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iS的制备与性能

合集下载

硫化镍成分

硫化镍成分

硫化镍成分1. 硫化镍的概述硫化镍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iS。

它是由镍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硫化镍常用于催化剂、电池材料和磁性材料等领域。

2. 硫化镍的制备方法硫化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2.1. 直接反应法直接反应法是最常见的制备硫化镍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将镍和硫直接反应生成硫化镍。

反应可以在高温下进行,通常需要使用还原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2.2.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硫化镍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镍盐和硫化剂,经过反应生成硫化镍。

水热合成法可以控制硫化镍的粒径和形貌,对于制备特殊形状的硫化镍具有优势。

2.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硫化镍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镍和硫的有机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硫化镍薄膜。

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出均匀且致密的硫化镍薄膜。

3. 硫化镍的物理性质硫化镍具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性质:3.1. 密度硫化镍的密度约为5.01 g/cm³,具有较高的密度。

3.2. 熔点硫化镍的熔点约为797℃,在高温下可以熔化成液态。

3.3. 硬度硫化镍具有较高的硬度,通常在6到6.5之间,可以用来制备硬度较高的材料。

3.4. 磁性硫化镍具有磁性,是一种铁磁性材料。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硫化镍可以表现出磁性。

4. 硫化镍的化学性质硫化镍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性质,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性质:4.1. 催化性能硫化镍常用作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它可以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的进行。

4.2. 电化学性能硫化镍在电化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电池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以存储和释放电能。

4.3. 稳定性硫化镍在大气中相对稳定,不易被氧气和水腐蚀。

然而,在一些强氧化性环境下,硫化镍可能会被氧化。

5. 硫化镍的应用领域硫化镍由于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5.1. 催化剂硫化镍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催化剂领域。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常是由钴、镍、锰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制备而成。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材料准备:准备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碳酸锂或其他锂盐、用于制备溶胶的溶剂等。

2. 制备溶胶:将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和锂盐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超声处理并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胶。

3. 涂层:将制备好的溶胶涂覆在铝箔或铜箔等集流体表面,并通过烘干将其固化。

4. 热处理:将涂层的集流体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使其晶化并形成正极材料的结构。

5. 组装: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等组装在一起,封装成电池。

以上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一般制备方法,其具体细节可能因不同材料而略有不同。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iS的制备与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iS的制备与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iS的制备与性能赵群;韩恩山;宋芸聘【摘要】采用球磨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硫化镍(NiS)正极材料,用SEM、XRD、循环伏安和充放电等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水热法合成的材料颗粒均匀,分散程度高;以0.1 mA/cm~2的电流密度在1.0~3.0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84.6 mAh/g.【期刊名称】《电池》【年(卷),期】2010(040)001【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硫化镍(NiS);正极;球磨法;水热法【作者】赵群;韩恩山;宋芸聘【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天津,300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9高能量密度的金属硫化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

硫化镍(NiS)具有比容量(理论值为 590 mAh/g)高,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好[2]、廉价、对环境无毒害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符合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需求。

制备金属硫化物存在需要高温密封合成、液相合成难以得到纯相等问题[3]。

球磨法易于得到纯相的FeS2、NiS,且产物的循环性能较稳定[4]。

S.C.Han等[5]用球磨法合成的NiS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80 mAh/g;J.Z.Wang等[6]用水热法制备了Ni3S2、Ni7S6-NiS复合材料,产物的颗粒均匀、电化学性能良好。

本文作者分别采用球磨法和水热法合成了NiS,并比较了两种方法所制备产物的电化学性能。

1 实验1.1 活性材料NiS的制备1.1.1 球磨法制备以乙醇(天津产,AR)为分散剂,将硫粉(天津产,AR)与镍粉(天津产,AR)按物质的量比1∶1放入球磨罐中,球料比为25∶1,以300 r/min的转速在SHQM-0.4L型球磨机(连云港产)上球磨24 h。

