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
《村居》和《咏柳》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的两首古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下边分享这两首古诗及译文。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吹送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第1页(共1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PPT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 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 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 “绿丝绦”?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 理解和体会。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 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 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 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的 一样!那垂挂下来的万 千柳条,柔软绵长,随 风摇曳,多像绿色的丝 带!
再看那小巧的新 长出来的柳叶,细细 尖尖的,整整齐齐的, 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 剪刀裁出来的啊!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迷醉, 陶醉。
风筝
放学。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看谁可以读得准确!
yīng
莺
草帽下面一只鸟。
看谁可以读得准确!
童 诗 立 + 里
讠+ 寺
堤 土+ 是
拂
扌+ 弗
dī
堤
防水 挡水 的
扌+ 弗
拂
用手掸去物体表面不平之物。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cūn
jū
村居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劲 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一般人提 到他,就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 放风筝的《村居》。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cūn
村居
yīnɡ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简介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萧山籍诗人贺知章,就是初唐诗坛中的一位佼佼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萧山)人。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和秘书监等官职。
他的诗以绝句见长,通俗清新,自成一格。
代表作《咏柳》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象奇妙,意境高远。
既写出了柳叶的美和它的勃勃生机,也写出了和煦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希冀。
贺知章又是一位关心边防和国家尊严的爱国者,他在《送人之军》一诗中写道:“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贴汉国忧。
”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贺知章旷达,不慕名利,好饮酒,常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
当他已身居太子宾客,在京城“以文词知名”之时,李白还是一个布衣,诗才也只初露头角。
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
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己。
有一天,贺与李在酒楼,贺知章适无钱沽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真挚豪爽如此。
这就是“金龟换酒”的典故。
接着,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唐玄宗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
从此,李白声誉鹊起。
唐玄宗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政治黑暗。
贺知章不愿与奸臣共事,恳请度为道士,告老还乡。
唐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赐鉴湖一曲(一块土地),并赋诗赠别。
贺知章离京那天,朝中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集中在东门外长乐坡为他饯行。
李白作《送贺宾客归越》一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把贺知章比作书圣王羲之,情意十分深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春游湖)解析知识巩固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词解: 夹岸:两岸。 蘸水:碰到了湖水。
断桥:把桥面淹没了。
度:渡过
诗句解读: 双飞燕子几时回①? 夹岸桃花蘸水开②。 春雨断桥人不渡③,
小舟撑出柳阴来。
解释: ①这句意思是:转眼之间春意已经很浓了。 ②这句形容湖水高涨,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轻 轻贴着水面开放。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

编辑课件
12
嫩芽
编辑课件
13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嫩芽 音符
编辑课件
14
喜鹊 杜鹃
编辑课件
15
喜鹊
杜鹃
编辑课件
16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 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去寻找春天。
编辑课件
17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 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去寻找春天。
编辑课件
18
我们来合作
认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春 天的句子, 同桌合作读一读,看谁读得 最好。
32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 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 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 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编辑课件
33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qiáo)去,
春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 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tàng)跑,捉几
(节选) 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
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
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
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wēng)地闹
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编辑课件
34
编辑课件
35
编辑课件
36
编辑课件
37
编辑课件
38
编辑课件
39
编辑课件
40
编辑课件
41
编辑课件
42
编辑课件
43
编辑课件
44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教案课题古诗二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1.认识“诗、村、童、碧、妆、绿、丝、剪”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研究目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②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重点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课文。
2.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学法问题研究、探究研究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1.猜谜语一只XXX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
谜底:(风筝)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篇描写放风筝得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古诗二首》。
教师活动第一课时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吸引兴趣。
师生互动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寄义。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读课题《村居》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请求:让学生认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背诵古诗,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
2.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插入音频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XXX。
5.认读生字:(1)诗、村、童。
组词:诗(诗画)(诗人)村(村落)(山村)童(童年)(童话)同学之间交流互相发问识记生字。
本课生字。
让学生简略(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读音对对猜,让学生认读字音。
莺(yīn yīng)飞拂堤(tīdī)XXX(liǚliǔ)醉(zuìsuì)春烟散(sàn zàn)学趁(chèng chèn)东风纸鸢(yuān yuāg)(二)交换汇报:1.XXX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描写了了解课文讲解的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1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村居》一课时,我先把学生带入一个青草萋萋、百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教学情景中。
在这美丽的春天里,采用了各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配上音乐吟诵古诗,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并在自己的头脑中模模糊糊地创造出古诗所特有的意境。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没有让学生来说一说古诗的意思,没有一句一句地讲解古诗文,而是让学生在吟诵古诗中感悟语言,在歌声中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创造图画。
学生们学习的兴致盎然,这节课结束了,但古诗的韵味永存。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本节古诗教学课,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具体体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通过一遍一遍地诵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咏柳》整堂课的教学来看,流程进行得很好,从对“咏”的理解,到对柳树从远到近的认识,以及作者从对柳树的观察到充满奇妙的想象所体现出的对春的无限的热爱之情,课堂中呈现得都很好。
不足之处是,老师表现得多,学生发挥得少,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在课中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一两句赞美柳树的话,让学生能提前从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妆成般的柳树,也能从形态方面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
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一些。
(二)《古诗二首》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村居》是清朝文人高鼎写的一首诗。
早春二月,绿草茂盛,黄莺飞舞,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的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全诗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课件

点击图片; 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圈画出句末韵母是ɑn的字,并把这些 字读响亮。
草 长 /莺 飞 / 二 月 天,
拂 堤 / 杨 柳 / 醉 春 烟。
儿 童 / 散 学 / 归 来 早,
忙 趁 / 东 风 / 放 纸 鸢。
互动课堂
点击 播放伴奏
互动课堂
一边朗诵前两句古诗,一 边展开想象,说说诗句描写的 美景。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诗中的两个关键 词的意思吧!
碧玉妆成一树高,
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
碧玉
颜色相似 鲜嫩发亮
碧玉
绿色的玉
在古代文学 作品里,常 代指年轻貌 美的女子。
小家碧玉
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 妆丝绦裁剪
识字方法
yǒnɡ
加一加 咏 =口+永 “口”字旁与
yǒnɡ
嘴巴有关,所 以用嘴巴咏诗。
换一换 咏 =泳-氵+口
比一比
cái
裁 做衣服要裁剪。
zǎi
载 有车能把人货载。
zāi
栽 要木就得把树载。
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 读出它的节奏,我们一起来根 据节奏划分再读一遍古诗吧!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似 剪 刀。
课堂演练 一、选出下列诗句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草长(cháng zhǎn√g )莺飞二月天 二月春风似(s√ì shì)剪刀
二、填一填。
《咏柳》中诗人把___ 柳叶_ _比作成了 碧玉,把 二月春风 比作成了剪刀,她使用剪 刀裁出了 细细的柳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朋友,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4.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5.交流识字情况。
4、朗读课文
五、朗读课文,扩展活动。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
板
书
设
计1、找Biblioteka 天脱、冻、溪、掩、探、摇左窄右宽
野、躲、解
左右同宽
作业安排
3.教师范写。“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4.学生仿写。在书上仿写两个。
教学后记
5.指导写字。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教师范写。“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四、轻声齐读,整体感知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交流。
3.学生质疑,合作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单元】第课时总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1.找春天
课型
新授
三
维
目
标
⒈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9个字。2.学会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学会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ppt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6.开火车认读。
过渡: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4.出示生字
5.出示词语。
6.默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
1.学生交流。体会字体美观、规范。
2.指导写字。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