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酯参考值的换算

合集下载

胆固醇换算公式

胆固醇换算公式

• TG
1 mg/dL = 0.01129 mmol/L Ex. 2.3 mmol/L TG =2.3/0.01129 mg/dL = 203.7 mg/dL
仅供内部使用
• TG ≥200 mg/dL 的患者 (即 200-499 mg/dL) 即
- LDL-C: 治疗的主要目标 - 非HDL 胆固醇 (non-HDL-C): 治疗的次要目标
• 非HDL胆固醇 = 总胆固醇 – HDL 胆固醇 胆固醇 = 极低密度脂蛋白 + LDL 胆固醇 • 非HDL 胆固醇的目标水平 LDL 胆固醇目标水平 + 30 胆固醇的目标水平: mg/dL
非HDL-C 目标水平 (mg/dL)
(mg/dL)
<100
<130
<130
<160
<190
特殊的血脂异常: 特殊的血脂异常 高甘油三酯血症
≥ 极高甘油三酯血症 (≥500 mg/dL) 的治疗 • 治疗目标 预防急性胰腺炎 治疗目标: • 极低脂饮食 (摄取的全部热量中来自脂肪的比 摄取的全部热量中来自脂肪的比 例 ≤15%) • 通常需要给予降甘油三酯药物辅以治疗 (氯贝 氯贝 特或烟酸) 特或烟酸 • 降 LDL 前先降甘油三酯
仅供内部使用
三种不同危险分级的 LDL 胆固醇目标水平 与非HDL 胆固醇目标水平的比较 与非
LDL-C 目标水平 危险分级 CHD 及 CHD 等危 症 (CHD 10 年危险性 >20%) ) 多个危险因素(2+) 多个危险因素 且 10 年危险性 <20% 0–1 个危险因素 <160
仅供内部使用
Some formula need to know…

健康体检讲座ppt课件

健康体检讲座ppt课件

2018/10/19
23
一般人们吃东西都只是注意到量和营养,实 际上食物中的成分是很多的,包括碳水化合 物、脂肪、蛋白等,食物中含有核酸,核酸 也构成了食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核酸代 谢后就是嘧啶和嘌呤,这也是一种代谢产物, 其中嘌呤最后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
2018/10/19
24
在我们体内有一定尿酸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 是由于客观原因或者遗传原因,在体内尿酸比正常人 的尿酸高出很多的时候,就像是一杯水里放了太多的 盐一样,盐就会形成结晶,同样尿酸也会形成结晶, 沉积在身体各个部位就会形成结石,这种结晶体就会 引起疼痛,特别是结晶在关节周围的时候就会非常疼 痛,这时候就叫痛风。
2018/10/19
13
四、肝功能检查有何意义?
通过肝功能的检查可以了解肝病的程度、转归及愈后: i. 血清胆红素定量:主要反映黄疸的有无.程度和性质.正常值: 胆红素定量为17.1-34.2毫摩尔/L以下 ii. 血清转氨酶活力测定:主要是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 酶(AST)两种,正常值为40U/L以下,以谷丙转氨酶临床意义 最大.肝细胞受损时谷丙转氨酶升高。 iii.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蛋白比值:其水平高低 对估计疾病预后的一个指标,白蛋白逐步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当白蛋白减少至25克/升以下时可出现腹水。
2018/10/19
26
六、肌酐、尿素氮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肾功能的主要指标,可诊断 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 果和预后,并可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时使用药物的 剂量以及选择透析、手术等治疗方案。
2018/10/19
27
六、肌酐、尿素氮
血清尿素氮 2.3-7.8mmol/L 尿素氮几乎全部由蛋白质分解代谢而形成, 主要经肾脏排泄。 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肾动脉硬 化、肾结核、肾肿瘤、严重肾盂肾炎等均 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

检验项目计量单位转换及正常参考范围的说明

检验项目计量单位转换及正常参考范围的说明

检验项目计量单位转换及正常参考范围的说明临床检验的各种计量单位正在逐步推行国际单位,采用SI制(System International Uite)。

在各种刊物中多已率先执行,但在临床工作中尚未完全采用,因此,各医院所使用的单位也不尽一致,为此,特将本院所开展的各类常用检验项目的单位与SI制单位的转换关系说明如下:1、细胞计数:常用的计数单位为每立方毫米的细胞数,而国际单位制为每升内的细胞数。

