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通信网络

合集下载

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1.TCN1988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九技术委员会(TC9)邀请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代表成立了第22工作组(WG22),其任务是为铁路设备的数据通信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

经过11年的努力,IEC/TC9/WG22于1999年成功制订了列车通信网络标准,标准号IEC61375-l,简称TCN,从此TCN标准正式成为了国际标准。

2002年,我国在铁道部标准TB/T3025—2002中也正式将TCN标准确认为列车通信网络标准。

国外方面,应用TCN的项目主要包括Siemens公司项目(布拉格地铁列车、德国铁路摆式列车、ICE高速列车等)和ADtranz公司(2001年被Bombardier 公司收购)的项目(瑞典的SBBLOK460-1/2/3和斯德哥尔摩地铁列车、德国的LRu MannHeim、挪威的 Gardmonde 等)。

在国内,列车总线 WTB 首先在“蓝箭”号上使用,“先锋”号是我国首列采用了 TEC 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

在“蓝箭”的基础上,“中华之星”充分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是第二列采用 TEC 技术的动车组。

将 WTB作为列车总线,MVB 作为车辆总线,其技术符合 TCN 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随后,TCN 产品在我国应用更加广泛。

目前国内的 CRH 系列动车组中,CRH1,CRH3和 CRH5 全部基于 TCN 标准构成的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

国内方面,我国把列车通信网络IEC61375-1标准等效采纳为铁路行业的标准,并将其应用在“先锋”、“蓝箭”、“中原之星”和“中华之星”等动车组以及SS3B型电力机车上。

株洲厂将从德国Siemens公司引进的SIBAS系统成功地用在了广州地铁一号线上。

我国的和谐号CRH1/3/5/380B型动车组上也都使用TCN。

另外,TCN在北京地铁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15号线,广州地铁2、3、8号线,上海城轨交通1、2、4、9、11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列车总线控制基础(列车通信网络概述)

列车总线控制基础(列车通信网络概述)

简化网络结构:一般将网络形式简化成线形;
简化通信模型,一般只利用了OSI/RM中的2~3层;
简化节点信息,通常简化到只有几字节。
采用网络管理技术来实现实时性,并保证其可预知性。

例如:采用主-从访问方式,只要限制网络的规模,就可以 将响应时间控制在指定的时间内。
总之,实时性要求是现场总线区别于一般计算机通信的主要 因素。改善现场总线的实时性,减少响应时间的不确定性 是现场总线的重要发展趋势。
— 传统控制系统中设备的连接都是一对一的

布线简单,工程安装周期缩短、维护也很方便

很强的系统扩展性
– 主机能自动识别设备的增加或删减 – 无需架设新的线缆 – 无需系统停机
大连交通大学
现场总线概述
2.现场总线的特点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结构
大连交通大学
现场总线概述
3.现场总线的特殊功能 (1)经济、安全、可靠地传输信息
还要增加到十二种类型
大连交通大学
现场总线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会从各个方面影响现场总 线的发展。 但是,二者在基本功能、信号传输要求和网络结 构上均有所不同。
大连交通大学
现场总线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
1. 基本功能
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功能:可靠地传递信息。 现场总线的功能则是包括了更多的内容: ①高效、低成本地实现仪表及自控设备间的全数字化通信, 以体现其经济性; ②解决现场装置的总线供电问题,实现性现场总线的本质安 全规范,以体现其安全性; ③解决现场总线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如电磁干扰、环境温度 、适度、振动等因素,以体现其可靠性; ④现场仪表及现场控制装置要尽可能地就地处理信息,不要 将信息过多地在网络上往返传递,以体现现场总线技术发 展趋势——信息处理现场化。

