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勘探 05 磁异常的正演
第三章 磁法勘探

第三章磁法勘探前言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或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人类在公元前800年,便知晓了磁性的存在。
在许多希腊作者的各种论著中都记载了具有显著吸铁性能的“神石”。
它最初有“大力士石”,“吕底亚石”,“陨铁”或者简单称为“石”。
我们的祖先们亦留下了许多关于“磁”的记载。
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地磁场的存在,并有举世瞩目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司南)。
司南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国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可以保持平衡,且自由旋转。
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
指南车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杰出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制作了指南车用来指挥作战。
明代《武经总要》描述“指南鱼”的制作,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
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
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
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磁法勘探也是应用最早的地球物理方法。
1640年,瑞典人首次尝试用罗盘寻找磁铁矿,开辟了利用磁场变化来寻找矿产的新途径。
但是直到1870年,瑞典人泰朗(Thalen)和铁贝尔(Tiberg)制造了万能磁力仪后,磁法勘探才作为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
就工作环境而言,磁法勘探可分为地面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和井中磁测四类。
航空磁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方法。
它不受水域、森林、沙漠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测量速度快、效率高,已广泛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储油气构造和含煤构造勘查、成矿远景预测,以及寻找大型磁铁矿床等方面。
第三章磁法勘探

四、磁测成果的图示
ECIT
地面磁测结果通常绘制三种基本图件:磁异常剖面图、磁异 常平面剖面图、磁异常平面等值线图。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4 磁异常的正演
一、有效磁化强度矢量
假设磁性体均匀磁化且不考虑退磁和剩磁,磁化强度矢量M的 空间分布如图,Ms为M在XOZ面(即观测剖面)的投影(分 量),称为有效磁化强度矢量;MH为M在XOY面的投影称水平 磁化强度矢量;I表示M的倾角即磁化倾角;is为Ms的倾角即Ms与 OX轴间夹角,称为有效磁化倾角;A’为Mx与MH间的夹角,A 为磁性体走向与磁北的夹角。
ECIT
EAST CHINA INSTITU网的建立 为提高观测精度,控制观测过程中仪器零点漂移的影响,并 将观测结果换算到统一的水平,在磁测工作中要建立基点。野 外施工中,当天出工前要在基点上观测取数,称为“对早基”, 收工前必须在同一基点观测取数“对晚基”。 2、日变观测 为提高磁测质量,必须设立日变观测站 消除地磁场周围变化和短周期扰动的影响。 日变观测站必须设在正常场内温差小、 无外界磁干扰和地基稳固的地方,观测时 早于出工的第一台仪器,晚于收工的最后 一台仪器。
