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最全版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精选3篇)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精选3篇)《文艺复兴》教学设计篇1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同学把握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缘由;人文主义;但丁和乔托;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诸国;莎士比亚;拉伯雷;伊拉斯谟;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伽利略的天文学成就,卓越思想家布鲁诺、弗兰西斯·培根等基本史实;以便把握文艺复兴的概况。
2.力量目标通过引导同学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培育同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通过引导同学学习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学、艺术作品、自然科学成就、思想家的观点,探究其革命意向和历史作用,培育同学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力量;通过引导同学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艺复兴产生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同学熟悉: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文艺复兴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说明“肯定的文化是肯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以此对同学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的事例和文艺复兴中先哲们大无畏战斗精神的叙述,培育同学勇于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熟悉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科学成就是经过不懈努力才取得的,鼓舞同学勤于思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
课时支配一课时。
课前预备提前布置同学从教科书、互联网、课外读物中搜集他最感爱好、最观赏的文艺复兴时期人物的材料。
老师依据同学搜集的材料指导同学进行分类和整理。
老师将相关的图表、图片制成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课前预备的基础上,让同学分组推选代表,回答:“你最观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同学大多能说出莎士比亚、达·芬奇、布鲁诺等重要人物及其作品。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文艺复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作品。
学生能够掌握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学生能够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并能够分析其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讨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作品。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欣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作品。
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
3. 欣赏法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4.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哪个时期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作品?2. 讲授新课文艺复兴的背景讲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包括中世纪的黑暗、城市的兴起、商业的发展等。
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如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对人性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
学习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文艺复兴展开,包括以下内容: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并进行相关讨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学生学习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并进行相关讨论和欣赏。
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学生通过欣赏文艺复兴的作品,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创作。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认识:学生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加强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认识,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教学步骤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并进行相关讨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学生学习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并进行相关讨论和欣赏。
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学生通过欣赏文艺复兴的作品,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创作。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认识:学生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加强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认识,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教学资源文艺复兴的相关资料和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和创作的相关资料和实践材料。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作品的解读和创作的独特性进行评价。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成就和代表人物,掌握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对象初中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起源2. 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艺术成就: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的代表作品- 文学成就: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的代表作品- 哲学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及其影响3. 文艺复兴的影响与意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或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这些作品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它们代表了什么样的精神?2. 背景与起源- 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 介绍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意大利,以及其主要城市如佛罗伦萨、罗马等。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成就。
-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1. 艺术成就- 介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展示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
2. 文学成就- 介绍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邀请学生朗读作品片段,分享阅读感受。
3. 哲学成就- 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如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等。
- 分析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4.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的意义,如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等。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文艺复兴精神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如绘画、写作、研究报告等。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或口试,考察学生对文艺复兴知识的掌握程度。
《文艺复兴》教案一等奖

《文艺复兴》教案一等奖1、《文艺复兴》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文艺复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
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反封斗争,一次思想解放。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1)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能力。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九上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的基本史实,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变兴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分析出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重要成就都是当时的人们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学习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O 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欧洲),基督教宣传人是有罪的,人的现世生活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若想消除罪孽就只能求助于教会。