取出产物,在60℃下真空(真空度为0.095 MPa,下同)干燥6 h,备用。

最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工艺详解(含三元材料)精选全文

最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工艺详解(含三元材料)精选全文

八面体间隙
四面体间隙
0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2.3 LiCoO2(层状) O3较O2,Li离子扩散克服能垒低,CO与Li混排需克服较高的能垒。
O3-LiCoO2结构: O原子为立方密堆积结构(ABCABC……)Li 与Co原子沿C轴方向交替占据八面体位置,且 共边( α –NaFeO2),属于六方晶系(三轴等长 ,任意两轴夹角相等),具有 R3m空间群。
0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2.3 LiCoO2
大约对应Li0.5CoO2,由于空位有 序化出现,形成扭曲八面体单斜相
恒流充电,当电压达 到4.8V时O3正极几乎所有 的锂离子都能从正极中脱 出,大约80%的锂离子可 以在嵌入正极材料中;可 逆比容量220mA·h·g-1。
图(b)可以看出最 低电压平台O3结构的正极 最高。
(碳酸乙烯脂)
隔膜
在电解液中具有 良好的化学稳定 性及一定的机械
强度
对Li+的移动阻 碍小(内阻), 对孔径和孔隙率
的要求
良好的绝缘体, 并能阻挡从电极 上脱落物质微利
和枝晶的生长
聚乙烯、聚丙烯等聚 烯烃微孔隔膜
目录
CONTENTS
01 锂离子电池原理简介
0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03 三元正极材料简介 04 前驱体的制备工艺 05 三元材料成品制备工艺
Li(Nix-Coy-Mnz)O2 ,x+y+z=1
3.2过渡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容量-循环性能
随着Ni含量上升,电池比容量上升,循环性能有所下降
03.三元正极材料
2.4 Li(Nix-Coy-Mnz)O2 ,x+y+z=1
3.2过渡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硫化锂的制备与表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硫化锂的制备与表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硫化锂的制备与表征锂离子电池在当今的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因为其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和轻便等特点。

而硫化锂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着重介绍硫化锂的制备和表征。

一、硫化锂的制备硫化锂制备的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方法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氢气还原法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

1. 高温固相法高温固相法是制备硫化锂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将硫粉末和锂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放入高温炉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硫化锂。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Li+1/2S2→Li2S。

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

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著的:反应后产生的硫化锂颗粒较大,具有不良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短等缺陷。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也是制备硫化锂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锂盐和硫化物悬浮在介质溶剂中,形成凝胶。

然后,将凝胶进行干燥、煅烧等步骤,制得硫化锂。

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制备颗粒大小均匀、电化学性能良好的硫化锂。

然而,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二、硫化锂的表征硫化锂的表征是关键的步骤,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硫化锂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将介绍主要的表征方法。

1. X射线粉末衍射(XRD)XRD是一种常用的硫化锂表征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硫化锂的衍射光谱,可以得知硫化锂的结晶类型、纯度等信息。

此外,XRD还可以检测样品中的杂质和非晶相。

2. 扫描电镜(SEM)SEM可以通过对样品的表面进行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和结构信息。

由于硫化锂的形态和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SEM成为了硫化锂表征的重要手段。

3. 比表面积测试(BET)BET是一种用于测定材料表面积的表征方法。

硫化锂的比表面积大小与其电化学性能密切相关。

越大的比表面积意味着越多的活性位点,从而使得硫化锂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4. 循环伏安法(CV)CV是一种测试材料纯度和电化学特性的方法。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详解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详解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详解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其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

它的生产工艺需要许多步骤和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一、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1.正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三种: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

这些材料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制备。

钴酸锂制备:将钴碳酸和碳酸锂一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稀酸和腐蚀剂煮沸反应,然后蒸发水分得到钴酸锂。

锰酸锂制备:将锰碳酸和碳酸锂一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稀酸和腐蚀剂煮沸反应,然后蒸发水分得到锰酸锂。

三元材料制备:将镍酸锂、钴酸锂和锰酸锂混合在一起,加入稀酸和腐蚀剂煮沸反应,然后蒸发水分得到三元材料。

2.负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常为石墨,制备方法为:将天然石墨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粘合剂、导电剂等材料,混合均匀后进行成型。

二、电池组件制备1.正负极片制备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涂覆在铝箔和铜箔上,然后将它们一层一层叠合在一起,形成正负极片。

2.隔膜制备将聚丙烯材料加入溶剂中,制成聚丙烯膜,然后在聚丙烯膜表面涂覆聚合物电解质,制成隔膜。

3.电解液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通常为有机溶剂,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乙酯等。

