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盆地地热资源勘查

合集下载

香格里拉地区勘查地球化学信息找矿应用

香格里拉地区勘查地球化学信息找矿应用

香格里拉地区勘查地球化学信息找矿应用薛顺荣;肖克炎;丁建华【摘要】香格里拉普朗特大型半隐伏斑岩铜矿的发现,充分体现了勘查地球化学信息的先导作用.通过分析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从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研究入手,探讨了不同精度Cu元素和Cu、W、Mo累加指数异常对斑岩铜矿找矿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8(032)005【总页数】4页(P537-540)【关键词】勘查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斑岩铜矿【作者】薛顺荣;肖克炎;丁建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北京,100037;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昆明,65005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香格里拉普朗特大型半隐伏斑岩铜矿的发现,充分体现了勘查地球化学信息的先导作用。

国内外找矿实践证明,勘查地球化学是隐伏、半隐伏矿,难识别矿找矿获取成矿直接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宏观矿化露头找矿向微观矿化露头找矿的延续。

根据勘查地球化学提供的异常信息,经查证,在Au、Ag、Pb、Zn、Mo、Cu、Sb、Hg、W、Sn等矿种,特别是贵金属矿种的直接或间接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发现的100个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中,地球化学方法起作用的占所有矿床的74%、占金矿床的80.6%;我国所有发现或扩大规模的矿床总数中,地球化学方法起作用的,“六五”期间占58.5%、“七五”期间占66%、“八五”期间占83.4%[1]。

自1979年启动我国的区域化探扫面计划(RGNR)[2]以来,已取得覆盖全国60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39种元素的3 000多万高质量的海量数据[3],形成我国特有的区域性直接找矿信息。

传统上,按1∶20万标准图幅采用滑动平均法生成各元素等值线图,并以统一异常下限确定各元素背景与异常,优先对异常面积大、异常元素套合好和异常浓度高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检查,很少考虑地质构造单元的差异并分别确定异常下限。

香格里拉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探究及对策

香格里拉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探究及对策

香格里拉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探究及对策【摘要】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矿产资源蕴藏丰富,为发展地方经济,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不断加大,但因矿产资源多分布于高寒山林区,自然生态本身脆弱,开采过程中环境影响不可避免。

一旦破坏,恢复耗资大,耗时长,且直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不断寻求解决地质灾害的对策、措施。

本文主要对香格里拉县的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概述,并对香格里拉县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保护防治措施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香格里拉;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对策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腹地,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

因香格里拉县地处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交接地带,全县总面积中,扬子准地台占10%,三江褶皱系约90%,褶皱断裂发育,成矿条件良好,被地质学家称之为“三江”成矿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香格里拉县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不断加大对该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这一举措在给社会提供能源与原材料以及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合理开发当地的资源不仅仅关系着香格里拉县未来的持续发展,还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当前研究香格里拉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香格里拉县矿产资源概况香格里拉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腹地,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已知有金、银、铜、铁、钨、铍、钼、锰、铅、锌、滑石、小晶、石棉、白云石、大理石、褐煤、泥炭等25种,矿床、矿(化)点共120个,其中已探明大型矿床1个,中型矿床5个,小型矿床15个。

入驻的大型采矿企业已有10余家。

矿业的发展带动了香格里拉县经济发展,为香格里拉县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刘子龙;牛小丽【摘要】云南香格里拉红山铜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岩体与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接触带外带的矽卡岩、角岩和大理岩层中,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大致相同,呈顺层产出.该铜矿的形成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属复成份热液矽卡岩型铜矿床.中酸性岩体侵入接触带及矽卡岩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6页(P63-68)【关键词】中酸性岩体;岩体侵入接触带;矽卡岩型铜矿床;香格里拉红山【作者】刘子龙;牛小丽【作者单位】云南正瑞鑫矿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云南正瑞鑫矿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床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发现至今,经大量的地质勘查控制,铜矿储量规模已达到大型以上,总结其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其矿床成因,对类似於该矿床的地质勘查具一定参考意义。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处于甘孜-理塘结合带以西、德格-中甸陆块以东的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主体构造线呈北北西向展布。

