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招投标过程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招投标过程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招投标过程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招投标

自从1984年美国首次出现智能建筑以来,智能建筑便蓬勃发展,到80年代末,我国的智能建筑也逐步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建设如雨后春笋,呈显出一股持续的建设热潮。但在所建设的智能建筑中,并不是所有建筑都能按设计要求成功开通智能化弱电系统,特别是90年代初期,智能建筑的成功开通率非常低。

充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需求的盲目性。不切实际,盲目追求所谓的“第一流”、“多少年不落后”。(二)智能化弱电系统的集成商选择不合适,无法很好实施各项工作。(三)忽略了智能建筑作为系统工程的系统性,不能妥善处理好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与土建、机电等工程的相互关系。(四)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造成系统无法顺利实施。

根据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大厦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实施经验,智能化弱电系统应按照下列步骤实施:调研→定位→建立弱电系统功能需求→确立智能化系统方案→方案评审→编制弱电系统的招标文件→招投标→专家

评审→确定智能弱电系统的集成商及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及确认→施工

组织管理→运行维护。本文仅就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招投标实施过程谈些经验体会。

1. 智能化弱电系统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应包括四个方面:投标要求、商务要求、技术规范、图纸及设备清单。对于投标要求及商务要求,主要反映对投标者提出的有关投标文件方面的注意事项及商务要求,在此不作展开介绍,主要对技术规范、图纸及设备清单方面作阐述。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实际上就是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方案。弱电系统方案根据建立的智能系统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以功能需求为准则

弱电系统方案以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为目标,并针对业务的特点确保实用性。

开放性

在总体规划大厦的智能化系统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业主的信息发展规划,使其成为整个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结点,开放性地融入全球信息网络。

先进性

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使所提出的方案保证能将大厦建成先进的、现代化的智能大厦。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充分考虑大厦整个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整个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和监控;总体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集成不同生产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整个大厦的智能化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服务性和便利性

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要求,讲究便利性和舒适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及能源的目的。对于来自大厦内、外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予以收集、处理、存贮、传输、检索和提供决策的能力,为大厦的拥有者及其客户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务;为大厦的管理者及其客户提供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工作环境。

经济性

在实现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功能和经济的优化设计。弱电系统方案除遵循上述设计原则外,在内容上应体现如下五个方面: * 概述:充分体现业主的功能需求;

* 系统功能描述:说明系统功能可以实现业主的功能需求;

* 系统结构与配置:说明采用何种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

* 系统配置性能与参数:说明上述系统结构与配置图中系统的主要软件与硬件设备的性能和技术参数;

* 系统配置的软件与硬件设备清单:列出集成系统及各子系统所需软、硬件的数量、型号、规模甚至产地等。

图纸及设备清单

主要内容如下:

* 总的弱电系统的结构图(表明BMS与各系统的关系)

* 各子系统的结构图

* 整个系统的网络图

* 空调各系统流程图及设备清单(冷、热源、供油、空气处理机、通风、VAV BOX、电动风阀等)

* 给排水系统设备清单

* 变配电、柴油发电机及电梯系统设备清单

* 保安监控系统监控点表及平面图

* 消防报警系统监控点表及平面图

* 广播与电视接收系统点表及平面图

*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表及平面图

* 必要的建筑平面图

2. 招投标

编制弱电系统的招标文件时,就需考虑招标方式及准备各项招投标工作。招投标过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按时间顺序安排大致有如下阶段性的工作:

确定招标方式

由于智能化弱电系统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固定的招标程序,再加上弱电系统本身技术性要求较高、弱电系统集成商参差不齐、实现各功能需求的方法及手段的多样化,弱电系统的招标宜采用邀标及议标方式,邀请一些在国内市场做得比较好的弱电集成商进行投标。

确定邀标单位

虽然国内市场出现了许多所谓的“智能化弱电系统集成公司”、“自动化公司”、“电子公司”等弱电公司,由于智能化弱电系统发展商不成熟、

函盖的内容非常多、涉及的领域、专业相当复杂,因此真正能够做到一体化集成的公司很少,而能很好地完成单系统的公司倒非常多,如何能够邀请到具备较好素质的公司相当重要。采取收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先从国内的弱电系统专家处了解一些比较好的弱电公司,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参观、考察他们的实际工程,已投运的工程可以了解弱电系统的运行效果,也可从业主处了解使用情况、最终功能的实现情况;在建工程可以了解该公司的现场安装、管理方面的真实水平,了解施工队伍、管理人员的素质情况。同时,也应考察公司,可对其公司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通过实地考察,再从中挑选几家作为邀标单位,从而保证任何一家中标都能很好地实施弱电系统。根据工程需要可邀请境外弱电公司参加投标。

发出邀标通知函及确定招标日程安排

确定了投标公司就可发出邀标通知函,邀标通知函应明确工程概况、购买标书时间、要求投标公司准备的相关资质证书等资料。同时,应确定招标计划,明确如下几个节点时间:发售标书时间、答疑时间、技术座谈会时间、投标书送达时间、招标单位进行的投标分析时间、向投标商提出技术及商务问卷时间、招标单位预审会时间、专家评审会时间、确定中标单位时间等。招投标答疑及预审

招投标过程中,免不了有一些技术及商务方面的问题需要澄清,这就需要进行技术及商务的答疑。招标单位的答疑可采用会议方式,由招标单位组织安排,各投标单位一起参加,答疑前应先由各投标公司将需要答疑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招标方以先作准备,以便答疑会能顺利进行。答疑会上

落实的事情或今后的答复均应书面成文,并由招标单位尽早提交给各投标公司。各投标公司提交的投标书应将技术标及商务标分开,技术标至少要求提供六份。在举行专家评审之前,招标方应对各投标书先行进行预审及答疑工作。

