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背诵清单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背诵清单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背诵清单

涓冨勾绾?鍘嗗彶,涓婂唽,鐭ヨ瘑,瑕佺偣,鑳岃,娓呭崟,涓冨勾绾у巻鍙茬煡璇嗙偣绗?璇韭?涓浗鏃╂湡浜虹被鐨勪唬琛ㄢ€斺€斿寳浜汉聽涓€銆佹垜鍥藉鍐呮棭鏈熺殑浜虹被聽1锛庛€佷腑鍥芥槸涓栫晫涓婂彂鐜板彜浜虹被锛屼細涓嶄細鍒堕€犲伐鍏锋槸浜轰笌鍔ㄧ墿鐨勬牴鏈尯鍒€偮?2銆佸厓璋嬩汉鈥斺€?鎴戝浗澧冨唴鐩墠鍙戠幇鐨勬渶鏃╃殑鍙や汉绫汇€偮?鏃堕棿锛氳窛浠?70涓囧勾聽鍦扮偣锛氫簯鍗楃渷鍏冭皨鍘柯?鍦颁綅锛氭槸鎴戝浗澧冨唴宸茬煡鏈€鏃╀汉绫汇€傜壒鐐癸細鑳藉鍒朵綔宸ュ叿锛岀煡閬撶敤鐏€偮?浜屻€佸寳浜汉鐨勫彂鐜奥?1銆佹椂闂达細鑷充粖70涓?20涓囧勾聽鍙戠幇鏃堕棿锛?921骞绰?鍦扮偣锛氬寳浜タ鍗楀懆鍙e簵榫欓灞?鍦颁綅锛氬寳浜汉鏄笘鐣屼笂鏈€閲嶈鐨勫師濮嬩汉绫讳箣涓€銆偮?2銆佷腑鍥藉鍐呬富瑕佸彜浜虹被閬楀潃涓昏鍒嗗竷鍦ㄥぇ娌虫祦鍩燂紝鍏朵腑闀挎睙娴佸煙銆侀粍娌虫祦鍩熸槸杩滃彜浜虹被閬楀潃鍒嗗竷杈冨鐨勫尯鍩熴€偮?涓夈€佸寳浜汉鐨勭壒寰伮?1銆佺壒寰侊細淇濈暀浜嗙尶鐨勬煇浜涚壒寰侊紝鍓嶉浣庡钩锛岀湁楠ㄧ矖澶э紝棰ч绐佸嚭锛岄蓟楠ㄦ墎骞筹紝鍢撮儴鍓嶄几锛岃剳瀹归噺灏忥紝涓婅偄涓庣幇浠d汉鐩镐技锛屼笅鑲㈣緝闀匡紝鑳界洿绔嬭璧般€偮?2銆佸寳浜汉鐢熶骇鐢熸椿鎯呭喌聽鈶犲伐鍏凤細鑳藉鍒堕€犲拰浣跨敤鍔冲姩宸ュ叿锛屾墦鍒剁矖绯欑殑鐭冲櫒锛岀О涓烘墦鍒剁煶鍣紝浣跨敤杩欑鐭冲櫒鐨勬椂浠gО涓烘棫鐭冲櫒鏃朵唬锛浡?鈶$敓娲荤粍缁囧舰寮忥細鐢熷瓨鐜闄╂伓锛屼釜浜烘棤娉曠敓娲伙紝鍖椾含浜鸿繃缇ゅ眳鐢熸椿锛屼竴璧疯幏鍙栭鐗╋紱聽鈶㈢敤鐏細瀛︿細浣跨敤鐏紝鑳戒繚瀛樼伀绉嶏紝浠庤€屾敼鍠勭敓瀛樻潯浠讹紝澧炲己閫傚簲鑷劧鐨勮兘鍔涳紝鏄汉绫昏繘鍖栧彶涓婄殑閲岀▼纰戙€?鍥涖€佸北椤舵礊浜猴細宸叉帉鎻¢捇瀛旀妧鏈拰纾ㄥ埗鎶€鏈紝绌垮瓟楠ㄩ拡鏄湪涓浗鍙戠幇鐨勬渶鏃╃殑鏃х煶鍣ㄦ椂浠g殑缂濈韩宸ュ叿銆?绗? 璇?鍘熷鍐滆€曠敓娲宦?涓€銆佸崐鍧″眳姘戠殑鐢熸椿聽聽聽1銆佹椂闂达細璺濅粖绾?000骞绰?