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交换网络的设计

合集下载

辽工大电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课后题总结

辽工大电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课后题总结

1、什么是程控数字交换机?【答】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

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结构及功能?【答】1、交换网络:交换网络可以看成一个有M条入线和N条出现的网络其基本功能是根据需要使某一入线与出线链接,提供用户通信接口之间的连接。

2、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分为用户接口电路和中继接口电路,其作用是把来自用户线或中继线的消息转换成交换设备可以处理的信号。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程控数字交换机工作的指挥核心,它由处理机存储器I/O接口部件组成。

第一级:外围设备控制级。

主要对靠近交换机网络侧的端口电路及交换机的其他外围设备进行控制,跟踪监视终端用户,中继线的呼叫占用情况。

第二级:呼叫处理控制级,对第一级的输入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三级:维护测试控制级。

用于系统的维护和测试。

3、程控数字交换机的优越性【答】1、能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性能。

2、维护管理方便,可靠性高。

3、灵活性大。

4、便于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发展。

5、可以采用公共信号信道系统。

6、便于利用电子器件的最新成果,可使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能得到发挥。

6、简述30132路PCM帧结构的特点【答】一个复帧包含16个子帧(F)每个子帧有32个时隙(TS)每个时隙占8位,TS1-TS15及TS17-TS31为30个话路时隙,TS0为帧同步时隙,F0帧的TSD16用来传送复制同步码复帧失步告警信息等,F1-F15帧的TS16共15个8bit传送30个话路线路信息,每个话路个分到4个bit线路信号码。

7、某用户通话时长为2分钟,则交换机共为其交换多少次信号【答】FS=80000HZ T=1/8000 2min=120s 120/(1/8000)=9.6×105次4、某HW线上的主叫用户占用TS10被叫用户占用TS20请通过T接线器完成彼此的信号交换(分别接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10、单路PCM信号传输时,其抽样频率是多少?传送码率是多少?30/32路基群传输码率是多少?【答】8000HZ 64kb/s 2048kb/s7、BHCA的测量方法和假定前提是怎么样规定的【答】测量方法:BHCA=用户话务量×用户数/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入中继线话务量×入中继线线数/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规定:1、一个试呼叫处理,是一款完整的呼叫接续对不成功的呼叫不予考虑。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答案

此答案由304室全体同学提供,其中标红的题目未做。

答案中可能有错误或缺漏,欢迎大家及时指出。

谢谢!《现代交换原理》练习题一.填空题1、电话通信是利用声/电变换传输人类语言的一种电信系统。

国际上选定 300~3400H Z这个频段作为标准的电话通信的频带。

2、实现通信必须要有三个要素: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3、试列出程控交换机可提供的五种服务:呼叫转移、专线、遇忙回叫、免打扰、多方通话。

4、交换节点可控制的接续类型有本局、出局、入局、转接接续。

5、F-150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话路系统、中央处理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三部分组成。

6、传输设备的输入时钟和接收时钟不一致时,会产生信号的丢失和重复。

7、单极性码只适合于在机架内部或邻近机架传输,不适合在线路中传输。

8、局间的PCM传输线上传输的是 HDB3 码,进入数字交换局的是 NRZ 码。

所以,数字中继器要有码型变换功能。

9、用户集线器是用户终端设备的接口电路,完成用户话务的集中(或分散),此功能是利用单极T接线器实现。

10、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是:实时性强,具有并发性,适应性强,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

11、时间表有16行,8列,则该时间表可调度的最大程序数为__8________个,可提供的最大不同周期数有___5_______个。

12、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包括___系统数据____、_局数据______ 、__用户数据_____三部分。

按照程控软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

13、双处理机结构有三种工作方式:同步双工工作方式、话务分担工作方式、主/备用工作方式。

14、程控交换机软件管理技术主要有:实时处理、多重处理、群处理、多处理机。

15、多处理机控制系统中,分工方式主要有话务分担方式、功能分担方式根据处理的数据保留情况,双套系统中又可分为、冷备用和热备用。

16、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程序和相关数据的总和。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设计摘要:程控数字交换是控制系统依靠事先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引导微分处理机对各种信令进行处理,对交换网络和接口进行必要的控制。