区域上晚古生代为碳酸盐岩台地,二叠纪-早三叠世随着其东侧甘孜-理塘小洋盆的发育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随着甘孜-理塘小洋盆向西俯冲形成主动大陆边缘。

晚三叠世岩浆弧发展阶段,该区发育了一套巨厚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岩性主要为砂板岩夹灰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等,划分为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喇嘛哑组(T3lm),是区内印支期-燕山早期浅成中酸性矿化斑岩的直接围岩。

本区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Ⅰ级),松潘-甘孜铅锌银金铜成矿区(Ⅱ级),德格-中甸沟-弧-盆系铜铅锌金银成矿带(Ⅲ级)。

进一步划分为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成矿带(昌台-乡城岛弧成矿带南段),中甸弧后盆地铜矿化带(义敦弧后盆地成矿带南部)两个Ⅳ级成矿单元。

云南香格里拉红牛铜矿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找矿方向浅析

云南香格里拉红牛铜矿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找矿方向浅析

云南香格里拉红牛铜矿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找矿方向浅析李婧【摘要】工作区地处云南昌台—乡城岛弧成矿带南段的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成矿带.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多金属产区,文章通过对该矿区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希望为该地区寻找铜矿资源提供指导.【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19【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云南;地球物理特征;铜矿【作者】李婧【作者单位】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1 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西侧德格—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总体近北北西向展布。

该区域在晚古生代为碳酸岩台地环境;二叠纪—早三叠世,随着其东侧甘孜—理塘小洋盆的发育,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晚三叠世岩浆弧发育阶段,该区发育了一套巨厚的碎屑岩—碳酸岩—火山岩建造,岩性主要为砂板岩夹灰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等,划分为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是区内印支期—燕山早期浅成中—中酸性矿化斑岩的直接围岩[1]。

区内总体为遭断裂破坏的红山复式背斜,由一系列北北西向紧密线性褶皱和同向断裂组成,其中北北西构造属早期拉张型断裂,控制了印支期钠质中—基性火山岩及同源的基性—中基性侵入岩;而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控制了印支期晚期挤压型钙碱性钾质中—酸性火山岩,并有同源的大量中酸性浅成斑岩及次火山岩分布[2]。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以印支期为主。

岩浆岩较发育,岩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与区内构造、矿化关系密切。

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根据云南省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在中甸休瓦促—阿热地区分布有一条重力异低值常带,总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北部延伸至四川境内,南端延伸出图幅范围。

该负重力异常穿过红牛矿区,雪鸡坪、红山处于低重力异常区,与区内岩浆岩带及铜矿床分布相吻合,说明负重力异常与本区铜矿化有一定相关性。

普朗、松诺位于负异常东侧的重力梯度带。

天津滨海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天津滨海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天津滨海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薛苹苹;李明【摘要】作为天津市下辖的国家级新区、副省级区,同时也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概述了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大气环境近年来发生的变化、环境检测预警体系模型的应用,以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在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当地湿地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对策及建议.【期刊名称】《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3【总页数】5页(P90-94)【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大气环境;模型预测;可持续发展【作者】薛苹苹;李明【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上饶334001;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区域[1]。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仅上个世纪,全世界约有一半的湿地生态系统已经消失[2]。

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对环境条件变化具有很好的反馈作用,更重要的是,湿地生态系统对环境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由其环境容量所决定的。

当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了湿地净化的承载力时,将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丧失,使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损,湿地面积将会大大减少[3]。

大气环境在地球生物圈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和地位,它不仅提供生物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也是生物碳和氮等大量元素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人类生产和活动的重要场所[4]。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进入大气中并长时间停留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对人类生活环境、生产活动和身体健康等都产生巨大危害。

这些有害物质主要由排放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以及各种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组成[5]。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大气污染,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与水汽结合形成雾霾。

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开题报告

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开题报告

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位于云南省共和县南部,是一个以铜、锌、钨、铅、金等金属矿床为主的地区。