鍦扮偣锛氶檿瑗胯タ瀹夊崐鍧℃潙聽鍖哄煙锛氶粍娌虫祦鍩熉?2銆佺敓浜х敓娲绘儏鍐碉細鈶犳埧灞嬶細鍗婂湴绌村紡鍦嗗舰鎴垮眿聽鈶$敓浜у伐鍏凤細鍒朵綔浣跨敤绮剧編纾ㄥ埗鐭冲櫒锛屼娇鐢ㄧ(鍒剁煶鍣ㄧ殑鏃朵唬绉颁负鏂扮煶鍣ㄦ椂浠o紱鈶㈢敓浜ф椿鍔細寮€鍨﹀湡鍦帮紝绉嶆绮熷拰钄彍锛岄ゲ鍏荤尓鐙楃瓑瀹剁暅锛岃繘琛屾笖鐚庯紝閲囬泦閲庢灉锛?鈶g敓娲荤敤鍏凤細褰╅櫠锛浡?鈶ょ敓娲绘妧鏈細鍗婂潯鍘熷灞呮皯宸蹭細绾虹粐銆佸埗琛c€偮?浜屻€佹渤濮嗘浮浜虹殑鐢熸椿聽聽聽1銆佹椂闂达細璺濅粖7000骞村乏鍙陈?聽鍦扮偣锛氭禉姹熶綑濮氭渤濮嗘浮聽鍖哄煙锛氶暱姹熸祦鍩熉?聽聽2銆佺敓浜х敓娲绘儏鍐碉細鈶犳埧灞嬶細浣跨敤骞叉爮寮忓缓绛戯紝鏄腑鍥芥渶鏃╃殑鏈ㄦ瀯寤虹瓚锛屾湪缁撴瀯姘翠簳鏄縿浠婂彂鐜版渶鏃╃殑鏈ㄦ瀯姘翠簳锛浡?鈶$敓浜ф椿鍔細鍐滀綔鐗╃妞嶆按绋伙紝鍐滀笟宸ュ叿楠ㄨ€滐紝瀹剁暅浠ョ尓銆佺嫍銆佹按鐗涗负涓伙紱聽鈶ょ敓娲绘妧鏈細鍒朵綔闄跺櫒鍜岀帀鍣紝杩樻湁绠€鍗曠殑涔愬櫒楠ㄥ摠锛屼細杩愮敤闆曞埢鎶€鏈拰浣跨敤澶╃劧婕嗭紝浼氬埗浣滆壓鏈搧銆偮?涓夈€佸師濮嬪啘涓氱殑鍙戝睍聽1銆侀暱姹熸祦鍩熸槸涓栫晫鏈€鏃╂牻鍩逛汉宸ョɑ鐨勮捣婧愬湴锛岄粍娌虫祦鍩熸槸鏍藉煿绮熺殑鏈€鏃╄捣婧愬湴銆偮?2銆佸師濮嬪啘涓氳捣婧愪簬涓浗榛勬渤銆侀暱姹熴€佹樊娌崇瓑娴佸煙銆?聽3銆佸師濮嬪啘涓氳€曠鏂瑰紡锛氱敱鈥滃垁鑰曠伀绉嶁€濆埌鑰掕€滅炕鍦熴€?銆佸師濮嬪啘涓氱殑閲嶈鏍囧織锛氬啘浣滅墿绉嶆銆佸鐣滈ゲ鍏汇€佽仛钀姐€佺(鍒跺伐鍏峰彂灞曘€?聽绗?璇?杩滃彜鐨勪紶璇?聽1銆佸洓浜斿崈骞村墠锛屽湪榛勬渤娴佸煙锛岄粍甯濅笌鐐庡笣鍦ㄩ槳娉変氦鎴橈紝鐐庡笣鎴樿触锛屽綊椤洪粍甯濄€傚悗榛勫笣閮ㄨ惤鑱斿悎鐐庡笣閮ㄨ惤鍦ㄦ犊楣垮ぇ璐ヨ毄灏わ紝浠庢缁撴垚鑱旂洘锛岀粡杩囬暱鏈熷彂灞曪紝褰㈡垚鏃ュ悗鐨勫崕澶忔棌銆傚悗浜哄皧宕囩値甯濆拰榛勫笣涓轰腑鍗庢皯鏃忕殑浜烘枃濮嬬锛屼範鎯妸涓崕姘戞棌绉颁负鈥滅値榛勫瓙瀛欌€濄€?聽2銆佺値甯濆彂鏄?鈶犲紑鍨﹁€曠锛岀妞嶄簲璋峰拰钄彍锛?聽鈶″埗浣滈櫠鍣紝鍙戞槑绾虹粐锛屼細鍒剁洂锛浡?鈶㈠埗浣滀箰鍣紝瀛︿細澶╂枃鍜屽巻娉曠煡璇嗐€?聽3銆侀粍甯濆彂鏄庘憼寤哄瀹わ紝鍒朵綔琛h3锛屾寲鎺樻按浜曪紝鍒堕€犺埞鍙紝浼氱偧閾滐紝鍙戞槑寮撶鍜屾寚鍗楄溅锛?聽鈶′粬鐨勫瀛愬珮绁栨搮闀垮吇铓曠极涓濓紝浠栫殑灞炰笅浠撻鍙戞槑浜嗘枃瀛楋紝闅堕鍙戞槑绠楃洏锛屼级浼﹀埗浣滈煶寰嬨€?