单一的S接线器不能单独构成数字交换网络,而T接线器可以单独构成,但是T接线器容量受到限制,因此本设计采用四级接线器,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形成无阻塞型数字交换网。

采用接线线器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时间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的不同组合以得到一定容量要求,在交换器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PCM的复用度。

关键词:TSST;S接线器;T接线器;数字交换网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设计背景 (1)1.2 设计参数及内容 (1)第2章时分数字交换网 (3)第3章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4)3.1 数字交换网的基本概念 (4)3.2 时间(T)接线器 (4)3.2.1 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4)3.2.2 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5)3.3 空间(S)接线器 (6)3.3.1 S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6)3.3.2 S接线器的两种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8)第四章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 (10)4.1 串/并变换和并/串变换 (10)4.2 TSST接续网 (11)4.3 TSST网络工作原理 (12)第五章网络阻塞分析 (15)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第1章绪论1.1 设计背景随着数字交换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交换网络是程控交换系统中一种规模可缩放的大容量数字交换部件,目前在交换局中运行的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其数字交换网络主要采用复制式T型时分交换。

在实现上通常采用专用通信芯片。

现今数字网络已经在通信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上看,大大简化了网络容量的局限性,实现大容量。

其业务能力增强,且具有强大的网络智能化管理。

现在的数字交换网络也增加了很多个性业务,相信数字交换机将是现在数字通信社会不可取代的只能设备。

数字交换机的诞生不但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电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现代交换技术》在线作业二-3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现代交换技术》在线作业二-3

1.开关阵列的交叉点数是交换单元的()。

A.入线数和出线数的和B.入线数和出线数的乘积C.入线数D.出线数答案:B2.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

A.1404B.380C.1916D.132答案:B3.对于16×16的banyan网络,其级数为()。

A.2B.4C.32D.16答案:B4.对于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接收,不需要需要用到的功能部件是()。

A.数字滤波器组B.数字逻辑识别电路C.缓冲器D.A/D转换器答案:D5.ATM信元结构由()字节的固定长度数据块组成。

A.53B.54C.96D.16答案:A6.对三级CLOS网络C(m,n,r),如果(),则此网络是可重排无阻塞的。

A.m≥2n-1B.n≥2m-1C.m≥nD.n≥m答案:C7.一般程控交换机的馈电电压是负()伏。

A.48B.12C.20D.36答案:A8.1875年6月2日()和沃森发明了电话。

A.贝尔B.爱迪生C.法拉第D.爱立克森答案:A9.忙时试呼次数BHCA估算公式中的固有开销a主要来自()。

A.时钟级程序B.基本级程序C.故障级程序D.运行级程序答案:A10.有一4×4的电子交叉矩阵,每条复用线有32个时隙,则需要的控制存储器个数是()。

A.2B.4C.8D.16答案:B11.N = 8的均匀洗牌连接,其连接函数表示为()。

A.f(x2x1x0)=x2x1x0B.f(x2x1x0)=x0x1x2C.f(x2x1x0)=x1x0x2D.f(x2x1x0)=x0x2x1答案:C12.某一线路传输速率为2000b/s,有2个用户共用此线路,当采用预分配复用方式时,每个用户可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是()。

A.1000b/sB.2000b/sC.4000b/sD.8000b/s答案:A13.按照BANYAN网络的构成规则,构成64×64的BANYAN网络,其级数应为()。

程控交换机复习题

程控交换机复习题

程控交换机复习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Em(A)中,如果m 保持不变,则A 越⼤,E 就( A )。

A.变⼤ B.不变 C.变⼩ D.⽆规律2. 分组交换中,数据报⽅式不具备的特点是( D )。

A.每个分组在⽹络上独⽴传输B.源端和⽬的端均相同的分组可能会经过不同的路径传输C.源端和⽬的端均相同的分组到达⽬的端后,顺序可能会变化D.源端和⽬的端均相同的分组具有相同的分组长度3. ATM 信元的信元头和净荷域分别为( C )字节。

A.8 和16 B.5 和32 C.5 和48 D.8 和484. 规范描述语⾔ SDL ⽤于( C )。

A、⼈机对话B、编写软件程序C、说明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D、故障诊断5. 在交换系统中,去话分析利⽤( A/B )作为索引来检索主叫⽤户数据。

