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发展历程:第三章 合并组建中南大学_百度.

合集下载

院史讲解稿

院史讲解稿

院史讲解稿泱泱中华,几千年的进程中,孕育了辉煌的医学历史,而湘雅就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珠。

湘雅医学教育从1914年开办以来,已经度过了九十八载春秋,这么多年来,通过无数湘雅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拼搏,造就了湘雅熠熠生辉的品牌,也培养出了张孝谦、汤非凡、李振翩等一大批现代医学宗师,数以千计的知名学者、专家和数以万计的医学人才。

但是,保剑锋从磨砺出,湘雅的发展也是历经了很多挫折的。

接下来,请让我为大家细细道来。

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协和养病时,应湘雅第五届毕业生的请求,为湘雅题写了“学成致用”四个大字,学成是褒奖湘雅学子基础扎实,医学知识丰富,致用则是说湘雅人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所以,这是孙中山先生对湘雅极大地赞扬。

同时,据考证,这四个字也是孙中山先生一生的绝笔,具有十分珍贵的纪念意义。

这是1963年,在全国医学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湘雅第三任校长张孝谦教授。

接下来是1956年1月毛主席接见并宴请了湘雅首任校长颜福庆博士。

雅礼医院和护校不为人所知的是,湘雅医院其实比湘雅医学院要早创立。

在19世纪末,现代医学教育开始兴起,中国处在吸收西方文明的萌芽时期,鉴于此,耶鲁大学的部分毕业校友决意到中国兴医办学。

几经酝酿,于1901年2月10日,正式成立了雅礼会。

1903年,以雅礼会为首的10个团体代表议决邀请雅礼会以长沙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心。

湖南当时有2000多万人口,又位处华中腹地,民风淳朴,便于教化,可影响全国,所以,雅礼会最终选定了长沙,并邀请了当时正在印度孟买行医的胡美博士来华。

1905年夏,年仅29岁的胡美,携妻儿幼子,漂洋过海,来到了长沙,于1906年11月18日,正式开办了湖南省第一所西医医院——雅礼医院。

由于长沙当时十分闭塞,很多民众不接受西医,而雅礼医院的第一个病人甚至是大街上拉来的乞丐。

就像照片上看到的,医院周围围了一圈栅栏,大家可以想象到当时医院的困境。

同时感觉到这些先辈们当时的不易和为了自己理想的坚持与努力。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简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创办于1914年,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

学院素来治学严谨,造就了汤飞凡、张孝骞、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海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专家。

教学、科研、医疗水平之高超,深受国人称赞,曾享有“南湘雅”之盛誉。

设有13个医学本科专业,拥有基础医学院、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湘雅口腔医学院、湘雅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湘雅护理学院6所学院,有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湘雅口腔医院4所直属附属医院。

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9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7个医学学科ESI排名居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一。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的医学人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2人。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我国首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五所医学院校之一,2012年获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试点高校。

对外交流十分活跃,每年选派超过50%的八年制医学生赴耶鲁大学、Emory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推动境内外双学位授予联合培养新模式。

Introduction of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ofCentral South University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14, is the first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ly-run medical school. The strict medical education of Xiangya has trained and brought up numerous well-known medical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TANG Feifan, ZHANG Xiaoqian, XIE Shaowen, LI Zhenpian. The excellent level of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Xiangya is highly prais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Xiangya has enjoyed the reputation of “South Xiangya”.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is comprised of 6 schools and 4 directly affiliated hospitals which can offer 13 undergraduate medical majors. The 6 schools are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Xiangy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Xiangya School of Stomatology, Xiangya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Xiangya Nursing School. The 4 hospitals are Xiangya Hospital,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and Xiangya Stomatology Hospital.There are 13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29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s, 9 national key disciplines, 61 national clinical key specialties. Seven medical disciplines ranked the world’s top 1% at ESI and Clinical Medicine ranked the world’s top 1/1 000 of ESI global disciplines.Adhering to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schools with talents, Xiangya has trained tens of thousands of medical talents, including 12 academician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 2004, it wa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5 medical schools to carry out “Eight-Year Program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2012, it wa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s the first batch of pilot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Excellent Doctor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Foreig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Xiangya are extremely active. Every year, more than 50% of the eight-year program medical students will be selected and sent to world’s top universities to study, including Ya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Emory, and Cornell University, which has promoted a new model of joint training program for dual degree awarding at home and abroad.。

藏在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部,你了解几所?

