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练习二十四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级会计实务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

高级会计实务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

高级会计实务真题2016年及答案解析(1~5/共27题)案例分析甲公司为一家境内上市的集团企业,主要从事能源电力及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

2016年初,甲公司如开X、Y两个项目的投融资评审会,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1)能源电力事业部经理:X项目标为一个风能发电项目,初始投资额为5亿元,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7%,该项目考试风险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

经测算,该项目按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7%折现计算的净现值等于0,说明该项目收益能够能够补偿公司投入的本金及所要求获得的投次收益,因此,该项目投资可行。

(BOT)(2)基础设施事业部经理:Y项目为一个地下综合管理廊项目,采用“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实施,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20亿元(在项目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10年,运营期每年现金净流量为3亿元;运营期结束后,该项目无偿转让给当地政府,净残值为0,该项目前期市场调研时已支付中介机构咨询费0.02亿元。

此外,该项目投资总额的70%采取银行贷款方式解决,贷款年利率为5%,该项目考虑风险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6%,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7%,Y项目对于提升公司在地下综合管理廊基础设施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建议投资该项目。

部分现值系数如表1所示:图片(3)财务部经理:随着公司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债务融资压力越来越大,建议今年加快实施定向增发普通股方案,如果公司决定投资X和Y项目,可将这两个项目纳入募集资金使用范围;同时有选择地出售部分非主业资产,以便有充分的资金支持今年的投资计划。

(4)财务总监:公司带息负债增长迅速,债务融资占比过高,资本结构亟待优化,2015年末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同时财务部经理将X、Y两个项目纳入资金募集使用范围的意见。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计划年内成立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成立之后,公司可以借助这个金融平台,一方面支持2016年投资计划及公司“十三五”投资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为集团内、外部单位提供结算、融资等服务,为集团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2016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2016年高级会计师备考正在火热进行中,不知道大家的备考情况如何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考生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

案例分析题甲公司为一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

甲公司在编制20×8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内审部门就20×8年以下有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会计处理提出异议:(1)20×8年6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5%有表决权股份,该股份的限售期为12个月(20×8年6月1日至20×9年5月31日)。

除规定具有限售期的股份外,乙上市公司其他流通股自首次公开发行之日上市交易。

甲公司对乙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甲公司将该项股票投资分类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2)20×8年7月1日,甲公司从上海证劵交易所购入丙公司20×8年1月1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50万份。

该债券面值总额为5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于每年年初支付上一年度债券利息。

甲公司购买丙公司债券合计支付了5122.5万元(包括交易费用)。

因没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将丙公司债券持有至到期,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20×7年2月1日,甲公司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购入丁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80万份,该债券面值总额为8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支付款项为8010万元(包括交易费用)。

甲公司准备持有至到期,并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将其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4)甲公司20×8年下半年资金周转困难,遂于20×8年9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售了60万份丁公司债券,出售所得价款扣除相关交易费用后的净额为5800万元。

出售60万份丁公司债券后,甲公司将所持剩余20万份丁公司债券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2016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题2002年2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国有大型企业甲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1)2001年1月,该厂会计人员A脱产学习1个月,会计机构负责人B指定出纳C临时兼管A的会计档案保管工作,未办理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

(2)2001年2月,会计人员D调离该厂,在会计机构负责人B的监交下,D将自己负责的会计账簿移交给会计人员E,但E在交接中因疏忽未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

(3)2001年4月,会计机构负责人B调离该厂,该厂厂长张某任命自己的直系亲属F为会计机构负责人,F又任命自己的直系亲属G 在该厂的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并由G兼管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4)2001年5月,张某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的建议,解聘了总会计师H,并任命会计人员I担任该厂的总会计师。

问题:(1)会计人员A脱产学习1个月,是否需要办理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并说明理由。

(2)出纳C临时兼管A的会计档案保管工作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3)会计人员D对于所移交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能否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并说明理由。

(4)接替人员E因疏忽未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是否对该会计资料负法律责任?并说明理由。

(5)张某任命自己的直系亲属F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6)F任命自己的直系亲属G在该厂的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并由G兼管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7)张某解聘总会计师H、并任命会计人员I担任该厂总会计师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1)需要办理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

根据《会计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工作的,都要办理交接手续。

(2)出纳C临时兼管A的会计档案保管工作不符合规定。

根据《会计工作规范》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016高级会计师考试精选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2016高级会计师考试精选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2016 高级会计师考试精选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一
[分析提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的相关规定,对于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及以上影响的股权投资,一般应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且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如果该股票发行后,会计期末时股价为每股8 元,则萨林重工股份GS 股票公允价值为1 6 亿元,公允价值增加6 亿元(16-10)。