例如:红细胞3,500/mm3;SI 制则应写为:3.5×1012/L白细胞5,000/mm3;SI 制则应写为:5×109/L血小板140,000/mm3;SI 制则应写为:140×109/L2、分子量明确的物质:SI制均以mmol/L、μmol/L等为单位,如欲将常用单位(mg/dl)转换为SI制单位,则可用下式来换算:mg/dl/ 分子量= mmol/L例如:葡萄糖的分子量为180.16,血中浓度为115mg/dl,则换算成SI制为:115×10/180.16=6.383 mmol/L其转换系数为0.0555,如欲将mmol/L换算为常用单位,则可将mmol/L乘以转换系数的倒数。

如血葡萄糖;6.383 mmol/L换算为常用单位为:6.383×1/0.0555=115mg/dl3、分子量不明确的物质或同一类物质的混合物:如血清蛋白质等,常用单位为g/dl,SI制则改为g/l,相当于常用单位的十倍。

4、酶类:一般现已逐步改为国际单位IU/L,近来也有采用μKat/L,nKat/L为单位,其与IU/L的关系为μKat/L=1/60IU/L,或IU/L×0.01667=μKat/L 现将最常用检验项目的单位与SI制单位的转换及正常参考范围列表如下:检验项目计量单位转换及正常参考范围项目现用参考范围单位转换系数SI单位参考范围国际单位Component Present Reference Unit Conversion SI Reference SI UnitInterval Factor Interval临床血液学(Clinical Hematoloy)1、红细胞计数(erythrocyte Count)男(M) 4.0-5.5 106/μl 1 4.0-5.5 1012/L女(F) 3.5-5.0 106/μl 1 3.5-5.0 1012/L2、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男(M)12.0-16.0女(F)11.0-15.0 g/dl 10 110-150 g/L3、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 HCT)男(M)42-49 % 0.01 0.42-0.49女(F)37-43 % 0.01 0.37-0.43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27-31 pg 1 27-31 pg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32-38 g/dl 10 320-360 g/L6、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84-94 Fl 1 84-94 fL7、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2-15 % 1 12.0-15.0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0-20 mm/h 1 0-20 mm/h9、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0.5-1.5 % 0.01 0.005-0.01510、白细胞计数(Leucocyte Count)4,000-10,000 /μl0.001 4.0-10.0 109/L 11、白细胞分类计数(Leucocyte Defferential Count)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杆状核(Band) 1-5 % 0.01 0.01-0.05分叶核(Polymorphonuclear)50-70 % 0.01 0.50-0.70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0-10 % 0.01 0-0.1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0-1 % 0.01 0-0.01淋巴细胞(Lymphocyte)20-40 % 0.01 0.20-0.40单核细胞(Monocyte)3-8 % 0.01 0.03-0.0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7.0 103/μl10-6 2.0-7.0 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0.8-4.0 103/μl10-60.8-4.0 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0.2-1.2 103/μl10-60.2-1.2 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10.0 103/μl10-60.0-10.0 109/L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0-1.0 103/μl10-60.0-1.0 109/L 12、血小板计数(Platelec Count)100-300 103/μl 1 100-300 