聽4銆佺璁╁埗锛氬皢閮ㄨ惤棣栭鐨勪綅瀛愪紶缁欒搐寰蜂箣浜猴紙缁ч粍甯濅箣鍚庯紝鐢ㄢ€滅璁╁埗鈥濇帹涓惧嚭鐨勯棰嗘湁灏с€佽垳銆佺銆傦級聽5銆佺鐨勯珮璐靛搧璐細鏃犵濂夌尞銆佸媷寰€鐩村墠銆佷笉鐣忚壈闅俱€?聽绗?璇?鏃╂湡鍥藉鐨勪骇鐢熷拰鍙戝睍聽1銆佸銆佸晢銆佽タ鍛ㄦ湞浠f洿鏇?聽鏈濅唬聽聽寤虹珛鑰吢?寤虹珛鏃堕棿閮藉煄聽聽聽聽聽聽聽浜″浗鍚浡?澶徛?绂孤犅?鍏厓鍓?070聽闃冲煄聽聽聽聽聽聽妗€鍟嗘堡聽鍏厓鍓?600骞绰犅?聽聽浜陈犅?聽聽聽聽聽聽聽绾?聽聽聽聽瑗垮懆聽聽聽鍛ㄦ鐜嬄犅?聽聽鍏厓鍓?046骞绰犅?聽闀愪含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鍛ㄥ菇鐜?聽聽聽聽聽聽2銆佺寤虹珛鐨勫鏈濇槸涓浗鍘嗗彶涓婄涓€涓浗瀹讹紝鏍囧織鐫€鏃╂湡鍥藉鐨勪骇鐢熴€?聽3銆佺鐨勫効瀛愬惎鍦ㄧ姝诲悗缁ф壙浜嗕粬鐨勪綅缃紝浠庢涓栬鍒朵唬鏇夸簡绂呰鍒躲€傚叕澶╀笅鍙樻垚浜嗗澶╀笅聽4銆佸彈鎴樹贡鍜岀幆澧冪瓑鍥犵礌褰卞搷锛屽晢鏈濆娆¤縼閮斤紝鍒板晢鐜嬬洏搴氭椂杩佸埌娈凤紝閮藉煄鎵嶇ǔ瀹氫笅鏉ャ€偮?5銆佸懆姝︾帇涓庡晢鍐涘湪鐗ч噹澶ф垬锛屽懆鍐涘崰棰嗛兘鍩庯紝鍟嗘湞鐏骸銆偮? 6銆佽タ鍛ㄥ垎灏佸埗锛?聽聽锛?锛夌洰鐨勶細绋冲畾鍛ㄥ垵鏀挎不褰㈠娍锛屽珐鍥虹枂鍦熴€?聽锛?锛夊唴瀹癸紱鈶犲懆鐜嬫牴鎹缂樺叧绯昏繙杩戝拰鍔熷姵澶у皬锛屽皢瀹椾翰鍜屽姛鑷g瓑鍒嗗皝鍒板悇鍦帮紝鎺堜簣浠栦滑绠$悊鍦熷湴鍜屼汉姘戠殑鏉冨埄锛屽缓绔嬭渚浗銆?聽鈶¤渚浗闇€瑕佸悜鍛ㄧ帇杩涚撼璐$墿锛屽苟鏈嶄粠鍛ㄧ帇璋冨叺銆?鈶㈠彈灏佽€呭彲浠ュ湪鑷繁鐨勫皝鍦板唴杩涜鍐嶅垎灏併€?聽锛?锛変綔鐢ㄢ€斺€斿姞寮哄鍦版柟鎺у埗锛岀ǔ瀹氭斂灞€锛屾墿澶х粺娌汇€偮? 锛?锛夌瓑绾р€斺€斿ぉ瀛愩€佽渚€佸嵖澶уか銆佸+绗?璇?闈掗摐鍣ㄤ笌鐢查鏂?聽1銆伮犻潚閾滃櫒鐨勯珮瓒呭伐鑹郝?鍑虹幇锛氬師濮嬬ぞ浼氬悗鏈燂紝鎴戝浗鍑虹幇浜嗛摐鍣紝濡傝窛浠婄害4000澶氬勾鐨勭敇鑲冨湴鍖?榻愬鏂囧寲鍑哄湡浜嗛摐闀溿€?聽鐢ㄩ€旓細鍟嗘湞浠ュ悗锛岄潚閾滃櫒鐨勬暟閲忓澶氾紝绉嶇被閫愭笎涓板瘜锛屽姛鑳戒篃鐢遍鍣ㄧ瓑鍙戝睍鍒扮ぜ鍣紝绀煎櫒鐨勬暟閲忓弽鏄犱簡鏉冨姏鐨勫ぇ灏忓拰涓ユ牸鐨?绛夌骇鐣岄檺銆?聽宸ヨ壓锛氬晢鍛ㄦ椂鏈熺殑闈掗摐鍣ㄥ埗浣滃伐鑹洪珮瓒咃紝鍦ㄩ摳閫犳妧鏈笂锛岄噰鐢ㄢ€滄偿鑼? 閾搁€犳硶鈥濓紝濡傝憲鍚嶇殑鍙告瘝鎴婇紟銆偮?2銆伮犵敳楠ㄦ枃璁颁簨. 聽聽鐢查鏂囨槸鍒诲啓鍦ㄩ緹鐢插拰鐗涖€佺緤绛夊吔楠ㄤ笂鐨勬枃瀛椼€?899骞达紝娓呮湞浜?