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练习试题与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统计学理解错误的是()。
A.统计学研究的客观现象包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B.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C.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D.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论科学2、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
A.应用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3、以下属于由变量值所组成的总体的是()。
A.某地区的工业生产情况B.全国人口状况C.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D.某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4、要考察某一段河流的水质污染情况,其研究个体可以是()。
A.该段河流中的全部水B.每立方米水域C.附近流域中的全部水D.该段河流中的生物5、用居民收入解释支出时,收入为()。
A.变量B.因变量C.内生变量D.离散变量6、最精细的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7、结构相对指标是指()。
A.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B.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C.指本期(报告期)数量与过去某期(基期)相同性质数量的比率D.某个总体对另一个总体或某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同一指标数值的比率8、货币需求量的弹性系数属于()。
A.弹性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9、社会成员政治活动参与程度属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中的()。
A.社会生活主体状况B.社会物质生活C.社会精神文化生活D.社会组织管理10、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是()。
A.思维活动B.社会活动C.经济活动D.实践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学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
A.理论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E.抽样统计学2、统计学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
A.理论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E.抽样统计学3、统计总体包括()。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程代码0006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若对某市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个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企业D.该市每个企业【答案】B【解析】要了解某地区的工业生产情况,则该地区的全部工业企业构成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
参考教材P32【考点】个体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环比发展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1C.环比发展速度-1D.定基发展速度-1【答案】D3.某连续变量分组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其前一组的组距为4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480B.500C.520D.540【答案】C【解析】参考教材P83【考点】组距数列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4.样本估计量的标准误即是该估计量的()A.方差C.标准差D.修正样本方差【答案】C【解析】样本估计量的标准差通常称为该估计量的标准误差,简称标准误。
参考教材P115【考点】标准误的概念5.某一变量的全部取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A.众数B.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答案】A【解析】所谓众数,是指某一变量的全部取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值。
参考教材P89【考点】众数6.对于同一样本数据,用未分组数据和单项分组数列,分别计算其算术平均数,二者的结果一定是()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大小【答案】A7.由某企业各年年末职工人数组成的时间数列属于()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答案】A【解析】时点指标是反映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总量水平,其数值是通过对事物在某一时点上数量的登记,将同一时点上各部分数量加总得到的,如年末职工人数时间数列就是时点数列。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1]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03c266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5.png)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1、社会再⽣产核算五张表的中⼼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五张基本核算表的中⼼是国内⽣产总值表。
2、国民财富按来源分为国民财产和⾃然资源3、进⼝总值⼤于出⼝总值的差额称为逆差4、当现⾦收⽀⽐例系数⼩于1时说明收⼊⼤于⽀出5、政府消费的受益对象是全社会6、社会劳动⽣产率是⽤来反映什么的?(宏观经济效益是评价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之⼀。
主要分析指标有:①最终产品率②社会劳动⽣产率③资⾦产出弹性系数。
|是每⼀从业⼈员在⼀年内所创造的价值,数值越⾼,说明宏观经济效益越好。
