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
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在春节这个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
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
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
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
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
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
的确是这样。
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
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加精)

徐水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扫描版)

文科数学BBCBC AADDB BB 32 (-∞,-3) (13,23) ② 17{}|1A x x =<-或x>2 (2){}|33B x x =-≤≤ (4){}|3123A B x x x ∴⋂=-≤<-<≤或 (6)(2) {}0|22p C x p x p >∴=--<<-+ (8)()C A B ⊆⋂ 23232122p p p p --≥--+≤⎧⎧∴⎨⎨-+≤---≥⎩⎩或..............10 14p p ∴≤≤-或 01p ∴<≤ (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112(22)()()()()2121(21)(21)022,220210210,()()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f x x x R x x f x f x a a x x f x f x f x f x ∈<--=---=++++<<<-<+>+>-<<不论为何实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证明:设且则由可知所以,,所以,112()()2121x x f x f x a a a --=-=-++()由得:-解得:=1 223(1)(21)321212(21)321221,[59],()3[59]1212()(5)=,55125x x x x x x x m t t g t t tg t g m m ≤-=++-++≤++-∈++∈=+-≤()由条件可得:m 2恒成立的最小值,x [2,3]设=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的最小值是,的最大值是 19(1) 列联表补充如下: 。
4.。
6 .。
8 .。
10 .。
12(2)∵2250(2015105)30202525K ⨯⨯-⨯=⨯⨯⨯8.3337.879≈> ∴有99.5%以上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20解 法一 (1)由ρ=25sin θ,得x 2+y 2-25y =0,即x 2+(y -5)2=5..。
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英语答案听力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CBBBB CCCCA ACAAB CCBAC单项选择(21-3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BCDCA CCBBD ABBDA完形填空(36-55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CBACD ABACC BDBCD CDADC阅读理解(56-75题,每题2分,共计40分)ADAB BADD ADDC BCA DFCAE单词拼写(76-85题,每题1分,共计10分)76. feather 77. elected 78. applied 79. resist 80.owes81. breath fort 83. fortnight 84. reasonable 85.July短文改错(共计10分)All efforts of cloning an animal will be in t\he vain if there is not enough diversity in the group to overcome illnesses. Diversity in a group mean (means) having animals with their genes arranged in different ways. The advantage is that whether (if) there is a new illness some of them may die, but other (others) will survive and pass on the ability to resisted (resist) that disease to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great drawback at (to /of )cloning a group of animals is that they would all have ∧ the same arrangement of genes.Basing ( Based ) on what we know now, you cannot clone animals that have been extinct longer than 10,000 years. Actually, dinosaurs disappeared 65,000,000 years ago. So the chance of dinosaurs ever return (returning ) to the earth is mere (merely) a dream.书面表达(共计25分)I am an 18-year old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have been busy with my study and seldom helped my parents with the housework. Feeling quite sorry for that, I begin to think about what to do to help.Last Sunday, when my parents went out shopping, I suddenly got an idea: why not give the rooms a thorough cleaning? Firstly I collected all the books, newspapers and other things scattered in the rooms and put them in place. Then I wiped the dust off all the furniture. After that, I swept and mopped the floors.At this very moment, my parents came back and were quite surprised to see all the rooms tidy and floors shining. My mother gave me a hug and I could see satisfaction in her eyes. Tired as I was, I never felt so happy.思路导航:这是一篇提纲作文,要求写一篇做家务的周记。
徐水一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2014

徐水一中2014-----2015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带答案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2.下列漫画绘述的思想主张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有学者提出:“宋朝正巧是要对儒家经典重新作出诠释的时候。
