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合集下载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一、山雨欲来 谁主沉浮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光怪陆离。

黄浦江上,停满了外国轮船和兵舰。

码头上客旅川流,熙来攘往,货物上下,纷纭沓至。

码头周围,烟馆、赌台、妓院林立。

浓妆艳抹、妖冶轻浮的女人与面色饥黄、破衣褴衫的儿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花园洋房与低矮拥挤的破烂棚户,形成了一个难以言状的上海滩。

作为中国沿海十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上海呈现出一派畸形的繁荣景象,人称“十里洋场”。

在上海,有一片很特殊的地界,这就是英、美、法、日等帝国义列强强行开辟的“租界”,它是独立于中国行政和法律管辖之外的特别地域,被称作“国中之国”。

在“租界”内,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可以建造礼拜堂、医院、坟地等,“租界”内的中国居民,是西方殖民者的“臣民”,他们不仅要向殖民当局纳税,而且一旦触犯了殖民者的利益,均要受到严厉惩罚。

更有基者,就连中国人民的诉讼案件,都要由外国人设在“租界”里的会审公廨进行审理、判决。

上海滩上,高鼻碧眼的洋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黄浦公园的门口竟然醒目地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侵略中国的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对上海表现出极大的兴致,许多轮船公司在此设有码头。

上海成了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

他们在这里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特别是将鸦片烟进口的大本营从广州转至上海之后,帝国主义者在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残中国人民身心的同时,将无数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上海,还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各派军阀的必争之地。

当时统治中国的军阀主要有三股势力。

一股是以东北为大本营的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包括张宗昌的奉鲁军;一股是盘踞中原的吴佩孚的直系军阀;还有一股军阀是从吴佩孚那里分化出来的孙传芳。

这些军阀,各有帝国主义列强做靠山,相互之间,明争暗斗,内战不息,致使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孙传芳在英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占据了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的富饶地区。

他依仗英帝国主义的支持,加上拥有以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对上海的广大人民实行黑暗而残酷的统治。

中国近代史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问答题

问答题(一)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看:它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处在这样的时代,五四运动已经不是属于旧式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革命,将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同情与支持,因而必将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 、从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看:五四运动之前,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只是作为追随者参加革命。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并对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资产阶级虽然也参加了运动,但表现出极大的妥协性,退居从属地位。

这说明五四运动已不再是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了。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工人阶级了。

3、从五四运动的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五四运动发生时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已经有了一批拥护十月革命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如李大钊、陈独秀等。

他们指导五四运动的思想武器,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指引的方向,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也必然把这一革命引向新的社会主义前途。

具体来看,在斗争中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斗争目标直指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而且在斗争中坚持到底,未表现过妥协和退让,因而是彻底的革命。

可见,五四运动在其指导力量、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上都已经超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围了,它已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在五四运动中已经体现出来,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近现代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大事件、事变汇总时间事件、事变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运动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现代不平等条约汇总阶段条约名称时间获得的权利特点备注一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1取得自由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历史大事时间表。

历史大事时间表。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2.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3.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ge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ge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4.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9月秋收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1937年秋中共召开洛川会议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ge命“围剿”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57年中国g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45年8月—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字1949年4月北平谈判1946年初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5.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3年抗关援朝战争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6.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二月抗争1976年四五运动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7.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807年富尔敦制成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19世纪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研制汽车19世纪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时代创造条件8.19世纪初道尔顿原子论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17世纪早期哈维血液循环学说奠定近代生理学基础19世纪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衡定律并称三大发现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资本主义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3年初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20世纪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9.1973年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引发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新加坡、韩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地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1789年7月—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10—1826年拉丁关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1年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804年海地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开始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1789年法国发布《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1862年美国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建立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年初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10.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3年11—12月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1945年7—8月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年7月—l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40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1919年1—6月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建立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建立二战后—1991年底雅尔塔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11.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889年第二国际在巴黎建立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1871年3月—5月巴黎公社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工业化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集体工业化方针12.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标志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1956 苏共“二十大”,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19世纪上半期亚洲革命风暴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11年辛亥革命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历史近现代年代表

历史近现代年代表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第 三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8月28日- 10月10日 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0月中下旬 上党、邯郸战役,粉碎国民党的局部进攻
12月 昆明学生发动“一二·一”爱国运动
1946年1月10日 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 政协会议开幕
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
12月 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
1947年2月28日 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起义
3月-7月 延安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5月 全国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制成,陕西、甘肃回族人民起义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新疆维吾尔等族人民起义
1868年捻军起义失败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
1884-1885年 中法战争
1885年 《中法新约》、《中日天津条约》签订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胜利
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0月 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8-11月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1年1月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罢工
1926年3月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
5月 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

上海湖州会馆观后感

上海湖州会馆观后感

上海湖州会馆观后感上海总工会遗址湖州会馆今天开馆。

在上海红色工运历史上,作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遗址,湖州会馆是值得铭记的一座丰碑。

近日,记者走进修缮布展完毕的湖州会馆,探访幕后故事。

1927年3月下旬,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辉煌胜利,上海总工会完全恢复了公开活动,并在湖州会馆内举行升旗典礼,发表“告全世界工人阶级书”。

3月28日上午8时,上海总工会在湖州会馆召开全上海工人代表大会,湖州会馆也成为大革命时期的上海工人运动中心。

可惜的是,曾占地20余亩的湖州会馆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被日本侵略军炮火炸毁,现在位于中兴路会文路的2层小楼,是1996年宝山路街道办事处重建的部分会馆。