电解液还需要添加锂盐,通常为氟化锂或磷酸锂等物质。

三、电池组装1.正负极片堆叠将正负极片和隔膜一层一层堆叠,形成电池芯。

2.注入电解液将电池芯浸泡在预先准备好的电解液中,使电解液充分渗透到电池芯中。

3.封口在注入电解液后,需要对电池进行封口,避免电解液泄漏。

四、成品测试将已经组装好的电池进行各种测试,如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等。

五、包装和出厂将测试合格的电池进行包装,如塑料、纸盒等包装,然后成品出厂。

以上就是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详细流程,生产工艺环节多且繁琐,需要高度的科学精神和技术水平的支持。

因此,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提升,对于电池的性能和使用效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虽然只有30多年,但其在可再生能源、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增速却是非常迅猛的。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磷酸铁锂的制备可以通过化学法、物理法和电化学法等多种方法实现。

化学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固相反应法和水热合成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它通过溶剂热分解、固相燃烧或溶胶凝胶处理等步骤制备磷酸铁锂粉体。

物理法主要包括固相合成法和高温煅烧法,通过高温下锂盐和铁盐之间的反应制备磷酸铁锂。

电化学法则是利用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在电极表面沉积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的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和形貌有关。

研究表明,具有纳米级晶粒大小的磷酸铁锂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因此,磷酸铁锂的制备研究中也要关注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调控。

常用的方法包括控制反应条件、添加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改变煅烧温度等。

磷酸铁锂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测试。

电化学性能测试包括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磷酸铁锂材料的比容量、充放电效率、电化学活性、内阻等性能指标。

循环寿命测试主要通过反复充放电测试来评估材料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

此外,磷酸铁锂的改性也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途径。

例如,通过合成碳包覆磷酸铁锂(C-LiFePO4)可以提高其导电性、离子扩散速率和循环稳定性。

碳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可以采用碳源共沉淀法、石墨烯覆盖法和碳纳米链法等。

总之,磷酸铁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调控材料结构和形貌、改性等方法,可以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以镍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的固态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

以镍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的固态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

0引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高速的产业发展激发了对高效储能系统的需求。

在诸多电池系统中,基于插层反应的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1]。

通过开发高容量材料或者提高电池的电压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2]。

相较于磷酸铁锂、钴酸锂等正极材料,尖晶石结构的镍锰酸锂的最高工作电压可达5V ,且具有成本低、毒性低、循环稳定等优点。

目前基于尖晶石结构镍锰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大多为液态体系,而液态体系的锂电池存在电解液泄露、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因此,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一大热点[3-5]。

固态锂离子电池目前正朝着高能量密度、轻薄化和更高的安全性方向发展,而固态电解质作为固态电池最重要的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6-8]。

NASICON 型结构的Li 1.3Al 0.3Ti 1.7(PO 4)3(LATP)固态电解质具有电化学性能稳定、化学窗口宽、离子电导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固态电解质之一[9]。

在众多种类的固态电解质中,无机固态电解质存在接触性差、阻抗大的缺点,而聚合物电解质则存在常温下离子电导率低的缺点[10]。

为了充分结合2种电解质的特点,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PES-LATP@PVC 来制备固态电解质膜,并在常温下应用于固态电池中。

本文采用高电压的镍锰酸锂材料作为正极,以PES-LATP@PVC 复合物作为固态电解质膜,组装成半电池,室温下测试了其充放电情况和其他电化学性能,探究了以镍锰酸锂为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应用可能性,为研究新型固态电池电极材料的电解质材料提供参考。