我国地磁要素图有以下特征:①磁偏角的零偏线由蒙古穿过我 国中部偏西的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延伸到尼泊尔、印度。零偏线 以东偏角为负,其变化由0度至-11度;零偏线以西为正,变化范 围由0度至5度。②磁倾角由南向北,I 值由-10度增至70度。 ③地磁场水平强度(H) 从南至北,H 值由 40000nT降至21000nT。 ④垂直强度自南至北由 -10000nT增加到 56000nT。 ⑤总场强度由南到北, 变化值为41000nT至 60000n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磁法勘探】第5章 磁测工作方法

二、野外施工(地面)
3、磁性标本的采集与磁性参数的测定
标本采集与物性参数测定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异常和矿化蚀变地段,凡能采到新鲜岩石的地方,(2)必 须采集标本。进行各种磁参数的测定工作,每个测点不应少于5块 标本,以提高代表性; (3)对典型剖面上的全部钻孔及其他有关勘探线上的钻孔的岩芯, 要进行磁性测定工作,岩芯取样密度依岩性及矿体特点而定,在每 点上取两块标本。 (4)选择一些典型标本作岩矿鉴定、光谱或其他分析; (5)测定标本磁性参数的灵敏度要与磁测总精度相适应,并满足 异常解释的需要。 异常解释的需要 磁性参数在野外可用质子磁力仪进行测定。 (1)利用高精度磁测现有的微机质子磁力仪,可测出 的标本磁性, 基本上能满足异常解释需要,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2)当视磁化率大于0.01SI时,要作退磁改正。
二、野外施工(地面)
2、地磁场的日变观测
• 在高精度磁测时必须设立日变观测站, 以便消除地磁场周日变化和短周期扰 动等影响,这是提高磁测质量的一项 重要措施。 日变观测站,必须设在正常场(或平 稳场)内,温差小、无外界磁干扰和 地基稳固的地方,观测时要早于出工 的第一台仪器,晚于收工的最后一台 仪器。日变观测站仪器采用自动记录 方式,记录时间应不大于0.5min。 方式 记录时间应不大于0 5min 日变站有效作用范围与磁测精度有关, 低精度测量时,一般在半径50~ 100km范围之内,可以认为变化场差 异微小;高精度磁测时,最大有效范 围一般以半径25km设一个站为宜。
2010‐11‐17
课程安排 地磁场与磁法勘探
次 序 1 2 3 第一章 地球磁场 第二章 岩石的磁性 第三章 古地磁场 第四章 磁力仪和磁测工作方法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磁异常的正问题 磁异常正问题基本理论 空间域磁性体磁场的计算 磁测频谱及其计算方法 规则磁性体与其异常的关系 磁异常的处理与转换 圆滑、插值与网格化 空间域磁异常的处理与转换 频率域磁异常转换 磁异常反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问题 几种简单的反演方法 其他反演方法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讲课 4 2 2 2 4 作业 实习 自学 阶段总结 作业
第10课 磁异常正演

Q x 1 2 m 2 3/ 2 4 ( x h )
(2)磁场特征
剖面特征 负点磁荷的Za 曲线是一条正的纵轴对称曲线。
平面特征 负点磁荷的Za 异常平面等值线为以柱体顶面中心在地面的投 影点为圆心的一系列疏密不等的同心圆。 随h的增加,Za值减小,而异常的范围变宽。
按照上面的分析,可得到正点磁荷的磁场:
※当 γ = 0° 时, φ(x)=0,只有对称分量 f(x) ,所以Za曲 线为纵轴对称曲线(见图a); ※当 90° > γ >0° 时, Za = f(x) +φ(x) , Za曲线不对称, 在Ms穿出板的一侧出现负值,极大值向Ms穿出板的另 一侧移动而偏离原点(见图b); ※当 γ = 90° 时, f(x)=0,只有反对称分量 φ(x) ,所以 Za曲线为原点反对称曲线(见图c)。
o
R
x0 2R
Ms
Za为两侧有负值的对称曲线,Zamax在原点处。
② 剖面南北方方向(A,=0°), is=I(斜磁化)
O
Ms
※Za为两側有负值的不对称曲线,磁化方向指向的一側, 曲线梯度大,且负值明显;
※Zamax偏离原点,向磁化方向的反方向位移。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球体的Za异常特征与is有关。当is由90°→0° 时; ●Za曲线由纵轴对称→不对称→反对称; ●极大值偏离原点 向is的反方向位移, is越小,位移越大; ●正值逐渐减小,负值的 绝对值逐渐增大。
式中 ms =Ms· V,称为球体的有效磁矩,V 为 球体的体积。I 为磁化倾角,A’为测线方向与磁北的
夹角。
A,= 90°,在东西剖面内is=90°,有效磁化强度
Ms 垂直向下,这时球体在剖面内被垂直磁化。上式
磁法勘探5-处理