藏在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部,你了解几所?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年的春天,这样的一段话感动了无数人,也让许多学子暗暗下定决心学医,投身“性命相托”的医疗事业中。

不过,或许有人已经发现,除去中医药大学和军事类院校,医药类大学中只剩下3所“211工程”/设高校。

为什么这么多医药类大学都“榜上无名”呢?其实在过去,原卫生部(含药监局)共有药类大学,它们都是实力强劲、历史悠久,且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院校,它们分别是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其中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都是“211工程”建设高校。

这成了中国医学教育的一块高原,尤其是号称“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4所医学院,更是医学院校中的翘楚。

然而在大约20年前的高校合并浪潮中,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医科大学,剩下9所医科大学都与综合性大学合并了。

尽管它们现在也是“985工程”/学建设高校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一所独立的大学,因此并不算在医药类大学的行列中。

那么,我们在填报医学相关志愿的时候,到底该选择专门的医药类大学,还是选择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部呢?1.看院校的学科建设情况。

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1.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部有单独的招生代码,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就与北京大学的招生代码不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

2.一般情况下,医学部在招生时只录取有医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

如果考生填报的都是非医学类专报考小贴士院校简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办于1914年,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联合创建,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也是我国首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医学院校之一。

学校先后更名为湘雅医学院、湖南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

2000院校简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齐鲁大学医学院。

[课件]中南大学简介(图文并茂)PPT

[课件]中南大学简介(图文并茂)PPT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 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 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 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 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 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享有中国土木工程学科“三驾马车”的 美誉;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 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 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潘世宬:著名病理生理学、试验肿瘤学家; 齐镇垣:一级教授、著名血液病学专家; 汤飞凡: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毒学与微生物学家; 王淀佐: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院士; 夏家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人类与医学细胞遗传学研究; 谢少文: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毒学与微生物学家; 姚开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理生理学、试验肿瘤专家; 易见龙:一级教授、著名血液生理学专家; 曾庆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桥梁结构振动与稳定的教学和研究; 曾苏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精密模锻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张孝骞: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消化病专家; 钟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冶金机械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周宏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遗传药理学开拓者和带头人; 左铁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 梁稳根:三一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被称为中国股改第一人,201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胡 润中国百富榜内地首富 王传福:比亚迪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世界电池大王,2009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中国内地首 富; 孙勤: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198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 探矿工程专业; 李长进: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董事长,1977年至1982年初,就读于原长沙铁道学院(现中 南大学铁道校区)铁道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导语:湘雅医院初名雅礼医院。

1978年,划归国家卫生部直管,1992年获湖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2000年,中南大学组建后,医院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现有编制床位3500张。

特色专科:
呼吸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普外科、眼科、心胸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病理科、口腔科、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科
详细介绍:
享有“南湘雅”盛誉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始建于1906年,由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协会合作创办,是我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

是国家卫生部直管,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是我国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

建院100年来,湘雅人遵循“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湘雅校训,秉承“严谨治学、严明纪律、严格管理”湘雅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医名家。

1992年,中国邮政首次发行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共4枚,其中两名医学科学家张孝骞、汤飞凡,均为“湘雅”第一届毕业生:张孝骞,为雪“东亚病夫”之国耻,用数载寒窗谱写了湘雅春秋的第一章节;汤飞凡,“国家的医学公仆”,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也是迄今为止发现重要病原体,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唯一的中国科学家;毛泽东主席曾亲笔写信介绍亲友来湘雅医院看病,对“湘雅”的医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医院现有临床及医技科室51个,研究所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3个,一级博士授予点2个,卫生部研究培训中心3个;目前有主任医师165人,副主任医师191人;年门、急诊量150余万人次,。