1实验部分1.1实验试剂与仪器实验试剂:镍锰酸锂(LiNi 0.5Mn 1.5O 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黏结剂PVDF (法国苏威),分析纯;导电碳黑(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国药集以镍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的固态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张宇,姜兴涛,伍澎贵,梁兴华*(广西科技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545616)摘要:由于液态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开发新型材料的固态电池成为研究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与讨论
2 1 X D和 S M 分 析 . R E
图 1 为制 备 的 NS样 品 的 X D图 。 i R
L/ i模拟电池的首次充放 电曲线 见图 3 iNS 。
S e i cc p c t / l p cf a a i nAh‘ i y g‘
图 3 L NS 拟 电池 的首 次 充 放 电曲 线 i i模 /
1 4
电 池 B T E Y B M0 T Y A T R I N HL
第4 O卷
用 D Ma.5 0 C 型 x射 线 衍 射 仪 ( / x20 P 日本 产 ) 析 相 组 分
从 图 2可 知 。 磨 法 制 备 的 N S 品 呈 片 状 , 粒 大 小 球 i样 颗 不 很 均 匀 , 出 现 大 的 颗 粒 , 能 与 产 物 不 纯 有 关 。颗 粒 不 且 可
存在需要高温密封合 成 、 相合成难 以得到纯 相等问题 u 。 液 3 J 球磨法易于得 到纯 相的 F S 、 i, e2 NS 且产 物的 循环性 能较 稳 定[ 引。S C H n等【 用球磨 法合成 的 NS首次放 电 比容 量 .. a 】 i 为 50 m h gJZ Wa g 用水热法制备 了 N32NT6 8 A / ;. . n 等【 】 i 、I - S S NS复合材料 , i 产物的颗粒均匀 、 电化学性能 良好。 本文作 者分别采用球磨法和水热法合成 了 N S 并 比较 i,
l 实验
1 1 活性材料 NS的制备 . i
箔( 中山产 , 电池级 ) , 10℃下真空 干燥 1 。在氩 气 上 在 0 2h 气 氛的手套箱中 , 以金属锂( 秦皇岛产 ,95 为负极 , m t 9 .%) 1 o/ LLP 6P iF/ C+D ( MC 体积 比 1 l 天津产 , :, 电池级 ) 为电解液 ,
赵 群 (9 3 , 河北人 , 1 8 一) 男, 河北工业大学应 用化 学系硕士生, 究方 向: 用电化 学; 研 应
韩恩山(93 , 山东 , 16 一)男, 人 河北工业大学应 用化 学系教授 , 究方向: 研 应用电化 学 , 本文联 系 ; 人 宋芸聘 (92 , , 18 ~)女 河南人 , 河北工业大学应 用化 学系硕士生, 究方 向: 用电化 学。 研 应
去离子水洗 涤沉淀 , 6 在 O℃下真空干燥 6h 备用。 , 12 电池的装配及测试 .
以 N 甲基吡咯烷酮 ( 津产 , . 天 电池级) 为溶剂 , 制得的 将 N S 乙炔黑( i、 焦作 产 , 电池级 ) 和聚 偏氟 乙烯 ( 日本产 , 电池
级) 按质量 比7 2 1 : : 混匀 , 匀涂覆约 0 3g于 1 m厚的铝 均 . 6p
Ke r s n klu d ( i) ctoe m hn a aoigrue h dohr a rue ywo d : i e sl eNS ; ahd ; e ai ll y t; yrtem t c f i c c l n o l o
高能 量密 度 的金属 硫 化物 可 用作 锂 离子 电池 正极 材 料_ 。硫化镍( i) l J NS 具有 比容 量( 理论 值为 50 mA / ) , 9 hg高
成 , u a管压 4 V、 C K, 0k 管流 l0mA, o 扫描速 度为 4()mi; 。/ n 用 J M.7 0 S 60 F型场 发 射扫描 电镜 ( 日本 产 ) 察 形 貌。用 观
均一 , 会导致 电化学性 能测试过程 中, 小颗粒完全嵌锂后 , 大 颗粒还未反应 完全 , 产物的电化学性能 不理 想。水热 法制 使 备 的 NS样品的均为球形 , i 且颗粒分散 , 无明显的团聚 , 颗粒 大小均匀 , 粒径约为 10n 已达到 纳米级别 。纳米材 料具 0 m, 有 比表面积大 、 离子扩散路径短 、 动性强和塑性高等特点。 蠕