3、方向导数(135度)
4、圆滑滤波与区域场局部场分离
滑动平均法,趋势分析法 ,差值场法 ,匹配滤波法
180 160 1 140 120 100 120 40 20 0 120 160 4 5 200 240 160 200 240 3 2
趋势分析法分离区域场与局部场 1、理论模型观测值;2、理论模型的区域场;3、分离后的区域场;4、 理论模型的局部场;5、分离后的局部场
n1
下延
Δ T (0, mh) C0Δ T (0,0) Cn Δ T (nh,0) Δ T (nh,0)
n1
2、延拓(上延和下延),用于异常划分和形状判断
化极后DT
上延400米DT
3、方向导数,用于磁性界面的划分。
化极后上延300mDT
3、方向导数(0度)
3、方向导数(45度)
第六节 磁异常的转换处理
进行磁异常转换处理的目的: (1)使实际异常满足或接近解释理论所要求的假设
条件。如曲化平,异常分离等;
(2)使实际异常满足解释要求。如分量转换,化极, 频谱特征等; (3)突出异常的某一特征。如上延压制浅部干扰, 方向滤波或方向导数相对突出某一走向的异常特征。
内容: (1)区域场与局部场分离(圆滑滤波) (2)空间换算:上、下延拓; (3)分量换算:(DT(Za)-Za\Ha\Ta等);
800
400
x
0 -4000 -2000 0 2000 4000 6000
d
-400
2、延拓(上延和下延),用于异常划分和形状判断
Δ T ( ,0)d Δ T (0, h) 2 h2 - h
上延
Δ T (0,mh) C0Δ T (0,0) Cn Δ T (nh,0) Δ T (nh,0)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探05第四章 磁法

正,反之取负。H与x轴的夹角称为
磁偏角D,当H偏东时,D取正,反 之取负,H与T的夹角称为磁倾角I ,T下倾时取正,反之取负。
图4·1·1 地磁场坐标系统
第一节 高精度磁法
上述X、Y、Z、H、T、D、I各量统称为地磁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X = H cosD,Y = H sinD,Z = T sinI = H tgI
H = T cosI, T2 = H2+Z2 = X2+Y2+Z2
(4·1·1)
分析这些关系可知,地磁要素中有各自独立的三组:I、D、H;X、Y、Z;H、Z、 D。如果知道其中一组,则其他各要素即可求得。在地磁绝对测量中通常测I、D、H 三个要素。
磁法勘探一般都是相对测量,地面磁测主要测Z的变化,有时也测H和T;航空磁测 主要测定T的变化。
磁场强度的单位,在国际单பைடு நூலகம்制中为特斯拉 ( T ),在磁法勘探中常用它的十亿分之 一为单位,称为纳特 ( nT ),即
1nT = 10-9 T 过去习惯使用CGSM单位制中的伽玛 ( γ ),其与国际单位制的换算关系为
第一节 高精度磁法
二、磁测仪器和磁法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一) 磁力仪
磁力仪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式磁力仪和电磁式磁力仪。 由于磁法勘探早期主要以勘探磁性较强的固体矿产为主,使用的仪器主要为机 械式磁力仪(又称磁秤),机械式磁力仪可分为刃口式和悬丝式两种,而每种又可 分为垂直磁力仪(测量磁场强度垂直分量)和水平磁力仪(测量水平分量),仪器的灵 敏度一般为n×10nT,主要用于地面磁测。随着磁法勘探研究的深度和空间范围 的不断扩展,近年来已经向地壳深部与向微磁、弱磁性的地质对象勘探转变,不 仅在油气藏、地热、煤田等弱磁性领域扩大磁法的应用,而且在考古、环境污染 、灾害预测等方面也有应用。这就要求磁测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磁测仪 器加速了发展速度,第一代磁力仪利用永久磁铁或感应线圈,如机械式磁力仪; 第二代磁力仪应用高导磁性材料或原子、核子的特性以及复杂的电子线路,如质 子磁力仪和光泵磁力仪;第三代磁力仪为利用低温量子效应制成的超导磁力仪。 同时,磁性参数的综合利用方法,也从研究单一磁导参量和磁性参数向三分量、 磁梯度和磁各向异性等多种磁性参数综合研究与利用方向发展。
5第五章 磁异常的正演

第一节 计算磁性体磁场的意义与条件
根据已知磁性体计算其磁场分布,在场论或数学中称为正演问题;而根据已知磁场分 布确定磁性体的磁性参数和几何参数,称为反演问题。显然正演问题是反演问题的基础。本 章主要讨论正演问题。