109/L13、血小板压积0.106-0.2514、血小板平均体积7.8-11.315、血小板分布宽度13-18.5尿液干化学检查:尿液颜色: 淡黄色或黄色浊度: 微混或清晰pH : 5.4~8.4SG : 1.003~1.031蛋白: 阴性酮体: 阴性潜血: 阴性葡萄糖: 阴性胆红素: 阴性尿胆原: 阴性白细胞: 阴性亚硝酸盐: 阴性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 0~3/HP白细胞: 0~5/HP临床生物化学(Clinical Biochemistry)一、肝功能试验(Liver Function Test)1、总胆红素(Tatol Bilirubin TB)0.3-1.5 mg/dl 17.10 5.13-25.65 μmol/L2、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0.01-0.35 mg/dl 17.10 0.171-5.985 μmol/L3、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0.3-1.2 mg/dl 17.10 5.13-20.50 μmol/L4、总蛋白(Tatol Protein TP) 6.0-8.0 g/dl 10 60-80 g/L5、白蛋白(Albumin A) 3.5-5.0 g/dl 10 35-55 g/L6、球蛋白(Globulin G) 1.5-3.0 g/dl 10 15-30 g/L7、白/球比例(A/G Rate) 1.5-2.5 - 1 1.5-2.5 -8、谷丙转氨酶 0-50 U/L9、碱性磷酸酶30-140 U/L10、r-谷氨酰转肽酶0-40U/L11、a-L-岩藻糖苷酶10-35U/L12、甘氨酰脯氨酸氨基肽酶44-116U/L13、谷草转氨酶0-40 U/L14、乳酸脱氢酶 120-230 U/L15、血尿素氮 5-20 mg/dl16、血肌酐0.6-1.5 mg/dl17、血尿酸 2.5-7.0 mg/dl18、血总胆汁酸0-10 μmol/L19、血胆碱脂酶203-460 U/L20、5…-核苷酸酶 0-9 U/L21、血清前白蛋白200-400mg/L二、电解质(Electric Substance)1、钾离子(K) 3.5-5.5 mmol/L 1.00 3.5-5.5 mmol/L2、钠离子(Na) 135-145 mmol/L 1.00 135-145 mmol/L3、氯离子(Cl) 96-106 mmol/L 1.00 96-106 mmol/L4、钙离子(Ca) 8.3-10.4 mg/dl5、镁离子(Mg) 1.60-2.6 mg/dl6、磷离子(P) 3.00-5.00 mg/dl7、 PH值(pH) 7.35-7.458、二氧化碳分压(PCO2) 36-44 mmHg 0.133 4.79-5.85 kPa9、氧分压(PO2) 75-95 mmHg 0.133 9.97-12.64 kPa10、总二氧化碳(TCO2) 23-27 mmol/L11、全血剩余碱(BEb) -3-3 mmol/L12、全血缓冲碱(BBb) 46-52 mmol/L13、实际碳酸氢根浓度(AB) 22-26 mmol/L14、标准碳酸氢根浓度(SB) 22-26 mmol/L15、阴离子间隙(AG) 8-16 mmol/L16、血氧浓度(C-O2) 15-22 ml%17、血氧饱和度(Sat.O2) 95-98 %18、半饱和氧分压(P50) 25.4-28.5 mmHg 0.133 3.38-3.79 kPa三、氮的代谢产物(Matabolin Products Nitrogen)1、尿素氮(Urea Nitrogen UN)血(BUN)5-20 mg/dl 0.3569 1.78-7.14 mmol/L尿(UUN) 12-20 g/24h 35.70 428-714 mmol/24h2、肌酐(Creatinine Cr)0.6-1.5 mg/dl 88.4 50-110 μmol/L3、尿酸(Uric Acid UA) 2.5-7 mg/dl 59.48 148-416 μmol/L4、尿肌酸(Urine Creatine) 0-80 mg/24h 59.48 89-359 μmol/24h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70-157ml/min四、血清酶类(Serum Enzyme)1、淀粉酶(Amylase AMS)血20-120 U/L尿50-600 U/L2、心肌酶谱①肌酸肌酶(CK) 25-200 U/L②肌酸肌酶-MB(CK-MB)0-25 U/L③谷草转氨酶0-40 U/L④乳酸脱氢酶120-230 U/L⑤高敏C-反应蛋白0-3 mg/L⑥肌钙蛋白-I 0-0.6 ng/ml3、腺苷脱氨酶(ADA)0-25 U/L4、胆碱脂酶(ChE) 4.6-11U/ml6、铜兰蛋白(CER)250-570 U/L五、血脂1、总胆固醇(T ch)120-230 mg/dl 0.02586 3.10-5.95 mmol/L2、甘油三脂(TG) 50-150 mg/dl 0.01229 0.56-1.69 mmol/L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 30-75 mg/dl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 35-75 mg/dl5、载脂蛋白A1 