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七 波形发生器实验
波形发生器实验

本科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A 实验名称:波形发生器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原理: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图5-12-1所示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R1、R2、Rp、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电位器Rp,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VD1、V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
VD1、VD2 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
Rs的接人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电路的振荡频率起振的幅值条件其中,,ra为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
调整反馈电阻Rf(调Rp),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果不能起振,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Rf。
如果波形失真严重,则应适当减小Rf。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2.方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是一种能够直接产生方波或矩形波的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如图5-12-2所示。
它是在滞回比较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RF、CF组成积分电路,把输出电压经RF。
CF反馈到集成运放的反相输人端,运放的输出端引入限流电阻Rs和两个背靠背的稳压管用于双向限幅。
电路振荡频率为其中方波的输出幅值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如图5-12-3所示,电路由同相滞回比较器A1和反相积分器A2构成。
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Uo, Uo 经电阻R为比较器A1提供输入信号,形成正反馈,即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
图5-12-4所示为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输出波形图。
由于采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因此可实现恒流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大改善。
滞回比较器的國值电压,电路震荡频率,方波幅值,三角波幅值调节Rp可以改变振荡频率,改变比值会可调节三角波的幅值。
电路实验七(波形发生器电路分析)

实验名称:实验七波形发生器电路分析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时间:1. 实验目的及实验设备(1)掌握典型矩形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输出波形占空比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2)掌握典型三角波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输出波形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3)实验设备:PC及Multisim仿真软件。
2. 实验原理(1)矩形波产生电路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O=+UZ,则同相输入端电位uP=+UT。
uO通过R3对电容C正向充电,如图中箭头所示。
反相输入端电位uN随时间t增长而逐渐升高,当t趋近于无穷时,uN趋于+UZ;一旦uN=+UT,再稍增大,uO就从+UZ跃变为-UZ,与此同时uP从+UT跃变为-UT。
随后,uO又通过R3对电容C放电,如图中箭头所示。
反相输入端电位uN随时间t增长而逐渐降低,当t趋近于无穷时,uN趋于-UZ;一旦uN=-UT,再稍减小,uO 就从-UZ跃变为+UZ,与此同时,uP从-UT跃变为+UT,电容又开始正向充电。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其中矩形波的周期为T=2RCln(1+2R1/R2)。
(2)三角波发生电路下图将方波电压作为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入,在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出就得到三角波电压。
在实用电路中,将方波发生电路中的RC充、放电回路用积分运算电路来取代,滞回比较器和积分电路的输出互为另一个电路的输入,如下图所示。
其虚线左边为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右边为积分运算电路。
滞回比较器输出为方波,经积分运算电路后变换为三角波,波形如下图所示。
振荡频率为,调节电路中R1、R2、R3的阻值和C的容量,可以改变振荡频率。
而调节R1和R2的阻值,可以改变三角波的幅值。
3、实验内容:(1)如矩形波产生电路原理描述中所示电路图,如果取C=10uF,自行确定其他元件参数,设计周期为20ms 的矩形波电路,并用示波器观测验证。
(2)如三角波产生电路原理描述中所示电路图,取Uz=7V,R1=R2=20KΏ,C=0.1uF, R4=5 KΏ, 试计算输出三角波的频率,并用示波器观测验证。
波形发生器实验---微机原理

L03:
;写 0FH,输出高电平
L04:
UP1:
INC AL CMP AL,DANUM JNE UP1 DOWN1: MOV DX,DA0832 OUT DX,AL CALL DALLY DEC CMP JNE JMP AL AL,00H DOWN1 LOOP1
SAWTOOTH: MOV FLAG,3 MOV AL,00H L01: MOV DX,DA0832 OUT DX,AL CALL DALLY
正弦波 Y=ASIN(X):首先利用正弦函数算出各个点,一共取了 64 个点,存放在内存(SIN) 中,用 AL 指向内存首址,取第一个数,然后输出,接着内存地址加 1,延时一段时间,再取下 一个数,这样一直下去,直到读完 64 个数,并依次输出每一个点,就可得到正弦波。利用键盘
菜单选择,按键 4 就有正弦波产生。最后按键 5 可退出程序。
参考程序如下所示: IOY0 EQU 0DA00H ;片选 IOY0 对应的端 口始地址 DA0832 EQU IOY0+00H*4 ;DA0832 的端口地址 DANUM EQU 0FFH STACK1 SEGMENT STACK DW 256 DUP(?) STACK1 ENDS DATA SEGMENT STR1 DB '1. Triangle Square Wave ',0ah,0dh,'$' ;定义显示的 字符串 方波 STR2 DB '2. Triangle Delta Wave ',0ah,0dh,'$' ;定义显示的 字符串 三角波 STR3 DB '3. Triangle Sawtooth Wave ',0ah,0dh,'$' ;定义显示的 字符串 锯齿波 STR4 DB '4. Triangle Sine Wave ',0ah,0dh,'$' ;定义显示的 字符串 正弦波 STR5 DB '5. Exit ',0ah,0dh,'$' ;定义显示的字符串 正弦波 FLAG DB 0 SIN DB 00H,02H,05H,09H,0FH,15H,1DH,25H DB 2EH,38H,43H,4FH,5AH,67H,73H,7FH DB 80H,8CH,98H,0A5H,0B0H,0BCH,0C7H,0D1H DB 0DAH,0E2H,0EAH,0F0H,0F6H,0FAH,0FDH,0FFH DB 0FFH,0FDH,0FAH,0F6H,0F0H,0EAH,0E2H,0DAH DB 0D1H,0C7H,0BCH,0B0H,0A5H,98H,8CH,80H DB 7FH,73H,67H,5AH,4FH,43H,38H,2EH DB 25H,1DH,15H,0Fh,09H,05H,02H,00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USE16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1 START: MOV MOV MOV MOV AX,DATA DS,AX AX,STACK1 SS,AX ;显示字符串 1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3)3. 