……研究儒家的力量才称得上真正成熟”,儒家在宋朝时的真正成熟不包括A.融合了佛道思想 B.更加思辨化和哲学化C.以“理”为核心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B.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 D.蕴含了近代“民主、法制”思想5.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说明他主张A.经世致用 B.为政以德 C.心即理也 D.独尊儒术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其社会转型,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应该是A.印刷术和造纸术 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印刷术 D.造纸术和火药7.2009年7月30日~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右图是其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
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推测为家书的残片。
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
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东汉时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拥有文化的人很多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8.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河北省徐水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徐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根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到达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说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标准,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表达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那么不宁〞。
孔子以礼为根底,提出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标准,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防止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那么,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修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2014年度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测试试题

2011-2014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注意:选择题请按照对应的题号涂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绯闻菲薄蜚短流长烟霏云敛B.窠臼苛责溘然长逝恪尽职守C.缉私舟楫开门揖盗嫉恶如仇D.拮据狙击白驹过隙笑容可掬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异想天开,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B.司母戊大方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让海内外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惊天奇迹。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D.谈起垃圾短信,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
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深圳市政府在深举行颁奖典礼,表彰被国家商业部评为“2007年度最具市场争力品牌”,创维集团是获得该荣誉称号的企业之一。
B.在今年抗击雪灾的战斗中,一些向来为舆论所抨击的垄断行业及其从业者却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令人感动的职业品质。
C.2008年的奥运会将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它极有可能意味着中国从此在世界上真正强大起来了。
D.济南市政府3月29日下发的一份文件规定,省城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闲情逸致仗义执言饮鸠止渴察颜观色B.不孝子孙各行其是功亏一篑厉行节约C.任劳任怨墨守陈规发奋图强寻章摘句D.不胫而走再接再厉怙恶不悛故伎重演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青睐集大成若及若离飞扬跋扈.B.毗邻露马脚劳燕纷飞动辄得咎.C.情愫讲意气青春难再销声匿迹.D.纰漏步后尘惘然若失惟妙惟肖.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2013-2014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2)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4)?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5)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7)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某同学探讨完“莲文化的魅力”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
”1.白杨礼赞(13分)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8.【小题1】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2分)19.【小题2】选段二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水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语文
1.A(B与原文不符。
“唯一的途径”强调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
C 与原文不符,为了经济利益也不能让“丑作品”获奖。
D与原文意思不符,文中意思是要兼顾“票房”“收视率”和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人文精神、艺术价值”两个方面。
)2.D(文中说的是“市场需求与精英话语”之间的矛盾,并未说“老百姓与专家评委”之间的矛盾。
)
3.A(B原因是“国内奖项的权威性、公信力”下降。
C不是正反论证,同时本段不仅论述了数字化评价标准的的优点,还论述了其不足。
D原文中“借鉴海外的评价标准”属于无中生有。
)
4 C【解析】本题考点:文言实词理解。
既要求有充分的阅读积累,更要求有根
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
“长”的宾语是某个部门时,译作“执掌”或“担任……长”均恰切。
“鼎结乡兵自守”句意谓“熊鼎组织乡兵自行防守”,“结”本意是将若干绳索打结,译作“聚合”合乎这里的语境。
“赞”确可译作“辅佐”,如“参赞”;但“赞”的这个意思在课本中极少出现,这就需要据语境作出判断——在“乃留愈幕府赞军事”句中,“赞”译作“辅佐”很恰当。
C项错误明显。
其一,据阅读经验,“延”从未有“招聘”意;