)7、计算建筑⼯程产值采⽤的是什么价格?(预算价格计算)(建筑⼯程产值=报告期已完施⼯产值+期末期初未完施⼯产值差额)8、性⽐率若低于100,表明⼥性⼈⼝多问题9、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10、研究某⼚所⽣产的⼀批机床的质量,则该批机床为总体表现11、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存储五分之四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是典型调查⽅式12、数量指标是指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标志1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根据选择分组的标志的多少及复杂程度的不同1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等于115、在某⼀变量数列中,某变量值为零,则不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何平均数16、⽤⽔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情况适⽤于规定计划期初、期末、期内某⼀期,还是五年累计应达到的⽔平适⽤于规定计划期初、期末、期内某⼀期17、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时期数列18、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基期下降4%,产量增加4%,产品总成本变化为总成本=单位成本×产量Y=a(1-4%)b(1+4%)=(a-4%a)(b+4%b)=ab+4%ab-4%ab-0.16%ab=ab-0.16%ab19、按总量指标反映内容不同,可分为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按表现形态不同,分为实物量指标与价值量指标。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1804真题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1804真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题,15分)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年初商品库存额B、月商品销售额C、季工业增加值D、年国内生产总值答案:A解析:时期指标:反映研究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累计发生数值。
时点指标:反映研究对象在某个时点上的数值。
A选项是“年初”这一时点的值,属于时点指标。
2、将居民家庭按人口数分类,可分为1,2,3,…,这种分类称为()A、单值分类B、组距分类C、异距分类D、等距分类答案:A解析:分类方法主要有:单值分类:能取的值很少,能取几个值就分几类;如按人口数对家庭分类:1,2,3,4等。
组距分类:能取的值很多,把取值分成几个区间分类;如按人数对企业分类:99以下,100~999,1000以上。
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设备台数B、企业产值C、税收收入D、家庭收入答案:A解析:按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可以将变量分为:连续变量、离散变量;设备台数是不连续的,也就是离散变量。
4、下列属于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任意抽样答案:D解析:非随机抽样调查:凭调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抽取样本,样本被抽中的机会无法计算出来。
①任意抽样:调查人员随意选取,如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意采访行人②立意抽样:由专家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③配额抽样:给总体中不同群体分配固定数额,在每个群体中由调查人员主观抽取样本5、变量的各个取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称为()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答案:C解析:标准差是变量的各个取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是最常用的离散程度指标。
6、已知两个变量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的取值最可能落入()A、0.2~0.4B、0.5~0.6C、0.8~1.0D、1.1~2.0答案:C解析:用r表示相关系数,则−1≤r≤1,r>0:变量之间正线性相关,|r|=1:变量完全相关,所以高等正相关意味着相关系数接近1。
2023年10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65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张老师将某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其采用的测度计量尺度是A.定距尺度B.定比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2.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C.确定调查项目D.确定调查时间3.两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相除而得出的比率,属于A.绝对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4.以下不属于常见次数分布图是A.直方图B.柱状图C.折线图D.散点图5.某组距数列的第一组是60以下,第二组是60-70,则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组中值分别是A.55,60B.60,65C.55,65D.60,706.将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数列中心位置上的变量值是A.中位数B.四分位数C.众数D.算术平均数7.一个好的估计量,估计的误差会随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估计量的这一性质称为A.无偏性B.一致性C.充分性D.稳健性8.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的数值大小A.只取决于x的计量尺度B.只取决于y的计量尺度C.与x、y的计量尺度无关D.与x、y的计量尺度有关9.由某企业各年职工工资总额组成的时间数列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10.某企业2018-2022年工业增加值(亿元)分别为:90,110,120,130,则该企业2022年工业增加值的逐期增长量和以2018年为基期的累计增长量分别为A.10,20B.10,40C.20,20D.20,4011.若较长时期内时间数列的观察值的环比发展速度比较稳定,则适宜拟合的趋势议程为A.直线方程B.指数曲线方程C.二次曲线方程D.移动平均曲线方程12.就业率等于A.未充分就业人数×100%劳动力总数×100%B.劳动力人数法定劳动年龄以上人口×100%C.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D.就业人数法定劳动年龄以上人口13.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所有常住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汇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称为A.生产法B.支出法C.收入法D.汇总法14.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称为A.M0B.M1C.M2D.M315.下列指数中,经常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是A.生产者价格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指数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增长速度2.抽样分布3.已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110%,销售量总指数是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
A.5%B.15%C.15.5%D.115.5%4.试述我国货币供应总量统计的三个层次。
5.依据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2008—2009)》报告,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
