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总复习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全面)

• 是 非 题 ( 20 分 )
• 填 空 题 ( 20 分 )
名 词 解 释 ( 20 分 )
•
第1章 切削原理和刀具
1.掌握的概念问题 切削用量三要素和切削层三要素(P2)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切削层三要素——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切削面积。
减少引偏方法:预钻锥形定心坑;用钻套为钻头导向; 刃磨时,尽量把钻头的两个主切削刃磨得对称一致。
钻孔
• 工艺特点 (2)排屑困难 (3)切削热不易传散 • 钻削应用
钻孔属于孔的粗加工,加工在精度IT10以下: 1)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孔,如螺栓联接孔等。 2)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孔,或内表面形状特殊 (如锥形、有沟槽等)孔,需用钻孔作为预加工工序。 3)内螺纹攻螺纹前所需底孔。
C6132
(P94)
C6132传动框图
主运动传动结构式
主轴最高转速
主轴最低转速
进给运动传动结构式
第3章 金属切削加工
1.掌握的概念问题 砂轮的硬度和砂轮的自锐性(P130~131) 砂轮的硬度
• 砂轮上磨粒在磨削作用下从砂轮上脱落下来的 难易程度。
砂轮自锐性
• 指砂轮自行推陈出新以保持自身锋锐的性能。 两种方式:
第2章 机床
车床型号的含义(P84~86)
通用机床型号
类型代号 特性代号 组别系别代号 主参数 第二参数 重大改进顺序号 其他特征代号
符号意义: “○”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 “□”为阿拉伯数字; “( )”无内容时可不表示,若有内容,则不带括号; “◎”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而有之。
切削刃越趋近工件中心,工作角度越大;常用进给量下切 削刃距离工件中心1mm时,工作角度不到2°,再靠近中 心,角度剧增,后角变为负值,切断工件被挤断。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总复习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一、填空题1、铣削方式可分为和两种,粗加工应选用方式。
2、机械传动装置有:、、、等。
3、机床的运动一般主要有:、和。
4、由于工件材料和切削条件的不同,形成的切屑形状也就不同,一般切屑的形状有:、、、。
5、机床的传动装置有:、、、等。
6、刀具材料有:、、、。
7、铣床的工艺主要有、、、等。
8、测试硬度的指标有:、、、。
其中常用来测试铸铁硬度的指标是、测试淬火钢硬度的指标是。
9、普通热处理的方法有、、、。
10、车刀类型按结构分有、、和。
11、材料牌号:Cr12是指,QT400—18是指。
T12A是指。
12、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有、、、。
13、卧式车床的工艺主要有、、、等。
14、自己决定并判别下列各图中所采用的铣削方式。
1) 2) 3)二、、单选题1、阶梯轴的加工过程中“调头继续车削”属于变换了一个。
a.工序b.工步c.安装d.走刀2、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难易程度称为。
a.工艺性能 b. 力学性能 c. 化学性能 d. 物理性能3、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是。
a.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 b.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c.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 d.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4、背吃刀量一般指工件上间的垂直距离。
a.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b.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c.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d.过渡表面中点和已加工表面5、高温时变粘,低温时变脆,能被溶剂溶解的高分子材料是指。
a. 塑料b. 复合材料c. 陶瓷d. 橡胶6、从主要考虑刀具耐用度的角度出发,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顺序应该是。
a. 切削速度v c 进给量 f 背吃刀量a p b、切削速度v c 背吃刀量a p 进给量fc. 进给量f背吃刀量a p切削速度v c d、背吃刀量a p 进给量f 切削速度v c7、消除坯料半成品中某些缺陷为后续加工做准备、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的热处理是。
a. 淬火,回火b. 退火,正火c. 淬火,退火d. 回火,调质8、要求零件硬度达到HRC56~65,用如下方法即可。
机械制造基础总复习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1、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那些? • 2、掌握硬度的表示方法; • 3、掌握强度、塑性、冲击韧度符号的表示意义; 第二章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 1、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 2、合金中相的结构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 • 3、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结点所占的 位置,可分为哪两类?它们的特点如何? • 4、金属晶体缺陷按照几何特征分为哪几种?
第十一章
锻
压
• 1、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始锻温度与终锻温度过 高过低会有何影响;
• 2、金属在加热时易产生的缺陷;如过热、过烧
是如何引起的? • 3、何谓金属的可锻性?影响可锻性的因素有哪些? • 4、锻造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哪些?
