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公式大总结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归纳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归纳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归纳一、力学公式。

1. 速度公式。

- v = (s)/(t),其中v表示速度(单位:m/s),s表示路程(单位:m),t表示时间(单位:s)。

- 变形公式:s=vt,t=(s)/(v)。

2. 密度公式。

- ρ=(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kg/m^3),m表示质量(单位:kg),V表示体积(单位:m^3)。

- 变形公式:m = ρ V,V=(m)/(ρ)。

3. 重力公式。

- G = mg,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N),m表示质量(单位:kg),g =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N/kg)。

4. 压强公式。

- 固体压强:p=(F)/(S),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Pa),F表示压力(单位: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m^2)。

- 液体压强:p=ρ 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kg/m^3),g = 9.8N/kg,h 表示液体深度(单位:m)。

5. 浮力公式。

- 称重法:F_浮=G - F,其中F_浮表示浮力(单位:N),G表示物体重力(单位:N),F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单位:N)。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其中G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单位:N),ρ_液表示液体密度(单位:kg/m^3),V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m^3)。

- 漂浮或悬浮时:F_浮=G。

6. 功的公式。

- W = Fs,其中W表示功(单位:J),F表示力(单位: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

7. 功率公式。

- P=(W)/(t),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功(单位:J),t表示时间(单位:s)。

-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P = Fv(F为牵引力,v为速度)。

二、热学公式。

1. 热量计算公式(比热容)- Q = cmΔ t,其中Q表示热量(单位:J),c表示比热容(单位:J/(kg·^∘C)),m表示质量(单位:kg),Δ t表示温度变化量(单位:^∘C)。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归纳)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归纳)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归纳)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一、力学1. 速度 v = S/t2. 加速度 a = (v2 - v1)/t 或 a = F/m3. 牛顿第一定律 F = ma4.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5. 牛顿第三定律 F1 = -F26. 动能 E = 1/2*m*v^27. 动能定理 E = F*S8. 功率 P = W/t = F*v9. 机械效率η = W输出/W输入10. 位移定理 S = 1/2*(v1+v2)*t11. 匀加速度运动公式 S = 1/2*a*t^2+v0*t12. 调和振动x = A*cos(ωt+φ)13. 动量 p = m*v14. 冲量 I = F*t二、热力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ΔE = Q+W2. 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3. 热力学内能 U = K+Ug4. 热力学功 W = -p*ΔV5. 热力学热量Q = mcΔθ6. 热力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7. 热力学理想气体绝热过程PVγ = 常数三、光学1. 物距 p + 像距 q = 焦距 f2. 物像距公式 1/p + 1/q = 1/f3. 放大率 M = -q/p4. 光路长 l = n1d1 + n2d25. 薄透镜公式 1/f = (n-1)*(1/R1-1/R2)6. 球面反射定律 i = r7. 球面折射定律 n1*sin(i) = n2*sin(r)8. 物体实际高度与像高 h'/h = 像距/物距9. 理想光源 A+B+C = 常数10. 等辐照光源 A1/A2 = d2^2/d1^2四、电学1. 电势差 U = W/Q2. 电荷量 Q = I*t3. 电阻 R = U/I4. 法拉第定律 I = Q/t5. 欧姆定律 U = RI6. 焦耳定律 W = UIt = I^2Rt = U^2t/R7. 电功率 P = UIt = I^2R = U^2/R8. 串联电路 R = R1+R2+...9. 并联电路 1/R = 1/R1+1/R2+...10. 电容 C = Q/U11. 电容公式 C = S/4π*d12. RC电路公式 Q = Q0*e^(-t/RC), U = U0*e^(-t/RC), I = I0*e^(-t/RC)五、波动1. 波长λ = v/f2. 周期 T = 1/f3. 波速v = λ*f4. 能量 E = hf5. 阻抗 Z = U/I6. 能量守恒定律 E1+E2 = E3+E47. 等级振幅公式 L1-L2 = 10lg(I1/I2)8. 多普勒效应 f' = f*(v+vt)/(v-vr)9. 斯涅尔定理 n1*sin(i) = n2*sin(r)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公式的总结大全,掌握了这些公式,相信会对初中物理学习和复习有较大帮助。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1.力的公式- 力的大小表示:F = ma (F为力的大小,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弹簧的胡克定律:F = kx (F为弹簧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距离)- 重力的计算:F = mg (F为重力,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2.运动的公式-速度的公式:v=s/t(v为速度,s为位移,t为时间)- 匀速运动下位移的公式:s = vt (s为位移,v为速度,t为时间) - 匀加速运动下位移的公式:s = ut + (1/2)at^2 (s为位移,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速度变化的公式:v = u + at (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3.功与能的公式-功的公式:W=Fs(W为功,F为力,s为位移)-功率的公式:P=W/t(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 势能的公式:Ep = mgh (Ep为重力势能,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高度)- 动能的公式:Ek = (1/2)mv^2 (Ek为动能,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4.压力的公式-压力的定义公式:P=F/A(P为压力,F为力,A为物体受力面积)- 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P = ρgh (P为液体压力,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高度)- 大气压力的计算公式:P = ρgh (P为大气压力,ρ为空气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大气高度)5.热学的公式- 热量的计算公式:Q = mcΔt (Q为热量,m为物体质量,c为物体比热容-热功与功率的公式:P=Q/t(P为功率,Q为热功,t为时间)6.光学的公式-球面镜成像公式:1/f=1/v+1/u(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单色光的折射公式:n1 sin θ1 = n2 sin θ2 (n1为入射介质折射率,θ1为入射角,n2为折射介质折射率,θ2为折射角)这只是初二物理公式的一部分,更多的公式在高中物理中会深入学习和使用。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初二物理公式大全1. 速度公式:速度等于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速度(v)= 位移(s)/ 时间(t)。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加速度(a)= (v2 - v1)/ t。