回眸百年——中南大学庆祝湘雅医学院建院100周年

回眸百年——中南大学庆祝湘雅医学院建院100周年

回眸百年——中南大学庆祝湘雅医学院建院100周年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4(0)7
【摘要】韶光流转,盛世如约.2014年10月18日,是湘雅医学院百年诞辰。

百年湘雅,世纪回眸,湘雅医学院已在风雨中走过辉煌百年。

一百年的栉风沐雨,湘雅始终迈着坚毅的步伐向前。

韶华似水,百年辉煌,从胡美创建雅礼医院,到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到湘雅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再从湖南医学院到湖南医科大学到今天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雅用实力书写了属于她的历史。

【总页数】1页(P644-644)
【关键词】湘雅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风雨中;谢少文;百年诞辰;仁心仁术;李振翩;读书声;精神传承;中国医学史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回眸百年——中南大学庆祝湘雅医学院建院100周年筹备工作委员会 [J],
2.回眸百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百年院庆 [J],
3.回眸百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百年院庆 [J],
4.百年驰名湘雅铸就世纪辉煌——隆重纪念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建院一百周年 [J], 陈野;颜秋雨;伍西明
5.中南大学庆祝湘雅医学院建院100周年筹备工作委员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南简介ppt

中南简介ppt

中南荣耀
中南大学工程院院士人数仅次于清华,共计16人。 2012年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以7个一等奖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一。 刘路:中国最年轻的正教授,中南大学08级学生,因为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而引起数学逻辑届 的轰动。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来中南大学进行科技创新调研 ,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中南大学科技创新 力量的高度重视。
中南大学简介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 “211工程”和“985工程”,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政府部省三方重点共建 的大学。学校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 组建而成。 【校训:经世致用 】 【校风:求实、创新、团结、进取. 】
知名校友
中南大学的前身: 中南工大,长沙铁 道学院,湘雅医学 院,自建校以来出 现了一批又一批杰 出的人才,值得所 有中南学子学习和 70% 骄傲。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发展历程:第一章 概 述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发展历程:第一章  概  述

跨越篇第一章概述1994~2004年,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具有跨越意义的十年。

由于它跨越了世纪,跨越了千年,而显得不同凡响。

耐人寻味的是:也许是适逢其时,也许更多的是湘雅人和,这十年中的湘雅得到了不同寻常的跨越式发展,在湘雅九秩春秋中,谱写了令人叹止的一章。

筹谋跨越的领导班子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一个军的军长、一个厂的厂长、一个学校的校长,对这个军、这个厂、这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翻阅湘雅九十年的历史画卷,历任的十位校长对湘雅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首任校长颜福庆(1914—1929年任职)作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驱,本着按欧美甲种标准的办学理念,严谨治学,为湘雅跻身一流医学院创下了重要的根基;1921年11月,美国教育代表团来华考察,确认湘雅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同为全国最良之一,“南湘雅、北协和”之称由此而起,盛誉日渐。

第三任校长张孝骞(1937—1948年任职)按照“求真求确、必邃必专、公勇勤慎、诚爱谦廉”的要求,严格培养质量;特别是在八年抗战期间,饱经磨难,带领师生先后搬迁至贵阳、重庆,坚持办学不辍,体现了湘雅人“历尽艰难颠沛,壮气直无前”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感人篇章。

其他几任如王子玕、凌敏猷、游胜华、李亭植、王鹏程、徐有恒、罗嘉典等校长在弘扬湘雅精神、铸造湘雅品牌、建设湘雅、发展湘雅等方面都作出了载入史册的贡献。

近十年(1994~2004年)是湘雅辉煌的十年,是湘雅发展史上具有重大跨越意义的十年。

第十任校长胡冬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果断决策以“质量、规模、效益”为主要突破口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与全校二万余名师生员工一道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与时俱进,在教学、科研、医疗、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湘雅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早在1993年初,学校就开始筹谋跨越式发展战略。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将“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作为“211工程”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合并组建中南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211工程”建设,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高校管理体制布局结构的决定》后,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模式,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局面的改革,在全国广泛推进,迅猛发展。