A、电话号码B、设备码C、⽤户线类别 D.呼出权限6. 下列属于⽀撑⽹范畴的是( A )。

A、信令⽹B、电话⽹C、智能⽹D、接⼊⽹7. 我国国内信令⽹信令点是采⽤( C )位的⼆进制数编码。

A、12B、18C、24D、328. 下⾯关于 SCCP 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具有附加的寻址功能。

B、具有地址翻译功能。

C、具有分段/重装功能。

D、只能提供⽆连接服务。

9. 在采⽤⽐特型时间表调度时钟级程序时,设时间表共有 16 ⾏、9 列,则程序周期最多有( D )种。

A、16B、9C、 3D、510. 忙时试呼次数缩写为( D )。

A、ISDNB、BHCBC、MTBFD、BHCA1.在PCM系统中,抽样频率(d)A300hz B500hz C800hz D8000hz2.若每条HW线均为PCM基群,则HW2TS5位于复⽤线上的TSX,其中X=(c)A74 B73 C42 D413.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系统由(c)组成。

A.处理机、交换⽹络、输⼊/输出接⼝B.处理机、交换⽹络、存储器C.处理机、存储器、输⼊/输出接⼝D. 处理机、交换⽹络、中继接⼝4.在基本级、周期级、故障级这三种任务中,(c)优先执⾏的级别最⾼。

程控交换机PPT课件

程控交换机PPT课件

2021/4/16
36
• 模拟用户电路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BORSCHT七个功能:
B(Battery feeding)馈电
O(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
R(Ringing control)振铃控制
S(Supervision)监视
C(CODEC & filters)编译码和滤波
用户模块结构
微 处理 机
28
各部分功能 交换网络:集中(或分散)话务量。
信号提取和插入电路:把处理机通信信息从信息流中提取出来(或插入)。
网络接口:实现和选组级数字交换网络的接口。
扫描存储器:暂存从用户电路读取的信息。
分配存储器:暂存向用户电路发出的命令信息。
用户电路:实现与用户间的接口。
用户处理机:控制用户模块完成通信功能。
2021/4/16
30
5.3 接口设备
• 接口设备是数字程控交换机与外围环境的接口,其功能是完成外部信号 与交换机内部信号的转换。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接口设备主要有用户电路、 中继电路和信令收发设备。
5.3.1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接口类型
图5.4表明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各种接口.
V类和Z类接口是数字程控交换机用户侧接口,A类、B类
• V2:是连接数字远端模块的接口。
• V3:连接数字PABX的接口,为ISDN的基群速率接口
(30B+D)。
• V4:是支持多个2B+D终端接入的接口。
• V5:是接入网第一个标准化的接口,支持n条E1的接入
( 2021/4/16 1≤n≤16),V5接口包括V5.1接口和V5.2接口。
33
(2)Z接口:
2021/4/16

现代交换思考题

现代交换思考题

2
现代交换技术 思考题
输出控制 输入控制 输 电路交换优点:面向连接,时延小,数据传输可靠、有序,有质 量保证;透明传输,开销小,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电路交换缺点:资源独占、线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同终端 不能互通,可能存在呼损。 3-2 电路交换机有哪些接口? 它们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中继侧接口:即至其它交换机的接口,包括 A接口:数字接口,通PCM一次群线路连接至其它交换机。 B接口:数字接口,通过PCM二次群线路连接其它交换机。 C接口:模拟中继接口,有二线和四线之分。 2.用户侧接口,即交换机至用户的接口,包括 模拟用户接口Z:模拟用户接口是程控交换设备连接模拟话机的接口电路, 也常称为用户电路(LC)。用户电路实际上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间 的接口 数字用户接口V :数字用户线接口是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 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 3.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接口:用于传递与操作和维护有关的信息。
数据报优点: (1)不需端到端的连接,对短报文通信效率比较高;(2)网络节 点根据分组头地址自由选路,对网络故障不敏感。 数据报缺点: (1)分组到达目的站时可能不按发送顺序,需重排;(2)分组和 节点的开销较大。 适用场合:短报文的数据通信,如询问/响应型业务。
10
现代交换技术 思考题
6-2 简述逻辑信道和虚电路不同点。
13
现代交换技术 思考题
7.3 ATM交换机有哪几个模块组成?分别完成什么功能?
ATM交换机由入线处理模块、出线处理模块、信元交换机构、控制模块 和系统管理5大功能模块组成。 入线处理模块对输入线路上的信息流进行信元定界、信元有效性检验和 信元类型分类。 出线处理模块完成与入线处理模块相反的处理,主要是将交换模块输出 的信元流、控制模块输出的OAM信元流以及相应的信令信元流复合,形成送 往出线的特定形式的比特流,并完成信息信元流速率和线路传输速率的适配。 呼叫处理控制模块完成VCC、VPC的建立和拆除,并对ATM交换模块进行 控制,处理和发送OAM信元,发送信令信元,保证用户/网络的操作顺利进行。 交换单元模块完成交换动作的控制,将某输入线上的信元交换到某输出 线上。 拥塞控制和资源管理模块对网络资源和网络拥塞进行控制和管理。