3. 速度-时间公式: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

公式为:v = v0 + at。

4.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平均速度(v)= 总位移(Δs)/ 总时间(Δt)。

5. 力的公式: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公式为:力(F)= 质量(m)×加速度(a)。

6. 动量公式:动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

公式为:动量(p)= 质量(m)×速度(v)。

7. 冲量公式:冲量等于力与时间的乘积。

公式为:冲量(J)= 力(F)×时间(t)。

8. 动能公式: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除以2。

公式为:动能(K)= 0.5 ×质量(m)×速度的平方(v²)。

9. 位能公式:位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公式为:位能(E)= 质量(m)×重力加速度(g)×高度(h)。

10. 功公式: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公式为:功(W)= 力(F)×位移(s)。

11. 功率公式:功率等于力的大小与速度的乘积。

公式为:功率(P)= 力(F)×速度(v)。

12. 压力公式:压力等于力与面积的比值。

公式为:压力(P)= 力(F)/ 面积(A)。

13. 浮力公式:浮力等于液体或气体中上升的物体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公式为:浮力(Fb)= 密度(ρ)×体积(V)×重力加速度(g)。

14. 简单机械的力比公式:力比等于输出力与输入力的比值。

公式为:力比(MA)= 输出力(Fo)/ 输入力(Fi)。

15. 机械效率公式: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

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

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

一、动量定理:
物体的总动量P的变化等于它全部施加的外力F的总积分即:
P=∫t1t2Fdt
二、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即:F=ma。

三、牛顿第三定律:
任何物体相互作用时,互相施加的外力是相等相反的,即:F1=-F2四、欧拉定理:
物体绕其中一曲线运动时,处于外力的空间积分与圆周内的作用势能之差有关,即:
Ω=∫F⋅dR=V2-V1
五、势能定律:
物体处于重力场或其他力场时,物体的势能变化等于所施加外力的积分,即:
∆U=∫F⋅dx
六、质量定理:
物体的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守恒的,即:m=const。

七、能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物理过程中,物体的能量总量是守恒的,即:E=const。

八、流体动量定律:
在流体流动过程中,流体的总动量变化等于空间积分外力
Δm=∫S(ρv⋅n)dS
九、流体能量定律:
在流体的运动过程中,流体的总能量变化等于外力的时间积分,即:ΔE=∫t1t2F⋅v dt
十、十字架定律:
当一个物体在多维度作用力时,一个物体的运动行走道为十字架,即:Fxy=Fyx。