为了根据磁异常的分布变化特征了解地下磁性地层、岩体的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和矿 产特征,就要研究不同形状、产状、大小和磁化特点的地质体的磁场,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 研究磁性体与磁场的关系,了解和掌握磁性体的特征和磁异常特征间的规律,以此作为解释 推断的理论依据。这就是计算磁性体磁场的意义所在。
(5-2-12)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形体给定后,只要确定了 M n 和积分限,代入上式计算出面积分,
即可求得给定磁性体磁场表达式。
三、有效磁化强度矢量
假设磁性体均匀磁化且不考虑退磁和剩磁,磁化强度矢量 M 的空间分布如图 5-2-1。图 中 M 为总磁化强度矢量,Ms 为 M 在 XOZ 面(即观测剖面)的投影(分量),称为有效磁化 强度矢量;MH 为 M 在 XOY 面的投影,叫水平磁化强度矢量;I 表示 M 的倾角,即磁化倾
cosxyzmmmxmmmymmmz将以上关系式代入式526然后根据场位关系以及rxxrcos2?ryyrcos?rzzrcos??22????zyxr则最后可得???????????????????????????????r??????????r???r?m4??dv?????r???m??????????r?4???????r???????r?????r??4z20v5222zv5yv5x0av5zv5222yv5xayv5zv5yv5222x0axdvyxdvzy3mzx3zdvzy3mdvrzxy2mdvyx3mhdvzx3mdvyx3mdvzyx2mh527以上是计算均匀磁化体磁场的积分表达式
磁法勘探-磁异常的数据处理

第九章磁异常的数据处理前面正演计算的假设条件:形状规则、均匀磁化、观测面水平、单个异常体………在此条件下建立磁体与异常特征之间的关系作为解释理论。
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实际:①剩余磁化强度;②地形起伏不平;③测量偶然误差;④地表干扰磁场;⑤多个磁性体。
一、磁异常处理和转换的目的1、使实际异常满足或接近解释理论所要求的假设条件例:曲面的观测数据→水平面上的数据分解叠加异常→独立异常2、使实际异常满足解释方法的要求①某分量→其它分量②磁场值→频谱提供多方面异常信息3、突出异常某一方面的特点如:上延压制浅部磁性体的异常方向导数突出某一走向方向的磁异常特征磁异常处理的主要内容:① 磁异常的圆滑滤波和插值;区域与局部场,深部场与浅源场 ② 异常空间换算:场的空间解析延拓;③ 磁异常参数之间的换算;由实测异常进行,T ,a Z ,a H ,a T 之间互算④ 磁异常的导数换算;计算水平、垂向导数⑤ 不同磁化方向的磁异常换算;⑥ 频率中磁异常的各种换算和数字滤波;磁异常的地形影响校正等内容。
方法分为:空间域频率域:频率域速度快,方法简单,现已成为主要方法。
各种处理方法尤其不同的物理原理和数学方法,处理的目的也不同。
对某一地区而言,并非一定要进行所有的数据处理方法,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异常特点,合理的选择,进行恰当的处理,这跟磁异常的解释效果有很大关系。
二、磁异常的圆滑滤波和插值计算1、主要作用这种数据处理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磁测过程中的随机误差,地表附近的随机干扰以及磁化不均匀的影响。
这些影响在磁异常曲线上表现为无规律的高频跳动,影响了主体异常。
所谓高频干扰,是把磁异常曲线类比为电学或波动学上的震动曲线,随机干扰的频率比较高,起伏不规则,这些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起伏平均值为零。
特别是这些干扰在进行场的相似解析延拓和导数换算时,还会得到放大,使磁异常发生更大畸变。
2、目前常用的方法①最小二乘圆滑方法是一个函数的拟合问题,用一个拟和函数(一般常用多项式)去拟合离散的实测异常值,是多项式与实测异常的偏差平方和最小,以达到光滑异常曲线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 Ta cosθ = Ta cos(Ta , T0 ) &
4
上式表明,当磁异常 强度不大时 可近似把△ 看作是 强度不大时, 看作是Ta在 上式表明,当磁异常Ta强度不大时,可近似把△T看作是 在T0方向的 投影;航空磁测中一般Ta<1000nT,在进行高精度地面磁测的地区,一般 投影;航空磁测中一般 ,在进行高精度地面磁测的地区,一般Ta 也不大。因此将△ 近似看作 近似看作Ta在 方向的投影, 足够的精度。另外, 也不大。因此将△T近似看作 在T0方向的投影,有足够的精度。另外,T0 相当大的区域内,方向是不变的( 内变化1º左右),因此 左右),因此, 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方向是不变的(10000km2内变化 左右),因此,可以 看作是Ta在固定方向的投影 的物理意义与Za、 类似 类似, 把△T看作是 在固定方向的投影。这样△T的物理意义与 、Ha类似,都 看作是 在固定方向的投影。这样△ 的物理意义与 在固定方向的分量。 是Ta在固定方向的分量。 在固定方向的分量