第5章 信息交换技术

第5章 信息交换技术

式的电信号。光交换是对光信号直接进行的交换,它不需将光缆
送来的光信号先变成电信号,经过交换后再复原为光信号。由于 被交换的信息载体从电变成了光,从而使光交换具有宽带特性,
且不受电磁干扰。光交换系统被认为是可以适应高速宽带通信业
务的新一代交换系统。 实现光交换的主要设备是光交换机,它在功能结构上可分为 光交换网络和控制回路两大部分。目前的光交换机严格地说,应 该称为“电控光交换机”。随着光器件技术的发展,光交换技术 最终的发展趋势将是光控光交换
《通信技术基础》
第5章 信息交换技术 (2) 存储程序控制(SPC:Stored Program Control)交换机。所 谓程 控,是存储程序控制的简称,程控交换是一种用计算机控制 的电话交换技术,它将对交换机话路设备的控制功能预先编制好程 序存到存储器中,然后用计算机启动运行程序,再通过接口电路控 制交换机话路设备接续。程控交换机具在以下特点: 1)灵活性大,适应性强。程控方式能适应通信网的各种网络 环境、 性能要求和各种变化。 2)能方便地提供各种新业务。 3)便于采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公共信道信令是在与话路完 全分开 的信令数据链路上集中大量的传送,传输速度快,信息容量 大,且便于信令的控制与管理。 4)易于实现维护自动化和集中化。 5)便于维护管理。
实现时隙交换功能的部件称为时间(T)接线器,实现空间交换 功能的部件称为空间(S)接线器,T接线器与S接线器的适当组
合就构成了数字交换网络
1) T接线器。 T接线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5.8所示
《通信技术基础》
第5章 信息交换技术
信息存储器 0 1 2
TS30
TS2
0 1 2
信息存储器
TS30
TS2
网络或最终用户负责在接收点重新组装分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石油大学程控交换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程控交换题目T-S-T交换网络的设计院系专业年级通信工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页脚内容1目录前言 (3)第一章T-S-T网络基本原理 (4)1.1 T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 (4)1.2 S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 (6)1.3 T-S-T交换网络 (7)第二章硬件介绍 (8)2.1时分交换芯片MT8980 (8)2.2空分交换芯片MT8816 (10)2.3 单片机AT89C51 (13)2.4 锁存器74HC573 (16)第三章T-S-T网络总体设计及性能分析 (17)总结及心得体会 (19)参考文献 (19)页脚内容2前言对于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来说,它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心。

其中,时分接线器( T型) 和空分接线器( S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交换单元电路。

单独的T接线器和S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而对于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空分交换芯片和时分交换芯片构成TST交换网络,完成多语音用户间的交换。

其次,利用TST网络。

TST(时分-空分-时分)交换网络是在电路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换网络,它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分别作为初级T和次级T,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S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T接线器的数量。

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母线的时隙交换。

S接线器:负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

第2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换。

这次课程设计利用时分交换芯片MT8980及空分交换芯片MT8816构成TST交换网络,它是在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中,输入级T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中间级S型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输出控制工作方式,输出级T型接线器工作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页脚内容3T-S-T交换网络的设计通常单独的T接线器和S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对于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采用T-S-T交换网路。

用空分交换芯片和时分交换芯片构成T-S-T交换网络。

要求:(1)熟悉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功能,以及构成T-S-T交换网络的方法。

(2)查阅相关芯片的资料,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具体芯片,熟悉各芯片的工作原理、性能及使用方法。