第十二章
焊接与热切割
• 1、焊条有哪几部分组成? • 2、熔焊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并以低碳钢为例, 说明热影响区中各区段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情况。 • 3、焊接接头有哪几种形式 ? • 4、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如何预防和矫正 焊接变形? • 5、根据焊接过程特点,焊接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第三章金属与合金的结晶
• 1、掌握过冷度的概念,过冷度的特点? • 2、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生产中 有哪些细化晶粒的方法? • 3、掌握铁在不同温度下的同素异构现象;
第四章 铁碳合金
• 1、了解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的特点; • 2、掌握Fe—Fe3C 相图: 相区、主要的特征点、 主要的特征线、分类、结晶过程; • 3、掌握共析钢、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 4、掌握常存杂质元素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 5、掌握碳钢的分类及其特点;常用的典型的材料 代号; • 例如:Q235、45、T10A等 • 6、在铁碳合金图中什么是共晶转变?什么是共析 转变?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1

机械制造基础总复习一、填空题1、常用的金属材料分为钢材和铸铁两大类。
2、钢按用途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等。
3、按碳的出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铁、墨铸铁以及特殊性能铸铁等。
4、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5、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体、面心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6、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金属材料。
7、金属材料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8、常用的黑色金属包括:钢、铸铁两大类。
9、锻压是利用金属塑性变性改变坯料的尺寸和形式,并改善其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获得所需毛坯或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10、冲孔模的凹模尺寸由工件决定,落料模的凹模尺寸由工件尺寸决定。
11、锻造性能是金属材料锻压加工成形的难易程度,以塑性和变形抗力综合衡量。
12、按照冲模完成的工序性质可分为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拉伸模,按工序的组合分为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
13、模型锻造是将加热到锻造温度的金属坯料,放到固定模锻设备上锻模膛内,使坯料受压变形,从而获得缎件的方法。
14、自由锻基本工序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
15、制坯模膛分为拔长模膛、滚挤模膛、弯曲模膛、成形模膛、镦粗台及压扁面。
16、粉末冶金的工艺过程为:制粉、混料、压制成形、烧结及后处理。
17、钎焊是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填充金属熔化以后,填充接头间隙并与固态的母村相互扩散从而实现连接的焊接方法。
18、目前在工程领域应用最多的非金属材料是塑料、橡胶、陶瓷及复合材料等。
19、电阻焊是利用接触电阻热将接头加热到塑化或熔化状态,再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形成原子间结合的焊接方法。
20、电阻焊可分为点焊、缝焊、凸焊、对焊。
21、对焊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
22、塑料连接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机械连接、热容连接、溶剂粘结、胶接。
23、橡胶按原料来源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用途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殊橡胶。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对焊工身体有害的高频电磁场产生在O作业中。
A、氧一乙快切割B、手工电弧焊C、鸨极氨弧焊D、碳弧气刨正确答案:C2、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鼓形误差(中间大,两头小),其最大可能的原因是()A、两顶尖刚度不足B、车床主轴刚度不足C、刀架刚度不足D、工件刚度不足正确答案:D3、在同一条件下,连续加工一批工件时,其大小和方向呈无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
A、随机误差B、概率误差C、变值系统误差D、常值系统误差正确答案:A4、外圆车刀安装必须保证刀尖与工件回转中心对齐、下列说法中属于刀尖旋转中心对不齐而引起的是()。
A、刀具实际前角变小B、车削端面时留下凸台C、副偏角变化D、主偏角变化正确答案:B5、焊缝中条虫状的气孔通常认为是O气孔。