5 4 6m h g达到理论值的 9 %。 8 . A / , 9
L/ i模 拟 电 池前 3 iNS O次循 环 的 循环 性 能 见 图 4 。
图 1 制 备 的 NS 品 的 X D图 i样 R
F g 1 T e XRD p te n fp e a e S s mp ̄ i . h a t r so r p rd Ni a l
sut em rhl yade tce il eom neo t a rl w r aa z yS M, R ,# i v a m t n t c r opo g n l r hmc rr ac f h m t a e nl e b E X D e e o m eyad r u, o c e o apf e e s e yd i h r
放 电平台 , 说明充放 电过程包含两个反应过程 。水热法制备
的 NS的充放 电平台更平坦 、 i 电位差更小 , 说明电导率更高 , 从而 可减轻极化。球 磨法制备 的 NS的首次 放电 比容量为 i 5 4 2mA / ; 5 . h g而水 热 法制 备 的 NS的首 次 放 电 比容 量为 i
颗 粒 的这 种形 貌 , 有利 于 电化 学 反 应 及 对 锂 的嵌 脱 _ 。 7 J 2 2 电化 学 性 能 分析 .
C 20 A电池测试仪( T 01 武汉产) 进行充放电及循环测试 , 电流
密度为 0 1mA c 用 C 60 . / m ; HI6 C电化学 工作 站 ( 上海产 ) 进 行循环伏安测试 , 扫描速率 为 0 1m /。 . Vs
了两种方法所制备产物的 电化学性能。
将物质 的量 比为 3: l的硫 代 乙酰 胺 ( 津产 , R 与 天 A) NC26 2 ( iI·H 0 天津产 , R)f 4 l A J 到 0m 去离子 水中 , 分搅 拌 J l 充 后, 将混合液加入到容积为 6 、 四氟乙烯为 内衬的水热 0ml 聚 反应釜中 , 10℃下密封保 温 1 , 在 7 2h 自然冷却至室温后 , 用
Cl r 40膜( e a 20 gd 美国产) 为隔膜 , 组装 23 02型模拟电池。
1 1 1 球磨法制备 ..
以乙醇 ( 天津产 , R) A 为分散剂 , 将硫粉 ( 天津产 , R) A 与
镍粉( 天津产 , R) A 按物质的量比 l l : 放入球磨 罐 中, 料 比 球
作者简介:
Pr p r to n e f r a eo -o a tr a h d a e i lNi e a a i n a d p r o m nc fLiin b te y c t o em tra S
Z A0 Q a H nsa , O u —i H u , AN E —hn S NG Y npn
放 电 比容 量 为 54 6m h g 8 . A / 。
关键词 : 硫化镍( i) 正极; 球磨法 ; 水热法 NS ; 中图分类号: 9 2 9 TM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5 92 1 ) 1 0 3 3 10 —17 (0 00 —0 1 —0
从图 l 可知 , 球磨法制备的 NS样品 的衍射特征 峰与标 i 准卡 (C D 1.0 1基 本吻合 , 出现少量 杂峰 ( 中的箭 J P S 20 4 ) 但 图 头)通过 Jd , ae 5软件分析 , 峰可能是 No 6 。出现这 一现 该 i9S _ 象的原因主要是在球磨过 程 中单质硫 与镍粉有少 量没有充
c a g - i h r e meh d . T e ma eilp e a e y h d o h r l r u e h d u io m ri e n i h d ∞ o i es n h r eds a g t o s c h tr r p rd b y r t e ma o t a n f r p t ls a d a h g e a a c fds ri . p o
Cyc e num 1e l )r
图 4 L NS i i 模拟电池前 3 次循环的循环性能 / 0
F g 4 C c e f r n e o i Ni i lt g c l i h rt i . y l p ro ma c fL / S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a i l n t e f s e n e i 3 y l 0 c ce s
( eat n p ldC e sr 日 Dp r metfA p& hmi y, o t U iesyo ehooy Ta j 0 10 C ia nvri Tcnl , ini 30 3 , hn ) t f g n
Ab ta t C toema r l i e sld( i) a r a db y rtema admeh n a lyn ot r pci l.T e sr c : ahd t i c l uf e N S w s e r yhdohr l n cai l l igrL ̄,e et e ean k i ppe c ao I s v y h
( 河北工业大学应 用化学 系, 天津
摘要 : 用球磨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 了硫化镍 ( i) 采 NS 正极材料 , S M、 R 循 环伏安 和充放 电等 方法分析 了材料 的结 用 E X D、 构、 形貌及 电化 学性能。水热法合成的材料颗粒均 匀。 分散程度 高; 0 1 / m 以 . mA c 的电流密度在 1O一3OV充放 电, . . 首次
F g 3 Th i a c a g n i h r ec r e fL / S smu i. e i t l h r e a d d s a g u v so i Ni i ‘ n i c
l tn el ai g c l
从 图 3可知 , 种 材 料 均 在 18V和 13V左 右 有 两个 两 . .
W h n c a g - i h r ea . e h r eds ag t1 0—3 0 V w t h ur n e s yo 0. / m2 i i a c . i t ec re t n i f 1mA c , si t l h d t t n i dsh r c p c y w s5 4. i a g a a i a 8 6 mAh g c e t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