十一、流体力学第一定律:
物体在流体中表现出的流动行为,都是由于外力对它的作用,即:F=ma。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初二科学公式大全(浙教版):物理:压强公式P=F/S公式P液=pgh重力G=mg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pgv 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为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示重法:F浮=G-F液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G,物体浸在液体中时的示数F液。

密度公式p=m/vv=m/pm=pv、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化学: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 高温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分解反应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CaO + CO2↑置换反应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H2 + CO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其他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一、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3)氧气的来源: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二、自然界中的水: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H2CO3三、质量守恒定律: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Cu + Mg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化学性质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五、燃料及其利用: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六、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4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4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2)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3)金属单质+ 盐(溶液)------- 新金属+ 新盐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55.3CO+ 2Fe2O3 高温4Fe + 3CO2↑七、酸、碱、盐1、酸的化学性质(1)酸+ 金属-------- 盐+ 氢气(见上)(2)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3)酸+ 碱-------- 盐+ 水(中和反应)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4)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1)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2)碱+ 酸-------- 盐+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3)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液)+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盐+ 酸--------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3)盐+ 碱--------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盐----- 两种新盐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其它:79.H2so4+Ca(oH)2===Caso4+2H2o80.Caco3+Co2+H2o===Ca(Hco3)281. Ca(Hco3)2====Caco3↓+Co2+H2o82. Fe2o3+6Hcl==2Fecl3+3H2o83. H2So4+Fe2o3===Fe2(So4)3+3H2o84. 2Naoh+so3===Na2so4+H2o85.H2so4+ca(oh)2====Caso4↓+2H2o。

初二物理全部公式

初二物理全部公式

初二物理全部公式初二物理涉及到不少重要的公式,咱们一起来瞅瞅。

先来说说速度公式:v = s/t ,这里的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就像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有趣的场景,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跑步比赛。

裁判用秒表记录他跑过一段固定距离所用的时间,然后就能通过这个公式算出小明跑步的速度啦。

假如小明跑了 100 米,用了 15 秒,那他的速度就是100÷15 ≈ 6.67 米/秒。

再看看密度公式:ρ = m/V ,其中ρ 是密度,m 是质量,V 是体积。

有一次我去超市买食用油,不同品牌的油,同样大小的瓶子,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

这其实就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

质量大的密度相对就大。

还有重力公式:G = mg ,G 代表重力,m 是物体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 )。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去爬山,我背着一个重重的背包,感觉特别累。

这时候就能想到,背包的重力是由它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决定的。

压强公式:p = F/S ,p 表示压强,F 是压力,S 是受力面积。

有一回家里换椅子,新椅子腿比较细,坐上去总觉得不太稳,一查才知道,椅子腿细,受力面积小,同样的压力下,压强就大,容易陷进地板里。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这里的ρ 是液体密度,g 还是重力加速度,h 是液体深度。

我曾经在游泳池里游泳,越往深处游,就感觉水压越大,这就是因为液体深度增加,压强也跟着变大了。

浮力公式:F 浮 = G 排= ρ 液 gV 排。

想象一下,把一个铁块放进水里,它会沉下去,但是把一块木头放进水里,它却能浮起来。

这就是因为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自身的重力,而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浮力的大小就和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功的公式:W = Fs ,W 是功,F 是力,s 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就像搬东西,用的力越大,搬的距离越远,做的功就越多。

功率公式:P = W/t = Fv ,P 表示功率。

初 二 物 理 基 本 公 式(金典)

初 二 物 理 基 本 公 式(金典)

1初 二 物 理 基 本 公 式 一、速度:(v ) ( m /s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及变形:tsv = s = v t vs t =4、单位:s →m t →s v →m /s 交通运输中常用km /h5、v =150 m /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50m 二、密度(ρ)(Kg /m 3)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及变形:v m ρ= m=ρv ρm v =3、单位:m →kg v →m 3 ρ→kg/m 3 也可用 g cm 3 g/cm 34、Ρ水=1.0⨯103 kg /m 3 表示每m 3水的质量是1.0⨯103 kg5、同种物质,不能说ρ与m 成正比,ρ与v 成反比。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和物质种类、状态有关,和物质体积、质量无关。