该地区属于三江构造带的北段,岩浆岩成矿作用十分活跃,加上当地构造复杂,自然条件优越,成为云南重要的矿产资源区之一。

已经发现的矿点有数十个,其中不乏大型矿床。

本次研究要对阿热-铜厂沟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金属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成因机制,为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 清楚认识阿热-铜厂沟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其特点,揭示成矿规律,为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探索该地区的岩浆活动时间和成因特征,并探讨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3. 综合地理、地质、矿床学等多种方法,结合矿床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的金属矿床与地质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内容1. 阿热-铜厂沟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其特点分析。

主要包括:区域地质构造特点、岩浆岩特征、变质作用和热液活动特点、成矿物质来源等。

2. 化石、辉长岩、底辟岩和花岗岩等岩石的成因、时代及演化历史分析。

3. 结合前人和本次实地调查,细致地勘察和调查各种类型矿床及其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其成因和触媒作用。

4. 通过矿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手段对区域岩浆作用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影响进行分析。

四、研究方法1. 采用区域地质调查和详细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地质、构造、矿产等基础信息。

2. 采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实验手段细致地研究不同类型矿床的矿物组成和成因。

3.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析,揭示岩浆作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四、进度计划1. 确定研究区范围、建立地质学框架和构建研究理论:1个月。

2. 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样品采集、标本制备及常规、特殊手段下的地物学、矿物学、岩相学和化学分析:3个月。

3. 采用矿床学和结构特点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成矿规律:3个月。

云南香格里拉格咱地区整装勘查效益分析

云南香格里拉格咱地区整装勘查效益分析

基金 项 目: 中 国地 质 调查 项 目“ 典 型 整 装 勘 查 区 地 质 技 术 经 济 评 价
研究 及应用示范” 资助( 编号 : 1 2 1 2 0 1 l 1 3 0 1 8 3 0 0 )
调, 保 障 资金 的投 入 和 勘 查 进 度 , 形 成 了 良好 工 作
局面 。
( 1 .De v e l o p me n t Re s e a r c h Ce n t e r ,C h i n a G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B e i j i n g 1 0 0 0 3 7,Ch i n a ;2 . Y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于迪庆 藏族 自治 州 , 面积 约 4 5 0 0 6 0余个 矿 业权 。由香 格 里拉 县 国土资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3 — 1 0
源局 与 矿 权 人 签 署 协 议 , 统 一 各 矿 业 权 人 勘 查 步
1 找 矿新 机 制落地 。 整 装 勘 查 效 果 凸 显
新机 制 , 云南省成立整装勘 查办公室 , 明 确 行 政 和 技 术政 负 责 人 。由 云 南 省 迪 庆 州 国 土 资 源 局 主 要 领 导担 任整 装勘 查 区区 长 , 云 南 省地 质 调 查 院 作 为 技 术支 撑单 位 , 组织调 动全省地勘单位 、 矿 业 企 业 和其他 社会 力量 , 以重 要 成 矿 区 带 为重 点 , 按 照“ 统
第2 4卷 第 9 期
2 0 1 5年 9月
中 国 矿 业
CHI NA MI NI NG M AGAZI NE
V o1 .2 4, N O. 9

香格里拉地形测量技术方案(新)1

香格里拉地形测量技术方案(新)1

上海瑞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香格里拉1:500地形测量技术方案工程测量资质:甲级证书编号:6124360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二○○八年十七月目录1.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2)2.工程描述 (2)3.对招标项目的技术、管理和能力的优势 (2)4.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4)5.本项目测量技术方案 (5)6.测量项目管理措施 (9)7.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0)8.测量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11)9.提交资料 (11)10.工程预算 (11)1.技术方案编制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3.《城市测量规范》CCJ8-99。

2.工程描述云南省香格里拉1:500测图项目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南方向,东经99º51`-99º55`,北纬27º25`-27º29`之间,测区中央距离县城约40KM,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3.对招标项目的技术、管理和能力的优势3.1我单位在本项目上的技术优势我院测绘分院为全国甲级测绘资质单位。

现有职工5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名,测量专业工程师及技术人员40多名,拥有先进的GPS、RTK、全站仪、T3经纬仪、水准仪、RD雷迪探测仪、中远程测距仪、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百余台。