由于投标公司可能会存在投标文件、资料等不全面的现象,招标方应该就此进行澄清及确认工作,主要可能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资质证书是否满足承担工程规模要求;各分包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许可证等;各系统方案、配置等是否满足招标要求;有无工程量严重不对的地方;安防及消防系统的相关产品是否已提供检测合格证;有无提供系统免费维护保修年限;各商务条款方面是否有不满足招标要求之处等等。针对投标文件中的技术及商务问题,招标方应逐个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质疑,并要求投标公司书面答复。

为方便专家评审的顺利进行,招标单位应在专家评审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投标方案的预审工作,主要内容是将各投标公司投标文件中以及质疑答复中体现的主要方案、指标、参数、报价等汇总整理成比较表,以供专家评审参考。根据经验,一般可以有如下比较表:

a. 各投标公司概况:主要技术合作伙伴;公司概况;中国地区已签约或完成的工程情况。

b. 各系统主要设备供应商及系统分包商一览表:列出各分系统供应商及分包商。

c. 各投标商工程资质、工程能力及业绩比较一览表:省内签约资质情况;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及集成资质情况;选用产品资质(主要是消防及安

保方面产品);工程施工资质(包括消防及保安);工程施工人员配置;已签约及完成类似系统集成工程情况;工程免费维修保养年限。 d. 各投标商报价汇总一览表:列出各分系统及集成系统的报价,包括系统设计、调试、安装、税金等全部费用。

e. 集成系统主要设备及软件配置、报价比较表:集成系统管理主机型号及数量;系统集成设备及数量;系统集成软件;集成系统报价。

f. BAS系统主要设备配置、监控点数及报价比较表:监控点数及报价比较表、监控管理主机;BAS监控点数(包括DI、DO、AI、AO);BAS系统厂商;系统设备报价。

g. 综合安保SMS及闭路电视监控CCTV系统主要设备配置、监控点数及报价比较表:SMS主要监控设备及数量;读卡机类型及数量;智慧卡类型及数量;CCTV系统主机类型;摄像机形式及数量;监控器类型及数量;系统报价。

h.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主要设备配置、信息点数量及报价比较表:PDS 供应商;信息点(数据、语音)数量;光纤端口数量;线材配置情况;系统报价。

i. 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主要设备配置、监控点数量及报价比较表:FAS系统产品供应商;报警探头类型及数量;控制模块数量;消防电话数量;系统报价。

j. 其它分系统必要的设备配置、报价比较表。

k. 主要子系统的技术性能总结及评分一览表,此表供专家组评审用,由专家组填写。

3. 专家评审

为使智能化弱电系统实施方案更符合工程实际需要,并确定合适的集成商,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进行投标文件的评审,整个评审工作大致可分成如下几个方面:

确定专家组成员

目前,建设部智能建筑推广中心及各省智能建筑学会均成立了智能建筑专家库,招标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专家组成员,专家组应尽量顾及控制、通讯、网络、计算机等专业,最好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专家组成员可由5~7人组成。

专家组预审投标文件

确定专家组成员后,应向各专家发出书面邀请函,简要说明邀请目的及专家评审会议拟定的时间安排,并应逐一确认各专家参加评审的可行性,否则应另选专家。待确认完毕,应将各投标商的技术文件送寄给各位专家进行预审,并留出约一周左右的预审时间,以便专家在举行专家评审前对各投标技术方案有比较深的了解。投标商的技术文件应在专家赴评审时带至评审会场。专家评审会议

专家评审会议应事先作好合理安排,招标单位应根据投标单位的数量、专家评审的目的来确定评审会议时间。一般专家评审会议应考虑如下几方面:

投标商技术方案介绍及专家答疑

此部分工作每家投标商可考虑半天时间。投标商应详细介绍各系统及集成系统的技术方案,最好采用多媒体形式,重点之处可作重要介绍。由于专家在此之前就已对技术方案作过预审,因此,专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出各自的技术疑问,投标商应对专家的每个问题作好记录,并尽可能地当场回答所有问题,投标商均应在会后以书面形式答疑。作技术方案介绍及专家答疑时,其它投标商不得进入会场。

专家组讨论

经过各投标商的技术方案介绍及答疑后,专家组可开始讨论各投标商之投标文件。期间可请有关专家介绍智能化弱电系统方面国内的动态、发展趋势、经验、体会等,以便招标单位进一步了解智能化弱电系统,尤其重要的是有关国内不成功或存在问题的智能大楼的经验教训。讨论期间应要求各投标商及时提供专家答疑的书面答复,以供专家讨论用,招标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全程参加专家讨论。专家组讨论可安排一天左右的时间。

专家评审

在专家组讨论后,各专家应分别对投标商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应相互独立并各自提出相应的书面评审意见。同时专家组应形成最终的专家组综合

评审意见,专家组评审意见可分两部分:一是对各子系统及集成系统的技术小结、评议;二是对各子系统及集成系统的评分以及推荐集成商名单。专家组除给出上述评议外,应对系统工程提出专家建议,包括:功能定位建议;技术方案建议;产品性能建议;对未来总承包商的建议;有效控制安装、施工质量的建议;施工验收建议;智能化系统管理建议等等。

4. 确定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商

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及建议,综合建设方对智能化系统功能最终的定位及各投标商的投标价格,可以初步确定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商。建设单位应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结合自身功能定位,确定最终的技术实施方案,并请初步确定的集成商修改、完善技术方案及最终报价,确定了弱电系统的集成商后就可按部就班开展各项工作了。

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大厦总建筑面积为6200m2,设有BMS、OAS、CNS、BAS、PDS、CCTV、SMS、FAS、PA等弱电系统。99年12月正式开通,各系统均按设计要求良好稳定运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