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中国近现代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大事件、事变汇总时间事件、事变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运动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现代不平等条约汇总阶段条约名称时间获得的权利特点备注一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1取得自由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六)论述题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六)论述题部分1.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
“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
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
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
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
”请问,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2.《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3.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冷峻彻骨的自审。
比如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
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鲁迅这种自审的?4.“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接二连三。
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刺的主角。
在《肥皂》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
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眼睛。
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睬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
“狂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
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办丧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
《风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5.《故事新编》中的《补天》、《理水》、《非攻》,把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水患的大禹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墨子,能够直面灾难、进而以实干态度和奉献精神克服灾难的伟大精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对那在大的灾难来临之际,只知逃避远遁,标榜洁身自好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则在《采薇》中予以辛辣的嘲讽。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复习指导完整答案(完整分析题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胡适)。
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周作人)。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王统照)。
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祥林嫂)。
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郭沫若)。
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新潮社)。
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倪焕之》)。
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落华生是指(许地山)。
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胡适)。
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作者是(胡适)。
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尝试集》)。
13.《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刘半农)。
14.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徐玉诺)。
1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冰心)。
16.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宗白华)。
17.“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发问开篇的诗作是(《吹箫人的故事》)。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

1.一.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大革命后期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标准答案:错2.国民军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
()标准答案:对3.北伐战争的发动,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标准答案:错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标准答案:对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嘉兴南湖举行。
()()标准答案:错6.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两党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军事力量骨干而合作创办的一所军校。
()标准答案:对7.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各革命阶级联盟的主张。
()标准答案:对8.孙中山从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因而下决心同它进行合作。
()标准答案:对9.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最深刻的教训是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标准答案:错10.新文化运动是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标准答案:错二.单选题注:每题2分。
(得分:0.0)1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标准答案:AA.开展工人运动B.组织建立农村根据地C.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D.夺取全国政权12.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人是()。
()答案:DA.xxB.xxC.xxD.周恩来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标准答案:BA.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C.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 1920年xx学说研究会的成立14.宣传新文化的主要刊物是( )()标准答案:AA.《新青年》标准B.《共产党》C.《民国日报》D.《工人月刊》15.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 )()标准答案:C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16.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最主要的错误是()()标准答案:CA.害怕工农运动B.反对土地改革C.放弃革命领导权D.一切服从国民党17. 1917年1月,北大校长蔡元培聘陈独秀为北大()。
上海湖州会馆观后感

上海湖州会馆观后感上海总工会遗址湖州会馆今天开馆。
在上海红色工运历史上,作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遗址,湖州会馆是值得铭记的一座丰碑。
近日,记者走进修缮布展完毕的湖州会馆,探访幕后故事。
1927年3月下旬,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辉煌胜利,上海总工会完全恢复了公开活动,并在湖州会馆内举行升旗典礼,发表“告全世界工人阶级书”。
3月28日上午8时,上海总工会在湖州会馆召开全上海工人代表大会,湖州会馆也成为大革命时期的上海工人运动中心。
可惜的是,曾占地20余亩的湖州会馆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被日本侵略军炮火炸毁,现在位于中兴路会文路的2层小楼,是1996年宝山路街道办事处重建的部分会馆。
近年来,从上海市总工会、静安区总工会到宝山路街道总工会,都十分重视湖州会馆的升级改造,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多次前往湖州会馆调研指出:改造升级后的湖州会馆不仅要秉承“还原历史风貌、追溯初心之地,打造‘活的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还要充分发挥市区街三级联动优势,成为一个集红色宣教、职工服务、群团活动、社区共治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体。
十二幅铜版画,再现先驱风采近日,记者走进修缮布展完毕的湖州会馆。
这幢具有浓厚徽派风格的两层小楼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亮点颇多。
“湖州会馆-上海总工会遗址项目是市总工会‘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发掘宣传工程’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静安区委迎接建党百年重要工程之一,由静安区总工会和宝山路街道共同实施。
”静安区总工会副主席谭振勇说,“我们为了让项目如期完工,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沟通项目进展,解决遇到的困难。
邀请各领域尤其是研究工运史的专家,召开评审会对项目展陈内容进行审定,许多专家对展陈内容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最终,我们敲定了项目展陈主要以多媒体及室外版画形式呈现。
一楼侧重历史事件综述,二楼侧重现代工会服务及精神传承。
”记者看到,一楼展厅内有一张巨幅的老照片:1927年3月24日工人纠察队在湖州会馆门口列队,护卫新生的指挥部的历史瞬间。
中国共产党党史4

5、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 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 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2017/3/16 30
1925年6月,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 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
2017/3/16
12
(7)第一次大战后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高校举行爱国示威游行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7/3/16 13
(8)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榜样
2017/3/16
14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 (1)中国共产党一大于 1921年7月23日晚 开幕,各地代表共13人。 初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 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 106号,现改兴业路7 6号)召开,而后,又因 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逮 捕。会议被迫终止,转至 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 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
2017/3/16
9
(4)20世纪初军阀的黑暗统治
2017/3/16
张勋复辟
袁世凯称帝
10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 产阶级的壮大
• 为党的创建准备了阶级基础
申新棉纺织公司,是荣宗 敬、荣德生兄弟1915年在 上海创办的
2017/3/16
11
(6)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为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2017323212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2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3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二七大罢工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三大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
【【赵世炎简介】酉阳赵世炎家族】酉阳赵世炎