A、COB、HC、C02D、02正确答案:A6、车削加工的精度范围一般在O之间。
A、 IT1O~IT20B、 IT1O"IT15C、 IT6"IT13D、ITΓ1T5正确答案:C7、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薄壁铝合金铸件宜选用O铸造方法。
A、压力B、离心C、金属型D、砂型正确答案:A8、冲床的规格是()A、冲压力大小表示B、滑块与工作台距离表示C、电动机效率D、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9、下列是锻造特点的是0A、适应性差B、生产效率低C、省料D、降低力学性能正确答案:C10、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A、工件的回转运动B、砂轮的直线运动C、工件的直线运动D、砂轮的回转运动正确答案:D11、在终锻温度以下继续锻造,工件易()A、热裂B、弯曲C、变形D、锻裂正确答案:D12、在车床两顶尖间车细长轴外圆,若只考虑工件刚度,则加工后会产生的误差是()A、尺寸和形状误差B、尺寸误差C、形状误差D、位置误差正确答案:A13、型砂中水分过多,会使铸件产生()。
机械制造基础总复习

机械制造基础总复习机械制造基础期末总复习一、填空题: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三个过程依次为,和。
2.铁有三种同素异构体在912度以下时为立方结构,在912度以上,1394度以下时为立方结构,高于1394度而低于熔点时为立方结构3.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晶格, 晶格和晶格三种4.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一定的。
5.金属的塑性变形是在切应力作用下,主要通过来进行的6.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金属的区分的7.所谓’相’是指合金中的结构和相同的组成部分8.合金中的基本相分为和两类。
9.二次渗碳体只可能出现于碳含量大于 %的钢中,其形态是状。
10.亚共析钢的正火温度为以上,30—50度,而过共析钢的正火温度为以上30—50度11.钢淬火后马氏体组织粗细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
12.铜合金中,按主加元素不同分为,和白铜。
13.焊接是通过原子的和来实现金属的联结的,焊接构件的刚性越大,则焊接变形越 .14.钢坯加热温度超过其始锻温度会产生、等缺陷.15.铸铁难以焊接的原因是。
16.常用的焊接方法按其过程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即焊, 焊和焊.17.合金的铸造性能通常以和两个指标来衡量.18.防止铸件产生铸造应力的措施是设计时应使壁厚,在铸造工艺上应采取凝固原则,铸件成形后可采用热处理以消除应力.19.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越宽的合金,其铸造性能越,越容易形成缺陷.20.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 .21.铸造应力为两类,由热阻碍引起的应力称为,而由机械阻碍引起的应力称 .22.常用的锻造方法有,,等23.冲压的基本工序有,,,等.24.焊缝的主要接头形式有,,,等四种.25.型芯的主要作用是 .26.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 .27.铸造时设置冒口的作用是、、。
28.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常在其部位出现,由此而形成的孔洞称为 .29.冷变形后金属的、提高, 、下降,这种现象叫 .30.金属坯料经热变形后会形成组织,且变形程度愈大,这种组织愈,它使金属的机械性能能带来 ,这种组织是用热处理来消除的.31.焊接电弧由 , 和三部分组成.32.电焊条由和两部分组成33.按焊条药皮的类型,电焊条可分为和两大类34.焊接接头由和两部分组成35. 和对低碳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影响最为不利36.消除焊接热影响区的不利影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焊后进行处理37.κr 是的符号,它是在面内测量的与之间的夹角。
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期末复习题资料参考「精华版」

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期末复习题资料参考「精华版」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一、填空题1.灰铸铁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震)的零件。
2.合金钢就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
3.钢的热处理工艺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一般来说,它不改变热处理的(形状),而改变其(性能)。
4.零件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首先应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其次要考虑材料(加工工艺性)和(经济性)。
5.金属抵抗冲击载荷的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其数值(愈大)材料的韧性越好。
其数值的大小与试验的温度、试样的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内部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6.常见的外圆加工方法有(车削)和(磨削)。