1.06-2.2 g/L6、载脂蛋白B 0.63-1.25 g/L7、脂蛋白(a)0-300 mg/dl8、C-反应蛋白 0-10.0 mg/dl六、其他1、结合唾液酸45-75 mg/L2、血红蛋白(Hb) 4.3-6.3 %3、空腹血糖(FBS)70-110 mg/dl 0.02586 3.9-6.1 mmol/L4、凝血酶原时间(PT)10.5-13.5 秒5、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80-120 %6、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0.9-1.17、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2-40 秒8、凝血酶时间(TT)13-18 秒9、血浆纤维蛋白原(FBG) 1.8-4.2 g/L10、D-二聚体0-330 μg/L11、抗凝血酶-Ⅲ75-125 %1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0-4 mg/L13、血浆鱼精蛋白付凝固试验(3P) 阴性14、血清蛋白电泳①白蛋白53.0-65.0 %②α1-球蛋白 2.5-5.0 %③α2-球蛋白7.0-13.0 %④β-球蛋白 8.0-14.0 %⑤γ-球蛋白12.0-21.0 %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一、自身抗体系列1、MPO-PANCA 阴性2、PR3-CANCA 阴性3、抗核因子测定(ANA)0-204、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阴性5、抗可溶性核抗原(ENA)阴性6、抗smith抗体(SM)阴性7、抗核糖核蛋白(RNP)阴性10、抗SS-A(RO)测定阴性11、抗SS-A(La)测定阴性10、抗SCL-70测定阴性11、抗JO-1测定阴性12、抗心磷脂抗体-IgG 阴性13、抗线粒体抗体测定阴性14、抗着丝点抗体阴性二、抗结核抗体1、抗结核抗体-IgM 阴性2、抗结核抗体-IgG 阴性三、病毒系列1、柯萨奇B病毒抗体IgM 阴性2、埃可病毒IgM 阴性3、腺病毒抗体IgM 阴性4、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 阴性5、流感病毒A- IgM 阴性6、流感病毒B- IgM 阴性7、副流感病毒IgM 阴性8、肺炎衣原体IgM 阴性9、肺炎支IgM 阴性10、嗜肺军团菌IgM 阴性11、立克次体IgM 阴性12、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A 阴性四、过敏原测定1、总免疫球蛋白E测定〈100KU/L2、吸入过敏过筛试验阴性3、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11.2ug/l4、屋尘混合组过筛(HX2)阴性五、T3、T4测定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0.69-2.1nmol/L2、游离T3(FT3) 2.23-5.36pmol/L3、总甲状腺素TT4 57.9-154.5nmol/L4、游离甲状腺素FT4 9.14-23.81nmol/L5、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 0.49-4.67mIU/L6、甲状腺球蛋白0.83-68.00ng/mL7、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0-40IU/ml8、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A)0-35IU/ml六、肿瘤标志物测定1、总β-HCG <5.0 mIU/ml2、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0 ng/ml3、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94 ng/ml4、Free/Total PSA >0.185、甲胎蛋白(AFP)<20.0 ng/ml6、癌胚抗原(CEA)<5.0 ng/ml7、糖类抗原125(CA125)<35.0 U/ml8、糖类抗原19-9(CA19-9)<37.0 U/ml七、贫血及炎症蛋白测定1、铁蛋白18.7-293.92、血清叶酸6-12 ng/ml3、维生素B12 187-1059 pg/ml4、前白蛋白180-450 mg/L5、铜兰蛋白250-630 mg/L6、C-反应蛋白<8.00 mg/L7、转铁蛋白 2.12-3.6 g/L8、触珠蛋白 0.16-2.00 g/L9、转铁蛋白受体0.85-2.29 mg/L八、激素测定1、泌乳素(PRL)男 2.5-17.0 ng/ml女 1.9-20.0 ng/ml2、黄体生成素(LH)男0.8-7.6 IU/L女卵泡期:1.1-23IU/L 排卵期:30-190IU/L 黄体期:<15IU/L 绝经期:25-102IU/L3、卵泡刺激素(FSH)男0.7-11.1IU/L女卵泡期:2.8-20IU/L 排卵期:14-32IU/L 黄体期:1.2-13IU/L 