(3)完成硬件设计,画出原理图第一章T-S-T网络基本原理在交换过程中,既有时隙的交换----时间交换,又有复用线间的交换----空间交换,可以通过接线器实现。

两种基本接线器:时间接线器:T接线器,完成时隙的交换空间接线器:S接线器,完成复用线间的交换。

1.1 T时间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页脚内容4进行时隙的交换采用的是T接线器,结构上是由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两部分组成,都由RAM 构成。

话音存储器用来暂存话音数字编码信息,每个话路为8bit。

SM的容量即SM的存储单元数等于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数。

控制存储器用来存放SM的地址码(单元号码),CM的容量通常等于SM的容量,每个单元所存储SM的地址码是由处理机控写入。

T接线器工作原理方面就控制存储器对话音存储器的控制而言,可有两种控制方式:①顺序写入,控制输出,简称“输出控制”。

②控制写入,顺序写出,简称“输入控制”。

其控制方式如下图(1),图(2):图1.1 输入控制图1.2 输出控制输出控制方式是怎样工作的?T接线器是相同母线上的时隙交换,如图1.1中的输入话音在TS50,经过T接线器以后交换至TS450,然后输出至下一级。

CPU根据这一要求,通过软件在控制存储器的450号单元写入“50”。

这个写入是由CPU控制进行的,因此把它叫做“控制写入”,有的书上叫做“随机写入”。

这是因为写入到控制存页脚内容5储器去的时间是随机的,即根据CPU的需要而定,和PCM的时隙定位时间无关。

控制存储器的读出由定时脉冲控制,按照时隙号读出相应单元内容。

如0#时隙,读出0#单元内容;1#时隙读出1#单元内容······这种工作方式叫做“顺序读出”。

话音存储器的工作方式正好和控制存储器的方式相反,即是“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也就是说,由定时脉冲控制,按顺序将不同时隙的话音信号写入相应的单元中去。

写入的单元号和时隙号一一对应。

而读出是则要根据控制存储器的控制信息(读出数据)而进行。

这种方式也叫做“顺序写入,随机读出”。

由于向话音存储器输入话音信号不受CPU控制,而输入话音信号(读出时)受到CPU控制的控制存储器的控制,因此把它总称为“输出控制”方式。

输入控制方式是怎样工作的?话音存储器的写入时要受控制存储器的控制,而其读出则受定时脉冲控制按顺序读出。

控制存储器的工作方式任然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即由CPU控制写入,在定时脉冲控制下按顺序读出。

但是CPU写入到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却不同了。

图1.2中CPU要在控制存储器的50号单元写入内容“450”。

然后控制存储器按顺序读出,在TS50时读出内容“450”作为话音存储器写入地址,将输入端TS50中的话音内容写入到450号单元中去。

话音存储器按顺序读出,在TS450读出450号单元内容,这也就是TS50的输入内容,这样完成了时隙交换。

输入和输入方式比较页脚内容61.2 S空间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不同母线之间的交换采用的是S接线器,它包括一个n×n的电子交叉矩阵和对应的控制存储器。

n×n的交叉矩阵有n条输入复用线和n条输出复用线,每条复用线上传送由若干个时隙组成的同步时分复用信号,任一条输入复用线可以选通任一条输出复用线。

这里我们说成复用线,而不一定是一套32路的PCM系统,是因为实际上还要将各个PCM系统进一步复用,使一条复用线上具有更多的时隙,以更高的码率进入电子交叉矩阵,从而提高性能。

因为每条复用线上具有若干个时隙,也即每条复用线上传送了若干个用户的信息,所以,输入复用线与输出复用线应在某一个指定时隙接通。

所以说,空间接线器不进行时隙交换,而仅仅实现同一时隙的空间交换。

当然,对应于一定出入线的各个交叉点是按复用时隙而高速工作;而在这个意义上,空间接线器是以时分方式工作的。

如下图(3),图(4)所示:页脚内容7输入与输出方式比较输出控制地址内容单元字长CM时隙号入线号出线数输入控制地址内容单元字长CM时隙号出线号入线数页脚内容8有上我们可得到S接线器与T接线器的差别:1.3 T-S-T交换网络T-S-T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S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T接线器的数量。

