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歌曲《茉莉花》(精)
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欣赏)(教案)

5.引导学生感悟茉莉花所象征的美好品质,培养审美情感素养;
6.结合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节奏、结构等基本音乐元素;
-了解《茉莉花》所体现的民族音乐特色,如五声调式、装饰音等;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茉莉花所象征的美好品质。
举例:《茉莉花》的旋律优美,学生需学会哼唱并记住旋律线条;歌曲中的五声调式和装饰音是民族音乐的特点,学生应能识别并欣赏其独特韵味。
2.教学难点
-对歌曲旋律的记忆和演唱准确度;
-对民族音乐特色的理解和分析,如五声调式的感知、装饰音的应用;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该提出更具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课堂实践环节,学生的歌唱表现总体良好,但在个别小组中,成员之间的配合仍有待提高。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团队合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欣赏)(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欣赏)
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了解其背景及地域特点;
2.分析《茉莉花》的旋律、节奏、结构等音乐元素;
3.学习歌曲中的民族音乐特色,如五声调式、装饰音等;
4.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5.引导学生体验茉莉花所象征的美好品质,如纯洁、坚韧等;
歌曲《茉莉花》教案(精)

歌曲《茉莉花》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用连贯、流畅、圆润的声音演唱《茉莉花》,在学唱《茉莉花》的整个过程中,体会歌曲的优美、委婉和细腻。
2、听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把握(体验、比较、引导)教学过程:组织教学:1、播放李丹阳的《亲亲茉莉花》律动进教室。
女生舞,男生坐着打节奏。
2、师:刚才歌曲中唱的是什么花?生:茉莉花师:你对茉莉花有多少了解?你知道那些有关茉莉花的音乐作品?(学生课前查资料)教师小结:(PPT图片+背景音乐)茉莉花——是一种灌木,翠绿的枝叶衬托出洁白娇小、馥郁芬芳的小花。
在人们眼里茉莉花是圣洁、高雅、洁白无暇、朴实无华的象征。
在我们中国很多的地区都有歌颂茉莉花的歌曲,其中江苏民歌《茉莉花》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韵味,被誉为江南第一歌,。
2002,12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举行了一场世界性的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中,宋祖英就是用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第一支歌拉开了她演唱会的序幕。
让我们来欣赏宋祖英的演唱。
二、学唱歌曲1、播放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演唱的《茉莉花》视频。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歌唱家在演唱时是怎样的表情?体会歌曲是用什么速度及情绪演唱的。
(回答严谨、完整)学生回答:中速稍慢,情绪优美2、随琴用“U”轻声哼唱,初步熟悉旋律。
提示学生演唱姿态:提眉、口型、力度。
3、如此流畅而优美的旋律民间音乐家是怎样来谱写茉莉花的?1)师唱旋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整首歌曲从头至尾用了那几个音?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56,没有4和7.我们中国好多歌曲和乐曲都是用12356这几个音谱写成的,这就是中国音乐特有的五声调式,江苏民歌《茉莉花》就是一首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的歌曲,甚至被称为第二国歌。
2)唱歌谱。
节奏音高要准确,各种音乐标记要表现出来。
先完整唱一遍,出现病句具体指导,再完整唱一遍。
演唱要平稳,换气的地方可以用教师的肢体语言提示。
小学音乐教案:学唱古典名曲《茉莉花》

小学音乐教案:学唱古典名曲《茉莉花》引言儿童时期是音乐教育的黄金期,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优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份关于学唱古典名曲《茉莉花》的教案,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茉莉花》这首古典名曲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茉莉花》的歌词和曲调。
•理解和演唱《茉莉花》。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增强孩子们的音乐表达和合作意识。
•提高孩子们的唱歌技巧和演唱能力。
二、教学准备•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音乐播放器或电脑用于播放《茉莉花》的音频文件。
•小学生适合的歌唱教材参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简单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导入活动1:音乐小知识问答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如“什么是古典音乐?你们听过哪些古典音乐?”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活动2:欣赏音乐片段播放古典名曲《茉莉花》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同时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它的哪个部分?”鼓励学生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意见,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茉莉花》学习歌曲是音乐教学的核心,通过逐步学习歌词和曲调,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学习歌词首先,教师可以分段教唱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
逐段教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词的发音和整首歌曲的节奏。
学习曲调学习曲调是学唱歌曲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唱跟读的方式,逐渐教学生唱出正确的曲调。
可以利用唱游戏的形式,如教师唱一句,学生跟随唱一句,逐渐加长唱的长度和复杂度,直至学生能够唱出整首歌曲。
联合演唱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联合演唱。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如主唱、伴唱、合唱等,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演绎这首古典名曲。
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歌曲 《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族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通过比较不同地方的民歌《茉莉花》了解各民族的地方音乐特色。
3、通过对《茉莉花》及其相关音乐、文化的欣赏,深切感受《茉莉花》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教学重点:能用抒情优美,流畅婉转的声音准确并富有感情的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视唱法、欣赏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有一群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同学们想听吗?1、学生欣赏(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段)师:同学们能听出来是什么歌曲吗?生:答(茉莉花)2、谈谈感想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二、《茉莉花》歌曲学习1、初次聆听歌曲《茉莉花》2、介绍歌曲《茉莉花》音乐背景。
3、学唱旋律:(1)教师范唱歌曲乐谱,学生跟唱。
(2)学生跟随老师钢琴视唱乐谱。
4、学唱歌词:(1)教师范唱歌词(2)随着钢琴演唱歌曲(3)三、艺术表现1、给歌曲配上舞蹈动作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学。
3、配上舞蹈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拓展欣赏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茉莉花》五、总结同学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我们应当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而感到骄傲!为我们是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
2024年人教版小学音乐四下《茉莉花》精彩课件