列车通信网络技术ppt课件

列车通信网络技术ppt课件

20米,每段32个设备; 200米,每段32个设备;
2000米;
备份的物理层介质(同步发送)
曼切斯特编码,9个比特源分界符
1.5Mbit/s
12 位设备地址;0..255留给带消息数据的设备 12 位逻辑地址用于过程数据(每个为16..256 位)
16
MVB传送三类数据: ● 过程数据(Process_Data):源地址数据的周期性广播,
过程数据是由发行者设备发送至多个用户设备的广播数 据,并由他们的逻辑地址来标识,这种类型的传送称为源寻 址广播。
18
2、消息数据:
消息是冗长但不频繁传输的数据,消息的长度在几 个字节到几千个字节之间。为了传输较大的消息数据, 可以将消息分成小的包,这些包分别编号并由目的站确 认。
消息数据是从一个源设备发送到一个目标设备或是 同一总线上的所有设备的面向目标的数据。消息数据是 有需要时才传送的。
WTB 特性摘要表:
12
它有一个段是朝向列车中间,
WTB 采用屏另端蔽一节双段点绞是电朝气线向上,敞用开与信的它号端连传部接。的输速度1Mbit/s。采 用规定型号的电缆端,接器可来互终连止两最个多总线32不同车辆上的电缆节链连接接而两成个总。线
整个列车的组成可以灵活多样,一节车厢内可以
有一条或多条车辆总线,也可以没有;车辆总线也
可以在固定编组的情况下跨接几节车厢。如果整
列车是固定编组,则列车并不需要对节点进行连
续编号,这时车辆总线可以起到列车总线的作用。
5
列车总线和多功能车辆总线
• 列车总线(Wire Train Bus,简称WTB)贯 穿整列车,连接列车中的各个车辆总线; WTB总线能自己组态,传输速率可达 1.0Mbit/s,介质为双绞屏蔽线。

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列车通信网络各类标准

1.TCN1988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九技术委员会〔TC9)邀请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代表成立了第22工作组〔WG22),其任务是为铁路设备的数据通信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

经过11年的努力,IEC/TC9/WG22于1999年成功制订了列车通信网络标准,标准号IEC61375-l,简称TCN,从此TCN标准正式成为了国际标准。

2002年,我国在铁道部标准TB/T3025—2002中也正式将TCN标准确认为列车通信网络标准。

国外方面,应用TCN的工程主要包括Siemens公司工程〔布拉格地铁列车、德国铁路摆式列车、ICE高速列车等〕和ADtranz公司〔2001年被Bombardier 公司收购〕的工程〔瑞典的SBBLOK460-1/2/3和斯德哥尔摩地铁列车、德国的LRu MannHeim、挪威的Gardmonde 等〕。

在国内,列车总线WTB 首先在“蓝箭〞号上使用,“先锋〞号是我国首列采用了TEC 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

在“蓝箭〞的根底上,“中华之星〞充分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是第二列采用TEC 技术的动车组。

将WTB作为列车总线,MVB 作为车辆总线,其技术符合TCN 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随后,TCN 产品在我国应用更加广泛。

目前国内的CRH 系列动车组中,CRH1,CRH3和CRH5 全部基于TCN 标准构成的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

国内方面,我国把列车通信网络IEC61375-1标准等效采纳为铁路行业的标准,并将其应用在“先锋〞、“蓝箭〞、“中原之星〞和“中华之星〞等动车组以及SS3B型电力机车上。

株洲厂将从德国Siemens公司引进的SIBAS系统成功地用在了广州地铁一号线上。

我国的和谐号CRH1/3/5/380B型动车组上也都使用TCN。

另外,TCN在北京地铁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15号线,广州地铁2、3、8号线,上海城轨交通1、2、4、9、11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CRH2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

CRH2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

CRH2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信息传输系统采用列车级和车厢级两级网络结构。

列车级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的,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网结构。

车厢级网络为连接车厢内设备的通信网络。

11.3.1列车级网络结构列车级网络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列车信息显示器、显示控制装置、IC卡读写装置及乘客信息显示器等设备构成。

各装置在列车内的配置情况如表11.11所示。

列车总线光纤双重环网布线结构如图11.12所示。

表11.11信息传输系统设备配置*1:有模拟输入(AIN)卡动车组列车级网络有两种类型。

其一为光纤环网,连接所有中央装置与终端装置,采用ANSI/ATA-878.1(ARCNET)协议,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总线方式连接中央装置与终端装置,采用HDLC作为数据交换协议。

