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的正常值及意义

合集下载

血脂的正常值是多少_血脂正常值范围

血脂的正常值是多少_血脂正常值范围

血脂的正常值是多少_血脂正常值范围血脂是体检中的常规项目,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对高血脂症有重要指导作用。

那么,血脂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起随店铺来看看吧。

血脂正常值范围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

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总胆固醇>240mg/dL者。

2、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

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甘油三酯水平>240mg/dL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

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

它的理想值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35mg/dL。

血脂正常值具体如下:1、总胆固醇(TC):200ml/dl以下或3~5.2mmol/L左右。

2、甘油三酯(TG):150mg/dl以下或1.7mmol/L左右。

3、低密度脂蛋白(LDL-C):120mg/dl或3.12mmol/L以下。

4、高密度脂蛋白(HDL-C):40mg/dl或1.04mmol/L以上。

血脂多少才算正常正常人的血脂成分含量波动范围均较大,也就是说正常人之间血脂含量的差异也很大,单凭一两种血脂成分的高低来判断病理变化,似乎显得说理不够。

尽管血脂只占全身脂类很少一部分,但血脂的变化却可基本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状况。

在膳食改变,剧烈运动及患病情况下,血脂都会有较大的变动。

高脂肪饮食时,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甚至形成乳糜色,但在3~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临床上测定血脂都是在早晨空腹时取血,才能反映病人血脂的实际水平。

因血脂的变化,主要与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及机体动用脂肪库的情况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脂肪代谢方面的情况。

血脂标准值是多少

血脂标准值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脂标准值是多少
导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在餐桌上的食物也在向着高油脂的方向发展。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更多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在餐桌上的食物也在向着高油脂的方向发展。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更多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

这些富贵病也会困扰许多人群。

对于这些患病人群都希望将自己的血脂控制在一个标准的范围内,这样才会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至于会在受到病痛给自己的身体带来的痛苦。


一般所说的血脂主要是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两个生化指标。

胆固醇的正常值一般是在2.86-5.98mmol/L之间,甘油三酯的正常值一般是在0.56-1.7mmol/L之间。

指导意见:
上面是统称血脂的正常值。

如果这两种的其中一种偏高,或者两种都偏高的话,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治疗,可以饮食调理。

饮食需要低盐低脂饮食,忌烟忌酒,不吃油腻的食物等,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偏高是可以调理恢复正常的。

如果过高的话,需要服用药物治疗。

一般降脂药物有非诺贝特、辛伐他丁、血脂康等等。

所以来说,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之中还需要多加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一个合理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不仅仅能够让大家远离疾病的困扰,还能够让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身材,让大家变得富有青春活力。

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食计划还能够帮助大家常驻青春呢。

大家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好还是需要科学计划呦!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109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109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摘要】血脂检测是反应患者体内脂类代谢的基本检测方式,通过血脂检测能够了解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基本情况,从而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

在临床中,血脂检测主要是用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而临床中常见的脂质异常就是通过血脂检测得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异常。

在血脂检测中,多项检测指标对于评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基于此,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诊断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07-02【Abstract】Blood lipid detection is the basic method of detecting lipid metabolism in reactive patient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can be understood by blood lipids test, which can provide basis f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 blood lipids are mainly used to detect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The common lipid abnormality in clinic is the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ipoprotein abnormality detected by blood lipid. In the detection of blood lipids, a number of indicators have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 in assessing the occurrence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issue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Key words】Blood lipid; 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各种脂肪类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存在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po)以及甘油三酯(TG)。

正常血脂指标 血脂多少为正常 血脂标准值

正常血脂指标 血脂多少为正常 血脂标准值

正常血脂指标血脂多少为正常血脂标准值正常血脂指标【血脂四项检查】总胆固醇:2.8~5.17mmol/L甘油三酯:0.56~1.7mmol/L胆固醇脂:2.8~5.17mmol/L(110~200mg/dl),占总胆固醇的0.70~0.75(70~75%)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6~1.15mmol/L;女性:0.90~1.55mmol/L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脂肪肝血脂化验单】临床上常用的化验工程主要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

它们正常值为:TC:成人:2.86-5.98mmol/L(110-230mg/dl)TG:0.22-1.21mmol/L(20-110mg/dl)HDL-C:0.9-2.19mmol/L(35-85mg/dI)LDL-C:<3.12mmol/L(120mg/dl)ApoA1:110-160mg/dlApoB:69-99mg/dl脂肪肝本身即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代谢异常。