1 V = Gσ ∫∫∫ dv r v
U= −1 M ⋅ grad p 4π
∫∫∫
v
1 dv r
G为引力常数, 为密度,将引力位公式带入磁位公式,可得: 为引力常数, 为密度,将引力位公式带入磁位公式 可得: 磁位公式, 为引力常数 σ
U =− 1 M ⋅ grad p V 4πGσ
µ0 [M xVxx + M yVyx + M zVzx ] 4πGσ µ0 [M xVxy + M yVyy + M zVzy ] H ay = 4πGσ µ0 [M xVxz + M yVyz + M zVzz ] Za = 4πGσ
3
1. △T的物理意义 的物理意义
磁异常总强度矢量Ta是磁场总强度 与正常场 的矢量差, 磁异常总强度矢量 是磁场总强度T与正常场 的矢量差,即: 是磁场总强度 与正常场T0的矢量差
Ta = T − T0
的模量差, 而△T是T与T0的模量差,即: 是 与 的模量差
∆T =| T | − | T0 |
M x = M cos I cos A′ = M s cos is = M cos I sin A M y = M cos I sin A′ = M cos I cos A M z = M sin I = M s sin is
由上式可知
2 2 M = M x + M y + M z2
根据矢量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T = T02 + Ta2 + 2T0Ta cos θ
上式中θ是Ta与T0间的夹角。上式可写为: 上式中 是 与 间的夹角。上式可写为: 1/ 2 T0 + ∆T = (T02 + Ta2 + 2T0Ta cosθ ) 对上式两端取平方,并除以 则得: 对上式两端取平方,并除以T0,则得:
第五章 磁异常的正演
概述: 概述:
磁场正演:根据已知质体及磁性体的形态、质量及磁性、 磁场正演 根据已知质体及磁性体的形态、质量及磁性、 根据已知质体及磁性体的形态 等分布来计算其磁场分布的过程, 空间等分布来计算其磁场分布的过程 空间等分布来计算其磁场分布的过程,称为磁场正演 问题。 问题。 磁场反演:根据已知的磁场分布确定磁性体的 根据已知的磁场分布确定磁性体的磁性参量 磁场反演 根据已知的磁场分布确定磁性体的磁性参量 和几何参量,叫做反演问题。 和几何参量,叫做反演问题。 显然,正演问题是反演问题的基础 基础, 显然 , 正演问题是反演问题的 基础 , 野外磁测量 的最后成果是磁异常的等值线平面图和剖面平面图 等值线平面图和剖面平面图,这 的最后成果是磁异常的等值线平面图和剖面平面图 这 些图件反映了待查的地下目标物与围岩之间的磁性差 异所产生的磁异常特征。 异所产生的磁异常特征 。 磁勘探就是利用磁异常反演 求地下目标物的磁性参量 几何参量及其 磁性参量和 及其空间分布位 求地下目标物的 磁性参量 和几何参量及其 空间分布位 置。
2
第一节 磁异常正演的基本公式
在讨论各种磁性体的磁场时选用右手直角坐标系, 在讨论各种磁性体的磁场时选用右手直角坐标系,XOY面为 面为 观测平面; 轴沿地质体走向方向 轴沿地质体走向方向, 轴垂直走向 为测线方向, 轴垂直走向, 观测平面;Y轴沿地质体走向方向,X轴垂直走向,为测线方向, 投影点。 Z轴垂直向下,坐标原点选在磁性体中心或顶面在地面的投影点。 轴垂直向下, 轴垂直向下 坐标原点选在磁性体中心或顶面在地面的投影点 还规定磁性体以外的计算点以P表示 坐标以X、 、 表示 表示, 表示; 还规定磁性体以外的计算点以 表示,坐标以 、Y、Z表示;磁 ξ, η , ζ 性体的体元点以Q表示 表示, 性体的体元点以 表示,坐标为 一.总磁场强度异常 总磁场强度异常 不同类型的磁力仪可测得磁异常的不同分量。现在, 不同类型的磁力仪可测得磁异常的不同分量。现在,不论是 高精度地面磁测,还是航空磁测,都是直接测量地磁场总强度 直接测量地磁场总强度T, 高精度地面磁测,还是航空磁测,都是直接测量地磁场总强度 , 减去正常地磁场后得到总磁场异常△ 。由于Za、 减去正常地磁场后得到总磁场异常△T。由于 、Hax、Hay是 、 是 磁异常总强度矢量Ta的垂直和水平分量 因此要分析△ 与它们 的垂直和水平分量, 磁异常总强度矢量 的垂直和水平分量,因此要分析△T与它们 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关系?