列车总线传输线路包括车辆信息传输线(光纤环网)及自我诊断信息传输线(双绞屏蔽线)两种。

车辆信息传输线由环线回路(100p)构成,如果在一个方向的环绕中检测到没有应答的情况,就向另一个方向的环绕传输,能够避开故障部位。

另外,当两列车联挂编组时车辆的中央装置之间由双绞屏蔽线连接。

当条件成立时,打开环线回路(100p),将联挂前的独立环线回路(100p)结合在一起,就能保持编组环线回路(100p)的结构。

列车总线光纤双重环网布线结构参见图11.12。

性能如下。

光纤网:①通过光纤双重环路传输;②固定长度的循环传输方式(传输控制指令);③令牌传递方式(传输监视器状态);④标准传输周期10ms;⑤适用光纤QSl85/125;⑥传输速率2.5Mbit/s。

自我诊断传输线:①通过多站结合进行的单向传输(控制发送部→控制接收部);②固定长度的循环传输方式;③传输周期10ms标准;④符号化基带方式24V(P-P值,120Q 平衡电路);⑤HDLC方式38.4kbit/s;⑥双CPU方式的失效保护传输。

11.3.2列车级网络设备及配置列车级网络设备主要包括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控制装置、显示器和IC卡读写装置。

基于CRH3型动车组的列车通信网络系统构架分析

基于CRH3型动车组的列车通信网络系统构架分析

基于CRH3型动车组的列车通信网络系统构架分析CRH3型动车组每列车上一共有2个牵引单元,每个牵引单元内又包括多个设备、模块,这些设备和模块通过MVB连在一起,MVB通过中央控制单元CCU中的网关GW实现了与WTB 的连接,实现了整组列车的互联互通。

列车通信网络;TCN;列车网络控制系统;SIBAS32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线提速的运输要求,列车动车组在我国日益得到关注与重视,而列车通信网络作为动车组监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非常显著。

一、车组通信网络组成及系统结构1.动车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在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系统中,基本上采用了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

每一节车厢作为一个独立的监控单元,各车厢之间通过列车总线(Train Bus)通信。

每一监控单元内根据需求不同,所需节点数量也不同,同一单元内各节点通过车辆总线(Vehicle Bus)相连。

通过在每一监控单元内安装一个代理节点来完成本单元内网络节点的管理,同时也提供本单元同列车总线及其他单元的接口。

在司机室或发电车内有一监控主机,通过网卡模块与列车总线相连,负责数据的显示、存贮等工作。

2.通信网络控制结构。

机车计算机控制装置与人机交互部分(一般采用显示器LCD)组成动车组通信网络。

动车的机车计算机控制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完成全部信号采集、控制与通信管理功能。