绝经期:40-180IU/L4、孕酮(PGN)男0.60-2.9nmol/L:0.3-4.8nmol/L 排卵期:8.0-8.9nmol/L 黄体期:12.1-89nmol/L 绝经期:<12nmol/L5、雌二醇(E2)男0-206pmol/L期:48-512pmol/L 排卵期:263-1081pmol/L 黄体期:272-793pmol/L 绝经期:<79pmol/L7、生长激素0.1-5.0 ng/ml8、甲状旁腺素(PTH)8-74 pg/ml9、皮质醇(COR)8am 79-388 nmol/L4pm 154-638 nmol/L1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8am 5.6-22.0 pmol/L九、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1、IgG 8.0-16.0 g/L2、IgA 1.0-3.75 g/L3、IgM 0.5-2.25 g/L4、C3 0.75-1.2 g/L5、C4 150-350 mg/L十、抗O及类风湿测定1、抗“O”(ASO)<180.0 IU/ml2、C反应蛋白(CRP) <8.00 mg/L3、类风湿因子(RF)<25.0 IU/ml十一、尿肾功能测定1、尿微量白蛋白<25.0 mg/g.Cr2、尿免疫球蛋白G <12.0 mg/g.Cr3、尿转铁蛋白<2.9 mg/g.Cr4、尿α1微球蛋白<15.0 mg/g.Cr5、尿NAG酶<20.0 U/g.Cr6、尿肌酐0.3-3.0 g/L十二、肝炎系列测定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3、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4、乙型肝炎e抗体阴性5、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阴性6、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 阴性7、甲型肝炎抗体IgM 阴性8、丙型肝炎抗体阴性9、戊型肝炎抗体IgM 阴性10、SYPHILIS TEST 阴性11、HIV抗体阴性十三、其他1、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定量<1*103拷贝/ml 荧光定量PCR2、肥达氏反应阴性3、胰岛素(空腹)5-20 uIU/ml4、C-肽(空腹)0.9-4.0 ng/ml5、尿吡啉啶D 3.0-7.4 nM/mM.Cr7、同型半胱氨酸5-15 umol/L8、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A-IgG) 1.5-18.3 %9、血小板相关抗体IgM(PA-IgM) 0.3-14.6 %十四、乙肝三系检验结果模式分析(一)、9种常见模式(出现概率1-40%)模式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出现概率临床意义1 + - + - + 30-40% (1)急、慢性乙肝(2)提示HBV复制2 + - - - + 10-15% (1)急性HBV感染(2)急性HBsAg携带3 + - - + + 5-10% (1)急性HBV趋向恢复(2)长期持续易癌变4 - - - - - 1-30% 从未感染过HBV5 - + - - + 5-15% (1)急往感染,仍有免疫力(2)非典型恢复型,急性HBV感染中、后期6 - - - + + 2-10%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7 - - - - + 5-10% 既往感染过HBV8 - + - - - 1-6% (1)被动或主动免疫后(2)HBV感染后已康复,有免疫力9 - + - + + 0.5-5% HBV感染后康复(二)、16种少见模式(出现概率<1%)10 + - - - - (1)HBV急性感染早期(2)慢性HBsAg携带者11 + - - + + (1) 慢性HBsAg携带者(2)急性HBV趋向恢复12 + - + - - 早期HBV感染或慢性携带者13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床型HBV感染15 + + - - + 同上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感染17 + + - + + 同上18 + + + - + 同上19 - - + - - (1)非典型急性感染(2)提示非甲非乙型肝炎20 - - + - + 非典型急性感染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22 - + - + - HBV感染后康复23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感染24 - + + - + 同上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三)、7种罕见模式26 - + + + -27 - + + + +28 - - + + -29 - - + + -30 - + + - -31 + + + + -32 + + + + +。