脂肪肝患者血脂检查可见血脂明显增高,表现为TC、TG、ApoB均明显增高,另几项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上述各指标数值因各个医疗单位检测方法、实验条件差异可出现不完全相同的正常值。

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比照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血脂形成原因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即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血脂是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摄入的血脂成分。

具体来说,内源性血脂是指通过人体自身分泌、合成的一类血清脂类物质。

内源性血脂先经过肝脏、脂肪细胞,并与细胞结合后释放到血液中,便可成为供应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相对于内源性血脂而言,来自外界、不能由人体直接合成的血脂称为外源性血脂,这类血脂大多是人体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而来的。

人体脂质代谢过程及血脂正常范围

人体脂质代谢过程及血脂正常范围

人体脂质代谢过程及血脂正常范围脂质代谢是指人体内脂类物质的合成、分解、吸收、转运和利用等一系列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脂质代谢保持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然而,一旦脂质代谢紊乱,就会导致血脂异常,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正常范围人体内的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这些脂质在血液中的正常范围如下:- 总胆固醇:3.1-5.7mmol/L- 甘油三酯:0.56-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过程脂质代谢的过程包括合成、吸收、运输、利用和消耗等几个方面。

1. 脂质合成:人体内的脂质是由食物中的脂质和肝脏合成的。

肝脏合成的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

2. 脂质吸收:肠壁吸收来自食物中的脂质,主要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等。

吸收后的脂质会进入淋巴系统,然后通过淋巴管道进入血液循环。

3. 脂质运输: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由脂蛋白负责的。

脂蛋白有多种类型,包括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它们负责将脂质从肝脏运输到其他组织。

4. 脂质利用:脂质在人体内的利用主要是指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甘油三酯作为能量储存物质,可以在需要时被分解,产生能量。

胆固醇则参与合成醇类物质,如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5. 脂质消耗:脂质的消耗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肠道。

肝脏可以将多余的脂质转化为胆汁酸,排出体外。

肠道内的脂质则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

脂质代谢的紊乱会导致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这些异常状态对心血管健康有很大影响。

因此,保持血脂正常范围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

血脂正常值

血脂正常值

血脂正常值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血脂疾病
分享到:
血脂正常值
1、总胆固醇(TC):200ml/dl以下或3-5.2mmol/L左右
2、甘油三酯(TG):150mg/dl以下或1.7mmol/L左右
3、低密度脂蛋白(LDL-C):120mg/dl或3.12mmol/L以下
4、高密度脂蛋白(HDL-C):40mg/dl或1.04mmol/L以上
高血脂危害
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

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饮食降血脂
人体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两种。

高脂血症与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

人体脂肪的积聚和部分类脂的来源,主要来自饮食。

只有一部分类脂是在体内合成的,称为内生性类脂。

控制饮食对高脂血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饮食提倡清淡,基本吃素。

但不宜长期吃素,否则饮食成分不完善,反而可引起内生性胆固醇增高。

宜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蛋黄、鸡肝、黄油等。

脂肪摄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

糖类食品也要限制,不吃甜食和零食。

多吃蔬菜和水果。

宜低盐饮食,食油宜用豆油、花生油、菜油、麻油等。

饥饱适度,每餐进食量以下一餐就餐前半小时有饥饿感为度,不宜采用饥饿疗法,过度的饥饿反而使体内脂肪加速分解,使血中脂酸增加。

儿童血脂正常范围

儿童血脂正常范围

儿童血脂正常范围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对于儿童来说,血脂水平的正常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儿童血脂的正常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血脂的正常范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6岁以下的儿童的总胆固醇水平应低于4.4毫摩尔/升,6至10岁的儿童应低于4.9毫摩尔/升,而11至18岁的青少年则应低于5.2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也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异,6岁以下的儿童应低于0.8毫摩尔/升,6至10岁的儿童应低于1.3毫摩尔/升,11至18岁的青少年应低于1.5毫摩尔/升。

儿童血脂的正常范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饮食习惯。

儿童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分的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升高。

因此,儿童的饮食应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为主,限制摄入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

其次是遗传因素。

有些儿童可能会因为家族遗传的原因,导致血脂异常。

如果家族中有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疾病的历史,那么儿童在血脂检测时需要更加关注。

儿童的生活方式也会对血脂水平产生影响。

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久坐以及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儿童血脂升高的风险。

因此,家长应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如果儿童的血脂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会导致动脉壁的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高血脂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