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母线的时隙交换。

S接线器:负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

第2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换。

而两个T接线器的控制方式是一般不同的,这样便于CM的合用。

因为采用两个T级,可充分利用时分接线器成本低和无阻塞的特点,并利用S级扩大容量,使他具有成本低,阻塞率小和路由寻找简单等特点。

这种数字交换网引入了空分级S,改善了话务的疏散功能,并通过扩大S级的输入母线和输出母线,将多个时分接线器连接起来,大幅度提高了交换网的容量。

图(5)中S级之前的称为前T级,S级之后的称为后T级。

页脚内容9图1.5 T-S-T网络图为减少选路次数,简化控制,可使两个方向的内部时隙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可相差半帧,俗称反相法,即:设:Nf=一帧的时隙数, Na=A到B方向的内部时隙数, Nb=B到A方向的内部时隙数则:Nb= Na +Nf/2TST网络完全无阻塞的条件:m(内部时隙数)=2n(输入时隙数)在实际应用中,用户A所在的同一组T级网络中前T级和后T级使用同一个控制存储器来控制,但两者最高位是倒相关系,同样的方法,用户B所属的T级网络也是采用的同一个控制存储器来控制,只需要将最高位反相后送给后T级。

这样在电路上大大的简化了控制电路的复杂程度。

第二章硬件介绍2.1时分交换芯片页脚内容10(1)MT8980基本特性它内部含串/并交换器、数据存储器、帧计数器、控制接口电路、接续存储器、控制寄存器、输出复用电路及并/串变换器等功能单元。

输入和输出均连接8条PCM基群数据线,在控制信号作用下,可实现240、256路数字话音或数据的无阻塞数字交换。

它是目前集成度较高的新型数字交换电路,可用于中、小型程控用户数字交换机。

(2)MT8980工作原理图2.1 MT8980的功能框图MT8980芯片管脚图:页脚内容11图2.2 MT89980芯片管脚图如图2.2,该芯片有STI0~STI7八个串行输入通路:STO0~STO7八个串行输出通路。

每个输入通路上能够接收2.048Mbit/s的码流。

2.048Mbit/s对应着32个话路的语音信号的PCM码流。

因此该芯片能同时接收256(32×8)个话路的语音信号码流。

在CPU 的控制下可以实现这256个话路中间的任意两个话路之间的交换。

是芯片的输入时钟,频率为4.096 MHz,它给芯片的输入输出码流定位。

是2.048Mbit/s码流的帧同步信号。

通过控制接口CPU可以对芯片内部的寄存器进行读写。

A0~A5是微处理器接口时地址信号输入。

D0~D7是微处理器接口时双向数据输入/输出(三态)。

是片选信号输入, 低电平有效。

DS是微处理器接口时数据输入选通信号, 高电平有效。

R/是微处理器接口时读、写控制信号, 若输入高电平,为读出;若输入低电平,则为写入。

ODE是输出驱动允许。

若该输入保持高电平, 则STO0~STO7输出驱动器正常工作; 若为低电平, 则页脚内容12STO0~STO7呈高阻。

CSTO是控制总线输出。

每帧由256 b 组成, 每码元为接续存储器高位256个存贮单元第1位的值。

第0码流相应的码元先输出。

是数据应答信号输出(开漏输出),它为微处理器接口时数据证实信号, 若此端下拉至低电平,电路处理完数据, 通常经接+5V。

在芯片内部各个输出通路中的每个时隙都对应着两个连接寄存器(低位寄存器、高位寄存器),另外还有一个控制寄存器,通过对这些寄存器的设置可以使MT8980完成各种功能。

2.2空分交换芯片图2.3 空分交换MT8816功能及管脚排列图MT8816芯片管脚图:页脚内容13图2.4 MT8816芯片管脚图(1)空分交换MT8816基本特性该芯片是8×16模拟开关阵列,它内含7—128线地址译码器,控制锁存器和8×16交叉点开关阵列,其电路的基本特性为:1.8×16模拟开关阵列功能2.导通电阻(VDD=12V)15Ω3.导通电阻偏差(VDD=12V)5Ω4.模拟信号最大幅度12VPP5.开关带宽45MHZ6.非线性失真0.01%页脚内容147.电源 4.5V~13.2V8.工艺CMOS(2)MT8816管脚说明COL0~COL7列输入\输出,开关阵列8路列输入或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