按照一般计算,将
购买股票取得的收益6 亿元扣除利息费用o.6 亿元后,实现净收益5.4
亿元。

但是,如果净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6 亿元计入资本公积,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而利息费用6 000 万元计入财务费用,列示在利润表,利润表中亏损了6 000 万元。

这就是由于计量基础不同导致不能正确评价业绩,为此,应将该股票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样利润囊中就能反映5. 4 亿元的业绩。

案例分析题二
参考答案:
(1)王晴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概念的观点不正确。

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周雯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实现形式上都一样的观点不正确。

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和实现形式上不同。

在性质上,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2016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2016年高级会计师报名正在进行中,备考之战也已经开启,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预祝考生备考成功!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甲公司是一家销售医疗器械的公司,销售的产品为眼部检测器械。

针对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价格。

售价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甲公司对于客户的销售分为两种情况:(1)对于大型医院,医疗机构,法人医院等规模大,信誉好,合作久的单位,给予适当的赊销;对于业务往来很少,信誉不佳或是规模很小的私人型诊所采取收取全部款项后发货的模式。

(2)对于赊销的客户,销售人员为了提升业绩在客户下单后即进行订单确认;对于现金销售的,有时候销售人员会在下班后因为银行已经关门而家里还需要用钱而先拿走销售款使用,等到之后从银行取了钱之后再上交公司。

甲公司的销售人员在离职后会把在职期间的详细资料带到竞争公司从而挖走客户,这使得公司优质且合作良好合作较久的客户都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损失较大。

年底的财务内部审计中,发现销售部门的办公场地租金高于市场均价很多。

仔细检查才知道是销售部总监在其中吃了大量回扣。

要求:回答上述情境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该解决的方法。

案例分析题二(本题15分)贝林娜包装公司(Blaina Packaging Co,以下简称BPC公司)是一家知名纸板盒生产厂商,其董事会于近期考虑是否进入硬纸管市场。

有些硬纸管的客户其产品尺寸各异,有些用于承装受损的大件产品,比如地毯,也有一些小件商品,比如胶卷或者纸制品。

购买硬纸管的顾客一般情况下是大批量进货。

一般情况下,硬纸管平均占有客户完工产品总成本的1%至2%。

董事会收集了如下信息:(1)硬纸管生产的机器有规格和速度之分。

成本最低的机器为3万美元,并且在其运行过程中只需一个操作人员。

在使用之前需有一个一天的培训课程,以保证没有使用技巧的操作人员掌握有效的使用方法。

201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6 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一
【分析提示】
(1)税后净营业利润=100 乘以(1-20%)=80(万元)
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281-265)+30=46(万元)
营运资本增加额=(293-222)-(267-210)=14(万元)
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
=80+30-46-14=50(万元)
(2)GS 总价值=50/(12%-6%)=833.33 (万元)
或者GS 总价值=[50 乘以(1+6%)/(12%-
6%)]/(1+12%)+50/(1+12%)=833.33 (万元)
(3)900=自由现金流量/(12%-6%)
自由现金流量= 900 乘以(12%-6%)=54(万元)
(4)总资产报酬率(税后=61.6/[(532+574)/2]乘以100%=11.14%
净资产收益率=61.6/[(158+179)/2]乘以100%=36.56%
2012 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0+120 乘以10/12-60 乘以4/12=280(万股)
每股收益=61.6/280=0.22(元/股)
市盈率=6/0.22=27.27
2012 年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200+120-60=260(万股)
每股净资产=179/260=0.69(元/股)
市净率=6/0.69=8.70
案例分析题二
1.属于纵向并购。

201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仿真题参考答案

201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仿真题参考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6 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仿真题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一
按照股份支付会计准则,本例中的可行权条件是一项非市场业绩条件。

第一年年末,虽然没能实现净利润增长20%的要求,但GS 预计
下年将以同样的速度增长。

因此能实现两年平均增长15%的要求。

所以GS 将其预计等待期调整为2 年。

由于有8 名管理人员离开,GS 同时调整了期满(两年)后预计可行权期权的数量(100-8-8)
第二年年末,虽然两年实现15%增长的目标再次落空,但GS 仍
然估计能够在第三年取得较理想的业绩,从而实现3 年平均增长10%的目标。