为了保持儿童血脂水平的正常范围,家长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是提供健康的饮食。

鼓励儿童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限制摄入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

其次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并确保他们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最后是定期进行体检和血脂检测。

家长应该带儿童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包括检测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血脂化验单如何看

血脂化验单如何看

如何看血脂化验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6项。

各级医院因医疗条件不同,以上项目不一定都能检查。

在看化验单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看不懂上面写的一些简写英文代号。

在此,介绍一些化验单上多用的符号:TC:代表血浆总胆固醇,也有用T-CHO代表血浆总胆固醇的。

TG: 代表甘油三酯: HDL-c代表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代表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Al: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Al。

Apo-B: 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 B。

看化验单时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应该是多少。

现介绍一般情况如下: 总血浆胆固醇:3.36~5.78mmol/L(130~200mg/dl)。

血浆甘油三脂:男性为0.45—1.81mmol/L(40--160mg/dl);女性为0.23--1.22mmol/L(20--108mg/dL);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2.19mmol/L(35--85mg/dL);载脂蛋白Al:110--160mg/dL。

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mmol/L(120mg/dL);载脂蛋白Al:110~160mg/dl;载脂蛋白B:69~99mg/dl;血脂检查正常值-----------------------------------------项目中文名称参考值范围单位-----------------------------------------CH 总胆固醇 3.0~6.0 mMol/LTG 甘油三酯 0.47~1.71 mMol/LHDL 高密度脂蛋白 0.83~1.96 mMol/LLDL 低密度脂蛋白 1.9~3.8 mMol/LApo-Al 载脂蛋白Al 1~1.6 g/LApo-B 载脂蛋白B 0.6~1.1 g/L-----------------------------------------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参照国际标准,推荐我国正常血脂标准为:A.总胆固醇≤200mg/dl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0 mg/dlC.血清甘油三酯≤150 mg/dl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 mg/dl一、血脂正常值:1、总胆固醇(TC):200ml/dl以下或3-5.2mmol/L左右2、甘油三酯(TG):150mg/dl以下或1.7mmol/L左右3、低密度脂蛋白(LDL-C):120mg/dl或3.12mmol/L以下4、高密度脂蛋白(HDL-C):40mg/dl或1.04mmol/L以上.次项指标太低不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的正常值及意义
1、总胆固醇(TC)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

减低:甲亢、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2、甘油三酯(TG):增高: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脂肪肝等。

减低:甲亢、肝功能严重衰竭等。

3、高密度脂蛋白(HDL-C):减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因其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故增高时反有益。

4、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

因其称为致动脉硬化脂蛋白,故减低时反有益。

▲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总胆固醇,英文缩写为TC,参考范围:<5.17mmol/L(<200mg/dl)。

影响TC水平的因素有:年龄与性别。

TC 水平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长期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可使TC升高;遗传因素;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

高TC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TC>6.47mmol/L(>250mg/dl),严重高胆固醇血症,TC>7.76mmol/L(>300mg/dl)。

总胆固醇增高见于以下病症。

(1)
家族性高TC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家族性载脂蛋白B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2)
肾病结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糖尿病等。

总胆固醇降低见于以下疾病:
(1)家族性无β或低β脂蛋白血症。

(2)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

▲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甘油三酯,英文缩写为TG,参考范围:<2.3mmol/L(<200mg/dl)。

正常人甘油三酯水平的高低受生活条件影响,
其个体内差异及个体间差异均大于总胆固醇,且随年龄增加逐渐高。

当TG>4.5mmol/L(>400mg/dl)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TG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
(1)家庭性高TG血病,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2)继发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不足合征、妊娠等。

(3)急性胰岛炎高危状态时,TG>11.3mmol/L(>1000mg/dl)。

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

单纯的高TG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只有伴以高TC、高LDL-C、低HDL-C时才有病理意义。

TG减低见于以下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HDL-C,参考范围:男性 1.16-1.42mmol/L;女性1.29-1.55mmol/L。

HDL-C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先兆,并能促进脉样硬化的发展。

血清中HDL-C
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
HDL-C或HDL-C/TC比值能更好地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HDL-C降低见于以下疾病:
(1)脑血管粥样硬化,冠心病。

(2)急、慢性肝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损伤等应激反应,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钾低,慢性贫血。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LDL-C,参考范围:2.7-3.1mmol/L。

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危险因素。

因TC水平也受HDL-C的影响,所以仅用TC估计LDL-C还不够准确,应以LDL-C代替TC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其临床意义参阅TC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