在这一历史变革中,湖南医科大学与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大学,湘雅从此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第一节组建中南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历史性变革。

这场历史性变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1992年,称为酝酿阶段。

第二阶段,从1992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称为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特别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扬州会议以后,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1998到2000年,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3年内取得了全面性突破发展,形成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高教管理体制。

1998年下半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湘雅校园成为热门话题,也进入校党委常委的议事日程。

1999年的党政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佳途径。

3月19日,学校召开了第五届教职工、第13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胡冬煦校长在大会报告中,号召全校师生员工更新观念,逐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从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转变、从单纯扩大规模向提高教学质量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专业性培养向适应性培养的转变、课程体系从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资源组织方式从单纯追求投入向增加投入和挖掘潜力并举方式的转变。

与会代表在讨论校长报告时表现出对“学校往何处去”的极大关注:有的主张与别的大学合并,有的认为不要合并,走自己的路,自己强大了,自有生存之道;也有的主张坐而观之。

对此,校党委书记孙振球在大会闭幕时指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学校的大局,不仅教职工关注,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也十分关注。

他强调指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行为,与中央保持一致,是政治纪律;但也希望,在政府行为约束下,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找到最佳途径,这就是维持原国家级水平,在人财物的管理上有相对独立性;仍然属卫生部管理最好,合并后最理想的办学模式是参照法国巴黎大学。

他表示,尽管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受限较多,但一定会根据大家的思维,尽量把事情办好。

经过反复商讨,学校党政于10月25日就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情况向卫生部党组、行政报告,请求卫生部直接管理,“即使是办一所部属院校,学校也迫切希望留在卫生部。

这是学校党委常委集体讨论研究的结果,也是全校近20000名师生员工的共同心愿。

”湖南省人民政府虽然赞同和支持卫生部直接管理湖南医大,认为这是最佳方案,但又担心卫生部今后不管高校,而将其下放到省管,所以提出了将医大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大学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设想。

唐之享副省长先后约见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交换了组建中南大学的意见。

中南工业大学领导也多次来校共商合并事宜。

11月29日,学校党委、行政书面报告省委、省政府,表示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认真执行教育部、卫生部、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国情、省情、校情,准确把握“共建、调整、联合、合并”八字方针,做好进入中央部委管理学校或省政府管理学校两种准备。

如果卫生部不再管理学校,将积极探索与省内其他由教育部主管的学校(例如中南工业大学或湖南大学)合并而成为教育部部属院校的可能性。

同时要求保持相对独立性,即保持独立法人资格,保持独立办学自主权。

在合并组建新校的模式方面,建议参照法国巴黎大学或美国加州大学的模式(即彼此独立的分大学或分校的模式),以保证医学教育在合并后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历史的延续性。

如果不能保证合并后的独立性原则,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学校可采取由湖南省与卫生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与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由于体制改革事关学校的发展,学校党委常委在决策时非常慎重。

这时,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已成立合并筹备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合并当中的若干问题,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也组织了一个筹备小组商谈合并问题。

校党委常委经过反复讨论,最后集体决策:“即使今后卫生部一所学校都不管,我们也希望待北医、上医有了组建综合性大学的成功经验后,再做考虑。

”12月初,湖南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将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中南大学进入教育部”的决定,学校党政当即致函湖南省教委,并请转呈省委、省政府,表示坚决拥护。

12月17日,学校党委召开全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力争进入教育部直管院校行列,跻身国家队。

会议号召全校师生统一思想,积极做好合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心协力,力争实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此后,学校各部门开始与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的对口部门接触,三校领导也多次召开碰头会,经过磋商,大家在“强强联合、组建中南大学”问题上最终达成共识,并于12月31日联合向教育部书面请示,称“三校领导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经过磋商,一致同意三校合并组建中南大学。