鐜嬫嚳鑽?棣栨鍙戠幇鐢查鏂囥€?鐢查鏂?鏄腑鍥藉凡鍙戠幇鐨勫彜浠f枃瀛椾腑鏈€鏃┿€佷綋绯昏緝涓哄畬鏁寸殑鏂囧瓧锛屽涓浗鏂囧瓧鐨勫舰鎴愪笌鍙戝睍鏈夋繁杩滃奖鍝嶃€傜洰鍓嶆墍鐭ワ紝鎴戝浗鏈夋枃瀛楀彲鑰冪殑鍘嗗彶浠?鍟嗘湞寮€濮嬨€?聽锛堢敳楠ㄦ枃锛夋槸涓浗宸茬煡鍙戠幇鐨勫彜浠f枃瀛椾腑骞翠唬鏈€鏃╋紝浣撶郴鏈€瀹屾暣鐨勬枃瀛椔?3 鐢查鏂囩殑閫犲瓧鐗圭偣聽鐢查鏂囦娇鐢ㄨ薄褰€佹寚浜嬨€佷細鎰忋€佸舰澹扮瓑澶氱閫犲瓧鏂规硶銆傚叾涓薄褰?鏄渶鍘熷鐨勯€犲瓧鏂规硶銆傜幇浠f眽瀛楀緢澶氶兘鏄舰澹板瓧銆傜敳楠ㄦ枃宸茬粡鍏峰姹夊瓧鐨勫熀鏈粨鏋勶紝鏄眽瀛楀舰鎴愬拰鍙戝睍鐨勯噸瑕侀樁娈点€?绗?璇?鍔ㄨ崱鐨勬槬绉嬫椂鏈?聽1 鏄ョ鏃舵湡鐨勭粡娴庡彂灞?聽鍐?聽涓氾細鏄ョ鏃舵湡锛屽嚭鐜颁簡閾佸埗鍐滃叿鍜?鐗涜€?锛屼績杩涗簡鍐滀笟涓婄殑娣辫€曠粏浣溿€?聽鎵嬪伐涓氾細鎵嬪伐涓氱殑瑙勬ā鎵╁ぇ锛岄潚閾?涓氥€佸喍閾佷笟銆佺汉缁?涓氥€佺叜鐩?涓氫互鍙?婕嗗櫒鍒朵綔绛夐兘鏈夋墍鍙戝睍銆偮?鍟喡犱笟锛氬晢涓氭椿鍔ㄥ崄鍒嗘椿璺冿紝寰堝鍩庡競寮€璁句簡鍟嗗搧浜ゆ崲甯傚満锛岄噾灞?璐у竵涔熻秺鏉ヨ秺骞挎硾鍦版祦閫氥€偮?2 鐜嬪琛板井聽鏄ョ鏃舵湡鐨勭ぞ浼氬浜庡姩鑽$殑鐘舵€侊紝鍒嗗皝鍒堕€愭閬埌鐡﹁В銆傚懆骞崇帇涓滆縼鍚庯紝鍛ㄧ帇瀹ょ殑缁熸不鍔垮姏澶у噺锛屾墍鑳界洿鎺ョ杈栫殑鍦板尯浠呭湪娲涢倯涓€甯︺€傝渚浗涓嶅啀鍚粠鐜嬪懡锛屽悇鑷负鏀裤€傚ぉ瀛愮敋鑷宠渚濊禆璇镐警鍥?鐨勭粡娴庢敮鎸併€偮?3 璇镐警浜夐湼聽璇镐警浜夐湼锛氭槬绉嬫椂鏈燂紝涓€浜涘己澶х殑璇镐警鍥戒负鍙栧緱浼樺娍锛屼互鈥滃皧鐜嬫敇澶封€濈殑鍚嶄箟杩涜寰佹垬锛屼簤澶洪湼涓荤殑鍦颁綅銆傞綈妗撳叕銆佹檵鏂囧叕銆佹搴勭帇銆佺Е绌嗗叕绛夊厛鍚庣О闇镐腑鍘燂紝鍙蜂护璇镐警銆傛槬绉嬫湯鏈燂紝闀挎睙涓嬫父鐨勫惔鍥藉拰瓒婂浗涔熷厛鍚庡寳涓婁簤闇搞€?聽褰?鍝嶏細鏄ョ鏃舵湡鐨勪簤闇告垬浜夛紝浣夸竴浜涘ぇ鐨勮渚浗鐨勭枂鍩熶笉鏂墿灞曪紝鍚屾椂锛屼篃鍑虹幇浜嗗ぇ瑙勬ā鐨勬皯鏃忎氦铻嶃€?绗?璇?鎴樺浗鏃舵湡鐨勭ぞ浼氬彉鍖柭?1 鎴樺浗涓冮泟聽鎴樺浗涓冮泟锛氭垬鍥藉垵骞达紝鏅嬪浗琚煩銆佽档銆侀瓘涓夊澶уか鐡滃垎锛岄綈鍥界敱澶уか鐢版皬鍙栦唬銆傝渚浗涓綈銆佹銆佺Е銆佺嚂銆佽档銆侀瓘銆侀煩涓冨浗鐨勫娍鍔涜緝寮猴紝鍙茬О鈥滄垬鍥戒竷闆勨€濄€?聽鎴?