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这样才能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死后才能升入天堂。
问: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与上帝(神)谁重要?基督教引导人们消除苦难的方式是将希望寄托于“现世"还是“来世”?教师总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封建神学禁招了人们的思想,人性被忽视得一干二净,在14世纪一道曙光打破了教会的黑暗。
“人.被发现了。
从此以“神”为中心的时代一去不受返,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走进“文艺复兴”。
板书14文艺复兴解题:问复兴是什么意思?(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文艺复兴简单理解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再次兴起。
那么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再来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下这一课文标题。
下面我们进入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阅读课文65页第一自然段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兀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文艺复兴的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实质:课本66页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历史高二年级《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古典文化、资本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能力方面:(1)培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
(3)分析、比较和评价文艺复兴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
(4)鉴赏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作品。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
这一问题是理解文艺复兴的关键,只有认识了此问题,才能对文艺复兴作出恰当的历史定位和正确地理解文艺复兴运动。
(2)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
人文主义是贯穿文艺复兴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艺复兴各个领域和各项成就的基本依据,也是文艺复兴反封建性的基本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难点分析: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究竟因何而发,在讲解时可以适当补充背景材料,说明中世纪时期教会对人和对于现世生活的贬低。
要全面地理解人文主义,就要辩证地分析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人文主义的局限性,简单地说,就是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
课堂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布置在美术、文学方面有专长、有爱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关于《最后的晚餐》和莎士比亚的某一剧作(建议从《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中选择一部)中的情节、思想和艺术特点的分析。
教学过程师:(板书课题)有谁曾经阅读、欣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者听说过哪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或者科学成就?生:(若干学生分别说出)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1、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师: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他们创造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
必修三第十二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表解读】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代表作品2.了解这些艺术巨匠体现的人文精神【学习目标】知识与水平:1.识记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及作品2.理解“人文主义”,分析产生的背景、影响和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和人文主义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文主义”对人性的解放,体会现实生活的美好,树立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发奋图强的信念和意志【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影响【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内涵【教学方法】材料分析、多媒体、对比分析【学习方法】讨论、启发【导入】教师:回忆我们在第十一课中学习过的“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回答在古希腊存有的重要的哲学派别和重要的哲学思想?学生:自然哲学——泰勒斯——“万物皆生于水”——研究“自然”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理解万物的尺度”——研究“社会”苏格拉底——“理解你自己”、“知识即美德”——研究“人”本身,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逻辑学——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教师:这些派别和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在不同方面否定了“神创论”,肯定了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作用教师: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一般把欧洲历史分成三段,第一段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觉醒,第二段则是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之为“黑暗时期”,第三段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艺复兴时期。
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它是不是单纯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呢?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学习和探讨《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正式授课】教师:先请一位同学阅读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课前预习的内容,回答按照课程标准,我们需要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注重哪些问题?学生:需要记住“文艺复兴”的“前三杰”和“后三杰”及他们的代表人物,需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比较准确的,按照课程标准我们能够用时间作为脉络,来学习这些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作品,并且理解他们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呢?学生:“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这场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课前渲染:《我的太阳》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
听到这美妙的歌声,我们的思绪就会情不自禁地驶向那个以自由、浪漫、艺术、文明著称的国度——意大利。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时光的隧道,回到14世纪前后的意大利,去了解一下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正是文艺复兴运动,为意大利注入了更加浓烈的自由、浪漫、艺术、文明的色彩。
文艺复兴运动是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名,揭开序幕的。
14世纪,意大利人非常热爱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他们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作品。
展示:意大利人挖掘并修复雕塑。
使当时意大利人感到震惊的希腊雕塑《拉奥孔》。
过渡:我们现在看到这座雕像感到震惊吗?不一定感到震惊。
但是,当年的意大利人为什么会对这座雕像感到震惊呢?为什么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这就要追溯到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去体验当年意大利人的感受,去追问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兴起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一、探源文艺复兴(一)探思想之源——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师: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史学界称之为“中世纪”。
那时,欧洲是一个基督教神学无处不在的宗教世界。
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请看视频。
看完视频,请看幻灯片上的这些词汇,你们觉得哪些可以用来形容中世纪人们的生活?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这些词汇大致勾勒出中世纪时期,人们在宗教神学的束缚下,麻木、窒息的思想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看到了从地底下挖出的古代罗马、古代希腊时代的雕塑作品,看到了这些作品体现出的自然的人性,就唤醒了人们渴望复苏人性,尊重人性的精神要求。
由于当时还缺乏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人们就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诉求,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那么,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呢?这是由于当时的意大利,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与现实条件。