【【赵世炎简介】酉阳赵世炎家族】酉阳赵世炎专题:赵世炎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酉阳赵世炎家族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世家赵世炎(1901~1927),四川酉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和组织活动家,与周恩来等一起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坚贞不渝,奋斗一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世炎的妻子夏之栩、三姐赵世兰、九妹赵君陶也都是革命者。
夏之栩是赵世炎忠诚的革命伴侣和亲密爱人,曾与赵世炎为革命事业并肩战斗,在赵世炎牺牲后,她毅然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赵世兰是党内最著名的几位老大姐之一,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出色的党务工作者。
赵君陶是革命烈士李硕勋的夫人,前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的母亲。
(一) 不辞牺牲的革命志士--赵世炎半月刊,积极参加了当时工读互助团的活动和新文化运动。
1920年5月,赵世炎离开北京,经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
到法国后,他先在巴黎西郊的铁工厂做工,后又转到法国最大的铁工厂施乃德工厂边劳动,边学习。
他和李立三、刘伯坚等组织了”劳动学会”和”勤工俭学学会”,并与蔡和森、李维汉、李富春等组织领导的”工学世界社”进行联系,从而使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革命学生团结起来,共同开展革命斗争。
1921年9月,他和蔡和森、李立三等领导留法勤工俭学生,开展了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
1922年,赵世炎和王若飞、肖三、陈延年、陈乔年等五人,经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
同年冬,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的共产党员组成中共旅欧支部,赵世炎是支部成员之一,并兼任法国组书记,同时担任中共中央驻巴黎通讯员。
1923年3月,根据陈独秀的指示,赵世炎和王若飞、陈延年等十二人,离开法国赴莫斯科,入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
在学习期间,他还担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员,并于1924年6月作为李大钊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党史100题及答案

“黑龙江大学“党史我来讲”公开课评比活动决赛知识竞赛环节(必答题范围)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__A__的报告。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3. 1927 年,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前,建立了以 B.周恩来_为首的特别军委。
4. 1927年8月,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B.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5.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_ B__问题。
A.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6.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__D___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民族区域自治7.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__D__。
D.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8. 1956年9月15至27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明确了国内主要矛盾是___C____。
C.落后的经济文化和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9. 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党在解放区领导了__B_。
B.大生产运动11. "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是指哪五好:CA、领导带头好、班子建设好、工作态度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B、领导带头好、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好、发展规划好、群众反映好;C、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D、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业务工作好、党建业绩好、群众反映好;12. _____A____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3. 以下不属于“左联五烈士”的是___D___。
D. 林育南14. 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
它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确立___B___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武装起义的司令部——上海总工会
北伐军攻占武汉以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军阀统治,配合北伐进军,先后于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前两次起义由于准备不足等原因而失败。
于是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去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周恩来当时担任中央军委书记兼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他和江浙区委负责人罗亦农、赵世炎以及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一起,为起义做了周密的准备。
他们迅速恢复被打散的组织,出版《平民日报》、《工人快报》、《上总通讯》等刊物,印发传单,在工人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并召开上海临时市民代表会议,推选出由各阶层代表31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以周恩来为首的军委,制定出起义计划,组织并训练了3000人的工人纠察队,作为起义的骨干力量。
铁路工人预先举行罢工,切断了敌人对上海军阀部队的援助。
1927年3月20日夜,北伐军占领龙华,进逼上海,起义条件成熟。
3月21日,中共江浙区委发出起义指令。
从中午12点起,全市实行总同盟罢工、罢市、罢课。
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80万人。
起义队伍在预定地点集合后,从下午
一点起,在南市、虹口、浦东、吴淞、沪东、沪西、闸北等7个区同时向敌人发起进攻。
全上海枪炮声四起,喊杀声震天。
经过激烈巷战,除闸北区以外的警察署和兵营都被攻下,电话局和电报局也被占领,电灯熄灭,自来水断流。
市民们踊跃参战,主动拿出木板、砖头、布袋,构筑工事;饭铺的伙计赶做饮食,送往前线;佩戴红十字标志的济难队员,运送伤员,往来于战火纷飞的战场。
到21日晚,除闸北外其余6个地区相继解放。
闸北是敌人防御力量最强的地区,在20个军事据点上,守敌用机关枪、大炮、铁甲车进行顽强抵抗。
起义工人奋不顾身,英勇战斗,到22日下午6点,终于消灭了敌人。
市民们欢呼雀跃,庆祝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的胜利解放。
这次起义震动了全国和全世界,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使长期被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上海重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不久,蒋介石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篡夺了上海工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革命果实。
参加上海市总工会升旗典礼的工人武装纠察队
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的全体成员合影
苏州民众集会庆祝北伐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