三、重力(G )(N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公式:G = m g gG m = G →N m →kg g=9.8N /kg3、g = 9.8N /kg 表示质量是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四、压强(p )(P α)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公式及变形:SF =P F=pS PF S =4、单位:F →N S →m 2 p →N /m 2=P α5、固体压强SFP =固(规则实心柱形固体压强 p = ρgh )6、液体压强P 液=ρ液gh7、液体压力: 先算压强p 液=ρ液gh 再算压力 F 液=p 液 S (柱形容器所装液体F 液=G 液) 8、固体压强: 先算压力 F 固=G 液+G 容 再算压强 SF =P (水平面上)9、p =100 P α 表示物体每m 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00 N 10、11、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0001� WK1 �示表 P 用率功电�慢快的能电耗消示表率功电用�中学理物在 结总大式公理物二初
象现射反种两、9 度零为变 也角射反�时零为角射入当�小减而小减�大增而大增的角射入随角射反 �3� 中质 介原回返�果结�点射入�处生发�处界交的质介种两�件条的射反生发 �2� 线光射反定决线光射入由 �1� �解理 、8 ”等相角两�中居线法�面共线三“�为纳归可 角射入于等角射反�侧两的线法在居分线光 射入和线光射反�上面平一同在线法、线光射入与线光射反�律定射反的光 、7 射反的光为称象现种这�变改了生发向方播传的光使�中质 介来原回返光分部一�时面界交的质介种一另向射质介种一从光�射反的光、6 �在存不并际实�的想假是线光�向方播传的光示表头箭上 画上线直在并�线直一画线路播传的光沿即�线直的向方播传光示表�线光、5 像成孔小、成形的食日、食月�成形的子影�直准光激�象现学光多许释解可 用应的播传线直光、4 C3/2 为中璃玻�C4/3 为度速的中 水�度速个这于近接度速的中气空在�s/m 801×3 = C�度速播传的中空真在光 �快最中空真�同不般一度速的播传中质物同不在光�速光、3 折弯了了发线光�时面地 到射外层气大从光当�的匀均不是层气大。的播传线直沿是中质介匀均在光、2 源光叫体物的光发够能�源光、1 射反的光�一� 用应镜透及象现光 �路电阻电纯� W=TIU=Q 间时乘压电以乘流电于等热电 �式公式普�tR2I=Q 间时乘阻电成方平流电于等热电 Q 热电⑷ T� W�P 间时以除功电于等率功电④ )上同(R/2U=P 阻电以除方平压电于等率功电③ �路电阻电纯�R2I=P 阻电以乘方平流电于等率功电② IU=P 流电以乘压电于等率功电① P 率功电⑶ �上同�R/T2U= W 间时以乘再阻电以除方平压电于等功电 �路电阻电纯�TR2I= W 间时乘阻电乘方平流电于等功电 UQ= W 压电乘荷电于等功电 TP= W 间时以乘率功电于等功电 �式公式普�TIU= W 间时乘压电乘流电于等功电 W 功电⑵ P/2U=R 率功电以除方平压电于等阻电③ I/U=R 流电以除压电于等阻电②
以所 tIU= W 为因. t/ W=P
IU=P 压电定额叫值压电的作工常正个一有都器电用个每 IU=P:有还式公的率功电关有 ) Wk(瓦千—P � W�特瓦—率功的器电用—P �h�时小 —t )s(秒—间时—t �h* Wk�时*瓦千— W �J�耳焦—能电— W 位单及义意号符 安?伏 1=秒/焦 1=瓦 1 积乘的流电与压电于等率功电 t/ W�P