”特请求教育部充分考虑,批准三校合并。

三校承诺本着有利于中南大学发展、有利于三校优势互补、有利于办学特色的保持和发展,积极搞好合并工作,探索组建综合性大学的新模式。

2000年4月11日,教育部做出《关于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大学的决定》(教发[2000]84号),同时宣布撤销原三校建制,明确中南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希望中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加快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尽快实现实质性融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湖南省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4月29日,中南大学在原中南工业大学主校区电影场隆重举行组建大会。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高教司司长钟秉林、直属高校办公室主任高文兵,铁道部副部长蔡振华,卫生部人事司副司长张爱莉,湖南省委副书记吴向东、副省长唐之享、省教委主任许云昭等有关领导,兄弟院校的负责人以及原三校的院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处以上干部共800余人出席会议。

唐之享主持大会,周远清宣读了教育部的决定和教育部党组关于中南大学党政领导的任命。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湘雅融入了一个更大的“家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湘雅医学院成立中南大学组建后,学校党委根据教育部党组的指示精神,制定了“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实质合并,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共谋发展”的工作方针,全校按照“五统一”的要求,进入了实质性融合阶段。

湖南医科大学在建制宣布撤销后,改称中南大学湘雅校区,三所附属医院分别改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附二医院、中南大学附三医院。

虽然,原学校党委、校务会都不存在了,学校也不能再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运转,但湘雅作为一个整体,继承了近九十年来办学的优良传统,“学术至上,育人第一”。

一方面做到人不散,心不散,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正常的工作秩序不乱;另一方面,积极谋求成立湘雅医学院,以此保持医学教育办学的整体性,质量的稳定性,精神的延续性。

早在三校合并的酝酿阶段,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就一直在考虑学校合并后如何保持医学的整体地位问题,希望成立相当于原湖南医科大学建制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或者中南大学湘雅分校。

2000年4月初,正值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北大,北京医科大学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仍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学校党委、行政既向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在中南大学组建时,同时宣布成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或中南大学湘雅分校,也像北京医科大学那样,保持原来的级别不变。

但是由于当时高等学校合并的模式正处在探索阶段,以及形势、政策等多方面原因,上级对这个报告和请求没有回音。

尽管如此,广大湘雅师生员工成立湘雅医学院的愿望仍然非常强烈,其努力也一直没有停止。

2000年10月,根据教育部和中共湖南省委的统一部署,中南大学决定在学校和处(部)院(系、所)两级领导班子以及521名处级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在“三讲”教育中,广大教职工又把“成立湘雅医学院”作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提了出来。

由于中共中央中发(1998)17号文件明确规定:针对“三讲”集中教育中群众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领导班子要集中分析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并在适当范围向干部群众通报结果。

因此,这条意见得到了中共湖南省委驻中南大学“三讲”教育巡视组的高度重视。

在巡视组的督促下,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按照“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未整先改”的原则,于11月10日召开专门会议,经过集体讨论,一致决定:成立湘雅医学院。

11月28日下午,当校长胡冬煦在原湖南医科大学全校教师骨干、学科带头人、机关科以上干部大会上场宣布这一决定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与会的许多老同志激动得热泪盈眶。

12月8日,也就是湘雅建校86周年校庆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宣告成立,在湘雅小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

600余名干部职工代表出席大会,中南大学党委书记张保军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决定》,校长胡冬煦代表学校致辞,他要求湘雅医学院努力实现高等医学教育、生命学科的飞跃,成为中南大学的龙头学科之一,成为实力更强、影响更大的医学名牌学府。

2001年1月,学校党委决定成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党委,任命原湖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卢捷湘为中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委员会书记,任命原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田勇泉为湘雅医学院院长,原湖南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陈本悦、学生工作部部长胡盛明为副书记,原湖南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陶立坚、原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曹亚为副院长,原湖南医科大学校长助理翁学东任调研员。

湘雅医学院开始正常运转。

原湖南医科大学的教职工,无论是这里培养的还是在这里工作的,都有深厚的“湘雅情节”。

因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湖医人为恢复“湘雅”的称号,就做过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成效。

1995年,湖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恢复湘雅医院称谓;1996年,湖南医科大学所在的北站路更名为湘雅路。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底,在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支持下,湖南医科大学曾向中央有关部委请求将“湖南医科大学”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