浜夛細鎴樺浗鏃舵湡锛岃渚浗涔嬮棿鎴樹簤鐨勮妯″緢澶э紝涓浗鍘嗗彶涓婁竴浜涜憲鍚嶇殑鎴樺焦锛屽妗傞櫟涔嬫垬銆侀┈闄典箣鎴樸€侀暱骞充箣鎴樼瓑灏卞彂鐢熷湪杩欎竴鏃舵湡銆偮?2 鍟嗛瀰鍙樻硶聽鏃?闂达細鍏厓鍓?56骞达紝绉﹀瓭鍏换鐢ㄥ晢闉呬富鎸佸彉娉曘€?聽鏀挎不鏂归潰锛氬缓绔嬪幙鍒讹紝鐢?鍥藉悰鐩存帴娲惧畼鍚忔不鐞嗭紱搴熼櫎璐垫棌鐨?涓栬鐗规潈锛涙敼闈╂埛绫嶅埗搴︼紝鍔犲己瀵逛汉姘戠殑绠$悊锛涗弗鏄庢硶搴︼紝绂佹绉佹枟銆?聽缁忔祹鏂归潰锛氬簾闄や簳鐢板埗锛屽厑璁稿湡鍦拌嚜鐢变拱鍗栵紱榧撳姳鑰曠粐锛岀敓浜х伯椋熴€佸竷甯涘鐨勪汉鍙互鍏嶉櫎寰焦锛涚粺涓€搴﹂噺琛°€偮?鍐涗簨鏂归潰锛氬鍔卞啗鍔燂紝瀵规湁鍐涘姛鑰呮巿浜堢埖浣嶅苟璧忚祼鍦熷湴銆?聽褰卞搷锛氬晢闉呭彉娉曚娇绉﹀浗鐨勫浗鍔涘ぇ涓哄寮猴紝鎻愰珮浜嗗啗闃熺殑鎴樻枟鍔涳紝涓€璺冩垚涓烘渶寮虹洓鐨勮渚浗锛屼负浠ュ悗绉︾粺涓€鍏ㄥ浗濂犲畾浜嗗熀纭€銆?聽3 閫犵鍗冪鐨勯兘姹熷牥聽鍏厓鍓?56骞达紝绉﹀浗铚€閮″お瀹堟潕鍐颁富鎸侊紝鍦ㄦ垚閮介檮杩戠殑宀锋睙涓婁慨寤轰簡閮芥睙鍫帮紝鍙戞尌鍑洪槻娲€佺亴婧夈€佹按杩愮瓑澶氭柟闈㈢殑浣滅敤锛屾垚閮藉钩鍘熸垚涓烘矁閲庯紝琚О涓衡€滃ぉ搴滀箣鍥解€濄€?聽绗?璇?鐧惧浜夐福聽1 鑰佸瓙聽瀛︽淳锛氳€佸瓙鏄槬绉嬫椂鏈熺殑妤氬浗浜猴紝閬撳瀛︽淳鐨勫垱濮嬩汉銆?聽鎬濇兂涓诲紶锛氫竾鐗╄繍琛屾湁鍏惰嚜鐒剁殑娉曞垯锛屼汉浠簲椤哄簲鑷劧锛涗笘闂寸殑浜嬬墿閮芥湁鍏跺绔嬮潰锛屽绔嬬殑鍙屾柟鏄彲浠ョ浉浜掕浆鍖栫殑銆傝€佸瓙鍦ㄦ斂娌讳笂涓诲紶鈥滄棤涓鸿€屾不鈥濄€備粬鐨勫璇撮泦涓湪銆婇亾寰风粡銆嬩竴涔︼紝杩欓儴涔︽垚涓洪亾瀹剁粡鍏搞€偮?2 瀛斿瓙鍜屽剴瀹跺璇?聽鏀挎不鏂归潰锛氭牳蹇冩€濇兂鏄€滀粊鈥濓紝鎻愬嚭鈥滀粊鑰呯埍浜衡€濓紝灏嗏€滀粊鈥濅綔涓哄鐞嗕汉涓庝汉鍏崇郴鐨勬渶楂樿涓哄噯鍒欏拰閬撳痉瑙勮寖锛涙帹宕囪タ鍛ㄧ殑鍒跺害锛屼富寮犱互寰锋不鍥?锛岃姹傜粺娌昏€呯埍鎯滄皯鍔涳紝浣撳療姘戞剰銆?聽鏁欒偛鏂归潰锛氬垱鍔炵瀛︼紝鎵撶牬浜嗚吹鏃忓拰鐜嬪鍨勬柇鏁欒偛鐨勫眬闈紝涓诲紶鈥滄湁鏁欐棤绫烩€濓紝淇冭繘浜嗘暀鑲插湪姘戦棿鐨勫彂灞曘€傚湪鏁欏涓紝娉ㄩ噸閬撳痉鏁欒偛鍜屾枃鍖栫煡璇嗘暀鑲诧紝鎻愬嚭浜嗕竴绯诲垪鏁欏鍘熷垯鍜屾柟娉曘€?聽褰卞搷锛氬瓟瀛愭槸鍎掑瀛︽淳鐨勫垱濮嬶紝浠栫殑鎬濇兂鐢卞紵瀛愭暣鐞嗘垚銆婅璇€嬩竴涔︺€傚瓟瀛愮殑瀛﹁锛屽涓浗鍙や唬鏂囧寲鐨勫彂灞曟湁闈炲父閲嶈鐨勫奖鍝嶃€?3 鐧惧浜夐福聽鑳屾櫙锛氭垬鍥芥椂鏈燂紝鏃х殑绀句細鍒跺害杩涗竴姝ュ穿婧冿紝鏂扮殑绀句細鍒跺害閫愭笎纭珛銆傛鏃剁殑瀛︽湳鎬濇兂棰嗗煙闈炲父娲昏穬锛屽舰鎴愪簡涓嶅悓鐨勫娲撅紝鍚勯檲鍏惰锛屽彶绉扳€滆瀛愮櫨瀹垛€濄€偮?