7.孔的公差带在轴之上为(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之下为(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为(过渡)配合。
8.钢的热处理工艺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价段组成,一般来说,它不改变热处理工件的(形状),而改变其(性能)。
10.理论结晶结晶温度To与(实际结晶温度Te )之差为过冷度。
一般液态金属冷却速度越快,结晶的过冷度越大,(晶粒尺寸越小),从而获得(细结晶)。
11.采用低碳合金钢做重要的轴类零件是通过热处理获得优秀的材料性能的,因此通常需要对零件毛坯进行(退火或正火),以(细化晶粒),并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
加工中间进行(调质),在加工中需要安排对(重要表面)进行(渗碳)和最后(表面淬火)。
12.直径50的7级精度基准轴用基本偏差代号(φ50h7)表示,它的(最大)极限尺寸为0,相对地,基孔制偏差代号(φ50H7)表示,它的(最小)极限尺寸为0。
13.滚齿机的机床用类代号(字母)(Y )和主参数(数字)表示,其主参数是指机床的(最大加工尺寸),它利用(范成法)进行齿轮(轮齿)加工的专门机床,但不能加工(内)齿轮、人字形齿轮的轮齿。
14.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包括强度指标,分为()15.加工内齿轮应选择在(插齿机)上进行的(插齿)切削加工。
机械制造基础总复习共96页文档

机械制造基础总复习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总复习一、填空题: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三个过程依次为,和。
2.铁有三种同素异构体在912度以下时为立方结构,在912度以上,1394度以下时为立方结构,高于1394度而低于熔点时为立方结构3.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晶格, 晶格和晶格三种4.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一定的。
5.金属的塑性变形是在切应力作用下,主要通过来进行的6.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金属的区分的7.所谓’相’是指合金中的结构和相同的组成部分8.合金中的基本相分为和两类。
9.二次渗碳体只可能出现于碳含量大于 %的钢中,其形态是状。
10.亚共析钢的正火温度为以上,30—50度,而过共析钢的正火温度为以上30—50度11.钢淬火后马氏体组织粗细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
12.铜合金中,按主加元素不同分为,和白铜。
13.焊接是通过原子的和来实现金属的联结的,焊接构件的刚性越大,则焊接变形越 .14.钢坯加热温度超过其始锻温度会产生、等缺陷.15.铸铁难以焊接的原因是。
16.常用的焊接方法按其过程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即焊, 焊和焊.17.合金的铸造性能通常以和两个指标来衡量.18.防止铸件产生铸造应力的措施是设计时应使壁厚 ,在铸造工艺上应采取凝固原则,铸件成形后可采用热处理以消除应力.19.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越宽的合金,其铸造性能越 ,越容易形成缺陷.20.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 .21.铸造应力为两类,由热阻碍引起的应力称为 ,而由机械阻碍引起的应力称 .22.常用的锻造方法有,,等23.冲压的基本工序有,,,等.24.焊缝的主要接头形式有,,,等四种.25.型芯的主要作用是 .26.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 .27.铸造时设置冒口的作用是、、。
28.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常在其部位出现,由此而形成的孔洞称为 .29.冷变形后金属的、提高, 、下降,这种现象叫 .30.金属坯料经热变形后会形成组织,且变形程度愈大,这种组织愈 ,它使金属的机械性能能带来 ,这种组织是用热处理来消除的.31.焊接电弧由 , 和三部分组成.32.电焊条由和两部分组成33.按焊条药皮的类型,电焊条可分为和两大类34.焊接接头由和两部分组成35. 和对低碳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影响最为不利36.消除焊接热影响区的不利影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焊后进行处理37.κr 是的符号,它是在面内测量的与之间的夹角。
38.刀具磨损的过程可分为磨损阶段、磨损阶段和磨损阶段三个阶段。
39.在钢的普通热处理里,其中和属于预先热处理。
40.砂轮的硬度是指。
41.机床常用的变速机构有、两种。
42.冷却润滑液可起、、和的作用。
43.材料的可切削性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和。
44.刨削能加工的表面有,和。
45.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和。
46、用圆柱铣刀铣削时,其铣削方式可分为和。
47、零件加工质量的指标是和。
48、砂轮磨粒的微刃在磨削过程中与与工件发生、、三个作用。
40、加工精度可分为、和。
50、齿轮按加工原理的不同分为、两种。
51、机械加工质量包括和。
52、车床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53、常见的切屑有、、。
54、工艺规程是指。