A.0.3B.0.4C.0.5D.0.66.简述估计量优劣的评价标准。
7.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家庭人口B.身高E.职工人数8.统计指数按照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总指数B.个体指数C.价值类指数D.物量类指数E.物价类指数9.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存款余额B.工资总额C.产品产量D.固定资产余额10.CPI指的是()。
A.产量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1.次数分布表12.中位数13.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距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比尺度14.在劳动力就业统计中,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的特定一周内从事过有酬工作或自雇工作至少()。
A.一个小时B.一天C.三天D.再天15.某地区年生产总值2012年为200亿元,2017年为300亿元,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
B.50%C.100%D.200%16.简述影响均值估计量标准误的因素。
17.下列属于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任意抽样18.一天中各个不同时刻相对于0摄氏度的气温,可以用温度计精确地测量得出,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19.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
A.劳动者报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20.数据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2020年10月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B)A.职工工资收入B.家庭子女数C.家庭支出D.企业生产总值2.用于测度性别变量的尺度是(C)A.定序尺度B.定比尺度C.定类尺度D.定距尺度3.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意采访一些过往的行人,采用的抽样方式是(C)A.等距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任意抽样D.分层抽样4.在统计表的结构中,统计表的名称称为(A)A.总标题B.横行标题C.数据资料D.表格附注5.一般用于显示组距分组次数分布的图形是(C)A.散点图B.柱形图C.直方图D.趋势图6.年末全国人口数时间数列属于(B)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7.数据13、18、18、18、18、20、20、20、25、26、29的中位数是(C)A.13B.18C.20D.298.数据100、150、160、160、170、180的极差是(B)A.60B.80C.100D.1609.算术平均数元、众数m。
和中位数m.三者相等的分布是(A)A.对称分布B.右偏分布C.左偏分布D.偏态分布10.一个变量的全部取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B)A.极差B.众数C.中位数D.标准差11.用样本均值元估计总体均值μ,有E(网)=μ,这一特性称为(B)A.一致性B.无偏性C.有效性D.充分性12.某企业女性职工占全部职工的47%,这-指标属于(D)A.动态相对指标B.比值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13.下列反映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相关系数是(A)A.0.8B.0.7C.0.6D.0.314.平均增长速度等于(D)A.环比增长速度之积B.定基增长速度之积C.平均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5.拉氏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75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1.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C)A.距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 D 定比尺度2.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C)A.存款余额B.工资总额C.产品产量D.固定资产余额3.下列指标中,属于绝对数指标的是(A)A.国内生产总值B.三产业比重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B)A.设备台数B.工资收入C.职工人数D.家庭人口数5.下列选项中,属于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D)A.配额抽样B.任意抽样 C 判断抽样 D. 等距抽样6.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D)A.平均差B.方差C.标准差D.极差7.次数密度的计算公式是(B)A.主距 / 次数B.次数 / 组距C.组距 / 频率D.次数 / 频率8.下列选项中 ,属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 B )A.两点分布B.正态分布C.二项分布D.泊松分布9.某连续变量数列 ,其末组组限为 800 及以上 ,又知其邻组主为 700-800 ,末组的组中值为 ( C) A.800B.825C.850D.87510. 当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时 ,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 A )A. 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复相关11. 某地区 2015 年生产总值为 200 亿, 2010 年为 100 亿,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的算式是(A )565100 6A.200200C.100100 B.200D.10020012. 下列选项中 ,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A.建筑业B. 金融业C.零售业D.餐饮业13.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是 (B)A.资本总值 / 就业人数B.国内生产总值 / 就业人数C. 流动资产总值 / 就业人数D.固定资产总值 / 就业人数14. 通过资金借贷活动获得的收入称为 (C)A.红利B.地租C.利息D.规费15.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商业银行利率的是 (D )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转贴现利率D.国库券利率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单项选择题是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核,既考记忆,也考理解,在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具有相似性,要求考生掌握知识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
这种选择应该是熟练面迅速的,且不会作的题目不可空白不选。