如此充足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为该项目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3.2我单位在本项目上的管理优势我院具备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在测量方面严格执行根据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的《工程测量过程控制程序》,经过多年的运行,为顾客提供了优质的测绘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未发生一起顾客投诉事件,在同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本项目管理上我们将继续按照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严格执行,确保高质量完成本项目。

3.3我单位在本项目上的能力优势我院测绘分院可以从事工程测量专业、地籍测绘专业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专业中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工程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变形观测、形变测量、精密工程测量、竣工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测量、宗地测量、面积测算、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等项目,熟练掌握数字化测绘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盆地地热资源勘查物探方法的应用0前言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地处滇藏地热带,属近纬向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一部分。

研究区为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是滇、藏、川三省共同规划建设的“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区的核心,海拔3276m,为高寒山区。

为了发展香格里拉旅游业,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木材消耗,急需寻找新的绿色能源。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2002年在工作区范围内开展了超长电磁波探测、大地电磁测深、高精度磁测物探工作,初步查明了工作区的地层岩性分层、岩体及构造展布情况,圈定了地热勘查靶区,推断了热储层埋深,为地热资源钻探试验孔的确定提供了深部地质依据。

1水文地质特征香格里拉盆地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的南部,二级构造单元属中甸褶皱带。

本次工作区内地层除西部出露少量晚古生界外[1],以三叠系广泛分布为特征(图1)。

以阿热—格咱河断裂(F3)为界可划分为二个地层区,西部为中甸地层小区,东部为属都海地层小区。

中甸地层小区从石炭系至晚三叠系,地层出露齐全。

中甸断裂(F1)以西有石炭系下统大羊组(C1d)灰岩夹角砾状灰岩和上统顶坡组(C2dp)灰岩夹红色泥灰岩、角砾状灰岩;二叠系下统冰峰组(P1b)灰岩、白云岩;三叠系下统布伦组(T1b)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灰岩。

三叠系中统洁地组(T2jd)分布范围广,F1断裂两侧均有出露,主要岩性有灰岩、白云岩夹泥岩、粉砂岩。

三叠系上统是中甸地层小区出露面积最广的地层,西以F1断裂、东以F3断裂为界,呈近南北向贯穿于调查区中部。

主要有王吃卡组(T3w),仅在县城北西有少量分布,主要岩性为灰岩、泥灰岩、泥岩、粉砂岩;哈工组(T3ha),分布最广,岩性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灰岩、硅质岩。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测区中西部,为更新统冰期-间冰期沉积—冰水堆积和全新统洪冲积,岩性为砾、砂、粘土等。

属都海地层小区,位于阿热—格咱河断裂(F3)以东,仅出露中、上三叠统。

区内岩石仅部分具较轻微的变质,主要分布于F3断裂以东的上三叠统,原岩结构构造保存完好。

图1香格里拉地区地质构造图Fig.1MapshowingthegeologicalstructureinXianggelilaarea1.第四系;2.始新统;3.上三叠统图姆沟组;4.上三叠统哈工组;5.上三叠统王吃卡组;6.中三叠统洁地组;7.下三叠统布伦组;8.二叠系-三叠系;9.下二叠统冰峰组;10.上石炭统顶坡组;11.下石炭统大羊场组;12.印支期石英闪长玢岩;13.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14.喜马拉雅期正长岩;15.实测断层及产状;16.推测断层;17.推测隐伏断层;18.卫片解译隐伏断层;19.角度不整合界线;20.灰岩(透镜)体;21.沉积混杂岩块;22.上升泉(热泉)及编号;23.下降泉及编号;24.自流钻孔;25.落水洞;26.地下水流向;27.磁测剖面;28.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及测点;29.超长电磁波探测点;30.预测靶区区内火山岩和侵入岩均有出露,主要分布于F3断裂以东。

火山活动主要发生于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前者以基性火山岩喷发为主,后者以中酸性火山岩喷发为特征。

