347.775 7300.0375 0.3 31 8900.1 7364.65 7356.2125 1.4 32 8723.1 7222.75 7293.7 1.1999/1 33 5009.9 7001.925 7112.3375 0.2 34 6257.9 6787.55 6894.7375 0.3 35 8016.8 7049.9 6918.725 1.4 36 7865.6 6940.35 6995.125 1.2000/1 37 6059.3 6875.85 6908.1 0.2 38 5819.7 6941.5 6908.675 0.3 39 7758.84 40 8128.2第四步:将相关数据复制到各季节指数计算表中。
统计学实习报告5篇

统计学实习报告5篇统计学实习报告篇1(1524字)我是经济管理分院10届税务专业的一名学生,于3月1日到杭州鸿达纺织有限公司进行了两个月的定岗教育实习。
杭州鸿达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4月,系杭州市萧山区坎山镇重点骨干企业。
公司占地60余亩,员工300余人,由日本喷气织机,德国产祖克浆纱机、空压机等设备。
公司是以生产纺织服装面料、中高档棉布及化纤面料为主的生产型企业。
一、实习内容我实习的岗位是生产统计,实习的主要内容如下:1、及时记录各项原始记录资料,以避免资料散失,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编制统计报表的准备工作。
统计台帐能把大量的原始资料过录工作分散到平时去做,减少期末集中汇总的工作量。
3、做好生产日报的编制工作,系统的反映生产经营过程的变化,反映生产进度和动态,有利于对照生产经营过程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4、做好员工薪资结算,为财务工作铺垫。
二、实习过程实习是每个实习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实习的岗位是统计,统计是公司内部重要的职能部门。
公司关心的有关经济、生产经营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统计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在定岗实习期间里,我所做的工作比较繁杂,整天所面对都是数据,很怕出错,因为统计是整个生产线的重要环节。
数据出错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进程,也会影响公司的效益,所以在工作期间我都非常谨慎,对于每项工作都很认真。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要到车间了解员工如何工作。
因为作为一个统计你必须先了解工艺流程,也就是生产线上总共有哪些工序,其次就是每个工序有多少台机器,每台机的加工范围和大概加工范围和大概产量。
在第一个月里我大概了解到我们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公司布局,受益良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工作就是做生产日报表,核算各车间的产量和工资工厂里面的工种很多,又分为准备车间、喷织车间、成品修织车间等,而不同工种的产量和工资的核算标准有各有不同。
统计学实验报告记录(实验三、四)

统计学实验报告记录(实验三、四)————————————————————————————————作者:————————————————————————————————日期: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统计学实验指导教师:叶勇专业班级: 14信管__学生姓名: __安琪___ _学生学号:2014033109_____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实验三统计数据的描述实验四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测定实验日期2016.5.3 实验地点80608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各种描述统计指标对应的函数2、掌握运用“描述统计”工具进行描述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能进行解释3、掌握测定长期直线趋势的方法4、掌握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实验内容1、《统计学实验》教材第三章第(1)题。
2、联合食品公司为了了解客户的支付方式和金额,作了抽样调查并得到100个客户的样本资料如下:现金支付个人支票信用卡支付现金支付个人支票信用卡支付7.40 27.60 50.30 5.80 52.87 69.775.51 30.60 33.76 20.48 78.16 48.114.75 41.58 25.57 16.28 25.9615.10 36.09 46.42 15.57 31.078.81 2.67 46.13 6.93 35.381.85 34.67 14.44 7.17 58.117.41 58.64 43.79 11.54 49.2111.77 57.59 19.78 13.09 31.7412.07 43.14 52.35 16.69 50.589.00 21.11 52.63 7.02 59.785.98 52.04 57.55 18.09 72.467.88 18.77 27.66 2.44 37.945.91 42.83 44.53 1.09 42.693.65 55.40 26.91 2.96 41.1014.28 48.95 55.21 11.17 40.511.27 36.48 54.19 16.38 37.202.87 51.66 22.59 8.85 54.844.34 28.58 53.32 7.22 58.753.31 35.89 26.57 17.8715.07 39.55 27.89 69.22要求:(1)利用公式法计算各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金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利用“描述统计”工具计算各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金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3)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简要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熟练掌握测定季节变动的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一、从某高校3000名大二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测试英语成绩,结果如下:
87、78、98、54、66、73、77、83、70、60
75、64、72、89、70、45、52、68、77、63
59、65、76、84、93、77、78、62、81、60
65、78、79、72、80、83、65、90、60、70
试利用函数和“描述统计”工具分别求中位数、算数平均数、众数、最大值、最小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二、农场通过实验取得早稻收获量与春季降雨量、春季温度的数据如下:
收获量(公斤/公顷)
降雨量(毫米)
温度(摄氏度)
2250
25
6
3450
33
8
4500
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实验
指导教师:杨炜明
专业班级: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实验三统计数据的描述实验四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测定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1、能熟练运用函数和“描述统计”工具熟练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对结果能进行解释
45
10
6750
105
13
7200
110
14
7500
115
16
8250
120
17
(1)绘制早稻收获量与春季降雨量、早稻收获量与春季温度的散点图;
(2)运用Excel求收获量、降雨量、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三、研究者探讨文化气息与收入的关系,他用每月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等的次数当做文化气息的测量值。他调查了12位成人,结果如下表所示:
五、根据上面第二题的数据,建立以早稻收获量为因变量,降雨量为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四Leabharlann 总分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支出(万元)
15
20
17
18
25
32
28
20
22
33
33
31
收入(百元)
25
24
28
20
35
31
38
19
30
30
38
40
(1)判断营业支出与收入之间呈何种相关关系?请以散点图说明;
(2)若支出与收入呈线性相关,运用“添加线性趋势线”、函数法、数据分析工具等三种方法拟合线性方程,并判断该方程是否能说明现象的实际情况。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化气息(次)
15
20
17
18
25
32
28
20
22
33
33
31
收入(百元)
25
24
28
20
35
31
38
19
30
30
38
40
(1)文化气息与收入呈线性相关吗?请以散点图说明;
(2)在Excel中分别运用函数法和数据分析工具计算文化气息与收入的相关系数,并解释其含义。
四、某大型连锁店调查了12家分店的营业支出和收入,结果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