1.统计认识的对象可概括表述为()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②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2.流量和存量()①都只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②都不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③都是从一定时期意义上核算的④都是从一定时点意义上核算的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是()①某人的工资②某人的月工资780元③工资总额④职工的平均工资4.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①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带有连续性②调查的组织方式③调查取得的资料是否是全面性的资料④调查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5.单项数列一般适用于()①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不大②连续变量分组③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较大④品质标志分组6.1998年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值比上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上年增长12%,则该企业1998年末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①120%②20%③102%④101.82%7.某鞋厂为了生产鞋,只有()才适合于作为总体的代表值①算术平均数②众数③调和平均数④中位数8.已知甲、乙两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50件和75件,其日产量的标准差分别为10件和14件,则()①甲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两班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③乙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④无法判断其代表性的大小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①前者一定大于后者②前者一定小于后者③两者相等④无法判断10.回归方程“y = 100 + 0.8x”中的回归系数表示: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①增加0.8个单位②增加100个单位③平均增加0.8个单位④平均增加100个单位11.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在于()①进行统计预测②消除或消弱短期内偶然因素对时间数列的影响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④消除季节变支的影响12.若平均工资的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的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平均工资的固定构成指数为()①139.67%②39.67%③129.52%④71%13.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商品外汇收入(美元)等于()①出口商品换汇率②出口商品盈亏率③出口商品增殖率④外汇增殖率14.就业率是在业人口总数与()之比①待业人口②在业人口+ 待业人口③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④适龄劳动人口总数15.下列反映活劳动消耗经济效益的统计指标是()①社会总成本净产值率②社会劳动生产率③资金增加值率④资金利税率16.国民经济可供使用额与国民经济生产额之差为()①进口额②出口额③损失额④进出口总额17.我国对外贸易统计中规定()①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②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均按到岸价格计算③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均按离岸价格计算④出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18.国际收支总量平衡分析中的国际收支总差额等于()①经常项目收支差②资本项目收支差③经常项目收支差+ 资本项目收支差+ 误差和遗漏④经常项目收支差–资本项目收支差–误差和遗漏19.在我国,若工农产品综合比价指数连年皆为100%,从价值的观点看()①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②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农业处于不利的地位③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工业处于不利的地位④无法判断两者地位的高低20.社会产品生产统计的主体原则是()①国土原则②国民原则③常住单位④整体原则21.下面采用有名数表示的统计指标是()①结构相对数②比例相对数③强度相对数④动态相对数22.由若干个企业的产品产量(x)与生产费用(y)的资料所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 120 + 1.8x,利用该回归方程()①只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②只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③既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也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④既不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也不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23.不应作为国民生产活动统计的是()①农民的承包活动②个体商业活动③居民家务活动④学校教育活动24.我国目前的资金流量核算范围是()①只核算金融交易②既包括金融交易也包括总储蓄和实物投资③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初始流量,不仅包括金融交易,还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和投资等④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初始流量,不包括金融交易,也不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和投资等25.国内生产总值与物质产品净值的关系为()①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②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③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④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多项选择题有五个备选答案,五个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正确的,最多也只有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因此,这是一种较难的题目,拿得准便选,拿不准暂且跳过或者选择两个以上答案碰运气,不必把宝贵的时间耽误在这类题上。