侵入活动以印支期的石英闪长玢岩(Tδoμ)、石英二长斑岩(Tηoπ)为代表,少量石英二长岩和喜马拉雅期的正长岩(ξ6),总体岩浆活动较频繁。

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北西向中甸断裂(F1)、北北西向阿热—格咱河断裂(F3)为主干,另外,尚发育一些形成时间稍晚但活动强烈的北东、东西向断裂。

沿F3断裂有天生桥温泉、阿热热泉出露。

本区多组断裂相交切,新构造活动强烈,又有一定规模的热泉,除天生桥、阿热热泉出露外,研究区北48km有尼西上桥头温泉群,南25km有小中甸温泉。

可见研究区及其附近具有形成热储、地热的基本条件,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

香格里拉盆地为一高山区断陷溶蚀盆地,水文地质单元处在金沙江河谷左岸斜坡区域径流带上。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三类。

就浅循环地下冷水而言,以岩溶水为主,循环强烈,掩盖了地表热显示,仅靠地质分析难于确定地热异常区(带)。

盆地周围海拔3000~3300m以上的各级剥夷面、分水岭部位,不同程度发育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构成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区。

由于岩溶垂向发育速度落后于区域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速度,以及受含水层下伏隔水层的阻隔,在盆地底部周边、谷地、台地后缘等地形、地貌有利的部位出露了数量众多的岩溶泉点,泉点高程多为3270~4040m,泉水基本向香格里拉盆地排泄,并汇入盆地地表水体中。

因此,盆地成为周边浅循环地下水排泄基准。

浅循环水存在三个层次的地下水排泄带,第一带海拔3400~2240m;第二带海拔4000~3800m,泉流量小;第三带海拔2750~2240m,以香格里拉县城西侧20km的吉仁及北西17km处金沙江边的汤满巨泉为代表。

区内岩溶水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裂隙水渗入补给两种方式,并以沿岩溶管道快速径流为主,次为沿深大断裂的破碎带向深部径流,参与循环。

岩溶水排泄方式以泉为主,其次通过透水边界或以越流方式补给孔隙含水层。

由于有大量的地表、地下水通过岩溶管道、断裂补给、径流、排泄或参与地下水深循环,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水交替循环极为强烈。

2地球物理勘查成果由于研究区以往仅开展过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物化探和局部水文地质工作,工作程度低。

在综合分析研究了以往区域地质、物化探成果及新补充的1:5万区域地质、地热水文地质调查后,选择了地热、地质条件较好的盆地东北部为重点工作区,部署了超长电磁波探测、大地电磁测深、高精度磁测剖面(图1)。

目的是探查工作区地层结构、隐伏岩体及构造分布情况,推断含水层组富水性。

2.1超长电磁波探测该技术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新型便携式的资源探测技术,利用高灵敏度高精度的传感器接收来自地下天然场源的超长电磁波,经过信号放大器,进入数据采集系统,根据频率—深度转换公式,立即可得到初步探测结果,即超长电磁波频谱曲线。

不同岩性地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密度、速度、电导率和导磁率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波阻抗界面。

接收并研究不同波阻抗界面的反射电磁波,可以得到地层导电、导磁率随深度变化的信息。

研究表明[2],岩石物性特征变化是引起曲线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

岩石的致密与疏松、富水性的强弱,都会引起曲线特征一系列的相应变化。

通常岩石越致密、完整,成岩及胶结程度越高,富水性越差,相应超长波曲线的幅值、变化幅度、基值越小,均匀度和平稳度越好;相反,岩石越松散、柔软、破碎,成岩和胶结程度越低,富水性越强,超长波曲线的幅值、变化幅度、基值越大,均匀度和平稳度越差。

研究区共部署了超长电磁波探测点31点(参见图1),最长控制剖面19km(东西向)。

由于区内研究程度低,首次开展超长电磁波探测,又无深井资料进行标定,对电磁波能量曲线解释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在岩体及灰岩出露区布置了2个探测点作为标定试验点。