�S/L�×ρ=R �积面截横以除度长�以乘度密料材于等阻电① R 阻电⑴ 式公的路电关有�2 方平的)sU/eU(=sP/eP 方平的压电际实比压电定额于等率功际实比率功定额① 率功电的器电用一同⑶ 2P+1P=P 和之率功各于等率功总 2I�1I=1R�2R=2P�1P 1R�2R=2I�1I=2 W�1 W 1R�2R=2I�1I 2 W+1 W= W 和之功电各于等功电总 �2R+1R�/�2R1R�=R 和之阻电各以除积之阻电各于等阻电总 U=2U=1U 等相压电处各 2I+1I=I 和之流电处各于等流电总 路电联并⑵ 2P+1P=P 和之率功各于等率功总 2U�1U=2R�1R=2P�1P 2U�1U=2R�1R=2 W�1 W 2 W+1 W= W 和之功电各于等功电总 2R�1R=2U�1U 2R+1R=R 和之阻电各于等阻电总 2U+1U=U 和之压电端两器电用各于等压电总 I=2I=1I 等相处处流电 �间时�T�阻电�R�功电� W�流电�I�压电�U�率功电�P 路电联串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成形动移向定荷电是流电�1 成形的流电、六 荷电的动移由自少缺�因原�2��体物的电导易容不�义定�1� 体缘绝 �2 �荷 电的动移由自有中体导�因原的电导体导�2��体物的电导易容�义定 �1� 体导 �1 体缘绝、体导�料材工电、五 �观美洁简、直竖平横、号符一统�图路电、四 路电联并、路电联串�式方接连本基的路电、三 路短和路开、路通解理确正�2 。路电的端两源电或器电用在接连接直线导将 �路短�3��路电的开断�路开�2��路电的通接处处�路通�1��义定�1 路短、路开、路通�态状的路电、二 路通的动移荷电让成形�用 作接连�线导�4��路电开断或通接来用或器电用制控�关开�3��备设的 作工�器电用�2��置装的能电供提�源电�1��用作的件元分部各�2 。径路的流电的成组来起接连线导、关开、器电用、源电把�义定.1 �成组的路电 、一 】构结识知【 流电与路电 分部三第 。头镜近靠应就片胶 �远越头镜离物 �离距的片胶到头镜调是而 �距焦调非并 �环 焦调节调们我�屏光于当相片胶的中箱暗�镜透凸个一于当相头镜的机相照 、9 。插着倒要片灯幻��上朝�”立正“像的上幕使了为 、8 。远而 大像实近物�近而小像实远物�侧异体物像实�侧同体物像虚�律规像成镜透凸 镜大放 u>v 侧同镜透 像虚 大放 f<u 像 成 不 f=u 机灯幻 f2 > v 侧两镜透 像实 大放 f2< u < f f2 = v 侧两镜透 像实 大等 f2 = u 机相照 f2< v < f 侧两镜透 像实 小缩 f2 > u )v( 距 像 用 应 置位物像 实虚的像 �u� 小大像成 距 物 律规像成镜透凸 、7 �图如�用作散发起光对�镜透凹 �图如�用作聚会起光对�镜透凸
。点一小略会阻电此因�低越度温�暗越泡灯小�低越压电�中程过量测、4 。差误小减以�值均平求果结的量测次几将以可、C。量测低降次依压 电定额从照按该应压电的用使时量测后然�压电定额的泡灯小察观先该应�时阻 电量测、B�端大最阻电到滑该应器阻变动滑�前关开合闭、A�意注时量测、3 图路电、2 。法安伏做叫法方种这�阻电的泡灯小出算计以可就�流电和 压电的泡灯小了出求�知可 I / U = R 形变的 R / U = I 式公律定姆欧据根、1 阻电的泡灯小量测、五 。灾火致导会而从�大很会流电以所�小很 R 阻电为因�知可 R / U = I 据根 �时�况情的通接被接直而器电用过经不源电中路电�象现路短现出路电当、5 。流电际实叫流电的时作 工际实 �压电际实叫压电的时作工际实器电用以所�准标个这到不达往往中活生 是但�流电定额叫流电的时作工常正�压电定额叫压电的时作工常正器电用、4 。