实验原理 (4)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5)1. 波形发生器设计与搭建 (6)1.1 设计要求与方案选择 (7)1.2 波形发生器硬件搭建 (9)1.3 波形发生器软件编程 (10)2. 多种波形合成与输出 (12)2.1 合成波形的设计与实现 (12)2.2 波形输出设置与调整 (13)2.3 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15)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16)3.1 测试环境搭建与准备 (17)3.2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18)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9)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20)1. 实验结果展示 (21)2. 结果分析 (22)2.1 各波形参数对比分析 (23)2.2 性能评估与优化建议 (24)3. 问题与改进措施 (25)四、实验总结与展望 (26)1. 实验成果总结 (2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8)3. 后续研究方向与展望 (29)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和分析多种波形发生器的性能特点,包括产生信号的频率、幅度、波形稳定性等方面。
实验中采用了多种类型的波形发生器,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等,并对其输出波形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各种波形发生器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我们对不同波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关注了波形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我们还对波形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和噪声测试,以评估其性能表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验结果也为我们了解各种波形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研究和理解多种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我们能够模拟和观察不同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的产生与特性,进而探究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模电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模电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模电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应用写作给出的定义如下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科研课题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技应用文体。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第一部分设计内容一、任务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制作一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二、要求1不使用单片机,实现以下功能:(1)至少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周期性波形;在示波器上可以清晰地看清楚每种波形。
20分(2)输出信号的频率可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好)20分(3)输出信号的幅度可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好)20分(4)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10分(5)稳压电源自制。
10分(6)其他2种扩展功能。
20分信号发生器系统框图第二部分方案比较与论证方案一、以555芯片为核心,分别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电路配置如图1所示图1此方案较简单,但是产生的频率不够大最后输出正弦波时,信号受干扰大。
方案二由简单的分立元件产生,可以利用晶体管、LC振荡回路,积分电路的实现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产生。
此方案原理简单但是调试复杂,受干扰也严重。
方案三、采用集成运放如(LM324)搭建RC文氏正弦振荡器产生正弦波,正弦波的频率,幅度均可调,再将产生的正弦波经过过零比较器,实现方波的输出,再由方波到三角波和锯齿波。
此方案电路简单,在集成运放的作用下,可以较容易的测到所需的波形。
通过调整参数可以得到较完美的波形。
实际设计过程采用方案三,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基本设计原理框图(图2)第三部分:电路原理及电路设计电路的构成:1、正弦波采用RC桥式振荡器(如图3), RC 串并联网络是正反馈网络,Rf 和R1为负反馈网络。
波形发生器专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专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方法1:选通输入/输出方法。
这时A口或B口8位外设线用作输入或输出,C口4条线中三条用作数据传输联络信号和中止请求信号。
方法2:双向总线方法。
只有A口含有双向总线方法,8位外设线用作输入或输出,此时C口5条线用作通讯联络信号和中止请求信号。
原理框图:硬件设计2.2 数模转换电路因为单片机产生是数字信号,要想得到所需要波形,就要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所以该文选择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轻易并含有8位分辨率数模转换器DAC0832。
DAC0832关键由8位输入寄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器和输入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
但实际上,DAC0832输出电量也不是真正能连续可调,而是以其绝对分辨率为单位增减,是准模拟量输出。
DAC0832是电流型输出,在应用时外接运放使之成为电压型输出。
1、DAC0832引脚及功效:DAC0832是8分辨率D/A转换集成芯片。
和微处理器兼容。
这个DA芯片以其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轻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D/A转换器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组成。