分析研究各测点曲线特征,结合区内地层、岩性,总结归纳出了6种频谱曲线分层(图2):A层:总体表现为较低振幅间夹中、高幅异常特征,基值低。

频谱曲线的均匀性和平稳性差。

分布于全区各测点中。

B层:表现为中—高振幅特征,波形较活跃,基值中等。

频谱曲线的均匀性中等,平稳性较差,幅值变化较大。

分布于全区各测点中。

C层:表现为高—极高的振幅特征,波形活跃,基值高。

频谱曲线的均匀性和平稳性好。

分布于全区各测点中。

D层:表现为较低的振幅特征,基值低。

频谱曲线的均匀性中等,平稳性较差。

分布于全区各测点中。

981图2香格里拉地区超长电磁波探测电磁频谱曲线响应特征Fig.2Electromagneticfrequencyresponsecurveofultra-longwaveinXiangge lilaarea E层:以较高的振幅递变为较低振幅特征,波形较活跃,基值较高。

频谱曲线的均匀性和平稳性较差。

主要分布于县城东部22、14、15、8、8j、5j、b2号点,西侧只有11号点出现。

F层:表现为弱振幅或无反射的波形特征,基值低。

没有明显界面。

分布于全区各测点中。

根据研究区试验点及以往的解译经验,总结归纳了以下5种岩性及含水层电磁频谱曲线响应特征:(1)第四系砂泥岩、砾石堆积及基岩风化壳。

砂、砾岩电阻率较高,粘土及局部富水段电阻率较低。

电磁频谱曲线表现为A层特征,即基值低,变化幅度不大,间夹有中、高振幅的响应特征。

(2)富含水碳酸盐岩。

完整碳酸盐岩电阻率较高,但于构造活动区,溶孔发育,富含水性,电阻率较低。

电磁频谱曲线表现为C、E层特征,基值高、变化幅度大、波形十分活跃的高振幅响应特征。

(3)泥(页)岩和粉砂质泥岩。

泥质岩类电阻率较低,但其胶结程度较高,富水性差,电磁频谱曲线表现为B层特征,即基值中等、变化幅度不大的中高振幅响应特征。

(4)砂岩和泥质砂岩。

电阻率较高,含水性差。

电磁频谱曲线表现为D层特征,即基值低,变化幅度小,低振幅或弱反射的响应特征。

(5)石英二长斑岩。

电阻率较高,从露头标定点实测曲线得出,浅部370m以内,电磁频谱曲线表现为A—B层特征,即基值较低,变化幅度较小,为低—中振幅的响应特征。

通过对香格里拉盆地的全面调查,在盆地中没有发现可直接供县城区开发利用的温(热)泉出露。

而由于深覆盖和埋藏的断裂带型热储钻探到其热流管隙的成功率极低,因此,为满足县城供热的需求,在盆地内寻找地热钻探靶区的工作主要针对适宜于钻井开采的深埋藏层控型热储。

所以探测目的层为深部断裂带影响的破碎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富含水段,其电磁频谱曲线表现为基值高、变化幅度大、波形十分活跃的高振幅响应特征,即E层段。

超长电磁波的探测结果,全区超长电磁波曲线特征可分为二类。

一类频谱曲线为5层结构缺失E层,主要分布于虎皮山F5号断裂以西及赤卡以东地区,二类频谱曲线为6层结构,主要分布于虎皮山至赤卡之间,于1900m深度存在厚度不等的E层曲线。

赤卡一带,埋深1000~1800m为一套含水碳酸盐岩层组,由于埋深浅,东西连通,封闭性差,不是寻找地下热水的有利地段,而虎皮山至赤卡之间,深度1900~2600m 范围内存在第二层含水碳酸盐岩层组,周边地层封闭性好,有断裂构造存在,应是理想的热储位置,因此推测虎皮山—央谷—是达地区可能是存在富含热水的碳酸盐岩层段(图3)。

图3香格里拉地区超长电磁波探测E2线地质解译推断剖面图Fig.3GeologicexplanationinferE2sectionofultra-longelectromagneticwave soundinginXianggelilaarea1.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组;2.碎屑岩相对隔水层组;3.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4.石英二长斑岩;5.超长电磁波探测点;6.断裂及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