机车计算机控制装置按功能又可分为机车计算机控制单元LCU(Locomotive Control Unit)、通信网络和人机接口三部分。

二、CRH3型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架构1.牵引单元。

每列CRH3型动车组都由8辆车编组而成,可进一步分为两个分别由4辆车组成的牵引单元。

牵引单元一包括EC01/TC02/IC03/BC04,牵引单元二包括EC08/TC07/IC06/FC05,车厢号为01一08。

每个牵引单元内用车辆总线MVB连接单元内4辆车及同一车厢内的车内设备、传感器、执行机构,牵引单元内各车的拓扑结构固定不变。

列车通信网络技术

列车通信网络技术

系统地址
站就是列车通信网中进行消息通信的设备,一 个节点上最多可以挂255个站,节点本身也被看成一 个站,每个站用一个8位站标识符来标识,节点作为 一个站也有站标识符。
图中以#开头的就是站标识符。节点地址(或组 地址)与站标识符一起组成了系统地址,通过系统 地址就可以找到一个站。
用户地址
每节车辆都支持一些功能,如门、空调、照明、制动等。 功能可以由连接到车辆总线上的设备执行,也可以直接由节 点执行。一个设备可以执行几个功能,一个功能也可以由几 个设备来执行。列车总线的用户不期望知道一个车辆所包含 的全部设备,而只考虑一个车辆能支持何种功能,因此,用 户并不对远程设备寻址,而是对一个远程功能进行寻址。通 过功能而不是设备来寻址的方式也适用于车辆总线。应用只 调用一个功能但没有规定由哪个设备来执行这个功能。用户 应用把网络看成是由能支持多个功能的各个节点组成,每个 功能用一个8位的功能标识符来标识。节点地址(或组地址) 与功能标识符一起组成用户地址,通过用户地址就可以寻址 一个功能。
TCN总线传送两种类型的数据:周期性数 据及偶发性数据。
周期性数据在一个特征周期的周期相内周 期性地发送,一个特征周期可以是基本周期的 若干倍,周期相在每个基本周期中占有一固定 的部分,这部分在最初的网络组态时可以变动, 但在通信应用过程中严禁改变。
● 在周期相中,总线主按预定顺序轮询各设备
以获取周期性数据,这种通信称为周期性通 信。
6.2.1列车通讯网络结构
列车通信网络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列车总线、车 辆总线和设备总线。 TCN网络上层为绞线式列车总线(WTB),下层为 多功能车辆总线(MVB),在车辆总线下面还可设置 第三级,由安装在同一车辆上的传感器执行机构构 成,这一级不受列车控制网络的限制,可被认为是 车辆总线设备的一部分。 一列列车中只能有一条列车总线,但可以有多条 车辆总线。列车总线连接不同车辆(单元)中的网络 节点(网关);车辆总线连接同一车厢或固定车组内部 的各种可编程终端装置。

列车通信网络简介及检测应用

列车通信网络简介及检测应用

钱宽洪李秀琴滕衍靓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一般轨道交通列车的网络组成,并使用FLUKE网络测试仪测试网络性能的方法,同时列举网络系统的一些典型故障并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列车通信网络、网络测试仪、故障分析第1页,共2页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发展轨道交通系统,以期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

在轨道交通列车上,存在着用以进行设备控制和旅客服务的大量信息。

由于这些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长,迫切需要一种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传输系统。

为满足上述要求,列车通信网络(TCN,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应运而生。

一、列车通信网络简介列车通信网络是面向控制的一种连接车载设备的数据通信系统,是分布式列车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把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它将整个列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各层次及各层次各单元之间连接起来,作为系统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渠道,实现全列车环境下的信息交换。

列车通信网络通常采用分层结构,根据列车控制的特点分为上下两层,即列车总线和车辆总线。

列车总线连接不同车辆(单元)中的网络节点(网关),车辆总线连接同一车厢或固定车组内部各种可编程终端装置。

列车总线和车辆总线是两个独立的通信子网,可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通过一个列车总线节点(网关)互连。

在应用层的不同总线之间通信时,由此节点充当网关。

在车辆总线下扩展第3级总线即设备总线时,如连接传感器的总线或连接执行单元的控制总线,它们可作为车辆总线的设备连接到车辆总线上。

列车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列车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以上结构并不是绝对的,整个列车网络的组成可以灵活多样。

一节车厢内可以有一条或多条车辆总线,也可以没有;车辆总线亦可以在固定编组的情况下跨接几节车厢,如果整列车是固定编组,列车总线并不需要对接点进行连续编号,这时车辆总线可以起到列车总线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车厢总线MVB
车厢总线用于将一个车厢内或不可分的车厢组内 的设备连接起来: • 车厢总线允许设备的安装间距在200米以内; • 车厢总线至少支持256个设备; • 车厢总线在最差情况下的响应时间低于16ms;
18
MVB物理层
MVB提供三种不同的物理介质,它们以相同速率 运行: 电短距离介质传送距离≤20米,使用标准的 RS-485收发器,每段最多支持32个设备。 电中距离介质传送距离≤200米,每段最多支 持32个设备,屏蔽双绞线,变压器隔离; 光学玻璃纤维介质,星型连接或点到点方式下 最大距离2000米。
列车通信网络
Train_Communication_Network,TCN
1
定义列车网络层次结构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
列 车 总 线
列车故障诊断
机车控制