其二,《过秦论》中有“秦人开关延敌”句,“延”译作“引进”、“迎接”、“邀请”;其三,若“延”译作“招聘”,不合语境。
据语境,邓愈“数延见”熊鼎后,是向上级推荐熊鼎,并非留熊鼎在本府任职。
5D【解析】本题考点:信息筛选整合。
应注意陈述主体是“熊鼎”,事由是“处事精细求实”。
①是因家庭原因推辞朝廷的任命,不是“处事精细求实”,
②是直谏,不是“处事精细求实”。
排除①和②即可。
6C【解析】本题考点:概括内容要点。
C项说“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不合文意,因为“坐赃”意谓“犯贪赃受贿之罪”;说熊鼎释放梅镒是“依法”也不合文意,从熊鼎手下官吏所言“释知州,如故出何?”可知,熊鼎释放梅镒并没有法律依据。
7(10分)第一句重点词语是“奏”(上奏)、“罢”(罢免)、“辈”(人)、“列部”(所部)、“肃清”(严肃清正)。
第二句重点词语是“使”(使者)、“裘帽”(裘皮衣服和帽子)、“复”(又)、“召”(召回)。
请注意,此句翻译最易错处是把“慰劳,赐裘帽”的对象误作“熊鼎”,把句子翻译成“皇上派遣使者慰劳熊鼎,赐给熊鼎裘皮大衣和帽子”;实际上,皇上“遣使慰劳,赐裘帽”是针对朵儿只班的,目的是想先稳住朵儿只班。
(1)熊鼎到了山东,上奏章罢免了不称职的几十位官员,所属各部门都变得严肃清正。
(2)皇上派遣使者慰劳朵儿只班,赐给他裘衣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将熊鼎召回。
8.(6分)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一点2分)
9.(4分)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10略11.1.BC(B项3分C项2分)解析:B项,文中提到盛宣怀担心外国人长时间参与,会分得大量利润,没有提及“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
C项,这些学堂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求系统。
这是一种办学思想,至于学员实际情况原文未提及。
再者,不求系统,意味着不全面,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理论和基础,也可能很扎实。
2.第一问:①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②重在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
第二问:体现了盛宣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一点2分)
3.第一问:①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②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
第二问:①为国家培养政法人才;②为新式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任意三点可得6分)
4.①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办训练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②教育思想先
进,学以致用,重视基础教育;③经济实力强,控制许多大型企业;④李鸿章的培植,保举做高官,支持办学。
(有明确的观点2分,结合文体分析4分,个人感受2分)
12.C(A“檄”应读“xí”; B“渐”应读“jiān”; D“禁”应读“jìn”,“沸”应读“fèi”) 13.答案:C 1、解析:A.呕;B.泄,川;D.源,徇。
14C 解析:“娓娓而谈”形容说话不知疲倦,生动,使人爱听,不符合“惨剧”“哽咽”语境。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细:微,小;捐:舍弃。
器宇轩昂:形容人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15. D解析:A.偷换主语,可将介词“经过”移到句子开头。
B.语序不当,“如果”放在“一个企业”前;介词漏用,“忽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需求”。
C.“90%以上”存在歧义,指“未得过麻疹”的人还是“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不明确。
16. B【解析】首先要弄懂文段的中心,确定文段中心为“阅读对成年人不太容易发生作用”后,再找语言标志,确定语脉流向。
“显然”“这”“至少”等标志性词语很容易引导考生做出正确选择。
17.(6分)答案:个性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执著与理智;个性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个性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那心怀抱负的浪漫与洒脱;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18.(60分)正确立意:助人亦助己;双赢;借助外物成就自我。
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颖,是临川人。
元朝末年在乡试中中举,任龙溪书院的院长。
长江以西发生叛乱,熊鼎组织乡兵自行防守。
陈友谅多次威胁他,他不予理睬。
邓愈镇守长江以西,多次请他来会见,认为他才能出众,向朝廷推荐他。
太祖想对他委以官职,熊鼎以双亲年老为由推辞,于是留在邓愈的幕府里辅助军务。
为母亲守丧完毕后,熊鼎应朝廷征召到京城,被任命为德清县丞。
松江人钱鹤皋造反,临近的各郡都大为惊恐,鼎熊镇压了钱鹤皋,使局势得以平静。
调职负责编写《起居注》,接受皇上诏令搜括那些值得惩罚、可引以戒的旧例,写在新造的宫殿的墙壁上。
舍人耿忠出使广信返回,向皇上报告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皇上派遣御史去查访此事。
而当时已颁布赦免诏书,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皇上不接纳;熊鼎和给事中伊正一起进谏说:“朝廷向全国各地布施大信义,若又因为小事情劳烦御史,将失去信义,还是应该暂且保持宽大而威严的态度。
”帝沉默了许久,还是决定不派出御史。
洪武皇帝改元之后,新设浙江按察司,让熊鼎担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
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夺占据后,有伪官和悍将二百多人,非常暴虐蛮横。
熊鼎全把他们迁到江、淮一带,老百姓这才得到安定。
平阳州的知州梅镒被告犯贪赃之罪,他不停地为自己辩解,当地几百位百姓都申诉说知州没有犯罪。
熊鼎将要接受百姓的意见,有官吏告诉熊鼎说:“放过知州,没有充分的理由,怎么办?”熊鼎叹息着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怎么能因为害怕谴责,诛杀无罪的人呢!”熊鼎释放了梅镒,把情况报告皇上,皇上回复批准了他的奏章。
宁海人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但得不到公正判决。
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查清了事实,很快让他承当了应有的罪责。
这年秋季,山东刚刚平定,在那里设立按察司,皇上又让熊鼎担任佥事。
熊鼎到了山东,上奏章罢免了不称职的几十位官员,所属各部门都变得严肃清正。
熊鼎想稽查官吏们都做了哪些有利或有弊的事情,就命令个郡县分别设置两本日历,每天写上所处理的诉讼案件狱和钱粮方面的事,一本留在郡县,一本上交到佥事府,更递交换,熊鼎查看日历,检查官吏们的工作,官吏们没有谁敢隐瞒。
洪武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所部前来归附,熊鼎改任岐宁卫经历。
他到任之后,得知贼寇是假装投降,就秘密写奏疏给皇上论说此事。
皇上派遣使者慰劳朵儿只班,赐给他裘衣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将熊鼎召回。
熊鼎出发之后,贼寇果然反叛,胁持鼎返回北方。
熊鼎用指责叛贼不顾道义,斥骂叛贼,结果,他和赵成以及知事杜寅一同被叛贼杀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