(二)探现实之源——资本主义萌芽中的意大利两段材料分析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原因?材料一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含有明显的反商意识,也连带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的倾向。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于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材料二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
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通过阅读,请思考: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原因?(经济、阶级、思想、地理)意大利确实是具备首先产生文艺复兴,并向欧洲其它地区扩散文艺复兴的条件。
(三)小结:文艺复兴的概况放视频。
填空和填表。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诞生了巨人的时代。
这一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莎士比亚,正是他们天才般的创造力,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引领人们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走向了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近代社会。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二、感受文艺复兴。
首先,让我们走进薄伽丘和他的《十日谈》。
薄伽丘是一个富商的私生子,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
父亲希望他经商,他却酷爱文学艺术,创作了被称为“人曲”的伟大作品——《十日谈》。
《十日谈》多次被教会列为禁书。
下面,我们来听一个选自《十日谈》里的故事,来探究一下这部伟大的作品为什么在当时被为了禁书?(一)薄伽丘与《十日谈》从禁欲苦行到顺从人性。
1. 简介薄伽丘与《十日谈》2. 音频《一对父子的故事》提问: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是受到什么观念的束缚?儿子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独独看中了“绿鹅”(女人),这说明什么问题?从这则故事中,我们明白了,《十日谈》在当时为什么被多次列为了禁书,原因正在于此薄伽丘通过这个故事,嘲讽了宗教神学的伪善与荒谬,引导人们要摆脱中世纪禁欲苦行的束缚,顺从人欲。
除了文学家薄伽丘,在打破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中,还有两位伟大的画家,他们独辟蹊径,直接从宗教题材的艺术创作中,发掘出了人性的精神内核,将现实世界的真善美注入到了宗教人物的艺术形象之中,化腐朽为神奇,起到了通过宗教形象,弘扬人性的作用。
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就是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
(二)拉斐尔从压抑人性到人性回归1. 简介拉斐尔: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三十七岁离开人间。
他继承了父亲的绘画天斌,最擅长画圣母圣子图。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拉斐尔圣母圣子图。
先呈现拉斐尔圣母圣子图。
再同时呈现中世纪和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
引导:表情有什么不同?背景有什么不同?情感状态有什么不同?产生不同的原因?中世纪的圣母圣子图表情严肃,没有母子间的那种温情。
而拉斐尔体现出自然的美,母子间的亲情。
因为中世纪对人性是压抑的。
拉斐尔通过他的画作希望回归自然人性。
老师每次看到拉斐尔的这幅图都会很感动,我总在想是什么力量促使拉斐尔画出这么具有感染力的圣母圣子图?资料:拉斐尔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
正是画家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使你们看到他的笔下的圣母,洋溢着浓浓的母爱,他笔下圣子,充满了对母爱的依恋。
这种人间的母子情感,正是拉斐尔特殊经历、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文艺复兴的巨人大多都有一些特殊的经历,同学们不妨动手去查查资料,这对于你们更好地欣赏他们的作品是有帮助的。
欣赏完拉斐尔的画作,我们再来欣赏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
(三)米开朗琪罗从麻木顺从到追求自由1. 简介米开朗琪罗:在采石场边长大的米开朗琪罗,从小就和石头和凿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是他用手中的凿子,从石头雕刻出了“青春的凛然”和“生命的珍贵”,这就是他那流传至今的惊世之作——《大卫》和《摩西》。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两幅作品。
2. 《大卫》《摩西》简介大卫——古以色列——犹太国王,传说是一个杀死入侵巨人的英雄。
摩西——拯救在埃及做奴隶的犹太人先知,也是一个英雄。
同学们,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从他们的眼神和神情中)力量、希望、勇气人物为什么会散发出这样的气质?提练结论。
原来,米如此出神入化地雕刻了这样两个英雄人物,其实是想表达追求自由信念!而我们看到作品背后的这层含义也是通过首先了解作品本身的背景知识。
这也是欣赏作品的一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类似的活动中,注意到这点。
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了文艺复兴时期三位巨人的文学艺术成就。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之中,还有一位伟人,他不单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当人们一提到他的名字,就自然地与神奇、睿智联系了起来,这位神奇、睿智的长发老人——就是达芬奇。
(四)达芬奇从盲从迷信到追求真理1.简介达芬奇:达芬奇让人感到神奇、睿智的地方,首先来源于他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那摄人心魄的微笑。
展示《蒙娜丽莎》同学们,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蒙娜丽莎形象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个自然的、清纯的、恬恬的、幸福的、神秘的贵妇形象,她来源于人世,超脱于人世。
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专家还有这样的解读:“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
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达芬奇的神奇、睿智并不仅限于他的绘画成就,而让人称奇的是,他对自然科学的许多探索和建树,催生和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展示:达芬奇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和探索。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所以摄人心脾,除了达芬奇的艺术天才,还得益于他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正是由于达芬奇注重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在这幅画中,使他的画作自然逼真、栩栩如生。
格言:“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得出结论: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家,还是工程师、科学家。
从他的成就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从盲从迷信到追求真理的发展历程。
十五、十六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逐渐扩展了欧洲其他国家。
一时间,欧罗巴的天空,星光灿烂。
在英国,一颗明星冉冉升起,他就是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莎士比亚。
(五)莎士比亚从神权至上到人性至美1.简介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悲剧喜剧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悲剧作品。
哈姆雷特是古丹麦王国王子,哈姆雷特求学回国后,发现父亲已被叔父害死,叔父篡夺了王位,还强娶了他的母亲。
哈姆雷特决心复仇,杀死奸王……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表达对人的赞美和人性反思。
现在,我们来体会一段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展示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
让学生朗读。
提出问题:从哈姆雷特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学生:赞美人,肯定人,肯定人性。
教师:从神权至上到人性至上。
(五)段落小结:文艺复兴的精神上面我们通过对五位文学家,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感受到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核。
结合并读出五点结论。
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什么是文艺复兴,什么是人文主义。
展示人文主义的总结。
核心是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否定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
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肯定人追求现世财富、幸福、享乐的权利;反对宗教束缚下的麻木顺从,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
反对蒙昧与迷信,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
人文主义精神,使欧洲人重新以人的眼光定位自己、探索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掀起科学革命的牛顿。
于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建立,人类文明迈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
同学们,前面我们探源了文艺复兴、感受了文艺复兴,完成了我们今天的学习过程。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学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文艺复兴——你心中的文艺复兴是什么呢?请把你今天的认识,写在老师发给的卡片纸上。
三、回味文艺复兴——我心中的文艺复兴学生:写出认识,表达认识。
教师:表述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结语: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大家不要记住,正是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