所以GS 将其预计等待期调整为3 年。

由于第二年有10 名管理
人员离开,高于预计数字,因此GS 相应调整了第三年离开的人数(100- 8-10-12)。

第三年年末,目标实现,实际离开人数为8 人。

GS 根据实际情
况确定累计费用,并据此确认了第三年费用和调整。

费用和资本公积计算过程见上表。

单位:元
案例分析题二
假定不考虑衍生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甲GS 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元):
(1)2012 年1 月1 日,甲GS 不做账务处理。

(2)2012 年6 月30 日
借:套期工具衍生工具B25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工具价值变动)25 000
(确认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201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考前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201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考前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2016 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考前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一
【分析提示】
1.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由于双方约定,若是到期凯拉GS 不能到期支付,银行将向中原GS 追偿。

本题中凯拉GS 出现了财务困难,预计出具给中原GS 的票据很难到期支付,所以对于中原GS 来说,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发生转移,因此中原GS 的做法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中原GS 不应该将应收票据终止确认,应将贴现时收到的1 950 万元计入短期借款科目,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2.事项(2)的会计处理中,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并确认当期损益正确。

理由:在不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中原GS 已经将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则应当终止确认应收账款。

3.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中原GS 将债券出售给信托GS,同时保证对信托GS 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不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正确的会计处理:将收到的价款确认为负债;债券到期时,确认
利息收入180 万元并确认相同金额的利息费用;将支付的90 万元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4.事项(4)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企业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表明与该金融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报酬没有转移,不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题练习二十四含答案
正保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为“正保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 年以来发生了下列自有关事项:
(1)正保公司2008 年10 月10 日自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 万股,共支付价款860 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4 万元。

购入时,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 元,并于11 月1 日收到。

正保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初始成本为848 万元,确认应收股利16 万元(100×0.16)。

2008 年12 月31 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900 万元,正保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金额为52 万元。

2009 年,鉴于市场行情大幅下跌,正保公司将该股票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2009 年 1 月 1 日,正保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 万元的债券。

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78.98 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 万元。

该债券发行日为2008 年1 月1 日,系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期限为5 年,票面年利率为5%,年实际利率为4%。

正保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正保公司购入债券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为2088.98 万元,年末确认的利息收入为100 万元,计入了投资收益。

(3)正保公司2009 年 1 月 1 日发行面值总额为10000 万元的债券,取得的款项专门用于建造厂房。

该债券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4 年,票面年利率为10%,每年12 月31 日支付当年利息。

该债券年实际利率为8%。

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10662.10 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假设不考虑发行费用。

正保公司发行债券时,应付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为10662.10 万元,2009 年末计算的应付利息和利息费用为1000 万元。

(4)正保公司2008 年8 月委托某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10000 万股,每股面值1 元,每股按1.2 元的价格出售。

按协议,证券公司从发行收入中扣取2%的手续费。

正保公司将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10000 万元计入了股本,将溢价收入2000 万元计入了资本公积,将发行费用240 万元计入了财务费用。

(5)正保公司于2008 年9 月 1 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 A 上市
公司股票500 万股,每股市价10 元,购买价格5000 万元,另外支付佣金、税金共计10 万元,拥有 A 公司5%的表决权股份,不能参与对A 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正保公司拟长期持有该股票,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5000 万元,将交易费用10 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

要求:分析、判断并指出正保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办法。

【正确答案】(1)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之处:
①将交易费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不正确。

理由:应将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②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不正确。

理由: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③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正确。

理由: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类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

正确的会计处理:在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844 万元,将交易费用 4 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确认应收股利16 万元。

2008 年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56 万元(900-844)计入
当期损益。

(2)事项(2)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正确。

理由: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价值=购买价款2078.98 万元+相关交易费用10 万元=2088.98 万元。

2009 年末确认的利息收入不正确。

理由:利息收入应根据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2088.98×4%×1=83.56(万元)。

(3)事项(3)中,应付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正确。

理由:企业初次确认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009 年末确认的应付利息正确。

理由:应付利息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

2009 年末确认的利息费用不正确。

理由:利息费用应当按照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利息费用=应付债券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10662.10×8%×1=852.97(万元)。

(4)事项(4)中,确认的股本10000 万元正确;确认资本公积2000 万元、确认财务费用24 0 万元不正确。

理由:企业发行权益工具收到的对价扣除交易费用后,应当增加所有者权益,企业在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自身权益工具时,不应当确认利得或损失。

正确的处理是:确认股本10000 万元,确认资本公积1760 万元(2000-240)。

(5)事项(5)中,将该股票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不正确。

理由:在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初始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正确,而是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正确的会计处理:该股票投资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为5010 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