各引脚功效说明:D0~D7:8位数据输入线,TTL电平,有效时间应大于90ns(不然锁存器数据会犯错);ILE:数据锁存许可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CS:片选信号输入线(选通数据锁存器),低电平有效;WR1:数据锁存器写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由ILE、CS、WR1逻辑组合产生LE1,当LE1为高电平时,数据锁存器状态随输入数据线变换,LE1负跳变时将输入数据锁存;_FER: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WR2:DAC寄存器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由WR2、_FER逻辑组合产生LE2,当LE2为高电平时,DAC寄存器输出随寄存器输入而改变,LE2负跳变时将数据锁存器内容打入DAC寄存器并开始D/A转换。
波形发生器试验

二、电路连接说明及要点 N NhomakorabeaTE1 在测试正弦波调整电路时,先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标
准的三角波进行测试
NOTE2
通过三角波幅度的变化来观察输出变化,调节适当的
电位器来调整波形
NOTE3
实验中需要通过缓冲放大器来观察振荡电路内部波形
(A,B两点)
The End
4
A
K1
A'
C7 0.1uF
R4 10k
B
R2 10k K2 R3 8.4k P3
B'
C
连接三角波电路与末级缓冲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
二、电路连接说明及要点
输出幅度 连接波形调整电路,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三角波作为 输入,用末级缓冲器观察输出 连接三角波电路与波形调整电路,观察输出 (具体内容参考实验讲义)
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C1 U4
4
LM741 OS1 6 5 3 +
V-
-
0
3 +
OUT
V+
-
V-
A
R4
R1 2
4
2
1
U5 LM741 1 6 5
OS1
OS2
OUT
V+
B
7
OS2
R2
0
R3
7
2、三角波→正弦波调整电路
•三角波→正弦波(方法有多种) •折线法 •滤波法
D45 R10 10 0 R9x D1N4 00 7 D46 D1N4 00 7 D47 D48 D1N4 00 7 D49 D1N4 00 7 D50 D1N4 00 7
0
R6x
V3 x +6 Vd c 2 -
波形发生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张冶沁 成绩: 实验名称:波形发生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实验类型: 电路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A.RC 桥式正弦振荡电路设计 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
2.正弦波振荡电路稳幅环节的作用以及稳幅环节参数变化对输出 波形的影响。
3.选频电路参数变化对输出波形频率的影响。
4.学习正弦振荡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调试方法。
B.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 1.掌握方波和三角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
2.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
3.学习方波和三角波的仿真与调试方法。
示波器、万用表 模电实验箱1.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闭环放大倍数大于3,即R f >2R 1,引入正反馈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稳定振荡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电路中有非线性元件起自动稳幅的作用3.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0f 1/(2πRC)4.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里C 的大小:=C 0.01uF5.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R1的大小: R1= 15k Ω 6.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R2的大小: R2= 21.5k Ω 7.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是通过哪几个元器件来实现稳幅作用的? 答:配对选用硅二极管 ,使两只二极管的特性相同,上下对称,根据振荡幅度的变化,采用非线性元件来自动改变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强弱,以实现稳幅目的8.波形发生器电路里A1的输出会不会随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答:A1输出不会改变,电源电压的变化通过选频网络调节,不影响放大和稳幅环节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地点:8.波形发生器电路里01v的输出主要由谁决定,当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它会发生变化吗?答:由两只二极管决定,电源电压变化时,V o1不会变化9.波形发生器电路里,R和C的参数大小会不会影响v的输出波形?答:会影响,而且v o的频率和幅值都由RC决定,因为R和C的回路构成选频网络A.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原理图:1.PSpice仿真波形:示波器测量的波形:T=616us,=ppv 1.88V,=RMSv667mV根据实际波形,比较实际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的差异:理论周期为650us,略大于试验数据,但非常接近,由于实际电阻和二极管的线性或非线性特性与理想状态有所不同,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符合要求v从无到有,从正弦波直2.改变R2的参数(减小或增大R2),使输出至削顶,分析出现这三种情况的原因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七波形发生器实验
一、实验要求
1.利用AT89C51单片机和DAC0832构成波形发生器,能有输出方波、锯齿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且能进行频率控制。
2.让DAC0832工作于直通方式,利用AT89C51单片机的P0口直接输给DAC0832数据口;
3.分别用P1.0、P1.1、P1.2和P1.3控制方波、锯齿波、三角波和正弦波输出的选择开关,低电平有效。
4.分别用P1.4、P1.5、P1.6和P1.7控制方波、锯齿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指示灯,低电平有效。
5.利用AT89C51单片机P2口作为频率选择的输入口,输入数据范围0~255,值越大频率越高。
6.DAC0832的参考电平引脚V ref=0~+5V可调,输出运放电源采用+15V和-15V双极性供电。
7.画出AT89C51实现上述功能的完整电路图,包括单片机电源、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控制电路。
8.完成全部程序和电路调试工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
2.了解D/A转换芯片0832的性能及编程方法;
3.了解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三、设计提示
1.P0口作为I/O输出需要上啦电阻
2.DAC0832的控制输出电路先设计应设计为:当输入数据0~255时,输出为0~最大(若V ref=+5V,运放电源采用+15V和-15V双极性供电时,输出0~+15V)。
3.正弦波输出采用查表方式,0~180度数据采用0~255,中间值根据sinx函数计算,先增后减。
4.波形的每个周期共设置255步,每步的周期则由P2口的值决定,这样即可以利用P2口的开关状态控制波形的频率。
5.+15V、-15V电源可以直接利用POWER进行设置。
参考流程:
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