∆T = H ax cos I cos A′ + H ay cos I sin A′ + Z a sin I
5
有效磁化强度M 二.有效磁化强度 s和 is 有效磁化强度
假设磁性体为均匀磁化且不考虑退 假设磁性体为均匀磁化且不考虑退 均匀磁化且不考虑 磁和剩磁,磁化强度矢量M的空间分 磁和剩磁,磁化强度矢量 的空间分 布右图。图中M为总磁化强度矢量, 布右图。图中 为总磁化强度矢量, Ms为M在XOZ面(即观测剖面)的投 为 在 面 即观测剖面) 分量),称为有效磁化强度矢量 ),称为有效磁化强度矢量; 影(分量),称为有效磁化强度矢量; MH为M在XOY面的投影,叫水平磁化 面的投影, 在 面的投影 强度矢量; 表示 的倾角, 表示M的倾角 强度矢量;I表示 的倾角,即磁化倾 的倾角, 角;is为Ms的倾角,即Ms与OX轴间夹 轴间夹 称为有效磁化倾角 有效磁化倾角; 为 角,称为有效磁化倾角;A’为Mx与 MH间的夹角,A为磁性体走向与磁北 间的夹角, 为磁性体走向与磁北 的夹角。 的夹角。由右图可以看出
∆T ∆T Ta T + 2 = + 2 a cos θ T T T T 0 0 0 0
2 2
上式中的平方项可略去。例如,在中纬度地区, 当Ta«T0时,上式中的平方项可略去。例如,在中纬度地区,T0 <= 50000nT,若Ta <= 2000nT时,则:(Ta/T0)2<=0.0016。又因△T<Ta,故 , 时 。又因△ , (△T/T0)2项也可略去。因此,上式可简化为 项也可略去。因此,
x
) dv
a
µ0 M 4π
+ M
U = 1 4π
∫∫∫
v
M ⋅r M dv = 3 r 4π
∫∫∫
v
cos θ dv r2
2.5-6
因为 cosθ = cos(M , x )cos(r , x ) + cos(M , y )cos(r , y ) + cos(M , z )cos(r , z ) 磁化强度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为
2. △T与Za、Ha的关系 与 、 的关系
∆T = H ax cos α + H ay cos β + Z a sin γ
上式表示, 的三个分量分别投影到T0方向之和。 上式表示,△T是Ta的三个分量分别投影到 方向之和。 是 的三个分量分别投影到 方向之和
则有 cos α = cos I cos A′, cos β = cos I sin A′, cos γ = sin I
M x = M cos(M , x ); M y = M cos(M , y ); M z = M cos(M , z )
9
H
ax
= M 4π 0来自µx∫∫∫
v
2 (x − ξ
)2
−
(y
−η r5
)2
−
(z
− ζ
)2
dv
+ M H =
y
∫∫∫
v x
3 ( x − ξ )( y − η ) dv + M r5
6
以上关系式表明,磁性体的磁化强度与磁性体的走向或剖面方向有关, 以上关系式表明,磁性体的磁化强度与磁性体的走向或剖面方向有关,走 向不同,被磁化的情况也不同。这是因为在一个局部地区, 向不同,被磁化的情况也不同。这是因为在一个局部地区,地磁场的方向是一 定的, 磁性体的走向,可能有不同的方向,不同走向的磁性体, 定的,而磁性体的走向,可能有不同的方向,不同走向的磁性体,地磁场对它 的磁化特点也不相同,即表面磁荷分布不同。 的磁化特点也不相同,即表面磁荷分布不同。 由以上讨论可知,在前述假设条件下,磁性体被磁化不仅与当地地磁场的 磁化不仅与 由以上讨论可知,在前述假设条件下,磁性体被磁化不仅与当地地磁场的 大小和方向有关、与其自身磁化率有关,还与磁性体的走向或剖面方向有关。 大小和方向有关、与其自身磁化率有关,还与磁性体的走向或剖面方向有关。 在影响磁性体磁场特征的诸因素中,当形体确定后, 在影响磁性体磁场特征的诸因素中,当形体确定后,磁化强度的方向是决 定磁场特征的重要(或主要)因素。 定磁场特征的重要(或主要)因素。因为磁化强度的方向决定了磁性体磁荷的 分布特征,磁荷的分布与磁性体磁场的分布特征直接有关。 分布特征,磁荷的分布与磁性体磁场的分布特征直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