医学计量单位换算20100910

医学计量单位换算20100910

10.2 钠的补充:(NaCL)
(按mEq/L或mmol/L) =(136-X mEq/L或Xmmol/L)×58.5×35 =(136-X mEq/L或Xmmol/L)×2047.5mg
10.3 钙的补充:(CacL2)
(按mEq/L)=(5.0-XmEq/L)×55.5=Xmq/L
浓缩液以上公式求得值×35倍即得。 (5.0-XmEq/L)×55.5×35 =(5.0-XmEq/L)×1942.5mg (按mmol/L)= (2.5-Xmmol/L)×111=Xmmol/L)
3 0 0 C =(F -32)× 5 .4
Fahrenheit
5 .4 0 0 F =C × 3
+32
Freezing Point Bolling Point
0℃=320F 100 ℃=2120F
9、血细胞的换算
Cubic
1mm3 10 1cm3 103 Capacity 1μl 1ml 1L 5.2 10e12/L 15 10 e9/L 240 11 e9/L Mass 1mg 1g 1kg 5.2T/L 15G/L 240G/L
不同年龄组0.3%Kcl静滴速度
年龄
婴儿
3~6月
7月~1 岁
1~2岁 2~5岁
5~12岁 成人
滴 /分
5~6
7~10
10~12
12~15 15~20
20~30
45
接右表:*10%葡萄糖 √0.9%氯化钠 △10%氯化钾
▲5%氯化钙和10%葡萄糖酸钙 ▴11.2%乳酸钠溶液 ●5%碳酸氢钠
常用抗生素的钠、钾含量
3、血浆蛋白质的换算: 3.1 mg:7g%, 70g/L 3.2 渗透压:

血脂七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脂七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胆固醇(TC,CHO)参考值:合适水平:≤5.17mmol/L(200mg/dL)临界范围:5.20~5.66mmol/L(201~219mg/dL)升高:≥5.69mmol/L(220mg/dL)临床意义:升高:CHO升高的危害: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等。

CHO升高的疾病:各种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导致CHO升高的生理因素: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紧张、血液浓缩。

妊娠末三个月时可能明显升高,产后可恢复。

降低:CHO降低可见于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肝硬化、恶性、吸收不良、巨细胞性等。

女性月经期也可降低。

二、甘油三酯(TG)参考值:合适水平:<1.69mmol/L(150mg/dL)临界范围:1.69~2.25mmol/L(150~200mg/dL)升高:2.26~5.63mmol/L(200~500mg/dL)极高:≥5.64mmol/L(500mg/dL)临床意义:升高:TG升高的危害: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当其升高时也应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

TG升高的常见疾病: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痛风、梗阻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

降低: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营养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可见于过度饥饿,运动等。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参考值:合适水平:≥1.04mmol/L(40mg/dL)减低:≤0.91mmol/L(35mg/dL)临床意义:HDL-C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因为它能将蓄积在组织中的游离胆固醇运送到肝,降低组织中胆固醇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所以HDL-C水平低的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其水平高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小。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值:合适水平:≤3.10mmol/L(120mgd/L)边缘升高:3.13~3.59mmol/L(121~139mg/dL)升高:≥3.62mmol/L(140mg/dL)临床意义:升高的危害:LDL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

《血脂异常简介》PPT课件

《血脂异常简介》PPT课件
血脂异常
西乡社管中心 刘俊超
血脂异常----重点
• 全套的空腹后血脂监测 • LDL-C与非HDL-C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被认定为治疗目标 • 目前,主要治疗目标为降低LDL-C • HDL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当HDL低于男40mg/dl、女50mg/dl就要使用药物提高
HDL水平 • 任何针对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必须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 • 单位换算:mg/dL →mmol/L(TC/LDL×0.0259 TG×0.0115 HLD×0.025)
血脂异常----药物干预
苯氧芳酸类(贝特类)
• 降低TG25-50%、提高HDL10-20% • 适应症:低HDL和高TG • 吉非贝齐600mg bid 非诺贝特54mg/160mg/d • 吉非贝齐与他汀类联合应用增加副作用发生率 • 非诺贝特与他汀类联合应用安全 • 毒副作用肌病/肝毒性/胆石症/凝血时间延长 • ALT治疗后6-12周 每年检测2次
血脂异常----药物干预
他汀类----禁忌/副作用
• 禁用:抑制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药物(大环内酯类、三唑类酮康唑等、环孢素、HIV蛋 白酶抑制剂、奈法唑酮、大量柚子汁>0.94l/d)
• 胺碘酮或维拉帕米治疗时辛伐他汀剂量不超过20mg/dl • 肝毒性(ALT↑正常值3倍)风险1%、横纹肌溶解(CK ↑ 正常值10倍)风险0.1% • 治疗前检查肝功,治疗后4-6周复查肝功
• 饮食中脂肪以TG形式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 消除,血TG恢复到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 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增高,血TG2mmol/L (176mg/dl)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