55、基准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间隙固溶体;再结晶;淬透性;热硬性;共晶转变;置换固溶体;调质处理;淬硬性;马氏体;回火稳定性;过冷度;冒口;熔模铸造;离心铸造;胎模锻造;拉深系数;氩弧焊;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奥氏体;自由锻、热处理、缩松三、判断题:1、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2、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3、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4、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5、对金属进行冷、热加工都会产生加工硬化。
()6、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都比纯金属高。
()7、对常见铝合金仅进行淬火,强化效果不显著。
()8、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好。
()9、熔模铸造不需要分型面. ()10、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的重要原则是使其重要受力面朝上. ()11、铸件的所有表面都应留有加工余量。
()12、凝固温度范围大的合金,铸造时铸件中容易产生缩松. ()13、凝固温度范围越大的合金,其流动性越好. ()14、锻造加热时过烧的锻件可用热处理来改正. ()15、给铸件设置冒口的目的是为了排出多余的铁水. ()16、自由锻只能生产中小型锻件。
()17、模锻只适合生产中小型锻件。
()18、对板材进行拉深时,拉深系数越大,则越不容易拉穿. ()19、设计模锻件时,凡平行于锤击方向的侧表面都应设计斜度. ()20、纯金属的流动性总是比较好. ()21、热变形过程中因会发生再结晶故不会产生硬化组织的。
()22、选择锤上模锻件分模面时,若最大截面有一个在端面,则应选此面为分模面以简化锻模制造. ()23、冲裁时,凹模凸模的间隙越小,冲裁件的尺寸精度越高,但模具越容易磨损,所需冲裁力也越大。
()24、焊接任何钢材其热影响区内部存在再结晶区。
()25、薄板件的波浪形变形主要是焊缝受拉应力而引起的。
()26、埋弧自动焊焊剂与焊条药皮的作用完全一样。
()27、直流电源焊接焊极有正接法和反接法,交流电源焊接也应注意焊件与焊条所接正负极,否则会影响两极的温度。
()28、凡是金属都有一定塑性,因此都可进行压力加工. ()29、冷塑性变形要出现加工硬化,热塑性变形实际也出现过加工硬化,但因温度较高,很快发生了再结晶,最终使加工硬化不明显了. ()30、区分冷、热加工的标志是金属在加工变形时是否产生加工硬化。
()31.机器零件或构件工作时,通常不允许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多以σ s 作为强度设计的依据。
()32.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分度装置构成了夹具的基本组成。
()33.精基准即是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
()34.一般地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则强度也越高。
()35.液态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愈快,过冷度就愈大,行核率核长大率都增大,故晶粒就粗大。
()36.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钢的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
()37.钢的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本质上都是为了改变表面的成份和组织,从而提高其表面性能。
()38.车削长径比L/D>10的细长轴类零件,再没有使用中心架和跟刀架时,由于径向力的作用,会使车削后的工件成为中凹形。
()39.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的硬度。
()40.由于不完全定位所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少于6个,所以是不允许出现的。
()四、选择题:1、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A、等温退火B、完全退火C、球化退火 C、正火2、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B、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韧性下降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3、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A、Acl+30—50CB、Ac3+30—50CC、Accm+30—50CD、T再+30—50C4、某一中载齿轮决定用45钢制造,其最终热处理采用下列哪种方案为宜()A、淬火+低温回火B、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C、调质后表面淬火D、正火5、在Fe-Fe3C合金中,其平衡组织中含有二次渗碳量最多的合金的含碳量为()A、0.0008%B、0.021%C、0.77%D、2.11%6、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哪个是共析转变()A、L+α→βB、L→α+βC、γ→α+βD、α+β→γ7、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再结晶退火D、等温退火8、对工件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A、得到下贝氏体B、减少残余奥氏体量C、减少工件变形D、缩短生产周期9、为了提高45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A、正火B、调质C、退火D、淬火+中温回火10、等温退火相对于一般退火工艺而言,更能()A、减少工件变形B、消除应力C、细化晶粒D、缩短退火周期11、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入基体B、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先分析出C、使马氏体分解,提高其韧性D、消除应力,减少工件变形12、钢中的二次渗碳体是指从()中析出的渗碳体A、从钢液中析出的B、从奥氏体中析出的C、从铁素中析出的D、从马氏体中析出的13.