1.“统计”一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涵义()①统计工作②统计调查③统计资料④政府统计部门⑤统计学2.典型调查和其它调查方式比有以下特点()①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的选择出来的②调查单位是按随机性原则抽选出来的③调查单位是在总体中有举足轻重的单位④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⑤是一种粗略的调查3.若所研究的总体是某市所有工业企业,则总体的标志总量指标有()①该市工业企业总数②该市工业增加值③该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④该市工业成本利税率⑤该市工业总产出4.总量指标的特征()①可以表明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其数值表现为绝对数②其数量值大小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③可以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④只有对有限总体才能计算总量指标⑤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5.根据组距数列计算众数,其公式为()①M0 = L +Δ1/(Δ1+Δ2)×d②M0 = L―Δ1/(Δ1+Δ2)×d③M0 = U―Δ2/(Δ1+Δ2)×d④M0 = U +Δ2 /(Δ1+Δ2)×d⑤M0 = U―Δ1/(Δ1+Δ2)×d6.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①时间上的可比性②总体范围应一致③指标的经济内容应一致④指标的计算方法应一致⑤指标的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一致7.相关关系是指()①现象间数量上不确定的依存关系②现象间数量上确定的依存关系③变量间数量上不确定的依存关系④变量间数量上确定的依存关系⑤现象或变量间数量上不确定的依存关系8.综合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①与平均数指标中的权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既起权数的作用,又起同度量的作用③必须固定在同一时期④其时期可以不固定⑤根据指数之间的经济联系或计算指数的目的选择9.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的关系为()①两者仅相差一个基数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③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④定期增长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⑤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10.抽样调查的科学性体现在()①建立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基础之上②按随机原则抽样③随意抽样④抽样调查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⑤抽样调查没有误差11.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中包括()①现役军人②劳动年龄内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口③待业人员④劳动年龄中的家务劳动者⑤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12.下列属于中间消耗的有()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外购原料、材料②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③企业为职工的医疗、保险所支付的费用④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广告费⑤固定资产折旧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储备资产包括()①黄金储备②外汇储备③特别提款权④在基金组织储备的头寸⑤对基金信贷的使用14.社会产品再分配的渠道()①财政收支②信贷收支③转移收支④价格调整⑤固定资产折旧15.居民消费额包括()①居民购买各种消费品的支出额②居民购买各种消费服务的支出额③居民实物分配的作价款④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折旧⑤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额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主要是考察掌握基本知识的广度,命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紧扣教材,直接来自书中的关键词句和要点表述;二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填入合适的内容。
一般以第一种较为常见。
因此,应认真阅读教材,注意带有结论性、提示性的问题。
1.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对应的()。
2.某厂生产的5000件A产品中,有4900件是合格品,其余为不合格,则是非标志的平均数是(),标准差是()。
3.在95.45%的可靠程度下,若要求估计产品合格率的抽样误差不超过5%,则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为()个。
4.只有发生在()之间的交易,才是国际收支统计记录的对象。
5.外汇增殖额=出口商品外汇收入(美元)-()6.国民经济分类中的活动单位是指从事经济活动并有经营决策权的基层单位,而机构单位则是指拥有()的实体单位。
7.本期生产、本期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称为()。
8.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一定时点上国民财产()状况的一种表格。
9.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资金流量表有两个特点:一是交易内容包括()等转移项目;二是突出了财政这一职能部门。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主要是考察对那些似是而非问题的分辨能力,判断时应首先弄清题目的主干是什么,与主干不符者即是错误的,否则则是正确的。
考生在做这类题时,如果一个也判断不清,可全选对或全选错,千万不可乱选一通。
1.一个人口总体可以用人口总数、年龄、性别比,民族来反映和描述。
()2.总指数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而个体指数则不这样分。
()3.盈利性服务部门的总产出是以其报告期的营业收入来反映的。
()4.海关统计的对象是通过海关的进出口货物,因此经过海关的无偿援助的军用物资和存入保税仓库的物资都应包括在海关统计中。
()5.家庭服务者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6.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消费水平越高。
()7.统计学的大量观察法和其总体性是一致的。
()8.相关系数的值越大,回归系数的值也越大。
()9.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和耗余重置价值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清产核算。
()10.固定资产折旧既是投资,又是积累。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主要是考核理论问题的掌握及对问题的理解情况。
有两种:一是在书中可以找出现成的答案;二是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综合和概括。
答题时,不仅要答出要点,还要对要点落加解释。
由于各人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不同,因此,这类问题很难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