浠h〃鎬濇兂瀹?聽聽聽鎬濇兂瀹堵犅犲湴浣嵚犅?聽聽聽聽聽鎬濇兂涓诲紶聽澧ㄥ瓙聽澧ㄥ鐨勫垱濮嬩汉聽涓诲紶鈥滃吋鐖扁€濃€?闈炴敾鈥濓紝瑕佹眰浜烘皯浜?鐖变簰鍒╋紱鎻愬嚭瑕侀€夎搐鑳界殑浜烘不鐞嗗浗瀹讹紱鎻愬€¤妭淇犅犲瓱瀛惵犲剴瀹剁殑浠h〃聽聽聽涓诲紶瀹炶鈥滀粊鏀库€濓紱鈥滄皯涓鸿吹锛岀ぞ绋锋涔嬶紝鍚涗负杞烩€濓紱鍙嶅涓€鍒囬潪姝d箟鐨勬垬浜壜犅?聽鑽€瀛惵犲剴瀹剁殑浠h〃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涓诲紶瀹炶鈥滅ぜ娌烩€濓紝鏄庣‘灏婂崙绛夌骇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搴勫瓙聽聽聽閬撳鐨勪唬琛?聽聽寮鸿皟娌诲浗瑕侀『搴旇嚜鐒跺拰姘戝績锛岃涓轰汉鐢熷簲杩芥眰绮剧鑷敱锛岃淇濇寔鐙珛鐨勪汉鏍悸犅?闊╅潪聽娉曞鐨勯泦澶ф垚鑰吢犅犲己璋冧互娉曟不鍥斤紝鏍戠珛鍚涗富鐨勬潈濞侊紝寤虹珛涓ぎ闆嗘潈涓撳埗缁熸不聽聽聽鎰忎箟锛氱櫨瀹朵簤楦d績杩涗簡鎬濇兂鍜屽鏈殑绻佽崳锛屾垚涓轰腑鍥藉彜浠g涓€娆℃€濇兂鏂囧寲鍙戝睍鐨勯珮宄帮紝涓轰腑鍥藉彜浠f枃鍖栫殑鍙戝睍濂犲畾浜嗗熀纭€锛屽鍚庝笘鏈夊崄鍒嗛噸瑕佽€屾繁杩滅殑褰卞搷銆?绗?璇?绉︾粺涓€涓浗聽1 绉︾伃鍏浗聽绉﹀浗缁忚繃鍟嗛瀰鍙樻硶锛屽疄鍔涜秴杩囦笢鏂瑰叚鍥斤紝鍏峰浜嗙粺涓€鍏浗鐨勬潯浠躲€傜Е鐜嬪鏀夸负鐏骸鍏浗杩涜浜嗗厖鍒嗙殑鍑嗗銆?鍏厓鍓?21骞达紝绉﹀浗瀹屾垚缁熶竴澶т笟锛屽缓绔嬬Е鏈濓紝瀹氶兘鍜搁槼锛屽缓绔嬭捣鎴戝浗鍘嗗彶涓婄涓€涓粺涓€鐨勫姘戞棌鐨勫浗瀹躲€?2 纭珛涓ぎ闆嗘潈鍒跺害聽涓ぎ锛氬浗瀹剁殑鏈€楂樼粺娌昏€呯О涓虹殗甯濓紝鎷ユ湁鑷抽珮鏃犱笂鐨勬潈濞侊紝鎬绘徑鍏ㄥ浗涓€鍒囧啗鏀垮ぇ鏉冦€傚鏀胯嚜绉扳€滃鐨囧笣鈥濓紝鍙茬О绉﹀鐨囥€傜殗甯濅箣涓嬶紝璁炬湁涓ぎ鏀挎不鏈烘瀯锛岀敱涓炵浉銆佸お灏夈€佸尽鍙插ぇ澶粺棰嗭紝鍒嗗埆鎺岀琛屾斂銆佸啗浜嬪拰鐩戝療浜嬪姟锛屾渶鍚庣殑鍐虫柇鏉冪敱鐨囧笣鎺屾帶銆?聽。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约2070-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传位给其子启,实行世袭制。