车厢控制1。。 。
车 厢 总 线
车厢控制N
车 厢 总 线
牵引控制
制动控制 辅助控制 车速测量
厢 总 线
车门控制
空调控制 供电控制 轴温检测 制动控制
2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035-2002
列车通信网络 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2002-02-09发布 200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7
IEEE1473允许协议设计组合
车厢总线非时 间严格型 T型 L型 L型 车厢总线 时间严格型 T型 T型 L型
51
监督数据(Supervisory_Data) 报文 • Supervisory_Data帧是对F_code=8、9、13、 14或15的Master_Frame的响应。其长度总是16 bits。
52
MVB介质分配(MAC)
MVB 由 单 个 主 设 备 控 制 , 该 设 备 是 能 发 送 Master_Frames(主设备帧)的唯一设备,所有其 它的设备都是从设备,他们不能自发发送。 在持续几秒钟的一轮期间,可能有几个设备—— Bus_Administrators(总线管理器)——能够成 为主设备,但一次只能一个成为主设备。 主设备可位于总线的任意位置。 主设备按照某种预定顺序(策略)对端口进行周 期性的轮询(Polling)。
列车网络提供的服务内容
两条总线在链路层都提供了以下相同的两种服务: 过程数据传输:轮询式的,源寻址的广播数据; 消息数据传输:按需求的,目的寻址的数据报。 在更高层,实时协议提供了两种与总线无关的应 用服务: – 变量 (分布式过程数据库); – 消息集 (呼叫/应答消息或多播消息)。 网络管理支持配置、维护和操作。一套一致性测 试的方针使得设备能够协调工作。
41
MVB帧结束分界符
• 当介质为ESD时,添加一个“NL”编码,并停止 发送; • 当介质为EMD时,在“NL”编码之后添加一个 “NH”编码,并停止发送(如下图所示); • 当介质为光纤时,添加一个“NL”编码,并停止发 送。
42
MVB信号传输
以9-bit帧Start_Delimiter(源定界符)打头,以8-bit Check_Sequence(校验序列)结束
物理冗余
信号 信号速率 地址空间 物理地址 有效的帧长度 完整性
双份物理介质
带16..32位前同步码的曼彻斯特编码 1Mbit/s 8 bit地址 点对点及广播 在4-132个字节之间可变 帧FCS-16,帧校验以及曼彻斯特编码
介质分配
主设备权传送
由一台主设备完成
主设备,强主设备或弱主设备
由一台主设备完成
16
列车总线WTB
列车总线用于连接不同组成的列车中的各个车厢: • 列车总线支持UIC 556规定的列车组成,总线传输距离可 达860米(22个车厢)。 • 列车总线至少可以容纳32个节点。 • 分配给列车总线节点一个位置地址,可识别方向(左/右、 前/后),及其它节点的位置。 • 多个车厢连挂时,列车总线自动运转(初运行)。 • 列车总线可承受大约每小时一次的车厢连挂及解挂操作。 • 为使总线在节点故障时仍可工作,事先把各节点编号和类 型通知给所有的应用,以便证实列车组成的完整性。 • 当车厢数目改变或在总线上进行添加、移除设备时,不需 手动干预列车总线也能继续工作。 • 列车总线使用专用介质。UIC电缆或EP电缆(电气制动电 缆)的要求。
43
介质冗余
44
光纤介质冗余
45
主设备权的转移
令牌传送算法 :
46
MVB链路层
一次传输包括两种类型帧: • 主设备帧(Master_Frame),只由总线主设备生成; • 从设备帧(Slave_Frame),由从设备在响应主设备帧 时发送。 • 一个主设备帧及相应从设备帧共同形成一个报文:
47
发送器应ISO8482(RS-485)标准,约束条件为: a)当驱动一个并联电容为50.0PF 的54.0Ω负载时,信号的上升 时间(10%~90%)应小于0.03BT(20ns,1.5Mbit/s)。 b)发送器以两种有源电平提供低阻抗差动电压源: 高电平,此时电压差(Up - Un)在以下范围内: +1.5 V < (Up - Un) < +5.0 V,驱动54.0 Ω阻性负载时; +1.5 V < (Up - Un) < +6.0 V,无负载时。 低电平,此时电压差(Up - Un)在以下范围内: -1.5 V > (Up - Un) > -5.0 V,驱动为54,0 Ω阻性负载时; -1.5 V >(Up - Un) >-6.0 V,无负载时。 注:本规范比ISO8482 更严格,在选择商用收发器时必须留心。 IEC61158-2 的收发器能够满足本规范。