的变不是下 况情规常阻电为因�比反成流电与�比正成压电与阻电�为解理式公个这把能不 、B�Ω 用阻电�V 用压电�A 用流电�一统须必位单、A�意注用使律定姆欧、3 I / U = R � R I = U�有式公形变� R / U = I�为式公。比反 成阻电的端两体导跟�比正成压电的端两体导跟�流电的中体导�律定姆欧、2 。的来出纳归验实的量大过通年 6281 在姆欧家学理物国德由是律定姆欧、1 律定姆欧、四 。联串路电测被与该应它 是号符的中图路电在它。接的下一上一�是 法接确正的器阻变动滑以所 。小大阻电的路电入接变改而从动滑面上在片滑过通 �上管缘绝在绕丝阻电的层缘绝有涂由分部阻电�是理原作工的器阻变动滑、5 。体导超叫就体导种这时这�象现导 超是就这�况情的 0 为阻电其现出会就�时度温一某到降下度温在体导些某、4 。化变而化变的流电、压电着随会不也它�了变不阻电其为认地似近就们我 �外之变改点一有化变的度温随了除阻电其 �后以来出造制被体导一某 �下况情般 一。度温、D�积面截横、C�度长、B�料材、A�有素因的小大阻电响影、3 。 为号符的中图路 电在它��Ω601 = ΩM1�ΩM�欧兆和�Ω301 = ΩK1�ΩK�欧千有位单用常 。Ω 是号符�欧称简�姆欧是位单�示表 R 用�阻电叫用作碍阻的流电对体导、2 。等属金 硅如�体导半叫的间之者两于介力能电导。等瓷陶、料塑、胶橡如�体缘绝叫体 物的电导易容不�等地大、体人、属金、芯笔铅如�体导叫体物的电导易容、1 阻电、三 。和之压电的器电用各于等压电总�中路电联串在、2 �略省可骤步些有�可即同相容内体大�流交、F�估评、E、证论和析分 、D�验实行进、D�验实计设、C�设假或想猜、B�题问出提、A�骤步验实、1 律规的压电中路电联串究探、二 。压电的池电支 一中其于等压电总�联关池电同相�和之压电的池电各为压电总�联串池电、5
用作的光对镜透 、6 。心光个一和距焦、点焦个两有都镜透个每 。示表”f“用�距焦叫离距的心光到点焦�距焦 。点焦虚叫以所�点聚会的线光际实是不点一这�点一上轴光主在 交相线长延向反的线光散发�散发得变后镜透凹经线光的行平轴光主跟 �点焦虚 示表”F“用 �点焦的镜透叫点这 �点一的上轴光主在聚会线光的行平轴主跟使能镜透凸 �点焦 �心光是 为认可心中镜透� 。变不向方播传线光的它过通�点的殊特个有上轴光主�心光 线直的心球个两过通�轴光主 距焦、点焦、心光�轴光主 、5 薄央中�厚缘边�镜透凹 厚央中�薄缘边�镜透凸�类分 。多的小径半面球其比远度厚 镜透且�分部一的面球是面表个一有少至��璃玻是般一�成制质物明透�镜透 类分及镜透 、4 的逆可是路光中射折的光在 、3 角射入于大角 射折�时中气空入射斜质介等水从光③�角射入于小角射折�时中质介等水入射 斜气空从光②�°0 于等角射入于等角射折�时射入面界直垂线光射入①�况情 种三分系关角两�3�居分线两�2� 面一线三�1��点三分律规射折�解理 射折的光叫象现种这 �化变生发会般一向方播传�时质介种一另入射斜质介种一从光�射折的光、1 射折的光�二� 镜望潜�3� 像成镜面平�2� 影倒的中水�1� 用应的镜面平 、41 。收接屏 用能不�到看眼用能只�的成而交相线长延向反线光际实是而�的成聚会线光际 实由是不像虚。到看眼用能也然当�到接屏用以可�的成而聚会线光际实是像实 别区的像虚与像实 、31 形图称对的轴为面镜以是物与像的成所镜面平�解理 等相离距的镜到物和像�直垂 面镜与线连的物和像�3� 小大的物和像�2� 像虚的立正是像的成�1� 点特的像成镜面平 、21 向方播传的光变改�2� 像成�1� 用作的光对镜面平 、11 逆可路光中射反的光在 、01 律定射反的光循遵都射反漫是还�射反面镜是论无�意注 线光射反到收接能都向方的 同不个各在即�去出射反向方的同不个各向后射反面界经光行平�射反漫 �2� 线光射反到收接 向方一某在能只�出射行平向方一某沿后射反面界经线光行平�射反面镜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