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

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
一、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二、甘油三酯检查意义三、甘油三酯测定方法
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甘油三酯简称TG。

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

简单的来说属于脂类的一种,甘油三酯在人体脂类中所占比例较大,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动力。

甘油三酯大部分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也有部分是通过人体肝脏和脂肪组织进行合成,贮存在脂肪组织中。

人体甘油酯的来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

例如喜欢吃肥肉的人,肥肉白色部分有很多油脂,人体在大量摄入的时候,进入体内能转化成甘油三酯。

1、饮食不当可导致血清甘油三酯偏低。

所吃食物中脂肪过少,吃饭速度过快,可出现脂肪吸收过少,导致血清甘油三酯偏低。

2、胆汁分泌异常导致血清甘油三酯偏低。

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不能很好的分化食入的脂肪,脂肪不能被很好的吸收,导致体内血清甘油三酯少。

3、疾病导致血清甘油三酯偏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肝功能严重障碍等疾病可出现血清甘油三酯低。

4、饭前检查可出现血清甘油三酯偏低。

在体检时许多血脂检查多数是饭前抽血,此时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已经与血中的蛋白结合,所测出的检查结果往往要低一些。

血清甘油三酯偏低同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一起看,若只是单纯的这一项有点低的话,一般问题不大用饮食可以调整过来。

若是偏低过多。

化验单的换算

化验单的换算

血糖值表示法有两种单位,一种是毫克/分升〔mg/dl〕,为旧制单位;另一种为毫摩尔/升(mmol/L),为新制单位。

现虽提倡用新制单位,但旧制单位仍在一定范围使用。

所以,知道二者之间如何转换就很必要了。

两种单位的换算公式为:mg/dl÷18=mmol/L;mmol/L×18=mg/dl。

比方:120mg/dl换算成以mmol/L为单位的数值时,需除以18,即120mg/dl÷×18=120mg/dl。

为什么化验单上有不同的单位和参考值这是一个较为专业化的问题。

由于化验工程很多,化验方法也各异,因此使用的表达化验值的单位也有所不同。

现行的两大单位系统分别称为质量浓度单位,也就是我们以前使用的习惯单位或称为传统单位,另一个是国家推行的法定计量单位——以物质浓度为根底的国际单位制(SI制)。

具体表达在不同实验室发出的化验单上同一个检验工程有了两个不同的数值和不同的单位,为了便于横向比拟,往往需要通过一些换算才能判断两个结果的上下,本书给大家提供一个换算公式及常用检验工程换算表,以方便广阔患者。

传统单位参考值×换算系数=SI制参考值(SI制单位)SI制参考值÷换算系数=传统单位参考值(传统单位)本文中对局部常用的化验工程,将传统单位和国际单位同时提供参考,在表1中提注:尿液及体液中生化工程检查的换算系数与血清中同类工程一致。

检验数值单位换算表说明:法定计量单位中,对大家生疏的是“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mol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但凡分子量的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都应用物质的量的单位〔 mol 或分数〕取代所有旧制用以表示质量浓度的 g,mg 等质量单位,统一用升〔 L 〕作为体积基准单位的分母,以防止过去用以及作不同分母时易出现的误解。

其换算方法例如说明如下:⑴把旧制单位数值换算成法定单位数值:⑵把法定单位数值换算成旧制单位数值:葡萄糖5.6mmol×18.02=100mg有些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 Mr 〕尚未准确测得,为了便于比拟同类浓度的数值,本表中的有关蛋白质仍采用质量浓度表示,仅分母改为 L ,如血红蛋白虽能用 mmol/L 报告其浓度,但国际血液学委员会仍建议最好有质量浓度单位报告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