25
ESD的接收器
接收器遵循ISO8482(RS-485)标准,约束条件为: a)根据不同的线路电压,接收器在其RxS输出上产 生两种不同的电平: • 当线路朝高电平驱动,如果电压差(Up - Un)大于 +0.200 V,则为高电平。 • 当线路朝低电平驱动或线路无驱动只有偏压存在 时,如果电压差(Up - Un)小于-0.200V,则为低电 平。 b)接收器至少应有0.050V的滞后,但不能大于 0.200V。 c)接收器在有RS-485规定的相对于Bus_GND线的 共模电压存在时,应能正确工作。
报文类型
F_code(功能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报文类型 16位过程数据请求帧 32位过程数据请求帧 64位过程数据请求帧 128位过程数据请求帧 256位过程数据请求帧 (保留) (保留) (保留) 主设备权传送请求帧 总体事件请求帧 (保留) (保留) 256位消息数据请求帧 组事件请求帧 单事件请求帧 设备状态请求帧
38
MVB信号编码
• MVB速率:1.5MB/s。 • 数据采用曼切斯特编码。 • 数据位编码如图
39
MVB信号编码
• 非数据符编码NH和NL a)一个“NH”的编码在整个位单元为HIGH; b)一个“NL”的编码在整个位单元为LOW。
40
MVB帧起始定界符
• 帧数据以9-bit帧源定界符开头 • 主设备帧起始符MSD(Master Start Delimiter) • 从设备帧起始符SSD(Slave Start Delimiter)
36
总线控制器(Bus_Controller)
总线控制器用途: •控制总线的访问; •通过发送器和接收 器附挂到两条冗余总 线; •包含编码器/译码器 和通信存储 (Traffic_Store) 控制逻辑; •译码到达帧并寻址 通信存储。
37
端口与通信存储器
通信存储器设立目的 端口分为两类 逻辑端口 物理端口 通信存储器的组成 通信存储器的访问者
19
电短距离介质ESD
• 该介质使用RS-485收发器,基于基本的差分传输。无需 在发送器和收发器之间电隔离。适用于位于密闭机箱里的 底板总线之间的通信。ESD布线拓扑如下图。
20
ESD端接器接线
21
ESD连接器布置
22
ESD端接器的连接器布置
23
ESD信号波形-帧开始示例
24
ESD的发送器
10
杜冈公司(duagon GmbH)产品
11
优尼康公司(UniControls)产品 • 捷克一家从事运输及能源系统开发生产的公司。 • 在列车通信网络方面的产品有:车载微机、WTB 总线网关。
12
TCN的优缺点 优点: TCN的功能齐全 已经成为铁标 有一定国内应用的前例 TCN的不足: WTB协议复杂 TCN产品市场小,价格昂贵
5
列车通信网络的特点
工作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 控制操作实时性(时间确定性)要求高; 列车组成的动态性;
6
国际标准及我国铁路标准
IEC-61375-1 TCN(本 课程主要介绍内容); IEEE1473 TCN/Lonworks TB/T 3035-2002 实际应用还有:FSK、 HART 、 WorldFIP 、 HDLC等
3
数据分类
列车通信网络将传输两类数据:
• 短而紧迫的过程变量 (Process_Variables)(如
用于牵引控制);
• 不太紧迫,但可能较长的消息变量 (如用于诊
断)。
4
列车通信网络(TCN)的主要作用
连接车厢内的可编程设备,以便于实现:
机车、车厢和列车控制; 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 旅客信息服务。
48
• MVB中有 16种报文, 由主设备 帧中的 F_code区 分。
Process_Data(过程数据)报文
• 对F_code=0..4和Logical_Address的 Master_Frame进行响应的Process_Da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