近年来,从上海市总工会、静安区总工会到宝山路街道总工会,都十分重视湖州会馆的升级改造,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多次前往湖州会馆调研指出:改造升级后的湖州会馆不仅要秉承“还原历史风貌、追溯初心之地,打造‘活的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还要充分发挥市区街三级联动优势,成为一个集红色宣教、职工服务、群团活动、社区共治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体。

十二幅铜版画,再现先驱风采近日,记者走进修缮布展完毕的湖州会馆。

这幢具有浓厚徽派风格的两层小楼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亮点颇多。

“湖州会馆-上海总工会遗址项目是市总工会‘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发掘宣传工程’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静安区委迎接建党百年重要工程之一,由静安区总工会和宝山路街道共同实施。

”静安区总工会副主席谭振勇说,“我们为了让项目如期完工,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沟通项目进展,解决遇到的困难。

邀请各领域尤其是研究工运史的专家,召开评审会对项目展陈内容进行审定,许多专家对展陈内容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最终,我们敲定了项目展陈主要以多媒体及室外版画形式呈现。

一楼侧重历史事件综述,二楼侧重现代工会服务及精神传承。

”记者看到,一楼展厅内有一张巨幅的老照片:1927年3月24日工人纠察队在湖州会馆门口列队,护卫新生的指挥部的历史瞬间。

中共党史上三大叛徒

中共党史上三大叛徒
中共党史上三大叛徒
----------------------------------------------------
按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凡主动投降到强大的对方阵营的“叛徒”,历来就是受到人们的鄙视的。中共历史上曾出现过三位身居要职的“著名叛徒:张国焘、向忠发、顾顺章——他们的结局都很可悲。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一直寄人篱下感到日子不好过的他,遂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国共产党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对方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1961年,张国焘应美国肯萨斯大学之约,开始撰写回忆录,美国肯萨斯大学每月付给张2000港币作为生活费用,以后十余年间,张国焘多靠卖版权维生。
1974年3月23日,王明抱着没能“批倒”毛泽东思想的深深遗憾离开了人世。
王明这位在党史上曾名噪一时的人物,如今却孤寂地躺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新圣母公墓有果戈理、屠格涅夫、赫鲁晓夫等的墓。
王明的夫妻合葬墓碑上雕刻着他的一尊青铜头像,花岗岩的碑座上刻着几行俄文:“王明——中国共产党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活动家”。由此可见,前苏联共产党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呢。墓碑前,摆放着几束尚未凋零的鲜花,看来还是有人经常前来拜祭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的。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顾顺章早年在南洋烟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司的制烟厂当小工头,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罢工中表现活跃而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被党组织选派与陈赓一起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1927年回上海不久,即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在党内初露头角。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预习提纲】部编历史·八上第15课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国共合作的原因①共产党方面: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血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还不够强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寻找同盟军。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在当时是比较革命的政党。

②国民党方面: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革命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必须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支持力量。

此时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2、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6)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员以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③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3、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正式建立①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②在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黄埔军校(1924.5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5.3.12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1925.7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二、北伐胜利进军1.时间:1926.7 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2.目的:推翻、、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3、口号:,除军阀4、过程: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吴佩孚)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先锋部队——叶挺独立团“铁军”4.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1927.1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国民政府5.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剧增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北伐节节胜利的原因?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最主要)②作战方针正确③官兵英勇奋战,尤其是共产党人的先锋作用④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 、上海(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 ,武汉“分共会议”,“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南京国民政府:1927.4.18南京,蒋介石,代表阶级利益,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3、全国统一(1)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6进至北京、天津一带(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为了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1926年初至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6年10月24日。

在北伐军的强大攻势下,军阀孙传芳节节败退。

中共上海区委决定和国民政府驻沪代表钮永建合作,组织联合暴动。

10月24日凌晨,武装起义以黄浦江上军舰的炮声为信号,但由于钮永建的部队泄密,淞沪警察厅早有防范,起义的炮声迟迟未响,起义因准备不足,大部分工人没有发动起来遭受失败,起义工人领袖陶静轩、奚佐尧等英勇牺牲。

第二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

2月18日,北伐军占领杭州,先头部队到达嘉兴。

19日,上海总工会发布总同盟罢工令,罢工人数从15万增加到36万。

上海防守司令李宝章,勾结公共租界工部局帝国主义势力,对罢工工人进行残酷镇压,上海处在一片恐怖之中。

21日上海罢工工人奋起反击。

中共中央决定把总同盟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由于海军两舰配合起义的计划泄露,22日晚,在来不及通知各区起义工人的情况下,“建威”、“建康”两舰被迫提前炮击高昌庙兵工厂,打乱了整个武装起义的计划,起义开始后,各区工人纠察队失去统一指挥,加上北伐军在上海郊区停止前进,钮永建的便衣队按兵不动,致使工人陷于孤立,
起义再次失败。

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在吸取前两次武装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后,继续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成立了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特别委员会,委员由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尹宽、彭述之、周恩来、萧子璋等组成。

特委下设军事委员会和宣传委员会,周恩来、赵世炎等负责军事委员会的工作,尹宽、郑超麟等负责宣传委员会的工作。

其次,拟定行动计划,起义的整个行动由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负责,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担任起义总指挥。

3月19日,中共上海区委发布了这次武装起义的行动大纲,精心策划了《各部作战计划》。

再次,做好起义前的组织动员工作。

在周恩来的秘密组织和周密部署下,一方面在市民中开展广泛的宣传动员,另一方面,建立一支数千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在全市设立多处秘密训练点加强培训,并借培训维护治安保卫团的合法名义加强工人纠察队的军事训练,不仅为起义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力量,增强了工人纠察队的战斗力,而且还给工人武装补充了一些枪支、弹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