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再结晶退火D.等温退火14.对亚共析钢进行完全退火,其退火温度应为()A.低于Ac1温度B.高于Ac1温度而低于Ac3温度C.等于Ac3温度D.Ac3+30至50度15.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其()A.碳含量B.合金元素含量C.冷却速度D.过冷度16.铸件的缩孔常出现在铸件的()A.上部.B.最后凝固部位.C.底部.D.厚部17.对薄壁件进行焊接时,宜采用下列哪种焊接方法()A.手工电弧焊.B.电焊C.氩弧焊D.电阻焊18.下列焊接方法中,焊接变形最大的是()A.手工电弧焊.B.气焊C.埋弧自动焊.D.电阻焊19.用直流手工焊机焊接下列工件时,哪种不宜采用反接法? ()A.厚板工件.B.薄板工件C.铸铁工件.D.有色金属及其合金20.用铸造毛坏的零件图上应有()A.分型面.B.结构斜度和圆角C.分型面加拔摸斜度圆角.D.拔模斜度加圆角21.造成铸件冷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收缩太大 B浇注太快C内浇口太少 D浇注温度太低22.状态图上液相线和固相线的垂直距离影响合金的()A流动性和缩松 B收缩进缩孔的大小C成份偏析 D凝固时间23.状态图上液相线和固相线的水平距离影响合金的()A流动性和缩松 B收缩进缩孔的大小C成份偏析 D凝固时间24.铸铁共晶成份的含碳量小于4.3%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含Mn量增加 B含硫多之故C含Si量增加 D含Si量减少25.铸铁的浇注温度应该是()A愈高愈好 B高于液相线100---150C高于液相线300—400 D高于液相线30—5026.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时,室温下厚部受()A压应力 B拉应力C剪应力 D扭转应力27.铸件最小壁厚所以要受到限制,主要是由于薄壁件中金属流动性低,容易产生()A应力和变形 B缩孔和缩松C冷隔和浇不足 D开裂28.普通车床床身浇注时,导轨面应该()A朝上 B朝下C朝左侧 D朝右侧29.从减少应力和防止裂纹的观点出发,设计铸件时,应使其形状尽量对称,壁厚尽量()A加大 B悬殊C减小 D均匀30.前角γ0是在()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a.基面b.主剖面 c.切削平面31.生产中为提高合金的流动性,常采用的方法是()A提高浇注温度 B降低出铁温度C加大出气口 D延长浇注时间32.自由锻件坯料质量的计算公式是()A.G坯料=G锻件+G飞边B.G坯料=G锻件+C烧损C.G坯米=G锻件+G飞边+C烧损D.G坯料=G锻件+G烧损+G料头33.综合评定金属可锻性的指标是()A强度及硬度 B韧性及塑性C塑性及变形抗力 D韧性及硬度34.锻造前坯样热的目的是()A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 B提高强度,降低韧性C提高塑性,增加韧性 D提高塑性,降低韧性35.模锻件上必须有模锻斜度,这是为了()A便于充填模膛 B减少工序C节约能量 D便于取出锻件36.飞边的主要作用之一是()A形成阻力 B避免上下模撞击C便于锻件取出 D便于分模37.冲孔模设计时的凹模尺寸就等于()A凸模尺寸加间隙 B凸模尺寸减间隙C设计孔的尺寸加间隙 D等于设计孔的尺寸38.减少拉深件拉穿的措施之一是()A.减少mB.增大mC.用压板D.减少拉深模间隙39.拉深进取的拉深系数大,说明拉深材料的()A.变形抗力小B.塑性好C.塑性差D.变形抗力大40.手工电弧焊焊接薄板时,为防止烧穿常用的工艺措施之一是()A.氩气保护B.CO2保护C.直流正接D.直流反接41.电焊条药皮的作用之一是()A.防止焊芯生锈B.稳定电弧燃烧C.增加焊接电流D.降低焊接温度42.焊条药皮中既是脱氧剂又是合金剂的是()A.CaCO3B.Na2CO3C.Mn-FeD.石墨43.电焊条药皮中加入淀粉,木屑的作用是()A.增加药皮的透气性B.脱氧C.造气D.造渣44.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塑性最高的区域是()A.熔合区B.正火区C.过热区D.部分相变区45.影响焊接热影响区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焊缝尺寸B.焊接方法C.接头形式D.焊接规范46.既可减少焊接应力又可减少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之一是()A.刚性夹持法B.焊前预热C.焊后消除应力退火D.反变形法47.埋弧自动焊主要用于()A.焊接有色金属B.垂直位置长焊缝C.平焊位置长直焊缝D.>=150厘米厚焊件48.氩弧焊特别适于焊接容易氧化的金属和合金,是因为()A.氩弧温度高B.氩气容易取得C.氩弧热量集中D.氩气是惰性气体49.用CO2气体保焊()A.可减少焊件氧化B.可减少气孔C.可减少飞溅D.可减少空气中氮的有害作用50.电渣焊主要用于()A.平焊位置B.中,薄板焊件C.垂直主焊位置D.铝及其合金焊件51.防止铸件产生裂纹的基本方法之一是()A.提高铸件金属的硫、磷含量,B.提高浇注温度,C.使铸件壁厚均匀,D.提高型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