- 商朝(约1600-1046年):因水患和政治动荡,商朝曾多次迁都,最著名的是盘庚迁都至殷。

- 西周(约1046-771年):实行分封制,建立较为完善的行政体系。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 春秋时期(770-476年):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475-221年):七雄并立,各国进行社会改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3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重要工艺品,用于祭祀和礼仪。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2.1 秦朝的统一- 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2 秦朝的暴政与农民起义- 秦朝实行严酷的法律,加强对人民的压迫。

- 陈胜、吴广起义,标志着秦朝统治的开始动摇。

2.3 汉朝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 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第三单元:汉武帝推进大一统3.1 汉武帝的改革-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郡国,并推行推恩令。

- 实行盐铁官营,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

3.2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3.3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指挥汉军大破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第四单元: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4.1 科学技术的进步- 发明了纸张,改进了印刷术。

-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能检测地震的方向。

4.2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3 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入- 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求得长生不老。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
1.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夏、商、周三代的交替:三代的起始、结束时间;三代的统治者及其特点。

3.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起始、结束时间;六国争霸、秦国统一的过程。

4.秦朝:___统一六国、统一文字汉字的政策;秦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5.西汉:西汉初年的地理国土、统治与建设;___的政治、军事与文化成就。

二、世界古代史
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埃及的社会制度和宗教。

2.古希腊: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发展;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文化成就。

3.古罗马:罗马的城市建设和行政制度;帝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印度和___:印度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___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5.犹太古代文明:犹太民族的起源和发展;___的创立和特点。

三、中国古代文化
1.诗经:诗经的起源、作者和内容特点;诗经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2.古代科技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及其
对社会的影响。

3.中国古代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起源和庆祝活动。

4.传统戏曲艺术:京剧、评剧、豫剧等戏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5.长城:长城的起源、建设和作用;长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到您。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一、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1.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兴起于黄河流域,末期逐渐衰落。

商朝的兴衰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周朝的建立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建立在商朝的基础上。

周文王推翻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开创了周文化的鼎盛时期。

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诸侯割据,战争不断,但同时也是国家分裂割据、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4. 思想家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6. 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在统一我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陵被发现后,其中有大量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实物反映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雄伟规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8. 儒家、道家、墨家三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代表的儒家、老子代表的道家、墨子代表的墨家是三大思想流派,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思想体系。

9. 秦汉建筑艺术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秦始皇陵、汉长城、汉代的水利工程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建筑工程。

10.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奠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家人团聚、赏月、赏菊等民俗活动。