2024年人教版小学音乐四下《茉莉花》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2课《茉莉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茉莉花》的学唱和欣赏,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民歌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能准确地演唱出来。
2.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了解民歌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学习。
难点: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旋律,理解民歌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具:音乐书、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 歌曲学习(15分钟)分组学习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个别指导。
3. 歌曲欣赏与分析(15分钟)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学生了解民歌的多样性。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
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选取一组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民歌。
六、板书设计1. 《茉莉花》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4. 民歌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茉莉花》,并尝试创作一首以茉莉花为主题的诗歌。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茉莉花》,让学生了解了民歌的特点,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得到了锻炼。
课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民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民歌,进行对比学习,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学习过程中的个别指导。
《茉莉花》(江苏民歌)名师教案2

《茉莉花》(江苏民歌)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民歌《茉莉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
2、接触多种形式的《茉莉花》的音乐作品,能够从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以《茉莉花》为对比,能够听辨并能够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学情分析:歌曲《茉莉花》(佚名词曲)是在民歌《茉莉花》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并广为流传。
改编者进行了声部处理后,使歌曲更加婉约、妩媚、丰满。
近乎于直白的表现手法,更显真挚、从容和自然,给人以平淡似真的审美感受。
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五声徵调式,起、承、转、合性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
第一乐句由两个乐节组成,二者旋律相对称,歌词重叠,落音相同;第二乐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乐思;第三乐句为“转”、“合”功能,一气呵成。
整首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使歌曲更具江南风格色彩。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演唱《茉莉花》。
教学难点:能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体会《茉莉花》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请学生闭眼,老师手拿花让学生闻,让学生猜是什么(茉莉花)2、简介茉莉花来历:师:是的,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茉莉花,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
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
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
(出示图片)3、师:茉莉花虽然是印尼传入我国,可是歌曲《茉莉花》却是我国传到国外的。
这是我国最最经典的一首民歌。
二、欣赏歌曲《茉莉花》1、欣赏雅典奥运会歌曲《茉莉花》(百度搜索雅典奥运会《茉莉花》,学生观看。
先让学生说说对这首歌曲的一些了解,然后老师作简单介绍。
师: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了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表演,《茉莉花》的乐曲在几位女子民乐手的演奏下响起,现场的观众们已经完全陶醉在了这首颇具东方特色的乐曲声中。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下《茉莉花》课件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下《茉莉花》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的《茉莉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民族乐器:二胡、笛子;2. 学唱歌曲《茉莉花》;3.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4. 了解茉莉花的文化背景。
章节内容:第四单元《美丽的祖国》,第11课《茉莉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节奏,能独立演唱;2.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节奏、歌词记忆。
难点:民族乐器的认识,茉莉花文化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二胡、笛子、钢琴、音响设备;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卡片、乐器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茉莉花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茉莉花的美;2. 讲解:介绍民族乐器二胡、笛子,播放乐器演奏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乐器的音色;3. 学唱:教唱《茉莉花》,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4. 模仿:分组练习,让学生模仿演奏二胡、笛子,体验民族乐器的魅力;5. 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六、板书设计1. 《茉莉花》;2. 内容:歌曲旋律、节奏、歌词;3. 二胡、笛子图片及特点介绍;4. 茉莉花文化背景简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茉莉花》,并介绍茉莉花的文化背景;2. 答案:歌曲《茉莉花》演唱正确,茉莉花文化背景介绍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茉莉花的知识,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茉莉花(江苏民歌)(教案)-人音版

5.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授歌曲演唱技巧时,我发现学生们掌握程度不一。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课后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练习资源,并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来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学习,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对于难点部分,如拖腔、颤音等技巧,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茉莉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演唱技巧的运用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茉莉花》这首江苏民歌的基本概念、特色及其演唱技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能够感知、理解和评价音乐作品,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学唱和表演,培养学生准确表达音乐情感,提升音乐表现力。
3.培养创新能力:在创作实践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欣赏一
图片欣赏二
新版《茉莉花》简介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 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 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 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 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 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老师想起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 世界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儿女,我们更 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唱下去。
结束本课
听音乐结束,学生下课。
歌曲意义
民歌从起源流传再到发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歌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 组成部分。2000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到奥地利维 也那金色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演唱的第一 首歌就是江苏《茉莉花》受到了奥地利观众的热烈 欢迎,她为宣传中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作出了贡 献,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成为世界和平的文化使者。 所以,我们对待民族音乐要树立起这样的理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无国界!而民歌 《茉莉花》,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典型例子。
学唱歌曲《茉莉花》
主讲人:李卓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歌《茉莉花》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我 国丰富多彩的民歌中“小调”这一体裁的音乐特点, 以及形成,发展等等,从而进一步懂得弘扬祖国传 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2、通过二首《茉莉花》的对比赏析,从优美的旋 律和朴实的含蓄的歌词中使学生感受民歌的艺术美 以及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 生对祖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3.通过“唱唱”这一教学手段(将江苏二首风格 相近的《茉莉花》合起来唱)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 族音乐的兴趣及对歌曲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江苏《茉莉花》
江苏《茉莉花》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 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 候叫《鲜花调》,由于第一句是个重叠句,所以又称为《双 叠翠》或《双叠词》。十八世纪下半叶传到西方,被意大利 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多特》中作为公主的主题曲。 此歌最早收入我国由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中。江苏 《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的《音 乐辞典》中,此曲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国家,成为 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苏《茉莉花》的曲调婉转、流 畅、细腻、柔美、淳朴。曲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单部曲式; 调式为徴调式。
学唱歌曲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 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 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 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 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 茉 莉 花 》
歌 曲 欣 赏
歌曲内涵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
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 储蓄柔美。
体会歌词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 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 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 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 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 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 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 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 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