11. 诗经的创作《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古代我国文学的重要遗产,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女真族的迁徙女真族的迁徙活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活动对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3. 秦始皇的统一文字秦始皇推行了统一文字的政策,统一了文字的书写和文字的形式,为后来的汉字体系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一)1、西域的地理位置:汉朝时,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和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的广阔地区。

广义的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2、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第一次是前138年从长安出发,前126年回到长安;第二次是前119年从长安出发,前1___年回到长安。

3、张骞出使西域的道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 ----今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结合大月氏夹击匈奴5、张骞结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原因:西汉前期,匈奴控制着西域。

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平安。

6、张骞结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失败的原因:大月氏安于现状。

7、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络乌孙,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

8、张骞出使西域的积极作用、奉献:理解西域各国情况,勾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络,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根底。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二)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建立时间:1368年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

建立民族:满族清朝建立者:皇太极建立时间:1636年都城:北京皇权高度膨胀“胡蓝之狱”,发生在朱元璋时期,涉及面最广。

① 废除宰相制度使存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消失,六部直承受皇帝指挥;②设立厂卫制度其中东厂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③设立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飞禽走兽);④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八股取士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允许自由发挥。

目的是实行文化专制。

____ 在清朝时期到达鼎盛,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三)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擅长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那么。

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才能,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一、封建社会与农业文明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由封建社会和农业文明构成。

封建社会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封建制度以君主统治、分封土地给予贵族、士兵、官吏等为特征。

农业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石,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夏商周三代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建立者为夏王禹。

夏朝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成立了初步的王权制度,推行了田制和土地私有制。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证记载的朝代,商朝兴起于黄河流域,首都为商丘。

商朝实行分封制,分封给贵族,贵族通过经营领地从事农业、牧业和手工业,并向周边民族进行贸易。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王朝命名的朝代,周朝将商朝推翻后建立,并持续存在了约800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西周时期是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东周时期是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的时期。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轫时期。

这一时期政治动荡,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周朝的衰败时期,但同时也是诸侯国纷争的时期。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春秋诸侯国纷争的余波,各个国家为了争夺霸权展开激烈的战争。

在这个时期,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纷纷涌现,中国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巅峰。

四、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和货币,修筑了万里长城等重大工程。

五、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域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自秦朝和汉朝开始开辟,通过陆上和海上两条主要交通线路,中方主要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同时从西方带回香料、珍宝、文化等。

六、历史人物在七年级历史课程中,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黄帝、尧舜禹、孔子、孟子、墨子、谷子、秦始皇等。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1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文明的曙光1.2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埃及金字塔与法老- 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1.3 古代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汉摩拉比法典- 巴比伦宗教和社会制度1.4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源- 印度的种姓制度- 佛教的兴起与发展1.5 古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 夏、商、西周的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的扩张与变革2.1 古代世界的扩张- 亚历山大的东征-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丝绸之路的开通2.2 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的发展- 中国的封建制度2.3 宗教与思想文化- 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播-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2.4 古代世界的社会生活- 希腊罗马的社会制度- 印度的农村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生活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3.1 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的骑士阶层- 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影响3.2 亚洲的封建国家- 中国的唐朝与宋朝-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印度的笈多王朝与莫卧儿帝国3.3 非洲与美洲的古代文明- 非洲的古代文明- 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3.4 中古时期的科技文化- 阿拉伯的数学与天文学- 欧洲的文艺复兴-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4.1 近代欧洲的变革- 宗教改革与新教传播-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4.2 美国的独立与扩张- 美国的独立战争- 美国的南北战争-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4.3 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的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非洲的独立运动4.4 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第五单元:现代世界的挑战与变革5.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5.2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起源与演变-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政治-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5.3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量子力学与原子能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 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5.4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上是对七年级上册历史学全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2.生活地区: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2.生活地区:黄河流域大汶口原始居民3.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2.地区:黄河流域三、华夏之祖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尧舜禹的“禅让”夏朝建立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1、四五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后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

2、炎帝发明:①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制盐;③制作乐器,学会天文和历法知识。

3、黄帝发明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②他的妻子嫘祖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

4、禅让制: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禹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亡国君夏禹公元前2070 阳城桀商汤公元前1600年亳纣西周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周幽王2、禹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

(4)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地区齐家文化出土了铜镜。

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 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鼎。

2、甲骨文记事.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2 王室衰微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所能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天子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3 诸侯争霸诸侯争霸: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使一些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诸侯国中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2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政治方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第8课百家争鸣1 老子学派: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2 孔子和儒家学说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 百家争鸣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代表思想家:思想家地位思想主张墨子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 非攻”,要求人民互爱互利;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孟子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庄子道家的代表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9课秦统一中国1 秦灭六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嬴政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 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1 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残酷的刑法;(4)秦二世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2 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